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以外的疫情——霍亂大流行

2020-12-14 姜巴拉寧

霍亂的歷史由來已久,但卻在19世紀出現了大流行性的暴發。儘管現在人們已經控制住它,但每隔若干年,霍亂都會暴發一次。至今已出現過七次全球霍亂大流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每年霍亂感染1.3-4百萬人,致死人數有2萬到14萬左右。

什麼是霍亂?

霍亂是一種由霍亂弧菌引起的傳染病,簡單說來,就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這種細菌通常生活在鹹和溫暖的水域中,比如河流的入海口以及沿海地區的水域。人們在飲用到受到細菌汙染的水源,或者吃了受到細菌汙染的食物後,感染到了霍亂弧菌,比如生的海鮮。

霍亂弧菌 圖片來源於網絡

霍亂弧菌家族中有幾百種成員,它們用一種血清抗原O來命名,老O1到老O幾百,其中,O1和O139是引起全球性暴發的常客。當人體把霍亂弧菌O1、O139吃到肚子裡,O1進到腸道,他能釋放出霍亂毒素,這種毒素,能刺激腸黏膜大量分泌腸液,爆發性分泌,把身體裡其他地方的水、電解質,比如鉀、鈉等等,全都運送到腸腔裡,當腸管裡充滿了水,就要往外流,怎麼流?拉!所以,霍亂的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拉肚子,腹瀉。產生大量的水樣便,直到榨乾人體的最後一滴水。得了霍亂的人就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的症狀。這些症狀可以讓人在短短幾個小時內休克、死亡。這些液體裡,同時還含有幾百萬個霍亂弧菌,隨著人的排洩物流到環境中,繼續汙染,繼續傳播,生生不息。

圖片來源:youtube

既然是細菌,治療辦法就能用抗生素治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補液,補充電解質,避免嚴重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和休克。

霍亂的起源

霍亂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首次感染人類現今已無法考證。

古印度(公元前5世紀)和古希臘(公元前4世紀的希波克拉底)時期的文字有記載過類似霍亂的症狀的個別病例。

圖片來源:NPR

霍亂流行的最早的詳細記錄之一,是由加斯帕·科雷亞(Gaspar Correa)所寫。他是葡萄牙歷史學家,《傳奇印度》的作者,他描述了1543年春季在南亞地區恆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爆發的一種疾病。當地人稱這種疾病為"多水症",它能在出現症狀以後,8小時內致人死亡;死亡率之高,使得當地人都來不及埋葬死者。

圖片來源:edX

第一次霍亂的全球大流行

第一次霍亂大流行是發生在1817年,恆河三角洲印度傑索爾爆發的。霍亂弧菌汙染了稻米,並通過歐洲人建立的貿易路線,一路傳播,迅速到達印度大部分地區、現在的緬甸和斯裡蘭卡。到1820年,霍亂已傳播到泰國、印度尼西亞(僅在爪哇島就有10萬人死亡)和菲律賓。然後又通過船隻和水手,傳播到1820年的中國,1822年到達日本。1821年,在印度駐紮的英國軍隊將霍亂帶到了波斯灣,最終得以進入歐洲領土,到達了現在的土耳其、敘利亞和俄羅斯南部。這場大流行,6年後就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尚不清楚,有種說法是1823–1824年極冷的寒冬,殺死了生活在水裡的霍亂弧菌,前面說到,霍亂弧菌喜歡生活中溫暖的海水中。

圖片來源:cachem.medsci.cn

霍亂感染歐洲和美洲

第二次霍亂大流行始於1829年左右。與之前的大流行一樣,第二次大流行被認為起源於印度,並通過貿易和軍事路線傳播到東亞、中亞和中東。到1830年秋天,霍亂已到達莫斯科,但在冬季,傳播暫時減緩。到了1831年開春,天氣變暖,流行再次興起,到達芬蘭和波蘭,然後進入匈牙利和德國。此病隨後傳播到整個歐洲,1832年春天來到英國。英國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遏制霍亂的傳播該疾病的傳播,比如隔離,以及在地方進行集中管理。1832年,霍亂飄洋過海到了美洲,同年6月,魁北克省因該病死亡1000人,並迅速在聖勞倫斯河及其支流附近蔓延。大約在同一時間,霍亂來到了美國,在紐約和費城,然後遍及全美國,1833年到蔓延到拉丁美洲,包括和古巴。這場流行反反覆覆持續了將近20年,直到1851年才漸漸消退。

圖片來源: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科學家如何研究霍亂

在1852年到1923年之間,全世界還發生了四次霍亂大流行。

第三次大流行蔓延至1852年至1859年,是最致命的一次。它席捲了亞洲、歐洲、北美和非洲。僅在英國,霍亂最嚴重的一年,1854年,就帶走了23000人的生命。

就在那年,被認為是現代流行病學之父之一的,英國醫生約翰·斯諾(John Snow)仔細地繪製了倫敦Soho地區的霍亂病例流行圖,這讓他能夠確定該地區的疾病來源:公共井水泵。他說服官員卸下泵把手,該地區的霍亂病例立即減少。

第四次和第五次霍亂大流行分別發生於1863-1875年和1881-1896年,總體上沒有以前的大流行那麼嚴重,但也相當致命。例如,在1872年至1873年之間,匈牙利因霍亂死亡19萬人。漢堡則因1892年爆發的霍亂而喪失了近1.5%的人口。

1883年,現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在埃及和加爾各答研究了霍亂。他開發了一種研究技術,能培養和觀察霍亂弧菌,然後證明該細菌在腸道中的存在會引起霍亂。

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

圖片來源:blog.math168.com

其實,義大利微生物學家菲利波·帕西尼(Filippo Pacini)在1854年就發現了霍亂細菌(霍亂弧菌名字由此而來),但並沒有廣為人知,至少科赫可能不知道。而且,帕西尼也沒有像科赫一樣嚴謹的證實了霍亂弧菌和霍亂的因果關係,因此,未能把這個疾病研究清楚。

隨後的第五次、第六次大流行,由於西方人已經掌握了霍亂的病因和傳播方式,改進了公共衛生和公共設施,所有這兩次流行對西歐和北美的影響很小,在印度、俄羅斯、中東和北非肆虐。到1923年,除印度外,世界各地的霍亂病例已消散,但在印度,由於衛生條件太差,1918年和1919年,由出現流行,在印度,霍亂帶走了超過50萬人的生命。

今天的霍亂

與以前的大流行病全都起源於印度不同,第七次和最近的一次霍亂大流行是於1961年在印度尼西亞開始的。它在亞洲和中東蔓延,並於1971年蔓延到非洲。1990年,向世衛組織報告的所有霍亂病例中有90%以上來自非洲大陸。

1991年,霍亂在秘魯出現,消失了100多年的霍亂又重新出現在了美洲大陸。在第一年,在秘魯3000人因它喪命,隨後蔓延到厄瓜多、哥倫比亞、巴西和智利,再到中美和墨西哥。

儘管當前的霍亂大流行已經影響了大約120個國家,很多都是相對貧窮、欠發達的國家。

圖片來源:NPR

近年來,發生了許多小範圍的暴發,包括2008-2009年的辛巴威暴發,影響了約97,000人(約4,200人死亡)和2010-2011年的海地暴發。2017年,索馬利亞和葉門爆發霍亂疫情。到2017年8月,葉門爆發疫情已影響500,000人,造成2,000人死亡。

霍亂在我國被列為甲類傳染病。什麼叫甲類傳染病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甲類、乙類、丙類三類,甲類傳染病指的是鼠疫和霍亂,它們是烈性傳染病,是需要強制管理的。任何人發現了甲類傳染病都要及時的上報,一般要求城鎮不超過兩小時,農村不超過六小時。早期發現傳染源才能及時的進行管理、及時的上報傳染病,有利於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防止傳染病繼續傳播,並且對患者可以及時的治療。看到了霍亂的危害,是不是覺得這樣的一種強制管理十分必要呢。實際上,霍亂雖是細菌感染引起,但並沒有特效的抗生素治療,所有治療以支持為主,避免脫水和休克,少數抗生素能有部分效果,縮短病程。

相關焦點

  • 非洲發生霍亂疫情,會波及中國嗎?
    霍亂的7次大流行 1817年,印度暴發第一次霍亂大流行,疾病來源於被汙染的大米。此次疫情迅速擴散至印度大部分地區,並蔓延至緬甸、斯裡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日本等地區。此外,波斯灣、歐洲也出現霍亂疫情。此次疫情持續了6年。
  • 霍亂和新冠病毒:為什麼我們不能重蹈覆轍?(上)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如今仍然在全球傳播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大流行。然而,更值得讓人深思的是,在世界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仍然有面對其它大流行的風險和殘酷事實。
  • 1946年中國鼠疫霍亂疫情大流行,上海和福建遭大殃,害死太多人了
    其實,相對於新中國以來這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疫情幾年甚至於十幾二十年發生一次的情形,民國時期的人們卻幾乎每年都要被人們熟知的傳染病疫情所折磨,比如天花、鼠疫、霍亂、傷寒、痢疾、回歸熱、瘧疾等,他們或者流行一種殺死一大片,或者多管齊下害死好幾撥,總之,讓那時候的中國人不得安生。
  • 防控新冠疫情「大流行」 國際社會應如何聯手「破題」
    (抗擊新冠肺炎)防控新冠疫情「大流行」 國際社會應如何聯手「破題」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防控新冠疫情「大流行」 國際社會應如何聯手「破題」作者 郭超凱 張素 張子揚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脅近日引發熱議
  • 衣索比亞暴發霍亂致76死,「霍亂」到底是種什麼病?
    看書前,小編一直以為《霍亂時期的愛情》約等於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亂世佳人》。▲《霍亂時期的愛情》電影劇照。後來才發現,原來霍亂也是一種傳染性疾病。近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的同時,霍亂疫情也引發關注。
  • 曾世界流行的鼠疫、霍亂為何被定義為甲類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強、病死率高、易引起大流行的烈性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兩種。甲類傳染病一經發現,必須城鎮2小時內、農村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上報。提到鼠疫,大家一定會聯想到中世紀大名鼎鼎的黑死病。14世紀中葉,一種名為「黑死病」的瘟疫,在當時的歐洲大陸瘋狂肆虐,先後奪走了近5000萬人的生命。這一數字相當於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
  •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2020-09-0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史上的幾次傳染病大流行是怎麼結束的?
    新冠肺炎繼續肆虐全球之際,人們期盼疫苗和新藥,祈願疫情早日退去,但歷史上幾次大流行的致命病毒、病菌其實還在我們身邊,與人類共存。我們來看看歷史上一些流行病疫情是怎麼結束的。 幾百年之後,賈莉莉的祖先遭遇天花大流行。
  • 致命傳染病 | 當第 7 次霍亂流行遇上全球氣候變化……
    費爾森失望地搖了搖頭說:「你可別忘了,這一次霍亂的起源地不再是前六次的印度恆河流域,而是位於赤道的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海灘。你好好想想它們的傳播方式。我看這一次爆發,是不會那麼簡單結束的。」後來的事實證明,費爾森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場 1961 年起源於印尼的第七次霍亂大流行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平息。
  • 新冠疫情何時能結束?從大流行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距離2019年年底首次暴發新冠疫情的時間點來看,10個月已經過去了。截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3959萬;累計相關死亡病例已逾110萬。作為研究疾病和公共衛生的歷史學家,Nükhet Varlik建議與其去尋找線索,不如回過頭來看看歷史,是什麼讓過去的疫情結束了,亦或是沒有結束。我們現在處於大流行的哪個階段在大流行早期,許多人寄希望於新冠病毒逐漸消失。
  • 新冠肺炎疫情升級為「大流行」,歷史上此前4次大流行
    來源:中金在線網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脅近日引發熱議。如何界定全球性大流行?面對升級為「大流行」的疫情,全球又該如何應對?世衛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可稱為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 因新冠疫情我們都戴上了口罩,今年還會出現流感大流行嗎?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周亦川編輯 | 袁月新冠疫情還未結束,秋冬季的流感季節即將到來。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這個國家可能會面臨「現代史上最黑暗的冬天」。美國是新冠疫情危機的中心,自3月份以來,已有超過15萬人因病死亡,超過400萬人確診。隨著學生返校,一年一度的流感季節開始,可能出現一輪病例激增,可能是流感、可能是新冠肺炎,也可能是兩者的結合。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曹彬教授也於近期表示,重視新冠的同時,不要忽視流感的侵襲。
  • 美國新冠疫情暴發,流感卻神秘消失?實情是流感現第三波流行,實為新冠
    作者 | 掙脫枷鎖的囚徒 美國新冠確診患者超12萬,為什麼流感卻神秘消失了? 近日,美國成了COVID19全球大流行新的疫情中心。
  • 江蘇淮安19名學生感染霍亂 南京暫沒有霍亂報告
    昨天,江蘇省衛生廳發布消息,淮安市楚州區一中學出現霍亂疫情,截至9月9日12時,共有19例霍亂病例,還有1例帶菌者。  到底是什麼細菌  這種霍亂15年沒出現過  O1群小川型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疫情在江蘇已沉寂多年,最近的一次流行出現於1994—1995年。
  • ...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結束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衝刺中正被拋棄。綜合...
    國際疫苗監督機構:發達國家囤積新冠疫苗 加拿大可供每人接種5次;國際疫苗監督機構表示,發達國家囤積過量的新冠肺炎疫苗可供其人群進行3次接種,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結束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衝刺中正被拋棄。但是在發達國家,在大流行的最初幾周和幾個月開始急於確保疫苗供應,因此已經訂購了多餘的產品。代表全球人口14%的國家擁有新冠疫苗的數量已達全球一半以上。他們呼籲,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藥廠應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分享智慧財產權,這樣才能製造更多的疫苗。(海外網)*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觀察丨全球累計新冠確診超2000萬 最終戰勝疫情關鍵靠科技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其複雜性、艱巨性前所未有,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前所未有。種種跡象表明,人類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遠遠沒有結束。
  • 新冠肺炎疫情升級為「大流行」,疫情幾時才算結束?歷史上此前4次大...
    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脅近日引發熱議。如何界定全球性大流行?面對升級為「大流行」的疫情,全球又該如何應對?世衛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可稱為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 2020上半年:對抗新冠疫情大流行貫穿勃林格殷格翰的全球業務活動
    勃林格殷格翰採取了全面措施,以期儘量減少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員工、患者和社會的影響,並採取措施保障員工的福祉和健康。 勃林格殷格翰執行董事會主席馮保和表示:「眾多家庭失去親人,數以百萬計的人遭受痛苦,新冠疫情大流行給許多人帶來了巨大的苦難,這一切仍在繼續。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影響是前所未有的。在公司內部,我們凝聚了人力、科學和知識,相信這將幫助我們找到解決方案。
  • 晚清民國,上海霍亂疫情嚴重,隔幾年就要爆發,太多同胞因此喪生
    霍亂是一種由霍亂弧菌感染的急性腹瀉性傳染病,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救治,會導致脫水而死。這種傳染病流行於全世界,並且至今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傳染病之一,特別是非洲有些國家,這幾年疫情頻發。據早期文獻記載,1821、1826、1840、1841年,上海均有霍亂疫情,但沒有具體的病例數目。主要是由於霍亂還不是政府的法定傳染病,無須報告。租界開闢之後,外國人開始大量移民,但霍亂並沒有因為外國人的優越感而放過他們,1846年就有2例西方人的死亡病例。1862年,是上海有史以來第一次霍亂大流行,上海、松江2縣患病者達總人口的八分之一,病死數千人。
  • 斯洛維尼亞宣布新冠疫情本地流行結束
    5月15日,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一輛救護車駛入盧布爾雅那大學醫學中心新冠控制診療部。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新華社盧布爾雅那5月15日電(記者彭立軍)斯洛維尼亞政府14日晚宣布,該國新冠疫情本地流行結束,但民眾仍需遵守在室內公共場合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斯政府當天還宣布向歐盟國家開放邊境。  斯政府發布的公報顯示,過去14天中該國新增確診病例35例。斯洛維尼亞3月4日確診首例新冠病例,3月12日宣布新冠疫情本地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