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村,位於福安市西南部,距鎮區2公裡,省道下浦線繞村而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古村落,系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故裡,亦是宋金紫光祿大夫陳最的故鄉。
廉村山環水帶,有「世外桃源」之美譽。近年來,廉村陸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17最美古村落」、「華東十大最美賞花勝地」、「福建最具休閒價值鄉村」。
一、廉村的來由
廉村,原名石磯津,屬於長溪縣西北鄉,原南閩荒地,梁天監年間(公元502年-公元519年)光祿大夫薛賀舉家由江左南遷福建輾轉定居於石磯津,其第六代子孫薛令之在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考中進士,成為「開閩第一進士」,開元中官至左補闕兼太子侍講。因薛令之為官清廉,其學生唐肅宗皇帝為嘉嘆恩師廉潔、剛直的高風亮節,賜其所居村為「廉村」,水為「廉溪」,是中國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莊。唐宋時期,這裡人才輩出,文風大振,出了33名進士而以「進士村」遠近聞名;明清時期,這裡成為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資集散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成為閩東革命根據地基點村之一。
二、廉村的傳統民俗
廉村人受薛令之廉潔遺風影響至深,民風樸而近古,歷來讀書人崇尚廉潔,踏入仕途者回鄉時「率多空囊」,百姓則安於男耕女織,勤勞淳厚,至今保存正月迎神禮、冬至日祭祖、端午賽龍舟,薛令之中舉紀念日等多項傳統文化節慶,古村傳統文化氛圍濃厚。
1、正月初九迎請林公大王,林公名「亙」,宋時因為為民除虎患,死後被尊為神,明正德年間敕封「忠平候王」,每逢正月初九村裡都要到杉洋林公宮迎請林公大王。
2、薛令之中舉紀念日。因薛令之一生為官清廉,當地百姓把苜蓿廉臣薛令之作為神來供仰,每年的5月3日村中舉行薛令之中舉紀念儀式,為廉村文化增添光彩。
3、端午賽龍舟。每年五月初五,村裡就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整個村莊格外的熱鬧,承繼著這中國的傳統文化。
4、冬至日祭祖。冬至日起祠堂通常上演三天六本閩劇,宗祠族長重申村規民約,弘揚中華民俗傳統文化。
三、廉村的傳統古建築遺址
廉村始居於梁天監年間(502-515),古村古建築基本保留明清格局,村莊古韻深厚、民風淳樸、環境優美。現存古城堡、古官道、古碼頭、古祠堂、古民居、古木雕、古石雕、古字畫以及大量的民俗文物,盡顯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
四、廉村名人
廉村人文文化歷史名人首推唐代的薛令之,追至宋廉村進士及第者幾乎代代有之,到宋代皇帝都南移,中原文化進一步輻射「閩頭浙尾」的福安,促進水運發達,與穆水流域經濟文化的發展,米芾、朱松、王十朋等涉足福安,朱熹、鄭樵、陳淳等一批學者相繼來福安講學,陳驥、陳俊兄弟同受業於朱熹,陳經不遠千裡師從楊時,讀書仕進詩禮傳家,在廉村蔚為風氣。僅有宋一朝,廉村薛陳兩姓就有三十三人登科及第,文風之盛,一時稱甲閩中,其中薛令之、陳最、陳經、陳驥、陳駿、陳億子、陳元老等事跡載諸文獻,堪稱傑出名人,成為廉村歷史上燦爛的人文景觀。
五、廉村的獨特旅遊景觀資源
廉村獨特的旅遊景觀資源,具有八大景觀之稱:祥雲古寺、明月神祠、溪南晚釣、北水春耕、獅巖石室、廉嶺泉亭、鳳池雲彩、龜石潮痕。
廉村給人們帶來美好獨特景觀旅遊,如果說沁人心脾的廉村是溪北洋平原上的一條藍色的腰帶,繞著獅子巖下的下浦線省道則是平原上的一條玉色飄帶。雙帶飄拂,微微相吻正好把廉村環抱一個橢圓形的綠色的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