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開展膠東半島首例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治療

2021-01-19 半島網官網

半島網12月18日訊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順利開展了膠東半島首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兒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鞘內注射治療。

脊髓性肌萎縮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它是由於脊髓前角及延髓運動神經元變性,導致近端肢體和軀幹進行性、對稱性肌無力和肌萎縮的神經變性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約為1/6000-1/10000。根據起病年齡和運動裡程的獲得情況,SAM分為SMA I型、II型、III型和IV型。SMA如果不進行治療,SMA I型的嬰兒多無法活到兩歲。其他類型患者可因疾病進行性加重而最終喪失行走能力,並且出現呼吸、吞咽障礙,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全球首個5qSMA的治療藥物。2019年2月22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成為中國首個治療SMA的藥物。為提高國內SMA診斷治療水平,2019年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牽頭組建了中國脊髓性肌萎縮診治中心聯盟,第一批成員單位20餘家,包括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是第一批成員單位之一,也是膠東半島地區唯一一家成員單位。成為聯盟單位成員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成立了由兒內科副主任黃啟坤為組長,副主任廖培元和張萍麗、楊暖、甄媛媛醫師為成員的SMA診斷治療小組,小組成員均參加了SMA早期診斷、評估及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治療的系統培訓。

楊暖醫師對患兒進行CHOP INTEND評估

2歲3個月的青島女童樂樂剛出生時一切都很正常,2個月會抬頭,4個月會翻身,6個月會獨坐,但到10月齡時,家長發現樂樂的運動能力有些倒退:四肢活動減少,力量減弱,翻身困難。經肌電圖、基因檢測,樂樂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為了治療孩子的病,一家人多次前往北京、濟南等地的大型醫院。終於在去年11月,樂樂在北京兒童醫院接受了首次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治療,根據目前的治療方案,每隔4個月就要接受一次注射。當樂樂家人得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也開展這項技術,便於2020年11月30日帶樂樂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兒內科。患兒入院後,楊暖、張萍麗根據費城兒童醫院嬰兒神經肌肉疾病測試(CHOP INTEND),對患兒進行了細緻的運動功能評估,同時完善常規檢查,包括血尿便常規、全血生化、凝血功能、VitD水平、心電圖、胸片、輸血前檢查、血脂、超聲心動圖等檢查,排除了禁忌症。    

甄媛媛醫師進行腰椎穿刺並進行諾西那生鈉溶液鞘內注射

根據對患者治療預期獲益的個體化評估,並權衡藥品治療的潛在風險,與家長充分溝通後,家屬同意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對樂樂進行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治療。本次注射的藥物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資助,採取冷鏈方式運送,在患兒家長、藥學部、藥企負責人、基金會工作人員及兒科醫護人員的共同見證與核對下,確認送達藥品無誤,藥瓶從冷鏈轉運箱(4°C)中取出,使其自然平衡至室溫(25°C)。

注射操作由甄媛媛實施,在黃啟坤的全程指導下,廖培元、張萍麗、周士英以及兒科中心護理單元副護士長趙婷婷全力配合,腰椎穿刺成功後,放出5毫升腦脊液,然後將復溫的諾西那生鈉溶液鞘內注射。整個操作過程順利,患兒無不良反應,這也意味著膠東半島地區首例SMA諾西那生治療工作取得成功。經過系統治療,患兒運動能力較前改善。此項技術的順利開展,也為膠東半島地區脊髓性肌萎縮患兒帶來更多希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貼靜 通訊員 馮萍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膠東半島首例!齊魯醫院(青島)順利開展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治療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尊 通訊員 馮萍 青島報導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順利開展了膠東半島首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
  • 我省成功實施首例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治療
    ▲醫生正在為患兒進行鞘內注射治療。省兒童醫院供圖罕見病病種繁多且病因複雜,存在著診斷難、治療難的問題,日前,省兒童醫院成功實施了我省首例嬰幼兒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者的基因修飾藥物-諾西那生鈉鞘注治療,意味著我省在該罕見病的治療上由無藥可醫轉變為有法可治,我省罕見病診療面進一步擴大。琪琪(化名)9個月大時被母親發現運動能力差,隨後在省兒童醫院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SMA)。
  • 脊髓性肌萎縮症是怎麼回事?遺傳機率大嗎?如何治療呢?
    很多人都想知道肌萎縮和肌無力到底是什麼,難道患有肌萎縮和肌無力真的那麼可怕嗎?在父母的心中,每個嬰兒都是「小天使」,從出生起就給家庭帶來了溫暖。然而,不幸的是,一些嬰兒在嬰兒期就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症,這種疾病也被稱為嬰幼兒的「第一大遺傳疾病殺手」,這使父母感到擔憂。脊髓性肌萎縮症到底是什麼?
  • 諸城市婦幼保健院免費開展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查項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韓曉麗 濰坊報導為進一步提高諸城市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減少缺陷兒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近日,市婦幼保健院在孕前保健科免費開展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篩查項目;該院是諸城市唯一一家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查項目實施和管理單位。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副院長焉傳祝--​從醫30載,讓罕見病患者...
    半島記者 王愛科焉傳祝,現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副院長,腦科中心主任,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山東大學神經病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泰山學者。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神經肌肉病學組組長,神經病理學組副組長。
  • 江西成功施治一例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
    本報訊(記者鍾端浪)7月31日,省兒童醫院對一名嬰幼兒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者成功實施諾西那生鈉鞘注治療。據介紹,這是我省首次實施諾西那生鈉鞘注治療SMA,此舉意味著我省SMA從不治之症轉變為可治之病。
  • 首兒所宋昉研究員牽頭撰寫的我國首個「脊髓性肌萎縮症遺傳學診斷...
    首都兒科研究所遺傳研究室宋昉研究員在2020年疫情期間,牽頭組織全國多家醫院多學科專家團隊共同撰寫了我國第一個「脊髓性肌萎縮症遺傳學診斷專家共識」,日前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2020年11月3日第100卷第40期(2020,100(40):3030-3140)上。
  • 內馬爾賽後為7個月大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贈送球衣
    內馬爾賽後將球衣送給了一個名叫「拯救索菲亞」的慈善活動,這個活動是為了幫助一位名叫索菲亞的小女孩,索菲亞在7個月大的時候患上了脊髓性肌萎縮症1型疾病。脊髓性肌萎縮症1型疾病也稱Werdnig-Hoffman
  • 關愛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公益項目為愛聚"脊"啟動
    呼籲多方關注SMA,攜手共促診療發展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是一種由於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1(SMN1)缺失或突變引起的神經領域罕見病,會導致患者喪失運動功能甚至死亡,60%患者屬於重症1型患者,生命往往不超過兩歲,因為被稱為嬰幼兒「頭號遺傳病殺手」。
  • 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有藥了:一支1448萬元
    治療小兒脊髓性肌肉萎縮基因療法近日在美國上市,一支藥物標價210萬美元(約1448萬元),堪稱史上最貴藥。這個消息也引起了患兒家長的強烈關注,巨額收費也引發了質疑。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專家介紹說,脊髓性肌萎縮症是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但準爸媽在婚前、孕、產前篩查,可以減少新發病例。
  • 脊髓性肌萎縮患兒:他們是萬分之一 渴望自由呼吸
    小女兒萌萌今年4歲,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症(簡稱SMA)。這是一種兒童罕見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約為1/6000—1/10000。SMA會導致嚴重的肌肉萎縮、無力,患者連普通的翻身、蹬腿、爬行都難以實現,甚至呼吸、吞咽都成為奢望。醫生曾說,SMA患兒一般活不過2歲,但萌萌憑著遠超年齡的堅毅和拼了命的爸媽,已經過了4歲生日。
  • 一顆葡萄險要11月大寶寶性命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醫生20分鐘...
    半島記者 齊娟好奇性、探索性本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但如果護理、引導不當,在好奇心、探索欲望的背後可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甚至會引發生命危險。這不,一顆葡萄將11月大的男孩陽陽(化名)無情地推進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急診科。
  • 齊魯醫院青島院區神經內科TOP10疑難病例報告會舉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尊 通訊員 馮萍 青島報導12月12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聯合山東省罕見病防治協會舉辦的第六屆神經系統疑難罕見病國家繼續教育培訓班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開展脊髓性肌萎縮症義診 專家呼籲加強篩查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焦俊傑、實習生鄭思彤報導:近日,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特效藥物需「70萬元一支」而備受社會關注。那麼,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能不能預防?8月7日,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舉辦了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專家義診及SMA基因免費檢測公益活動,普及相關知識,呼籲民眾婚前孕前要加強篩查。現狀:新生兒中的致病基因危險性很高據悉,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是一類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變性導致的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的疾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守護心靈的窗口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舉辦「愛眼日」義診
    半島記者 齊娟6月6日是全國第25個愛眼日,「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是今年的主題。眼健康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年齡段人群的全生命周期。我國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為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愛眼護眼的意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眼科門診舉辦「愛眼日」主題義診活動。義診活動現場,醫護人員給患者普及了兒童青少年近視、老年性白內障、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眼病的防治知識。並且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超聲科副主任醫師葛玲:聚焦方寸影像 守護...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開診以來,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與濟南中心院區統一規劃、一體發展的原則,不斷深化業務內涵建設和人才梯隊建設,創新管理運行機制,提高診療技術,提升服務品質,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優質的服務,守護百姓健康。
  • 三代試管嬰兒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攜帶者生健康寶寶?
    網絡新聞報導:廣東一位母親歐陽春蘭,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希望了解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以下簡稱「SMA」)疾病藥物——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採購方式和國內定價依據。新聞一出,瞬間登上各大平臺熱搜,一時間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 一支治癒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有錢人的藥,窮人的命!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主要由MSN1雙等位基因缺失或突變引起。突變阻斷運動神經元存活蛋白(SMN)的產生,肌肉因此逐漸軟弱無力萎縮,重度患者甚至無法控制吞咽呼吸等動作,一般患者在兩歲前便會因呼吸衰竭而死。目前,對於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治療普遍採用Spinraza十年療法,藥品Spinraza2016年上市,第一年治療費為75萬美元,此後每年的治療費為37.5萬美元,總花費超過400萬美元。5月24日,美國FDA批准基因療法Zolgensma上市,該療法售價51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65萬元,被稱為史上最貴療法,但是能一次性治好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 專訪 | 青島市立醫院李洛團隊完成ROSA輔助手術超150臺 填補膠東半島空白
    李洛主任介紹,2019年3月,青島市市立醫院引進ROSA機器人,並順利完成了膠東半島首例「神經外科機器人輔助下的經鼻垂體瘤切除術」,近期相繼完成了「機器人輔助下的DBS治療帕金森症」、「機器人輔助癲癇SEEG手術」等機器人導航精準手術,填補膠東半島空白。截止目前,該科室已成功完成ROSA機器人輔助手術超過150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