震驚,憤怒,請看被王剛砸壞的明代「大明隆慶年造」青花五彩龍鳳紋瓜稜罐

2021-02-12 文物鑑定拍賣交易

震驚,憤怒,請看被王剛砸壞的明代「大明隆慶年造」青花五彩龍鳳紋瓜稜罐。 一件明代「大明隆慶年造」青花五彩龍鳳紋瓜稜罐。 這樣珍貴的明代官窯古瓷,竟然被王剛以及香港商人勾結的偽專家故意砸掉,涉嫌公然破壞國家珍貴文物,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首都發生這樣的事件實在令人震驚,此情此景,觸目驚心 !

X


明代的青花五彩瓷器燒造工藝複雜,先於坯上用青花料描繪出一定的紋樣,入窯燒成。再以紅、黃、綠、等色彩描繪圖案,再入窯以700度低溫燒造而成。五彩瓷並不是指一定要有五種彩,可以根據文飾的需要增減,釉下青花是「五彩」之一彩,各個時代的青料不同表現的顏色大不相同,青花五彩瓷在明中晚期嘉靖、隆慶和萬曆時期燒造極盛,「大明隆慶年造」的青花五彩瓜稜罐非常珍貴,畫面粗曠,色彩豔麗,器形難以製作,工藝要求非常高,由於隆慶在位僅僅六年,官窯瓷器燒制比較少,經過500年歲月傳世特別罕見,每一件都是珍稀品。
「大明隆慶年造」明代青花五彩龍鳳紋瓜稜罐,釉下青料是明代特有的回青,這種特殊的顏色現在已經消失,釉上彩二次復燒的「棗皮紅」「孔雀綠」「鴨蛋黃」都是天然的顏料,畫風樸實,布局合理,整體散發古代瓷器特有的柔和光,胎釉結合出有特殊的「火石紅」,款識寫法也非常精確,露胎處古代特有粗磨的瓷土,只要有簡單的鑑賞知識就可以完全認定,是一件非常珍貴的中國明代古瓷。
(現代新仿是化學顏料,和自然界的顏料完全不一樣的,釉面散賊光,胎土更細膩,畫工顯拘謹,底足有砂粒,缺乏漫長歲月形成的光滑和老化感)這件只要有基本鑑別知識的都能看清楚,完全沒有新仿的可能!

看看他們砸瓷理由多麼荒謬,「青花五彩」說成「鬥彩」?
鬥彩瓷器以成化時期為代表,釉下青料圖畫為主色,釉上低溫色料為輔助顏色,整體的構思以釉下青花為主,與釉上彩料爭奇鬥豔,也就是通常的鬥彩。鬥彩是以青花構成其圖案的主色,釉上色彩只佔次要的烘託作用。
青花五彩是釉下青料彩勾勒簡單圖案,再以釉面繪畫入窯低溫二次復燒,紅、黃、綠、紫及青花為五種主要色彩,它也是以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瓷畫。青花五彩是以釉面彩料為主要圖案,釉下的青花只佔次要的為烘託。
青花五彩與鬥彩的區別,對於專業人士來說,這是基本命題,決不可以混淆,連名稱都不知道,並不具備瓷器辨別知識,怎麼敢於下錘?
嘉靖-萬曆時期使用的是特殊的回青料,發色濃豔,這種特殊的青料已經絕跡,新的化學顏料媚俗,根本沒有可比性。首都博物館的研究員,副研究員們,國家每年給你們巨額財政撥款,你們研究的是什麼?這些人還負責博物館的徵集工作,更可怕是海關國門如果把守在這些人手上?後果難以預料。。。
力王

故宮博物館提梁壺(上)對比被砸毀的書寫款出自一人之手筆

參考下圖:大英博物館的同時期藏品,青花,畫風,顏料,胎土,釉色,制瓷技術等時代特徵完全相同,可見砸瓷的理由是荒謬的,是不可以接受的。



大英博物館青花的發色對比,是嘉靖-隆慶時期特有的「回青料」極其豔麗,深沉,這種青料早已經消失,這是其他任何時期都不可以模仿的,這些都是鐵證,人民群眾都是鑑賞家,看看他們都幹了些什麼?

文物鑑定拍賣交易(wenwujdpm)是古玩收藏圈內最大最權威的交流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上百萬古玩收藏愛好者的聚集地!廣大古玩收藏愛好者學習、分享和交流古玩真知灼見的家園。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方法一: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方法二:如果您想每天接收我們的資訊,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並關注我們

本站微信公眾平臺歡迎您的關注

傳承中華文化,開發歷史價值

微信訂閱號:wenwujdpm

名稱:文物鑑定拍賣交易

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

關注!關注!關注!

馬上進行免費鑑寶

古董文物鑑定、拍賣、交易、徵集(香港、大陸歐美等全球拍賣)

金牌藝術品經紀人李曉婷:156-1888-5287

送拍郵箱:992891886@qq.com

相關焦點

  • 明代隆慶瓷器了解與鑑識
    隆慶朝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傳世瓷器不多,胎質變化也不大。隆慶民間器多窯裂,胎質較差。器口沿內側青花書「大明隆慶年造」6字楷書款。       隆慶一朝官窯瓷器數量很少,如此大型五彩器非常罕見,帶有官窯款識的隆慶五彩器,國內僅此一件。雖然此器是由數塊碎片修復而成,但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明代民窯「青花瓷器」鑑定要點(全是乾貨)
    典型器有江西省新建縣正統二年朱盤烒墓出土的青花纏枝蓮紋蓋罐,高20、口徑8.9釐米。南京博物院藏南京牛首山弘覺寺正統七年塔基出土青花纏枝花卉紋瓜稜蓋罐,青花開光雜寶紋瓜稜蓋罐。景德鎮市郊景泰四年嚴處土墓和景泰七年袁氏墓出土的一批青花瓷器。山西省博物館藏「天順三年大同馬氏造」款青花回紋爐。這是民窯中第一件寫帝王年號款的器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青花阿拉伯紋三足爐,底有「天順年」楷款。
  • 溧陽博物館看館藏(六十)|清代「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龍鳳紋碗
    清代「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龍鳳紋碗碗高7.2釐米,口徑16.5釐米,底徑5.8釐米。敞口、深弧腹、圈足,碗通體以青花五彩繪就紋飾,碗外壁口沿處繪有如意頭紋,間飾以一周五彩如意雲頭紋。腹壁則是繪兩組龍鳳戲珠紋,空隙處飾以纏枝花卉紋,寓意「龍鳳呈祥」,碗心青花雙圈內繪立龍趕珠紋,底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五彩瓷器到清代已經式微,只是清初有所發展,康熙五彩尤為突出,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讚譽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軌」。
  • 絕世珍瓷:宣德青花五彩蓮池鴛鴦紋碗發現記
    這對宣德五彩珍品繪有青花五彩蓮池鴛鴦紋,器底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官款,碗內齊口沿有梵文一周,意為「晝吉祥、夜吉祥、正午吉祥、晝夜吉祥」。其畫工精緻,色彩明豔,五彩與青花結合的工藝已然十分成熟。
  • 明代民窯青花瓷斷代的理論思考
    在成化以前民窯青花瓷上的紀年款識較少見,明代晚期則多偽託前朝款識,因而在以帶紀年款的瓷器作標準器時,需要謹慎識別本朝款與偽託款。在20世紀90年代前,較多文物工作者對明代民窯瓷器使用偽託款的情況認識不足,在相關考古發掘簡報中,誤認為署「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造」等款識的器物為成化或宣德時期。三是官窯中帶紀年款的器物,可以在造型、紋飾、畫法等方面作為參照。
  • 中漢拍賣:秋季專拍中那些大雅之風,明代青花瓷器的瑰麗之態!
    景德鎮珠山東門頭曾出土有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雙系小罐,其造型、尺寸、紋飾布局、繪染手法與拍品相同,可資參閱。創新之道,明代瓷器可謂首屈一指,而摹古之風也同樣盛行。相較於元瓷的雄奇粗獷,宋瓷的簡約秀雅更受青睞,隨著瓷器工藝技術的發展,仿效官、哥、汝、鈞、定等名窯的制器層出不窮,且都精工細作,極富雅韻。中漢秋拍中也可見此類明代摹古佳器。
  • 上課了,今天講嘉靖五彩4大鑑定要素,一分帶你漲姿勢!
    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在成化鬥彩的工藝成就基礎上,又發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穠豔熱烈,填筆簡樸自然,曾盛極一時。嘉靖官窯五彩器的盛行,可能與嘉靖皇帝本人尊崇道教、深信五彩闢邪有關。據《明史》記載,僅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就在景德鎮御窯燒造供內廷醮壇用的瓷器3萬件
  • 如何看懂明代龍紋瓷器,這裡有狠招
    經統計,帶宣德年款的龍紋作品基本以五爪為主,罕見三爪,由此可見瓷器紋樣的演進過程。另一件弘治青花荷塘遊龍碗,龍依然動態十足,但與永宣龍紋一比較,就知龍之心態,身在心不在,雖荷塘遊魚紋宣德朝常見,但魚龍有別,弘治龍替魚遊於荷塘,呈現出一派祥和景象。正德皇帝為明代最不循規蹈矩的君王,我行我素,天馬行空,自封「威武大將軍」。
  • 成化不單止鬥彩,青花也舉世無雙!
    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外圍為雙線方欄,這種款書寫在杯底最多,少數盤、碗、洗也有這種款,一般是成化後期的產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雙行雙圈楷書款,在盤、碗、瓶、罐底部為多,有少部分書於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橫款,大多在黃地青花盤外口和高足杯內使用。還有一種特殊的罐,上寫"天"字款,無圈框,俗稱"天字罐"。
  • 明代官窯:成化鬥彩
    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形體飽滿,釉質白潤,畫意生動。從傳世和出土的成化鬥彩瓷罐來看,其造型主要有兩種,壹種是高體罐,另壹種是矮體罐,此罐屬於後者。清代康熙時景德鎮窯曾仿製過這種鬥彩怪石花蝶紋罐。
  • 多彩點綴的青花瓷器,明清青花加彩裝飾手法有幾種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鬥彩瓷器和青花礬紅、青花釉裡紅瓷器,這種多彩點綴的青花瓷器一直被歷朝歷代喜歡,從明代一直延續到清代晚期光緒時期都有燒造。明清青花加彩裝飾手法有幾種1.青花加彩裝飾青花加彩瓷器全部圖案主要是由青花繪製而成,然後將青花瓷器燒造好,再繪製其它色彩,或點或描邊於紋飾上,二次低溫燒造而成,如青花加紅綠彩。
  • 明代最頂級官窯:成化鬥彩!(附高清細節圖)
    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附蓋並非原偶,查《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可知,此罐上的蓋子當為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陶官唐英奉旨所配。檔案中稱之為「成窯五彩荷花罐」。蓋頂繪佛杵紋,環以相間排列的朵雲和朵花,周邊繪如意頭紋。此罐造型娟秀,與靈動活潑的團狀圖案相配,可謂相得益彰。
  • 明代陶瓷文化,最美高足杯,鬥彩葡萄紋高足杯,名品鬥彩雞缸杯
    青花發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紅、綠、黃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圈。【鬥彩葡萄紋高足杯】明成化/高6.8釐米 口徑8釐米 足徑3.5釐米杯外壁以鬥彩折枝葡萄紋裝飾,口部與高足大面積露白,使紋飾更加突出。
  • 明宣德千萬級的青花葵花式洗
    美元 拍品已售1,692,500 美元 成交價 (含買家佣金) 蘇富比2017年拍品 明代以前,宮廷所用筆洗多以汝窯或官窯器為範;御用青花洗似是明初始創。
  • 故宮收官「御窯瓷器」對比展,「御瓷新見」明代御窯史
    粘合復原出的一千四百多件明代御窯瓷器,與遠在故宮的宮廷藏瓷遙相呼應。從2015年至今,故宮博物院已聯合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舉辦了5個「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和1個考古新成果展。澎湃新聞獲悉,9月22日,作為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的收官之作,「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將在故宮博物院展出,展覽貫穿整個明代御窯歷史。
  • 這裡居然出土300多件明代梅瓶......
    清理現場時,溫裕王地宮棺床頭龕裡,擺放著一對罕見的嘉靖年制「雙龍戲珠高腰青花梅瓶」和一個萬曆年制「五爪雙龍搶珠帶蓋梅瓶」。 桂林歷史上沒有燒造青花瓷器的瓷窯,這些瓷梅瓶從何處運來?從其器形、釉色、紋飾等諸多方面看,這些瓷梅瓶來自瓷都江西景德鎮。靖江王府人口不斷繁衍,對瓷器的需求量亦不斷增大。
  • 中國陶瓷文化,珍貴的鬥彩嬰戲圖杯,僅有兩件的五彩纏枝牡丹紋罐
    杯內近口沿處畫青花弦線一道。外壁鬥彩嬰戲圖裝飾。畫面可分成兩組,一組為兩小童放風箏,天空彩雲飄浮,一小童雙手拽線牽引風箏,另一小童在旁邊觀看。另一組為三小童在作鬥草遊戲。空地輔以棕櫚、芭蕉、山石、花草等紋飾。整個畫面給人以春意盎然之美感,堪稱一幅絕好的庭院戲嬰圖。畫面所用色彩除了釉下青花以外,所使用的釉上彩有紅、綠、淡紫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方框。
  • 令人著迷的康熙五彩(建議收藏)
    景德鎮釉上五彩是從元明的紅綠彩和「大明五彩」發展而成的。清康熙年間五彩與青花成為兩大主流品種。以往的藍彩皆由青花(釉下)代替,故有青花五彩之稱。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青花加五彩,另一種是純粹的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鬥彩又有區別,鬥彩是以釉下青花勾線,用釉上彩填色;青花五彩則指釉下青花部分被當作藍彩使用,與釉上彩構成畫面。五彩瓷最早見於明宣德年間,嘉靖、萬曆時普遍應用,至清代康熙時最負盛名,雍正後期至乾隆年間逐漸為粉彩所代替,直至光緒才有仿康熙五彩出現。
  • 龍鳳呈祥——濰坊市博物館藏清代龍鳳紋瓷器擷珍
    清代龍鳳紋瓷器器形規整、畫工精細、釉面瑩潤,紋飾極具特色。《中國陶瓷史》載:「清代官窯瓷器紋飾,尤以纏枝蓮和龍鳳紋為多,龍鳳紋的盤、碗、瓶是帝王婚禮必備之物。」因而清代龍鳳紋瓷器自有一種雍容華貴。濰坊市博物館藏各類文物近 8 萬件,其中歷代陶瓷收藏頗為豐富,尤其以龍鳳紋為代表的清代瓷器最具特色。
  • 乾貨分享|細說釉上五彩裝飾工藝的方法與要點
    景德鎮釉上五彩是從元明的紅綠彩和「大明五彩」發展而成的。清康熙年間五彩與青花成為兩大主流品種。五彩題材廣泛,構圖新穎,形象概括,用筆洗鍊,線條剛勁,色彩明豔,具有濃鬱的民間藝術風味,是瓷苑一枝古豔的奇葩。   一、康熙五彩的釉色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