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尋瑕記第133篇文章。
2019年初的一天,小邱加班結束到停車場取車,看到一輛黑色的奔馳橫在他車前,小邱嘀咕,這是哪個傻X啊。或許本來就帶著996的怨氣,「傻X」這個詞念出了聲。一個黑衣光頭男叼著煙從陰影裡溜達出來,低沉的問了句「你是小虎公司的吧。」
這是小邱第二次見到馮鑫,全然沒有當暴風上市之初的痞氣和意氣。隨後不久,馮鑫身陷囹圄,震動網際網路圈,小邱的老闆,馮鑫口中的「小虎」還特地撰文《我的兄弟馮鑫》。
回顧:《暴風吞噬:一場命中注定的敗局》
2019年的最後一天,一場大酒之後,深夜失眠的小邱突然意識到,儘管這一年過得糾結、落寞而茫然,但相比那些倒在2019年的公司和人,已經無比幸運。
#01
康得新 150億現金引爆新年第一雷
150億現金的體積大概折合160.5立方米,重達172.5噸。在康得新事件爆發之前,小邱無論如何都想像不到,怎麼能讓150億現金憑空消失。
38歲開始創業的鐘玉,67歲時將康得新的市值做到千億,他將創業經驗總結為:
「別人幹的我不幹,別人幹得好的我更不幹,別人不做的我做,我們做就讓別人追不上」。
在財務造假這條路上,康得新可謂所向披靡。
根據證監會的調查,康得新自2015年到2018年虛增利潤119億,大股東佔用513億元,現金消失的巔峰發生在2017年,總計171.5億元。
康得新造假大案,可謂2019年新年第一爆,引致實控人鍾玉被批捕,提供「現金管理服務」的北京銀行相關人士被查,康得新的審計師事務所瑞華被處罰,60家擬上市企業IPO因此暫停。而債權人、股東、康得新、北京銀行的糾葛仍將繼續。
2019年7月,康得新向北京高院提起訴訟,要求北京銀行返還122億存款、並賠償相關損失,但面對高達6000萬的訴訟費,康得新無力承擔,向法院申請減免,始終杳無音信。
2019年底,另一存貸雙高企業東旭光電爆雷,被交易所要求「說明與集團財務公司資金往來情況」,尋瑕也曾率先點出東旭財務公司調用上市公司閒置資金,供集團企業使用,其真實的槓桿,可能遠遠超過已披露的數據。
回顧:《東旭之謎》
鑑於貨幣資金造假的亂象頻出,中注協對貨幣資金的審計準則進行修訂,增加了「與實際控制人、銀行或財務公司籤訂集團現金管理帳戶協議」這一特別關注事項。
#02
天神娛樂 79億2019商譽爆雷王
2019年1月31日,是上市公司披露布業績變臉公告的截止日。此前兩日接連而來的業績下滑和商譽減值公告,在盤中和盤後接連推送,如雷聲轟隆。
其中,天神娛樂以79億商譽減值,喜提2019商譽爆雷王。
2019年4月,天神娛樂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涉及旗下棋牌及助貸業務。通過低價處置上述兩家子公司股權,保留意見問題得以解決。
2019年10月,經歷中小股東提請罷免董事會的風波,新一屆管理團隊產生,中信建投老帥沈中華坐鎮,北京年富投資徐德偉、郭柏春等擔任高管。
2019年年末,為了彰顯公司保持上市地位的決心,也為了證明新一屆管理班子的能力,天神娛樂施展一連串財技,併購基金管理費豁免增加8000萬利潤,子公司嘉興樂玩不再並表以減少審計壓力。
2020年,天神娛樂仍將面臨嚴峻考驗,9億公募債能否如約兌付、證監會立案調查結論是否會產生致命影響、連續兩年虧損之後公司如何扭虧。
2019年最後一天,湯臣倍健以計提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15餘億元爆出3個多億的業績虧損,拉開新一年商譽洗澡的序幕。
商譽雷頻發,是在未來減值壓力之下財務洗澡的無奈之舉,如雪崩般的監管立案、融資困難、經營困局,能否否極泰來,只能寄希望於操盤者的騰挪之術。
#03
中民投 AAA違約的職業經理人之考
2018年上海華信債券違約,開啟了債市初始評級AAA債券首次違約的先例。
2019年1月29日,同為AAA的中民投30億債券驚現「技術性違約」。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清除部分投資業務線等舉措後,中民投在2月14日完成該筆債券兌付。
同在情人節這天,綠地宣布以120億元收購中民投在上海董家渡項目50%股權以及中民外灘的相應債務。
此後,在「優先保障公募債兌付」的慣常思路下,2019年,中民投共有6隻債券先後「技術性違約」,除1隻外,其餘5隻都獲正常受償。
坊間戲言,「中民投就像是一個大佬們的眾籌項目」。
中民投由 59 家民營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無一不是業界大佬,泛海、巨人、紅豆、榮民、百步亭、卜蜂、特華、陽光城、蘇寧、新華聯、國之傑……按照實繳口徑持股比例最高的股東天安人壽也僅持有3.8%的股份。
實控人缺失,職業經理人當家,「老大」董文標慣用「放養式」的管理方式,秉承「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激勵機制。
短短四年時間,中民投迅速擴張至3000億資產規模,每年的職工薪酬都達數十億元。僅2017年度,中民投支付職工薪酬就高達49億元。
2019年10月,中民投應急委成立,要求公司員工退還以往不合理的激勵,並鼓勵員工投資專項資金池,為公司提供救助。
實控人缺失的另一面,是股東們「各自為戰」。2017年1月,史玉柱清空中民投股份,同年10月,盧志強同步退出。2018年10月,董文標退休,其昔日同學李懷珍和秘書呂本獻分別接任董事長和秘書。
2019年3月,中民投成立應急委員會,百步亭集團董事局主席茅永紅擔任委員會主席。
2020年1月1日,茅永紅代表中民投發表元旦祝詞,宣告中民投開啟「全面重組」。未來,中民投能否象海航一樣攻堅克難,獲得高層肯定,除了中民投自身,可能更需要依賴茅永紅等一眾大佬的個人影響力,博取各方勢力「超越市場化」的支持。
#04
派生科技 P2P團滅之年的累卵
2019年3月27日,頭部平臺團貸網爆雷,20餘萬出借人被捲入,派生科技實控人唐軍自首,並以涉嫌非吸立案偵查,受唐軍牽連,派生科技在2019年4月連續錄得9個跌停,躋身A股2019年度最大跌幅第五名。
團貸網爆雷背後,一連串連鎖反應如多米諾骨牌倒下。
回顧:《2019,P2P團滅之年》
曾經,唐軍入主派生科技,籌謀的是頭部P2P平臺團貸網的變現,經過大刀闊斧的監管整改,P2P已成燙手山芋,不具備裝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唐軍注入的資產也變成了環保概念的小黃狗。
2018年6月,派生科技以3億元對價收購遠見精密股權。7月11月,派生科技公告,唐軍控制的小黃狗承諾三年內向遠見精密採購不超過50億元,其中2018年度採購金額5億元。
倘若一切順利,這本將成為教科書級的資本運作。唐軍聯合資本大鱷做大環保業務小黃狗,小黃狗通過關聯交易給派生科技不斷輸送利潤,並通過環保概念提振派生科技股價。
看似完美的閉環在2019年3月27日被切斷,唐軍因團貸網問題主動投案自首,受團貸網波及,小黃狗資金被凍結,回收櫃大範圍停運,大批員工集體離職,派生科技泡沫瞬間破滅,原實際控制人盧楚隆重回前臺。
2019年上半年,遠見精密對小黃狗銷售1.62億元,對應收帳款餘額計提減值損失2.48億元。2019年底,遠見精密實控人韓勇辭任派生科技總經理。同時,唐軍持有的派生科技股份均已被司法凍結。
對於派生科技的原實際控制人盧楚隆而言,三年下來,恍如一夢。
上市公司業務被糟蹋一遍,留下一地雞毛,且當初採用了由派生集團增資廣東碩博的方式讓渡上市公司控股權,如今廣東碩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均已被凍結,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2019年7月,小黃狗向法院提交破產重組申請,昔日明星股權項目留下滿地狼藉。
#05
新城控股 最荒唐的黑天鵝
2019年,共計19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被抓,有的涉嫌詐騙、違規披露信息、內幕交易等金融類犯罪,有的涉嫌行賄、非吸、黑社會犯罪。
監獄風雲中,葵花葯業關彥斌涉嫌殺人、新城控股王振華涉嫌猥褻兒童最為荒唐。
2019年7月3日晚間,市場傳聞新城控股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因涉嫌猥褻兒童被刑事拘留。消息一出,新城控股股價連續四日暴跌總計34%,市值減少324億元。
四月份上交所的16道問詢沒有難住新城控股,七月的黑天鵝事件卻讓這家行業新銳遭受重創。
王振華被帶走後,昔日常州首富的發家史被全盤扒出,32歲的王曉松在家族權謀疑雲的揣測中被推至臺前。
臨危受命的5個多月裡,四面楚歌的新城控股鮮少拿地,高周轉步伐放緩,21個項目擺上貨架待價而沽,承諾「不抽貸、不斷貸、不討論」的主力銀行之外,其他金融機構秉承了近乎冷漠的觀望態度,並一度傳出牽手國資戰投的緋聞。
在地產融資全面收緊的2019年,新城控股走上救贖之路,一邊要收拾王振華留下的與各地政府的殘局,一邊要修復資本市場對公司的信任,同時還要穩定內部一萬多名員工的軍心。
2019年末,新城控股股價回到38.72元/股,相較爆雷前夜的42.69元差距不到10%,聯合資信將新城控股及相關債項移出信用評級觀察名單,新城發展則公告擬進行配股融資籌約3億美元。
2020年初,新城控股交出成績單,2019年銷售業績超過2700億,保住了十強席位,但房企巨頭戰局正酣,前路依舊崎嶇。
#06
長租公寓 爆雷或許只是開始
僅僅三年,長租公寓從繁花似錦走向芳菲落盡。
在以開發商直營、創業團隊運作、依託酒店集團、背靠國企大樹以及中介渠道導入的房企系、創業系、酒店系、國企系、中介系等五大派系中,頭部選手流血上市,中小機構血流不止。
2019年8月,成立僅3年,號稱擁有4.5萬間規模的長租公寓運營品牌「樂伽公寓」停止經營。據統計,2019年共有53家長租公寓企業資金鍊斷裂,無法繼續經營。
市界撰文稱「二房東們真沒錢過年了」,接連的爆雷,或許只是行業整合的開始。
10月8日,青客公寓提交招股說明書,早於蛋殼、自如赴美上市。上市前夕,實控人金光傑曾說,青客公寓將在2021年實現EBITDA轉正,2022年房間數量達到20萬間,實現盈利。
20天後,蛋殼公寓提交招股說明書。相比於青客目前不到10萬間規模,2022年達到20萬間並盈利的豪言,規模已達到40萬間的蛋殼,2019年前三季度依舊虧損25億元。
11月5日,青客公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實際募資金額4590萬美元,遠低於最初計劃。
對於以青客和蛋殼為代表的分散式長租企業而言,終極難題在於,盈利。
截至2019年6月,青客公寓負債總計27億人民幣,其中租金貸、客戶預付租金接近15億,該部分負債將隨著客戶的入住逐步抵消應付租金。
在二房東的商業模式之下,青客獲得了因客戶租賃預收的16.44億房租及押金,但需要承擔10萬間公寓每年10億元的租金支出,每年3億元的日常運營和銷售費用,3億元裝修墊款,7.3億元銀行貸款。
僅僅依靠租金差,考慮獲客成本、裝修、供應鏈、管理、折舊等成本,利潤被大大攤薄。而對於租金貸和客戶預付租金模式的依賴,則給盈利持續性籠上了不確定的陰霾。
在資本的裹挾下,部分行業玩家重裝修輕運營,N+1模式推高租金,高收低租、短貸長投,試圖燒出個未來,槓桿成為行業的勝負手。
2019年底,六部委發文,控制租金貸,防止形成資金池,「租金貸」收入佔比不能超過租賃企業租金收入的三成。
失去槓桿助力的長租公寓,如曾經的P2P一樣迎來行業整改的大限,留給二房東們的退路不多了。
#07
三盛宏業 大魚吃大魚,小魚被餓死
地產行業經過數年的整合洗牌,走入大魚吃大魚的分化之年。
回顧:《地產調控下半場 房企大逃殺》
曾經,市場上只有融創一家鐵桿接盤俠,剩下的都是其他。
2019年,世茂、金科紛紛成為併購舞臺追光的主角。包括部分規模房企在內的核心資產被推上貨架,以彼之刀俎,奪我之魚肉。
融創中國斥資400億橫掃全市場,年初吃下泛海京滬黃金地塊,又接連拿下重慶陽光100、華僑城、新湖中寶、雲南城投部分資產,穩居行業第四。
新晉「併購王」世茂風頭正勁,200億橫掃泰禾、明發、萬通、粵泰18個項目,年底攜金融機構收購福晟資產包,一舉衝進前十。
去年挺進千億陣營的金科大肆掃貨,接手黑天鵝事件後的新城部分資產,2019年銷售額突破1800億,2000億目標在望。
2019年,百強房企除甩賣資產的福晟、協信、泰禾之外,頤和、銀億、三盛宏業均傳出資金鍊斷裂。
2019年10月末,剛剛躋身百強房企的三盛宏業陷入流動性危機,廣東、上海、浙江多個項目無法正常動工;更有共計15款員工理財產品違約6.8億元,員工集體總部討債,董事長淚灑當場。
隨後,三盛宏業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昌國際控制權易主信達,中誠信託以交叉違約為由啟動強制執行,民生信託也跟進查封了相關資產,東方資產旗下邦信資產、大業信託亦有多個項目牽涉其中。
房企江湖山高浪大,巨頭們上演廝殺的殘酷戲碼,中小房企正在為曾經的激進付出代價。
#08
中信國安 80億撬動2000億的混改危局
自2015年以來,以債券違約金額排序,永泰能源377億居於首位,上海華信346億、中國城市建設控股278億、新光控股157億、中信國安134億緊隨其後。
2019年4月,中信國安發行的15中信國安MTN001宣布不能按期足額付息。隨後,中信國安到期的7隻債券均陸續違約。
中信國安2018年淨資產65.01億,少數股東權益210.17億元,總資產1981.56億元。即使以包含少數股東權益的淨資產計算,資產負債率也高達86.11%。
中信國安股東多且股權分散,大股東中信集團的持股比例只有20.945%。二股東和三股東股權均質押給了中信國安絕對控制的巨合投資,三股東屬中信國安基金旗下企業,四股東的執行事務合伙人亦為中信國安控制的企業。
這樣複雜交叉的股權結構,為內部人控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那一場被稱為「世紀大拍賣」的混改之後,中信國安頂著中信國安親兒子、北京國安老東家、混改第一股的光環,四面突擊,涉足資源、旅遊、貿易、葡萄酒、信息技術等多個行業,還控股了多家上市公司。資產規模與負債水平一路追高。
千億負債壓頂,從債務違約到所持上市公司股份遭司法凍結,中信國安深陷流動性泥潭,為此還曾致函監管,請求銀監會出面,擋一擋向其追債的金融機構。
2019年9月,中信集團副總經理趙景文被查,而長期擔任中信國安集團董事長的李士林也已久未露面。
對於中信國安的民企股東而言,其以最低的代價掌控全局,然後利用「中信」的金字招牌背書,通過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方式,撬動近2000億的資產。
對於「親爹」中信集團而言,這不是救不救得了的問題,而是值不值得救的問題。
#09
力帆汽車 行業負增長之下的國產造車困局
2018年,汽車行業20年以來首度出現負增長,2019年,中國車企全年銷售2576.9萬輛,同比下滑8.2%,其中乘用車銷售2144.4萬輛,同比下滑9.6%。延續了低迷氛圍。
回顧:《2019,寒冬下的眾生相》
頭部選手中,上汽、東風、廣汽等國資車企也難以逆轉下滑的大勢,長城靠哈弗和歐拉的靈活產品線布局實現了逆勢上揚。*ST海馬和力帆股份銷量均不到3萬輛,雙雙淪為年度最慘玩家。
其中,力帆股份的境地尤為典型。全年銷售乘用車2.54萬輛,同比下滑75.52%,新能源汽車亦下滑近70%。
2018年12月,力帆股份處置重慶力帆汽車公司,收回6.5億現金。
2019年1月,旗下子公司土地拆遷,拆遷價款27億元,政府在扣除前期款項後支付了14億元拆遷款,力帆股份得以兌付1月份到期的9億元公司債。
2019年4月,經過長達3個月的等待,力帆股份回復了交易所的問詢,公司一年內到期債務139億,公司存款26億元中22億為受限資金,公司流動資金壓力嚴峻。
沒有什麼虧損是賣房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多賣幾套。
披星戴帽的*ST海馬一直在保殼的生死線上掙扎。年年賣房,年年保殼,2019年賣掉了401套房子,實現銷售2.8億元。並透露「公司尚有部分閒置房產未售出」。
2019年12月27日,國務院發文,鼓勵汽車更新消費,力帆股份漲停。在城市限購未放開,農村市場近飽和的情勢下,2020年汽車市場將放鬆牌照還是加速報廢,才能扭轉頹朽的大局?
#10
包商銀行 崩塌的同業信仰
2019年5月,包商銀行因大股東違規佔用,出現嚴重信用風險。在明天系核心人物歸案28個月之後,明天帝國旗下最核心的金融機構被接管。
這是是繼2018年2月安邦保險被接管後,又一金融機構被接管事件。
一份同業負債分階協商,至少兌付70%的償付方案,如同一隻黑蝴蝶扇動翅膀,央媽晃了晃BS已被掏空的孱弱身軀,銀行間市場掀起了驚濤駭浪。
回顧:《信仰這把傘,還能撐多久》
中小金融機構受到了直接的信用衝擊,流動性分層嚴重,以中低評級債券進行質押式回購的難度明顯提升,部分券商結構化發行產品風險暴露。
曾經,十幾個BP就足以讓機構心動,100個BP更是讓人將風險置於腦後,結構化發行還能愉快的玩耍。如今,非銀之友瀕死,同業剛兌已崩,出錢的大腿還在,但全都「押利率,限銀行」。
截至目前,包商銀行的拆彈行動仍在逐步推進,總部內蒙的資產負債或將由新設立銀行承接;區外資產負債則由徽商銀行收購。
2019年12月,上交所發文,發行人不得在發行環節直接或者間接認購自己發行的債券。曾經紅火的結構化發行壽終正寢。
#11
結語
無論2019年如何黯淡,終究已經過去。
一次次錯過康波機遇的小邱,見證了太多的「落木蕭蕭下」「雷潮滾滾來」,見過屢屢靠扇貝逃跑博眼球的獐子島,從錢債肉償到豬被餓死的雛鷹農牧,還有守著鉀肥礦藏仍巨虧400億的鹽湖,也常在受創的自怨自艾中,忽視了灰燼深處的星火餘溫。
年終復盤時,小邱經常回想起2003年股權分置改革前夜、2008年的4萬億消息公布的一刻、2009年創業板開板當日、2014年宣布棚改貨幣化的會議,歷史性的巨變總在不經意間埋下伏筆。
危中有機的禍福相倚,總有謹慎的人,贏得了智慧,而膽大的人,獲得了財富。
新的一輪暗潮湧動,又要開始了。
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