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故裡

2020-12-16 風韻中華

廉村,位於福安市西南部,距鎮區2公裡,省道下浦線繞村而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古村落,系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故裡,亦是宋金紫光祿大夫陳最的故鄉。

廉村山環水帶,有「世外桃源」之美譽。近年來,廉村陸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17最美古村落」、「華東十大最美賞花勝地」、「福建最具休閒價值鄉村」。

一、廉村的來由

廉村,原名石磯津,屬於長溪縣西北鄉,原南閩荒地,梁天監年間(公元502年-公元519年)光祿大夫薛賀舉家由江左南遷福建輾轉定居於石磯津,其第六代子孫薛令之在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考中進士,成為「開閩第一進士」,開元中官至左補闕兼太子侍講。因薛令之為官清廉,其學生唐肅宗皇帝為嘉嘆恩師廉潔、剛直的高風亮節,賜其所居村為「廉村」,水為「廉溪」,是中國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莊。唐宋時期,這裡人才輩出,文風大振,出了33名進士而以「進士村」遠近聞名;明清時期,這裡成為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資集散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成為閩東革命根據地基點村之一。

二、廉村的傳統民俗

廉村人受薛令之廉潔遺風影響至深,民風樸而近古,歷來讀書人崇尚廉潔,踏入仕途者回鄉時「率多空囊」,百姓則安於男耕女織,勤勞淳厚,至今保存正月迎神禮、冬至日祭祖、端午賽龍舟,薛令之中舉紀念日等多項傳統文化節慶,古村傳統文化氛圍濃厚。

1、正月初九迎請林公大王,林公名「亙」,宋時因為為民除虎患,死後被尊為神,明正德年間敕封「忠平候王」,每逢正月初九村裡都要到杉洋林公宮迎請林公大王。

2、薛令之中舉紀念日。因薛令之一生為官清廉,當地百姓把苜蓿廉臣薛令之作為神來供仰,每年的5月3日村中舉行薛令之中舉紀念儀式,為廉村文化增添光彩。

3、端午賽龍舟。每年五月初五,村裡就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整個村莊格外的熱鬧,承繼著這中國的傳統文化。

4、冬至日祭祖。冬至日起祠堂通常上演三天六本閩劇,宗祠族長重申村規民約,弘揚中華民俗傳統文化。

三、廉村的傳統古建築遺址

廉村始居於梁天監年間(502-515),古村古建築基本保留明清格局,村莊古韻深厚、民風淳樸、環境優美。現存古城堡、古官道、古碼頭、古祠堂、古民居、古木雕、古石雕、古字畫以及大量的民俗文物,盡顯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

四、廉村名人

廉村人文文化歷史名人首推唐代的薛令之,追至宋廉村進士及第者幾乎代代有之,到宋代皇帝都南移,中原文化進一步輻射「閩頭浙尾」的福安,促進水運發達,與穆水流域經濟文化的發展,米芾、朱松、王十朋等涉足福安,朱熹、鄭樵、陳淳等一批學者相繼來福安講學,陳驥、陳俊兄弟同受業於朱熹,陳經不遠千裡師從楊時,讀書仕進詩禮傳家,在廉村蔚為風氣。僅有宋一朝,廉村薛陳兩姓就有三十三人登科及第,文風之盛,一時稱甲閩中,其中薛令之、陳最、陳經、陳驥、陳駿、陳億子、陳元老等事跡載諸文獻,堪稱傑出名人,成為廉村歷史上燦爛的人文景觀。

五、廉村的獨特旅遊景觀資源

廉村獨特的旅遊景觀資源,具有八大景觀之稱:祥雲古寺、明月神祠、溪南晚釣、北水春耕、獅巖石室、廉嶺泉亭、鳳池雲彩、龜石潮痕。

廉村給人們帶來美好獨特景觀旅遊,如果說沁人心脾的廉村是溪北洋平原上的一條藍色的腰帶,繞著獅子巖下的下浦線省道則是平原上的一條玉色飄帶。雙帶飄拂,微微相吻正好把廉村環抱一個橢圓形的綠色的玉盤。

相關焦點

  • 閩王故裡與固始臨泉王氏——王氏文化
    《新唐書·王潮傳》載:王潮「五代祖曄為固始令,民愛其仁,留之,因家焉」。《開閩忠懿王氏族譜》記載:「開閩忠懿王審知五世祖曄,唐貞元中守定城宰。」是先為固始令,後調任光州治之定城宰時,因「仁澤及物,誦聲載道」,而留家焉。王曄,即王潮、王審、王審知之五世祖。明嘉靖《固始縣誌》在「世家」中記載:王審知之家,「世以資顯」。
  • 江西九江小村莊,為何被譽為「華夏進士第一村」,出了72名進士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江西九江的一處古村,這裡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的故裡,更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村落,共走出了72名進士。修河一條發端於幕阜山脈主峰黃龍山的河流,曲曲折折蜿蜒於青山翠嶺之中,串聯起一個個村莊。
  • 王審知「開閩第一」 骨肉相殘南唐滅閩
    但王審知的眾多兒子非但沒能光大父業、傳祚久遠,反而為爭奪皇位骨肉相殘,互相攻殺,最後終於導致國破家亡,給開閩王氏帶來巨大災難。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病故。長子王延翰繼位。王延翰身材高大,美皙如玉,通經史,但為人卻驕淫殘暴。審知在世時,他以長子任威武軍節度副使、管內都指揮使、特進檢校太傅、江州刺史,封琅琊郡開國公。
  • 王審知被稱為「開閩王」!它的由來,老王家的孩子應該要知道
    歷史悠久的同安北辰山廣利廟重光落成,山門前新增了一方巨型石刻,是翔安區著名文化人士邵文化用擘窠大字所題的「開閩第一」。
  • 史林漫步丨大吳吳氏歷史人物之宋代進士吳達老 ○ 張國琳
    《閩書》傳見卷之八十九英舊志縉紳泉州府惠安縣。《四庫全書》之《福建通志》卷四十五人物三泉州府有其傳。另見《八閩通志》卷之六十七泉州府孝友宋。《萬姓統譜》卷十有介紹其人。《中國人名大辭典》P326有記。▲吳氏開閩祖祠,位於惠安東橋鎮大吳村同輩宗親有吳逢,也是吳謂侄孫,紹興十五年乙丑(1145)劉章榜特奏名進士,一作紹興二十年榜,吳驥父,浙江湖州德清主簿。
  • 淮安這個千年古鎮,是《西遊記》作者故鄉,素有「進士之鄉」之稱
    另外,為西漢開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千古名將韓信,唐代詩人趙嘏,南宋抗金巾幗英雄梁紅玉等人,亦出自於河下。此外,此地還是國內著名的「進士之鄉」。明清兩代,河下出過55名進士,有狀元一名、榜眼兩名、探花一名,出舉人100多人,博學鴻儒5人。其中有很多人位居高位。
  • 江西有個「逆天」縣城,貴為「黃庭堅故裡」,外號「美女之鄉」!
    江西有個「逆天」縣城,貴為「黃庭堅故裡」,外號「美女之鄉」!今天說的是江西省最保守的小縣,擁有47億噸煤炭資源,不僅礦產資源豐富,而且到處都是美人,被稱為美人之鄉,被稱為江西省九江市的修水縣。 修水縣位於江西湖南湖北三省邊界,面積4504平方公裡,人口83萬,可以說是江西面積最大、九江人口最多的縣。
  • 阮大鋮故裡之謎
    當下,很多地方打出名人故裡的招牌,不外乎是借名人效應吸引眼球,有助於招商引資與旅遊開發。於是,有些歷史名人竟然被爭搶,出現多個故裡之說。比如孫武,就有廣饒、惠民、博興、臨淄等地聲稱為其故裡。應該說,孫武故裡只有一處,由於年代久遠難以考證,眾說紛紜也是情有可原。然而,有些歷史名人卻被故鄉人冷落,阮大鋮(字集之)就屬於此類典型。
  • 開閩聖王王審知:王氏不能不知道的歷史真相
    因王審知三兄弟對福建發展貢獻很大,福建人尊稱王審知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忠惠尊王」;尊其長兄王潮為「威武尊王」、次兄王審邽為「泉安尊王」,視為鄉土神明供奉,合稱開閩三王。946年(開運三年),南唐佔領福州之後,為紀念王審知的德政,將其府邸改建為閩王祠,對他進行祭祀,即今日福州市鼓樓區的忠懿閩王祠。
  • 長寧:隔河兩榜眼與十七歲的進士
    □袁露  四川宜賓市下轄的長寧實在是一座低調的縣城,低調到各地紛紛打出進士之鄉、舉人故裡的名號之餘,漫不經心地問,「看看,看看,你們長寧有麼?」  長寧溫潤一笑,「都有。」問者大驚,「你們的進士最厲害的排名第幾?」「一甲第二名榜眼。」問者仍不死心,「川南只有兩個榜眼,你是說古敘州籍?」
  • 尋根謁祖暨閩王后裔朝拜地建設太原王氏開閩始祖三公入閩1132周年慶典
    2017年9月30日上午,共有一千四百左右名來自海內外的王氏宗親(包括當地所有參加的人員),在永安市青水鄉羅兜祠隆重舉行「紀念太原王氏開閩始祖三公入閩1132周年」慶典,寧靜的田園山村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紅色的拱門把慶典的喜慶氣氛鼓得濃上加濃,一派喜氣洋洋的感人情景。
  • 廣東古鎮之茶陽古鎮,千年古鎮留風採,「父子進士」牌坊是傳奇
    其實茶陽古鎮就在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位於粵閩兩省三縣交界處,是粵閩兩省三縣十二個鄉鎮的重要貿易集散地。也許還會問,為什麼要聊茶陽古鎮呢?其實茶陽鎮所在的大埔縣,可來頭不小,廣東省一共有十五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大埔就佔了三個,分別為茶陽鎮、三河鎮、百侯鎮。
  • 中華曹氏進士第一村!
    中華進士第一村位於浙江溫州瑞安曹村鎮。曹村距瑞安市區18.7公裡,溫州市區64公裡,平陽縣城34公裡,地處飛雲江下遊南岸。後晉年間(936-947),曹氏第十一世祖曹靄、曹霅、曹昌裔三兄弟為避閩亂,從福建長溪遷居許峰。
  • 與福建泉州第一狀元徐晦同榜進士——許稷
    明隆慶戊辰年仲夏望月之吉日潘湖八世孫賜進士第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刑部尚書侍經筵官致仕葵峰黃光升謹書明榜眼黃鳳翔金墩潘湖黃氏譜序  吾黃之先出於柏翳其後陸終封國於黃因以為姓春秋之時列於會盟至漢而在江夏者為著晉永嘉中洲坂蕩衣冠入閩而我黃遷自光州之固始居於候官蓋光州在漢屬江夏郡則江夏實吾黃之自出也然世系靡得而紀雲可紀者自唐桂州剌史岸公當肅宗時歸自桂州過之莆之涵頭鄉樂其山水因居焉四傳為處士公諱讞徙莆之碧溪又六傳而為太常寺卿侍中樞密副使文正宰相公諱中庸徙莆城西又三傳而為贈太師清惠諱府公徙莆之金墩由金墩而三傳為吾初祖元處士贈徵仕郎天麟諱權公今夫潘湖自三山莆陽黃石金墩經泉郡熙春鋪仕曹巷而來溯於候官源於江夏出於固始入閩肇於黃巷迂迴匯於碧溪湖山千載也人之生必本乎祖彼其初直一人之身耳而蕃育綿至以博雅鴻儒掌之譜事夫由沂而上碧溪旁而及儒林文山之屬初祖權公傳九世至餘如水有源源之有流祖先之靈爽子姓之恩禮如對越楫滾於一堂也此篤親之情厚矣蓋古今忠以事君孝以事親廉以居官學以立身行於其躬教於子孫殫精竭思質營厚殖潘湖素來盛德鄉邦家聲巍然而裕諸後於無疆謹為序
  • [儋州故事·人物]符確:瓊州進士第一人(配組圖)
    1108年(宋大觀二年)參加鄉試而中舉,為發自鎮州(今東方市)之解元。第二年,赴京殿試而中進士,成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進士。官至承議郎,任廣東韶化兩州之知州。晚年隱退回鄉,興辦教育。符確對社會的貢獻,並不在於他的官位大小,而在於他突破海南歷史「天荒」,第一個擠身進士行列。符確的貢獻還在於告老還鄉時,在家鄉設館授學,扶掖後進,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
  • 陳姓原本聚居於中原地區,為什麼會有150多支系入閩?
    ◎唐乾符元年(874),陳基從河南潁川入閩為官,始居福州石井巷,後有守纊,分遷連江杉塘等地。   ◎唐乾符年間(874—879),陳巖入閩,任福建觀察使,遂家居建寧縣開基,後裔衍析福安獅子頭等地。   ◎唐乾符三年(876),陳蘇為避奉宗權之亂,從河南汝寧府華嶽村靈潭境舉家入閩,定居羅源村新豐裡曹灣村(今中房鎮乾澳村)。
  • [福建] 林浦濂江林氏入閩始祖身世考證
    自唐末始祖入閩至清一千年歷史中,曾出過三位大夫,其中一位光祿大夫,二品官銜;五位尚書;十八位進士;六十七名舉人。其中林枝春為清乾隆三年(1738)榜眼。這樣的一部族史,是何等的輝煌!但是它又是一部不完整的譜牒。譜中自入閩始祖至十一世未知其名諱,其所可知者,則是從第十三世衍為六支,以禮、樂、射、御、書、數別之。
  • 安東衛進士蘇京
    數年後來答謝其救命之恩時,稱之謂再生父母。蘇雨望已將此事忘卻,待李小泉泣訴前情時方才記起。鄰人有死不能葬,貧不能婚者,只要言於他,必定能得到幫助。蘇田援閩陣歿後世襲中斷五十年,蘇雨望與妻李氏典當首飾籌集費用到京城陳述緣由,奔波十年方得解決。得請後,蘇雨望將世襲之職奉給長兄蘇雲望,並言:「吾生平之志畢矣」。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這種好義樂施的性格,對蘇京及同胞兄弟有極大影響。
  • 千年古縣狀元故裡的長泰,世代流傳著一個顯赫的姓氏―「西門王」
    在千年古縣,狀元故裡的美麗長泰,世代流傳著一個顯赫的姓氏――西門王!而擁有這個美譽尊稱的就是就坐落於縣城和平路中部的武安王氏祖祠。武安王氏祖祠始建於公元1254年,坐西北朝東南,背靠水晶山麓,堂號世德堂,已有近八百年的悠久歷史了。武安王氏以忠孝為本,詩禮傳家,世代名宦輩出,是遠近聞名的書香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