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鋼建:百萬年人類史的史籍記載和考古證據

2021-02-18 杜鋼建

百萬年人類史的史籍記載和考古證據

杜鋼建

 

人類歷史究竟有多少年?綜合四川盤古王表等古代碑文和有關文獻記載,從盤古至稀韋氏止,共治世五億八千三百四十八萬零一百四十八年。換言之,到遠古帝王稀韋氏時期,人類歷史已經有583480148年。人類有五億多年的歷史,這需要等待進一步考古發現。但是,根據史籍記載和已經完成的考古發現,人類歷史至少有幾百萬年。

根據越南文獻《金履祥綱目前篇》記載,唐堯戊申五載越裳氏來朝獻神龜。堯帝時期,越裳氏派使者向帝堯進貢大神龜。根據《尚書大傳》記載,交趾之南,有越裳國。南蠻林邑國在漢時屬日南郡,古越裳之界也。古越裳地區在交州南,北連九真。周初便與中原王朝交往。周成王時,越裳氏曾來朝獻白雉。

根據越南文獻《金履祥綱目前篇》記載,越裳氏向堯帝所獻神龜記載,天地初分之時,盤古生於其中,能知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故曰:盤古氏開闢天地,蓋首出御世之人也。又曰渾敦氏。盤古氏後有天皇君兄弟一十三人,姓望,名獲,字子潤,號曰天靈,以木德王,被跡在柱州崑崙山下。其時地殼未盡堅固,屢屢遭逢劫火,天皇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其年歲兄弟各一萬八千歲。

根據越南文獻《金履祥綱目前篇》記載,天皇君後,有地皇君繼之,姓嶽名鏗,字子元。兄弟共十一人,興於熊耳龍門山,以火紀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為晝夜。以三十日為一月,十一月為冬至。兄弟各一萬八千餘年。

越裳氏向堯帝所獻神龜還記載有地皇君後的十紀。十紀中其一曰九頭紀。其二曰五龍紀。其三曰攝提紀。其四曰合雒紀。其五曰連通紀。其六曰敘命紀。其八曰因提紀。其九曰禪通紀。其十曰疏仡紀。龜文背面記載,自開闢以來,至黃帝有熊氏元年,共二百七十五萬七千七百八十年。根據神龜記載,到黃帝時期人類歷史已經有2757780年。

根據《五運歷年紀》的記載,宇宙首生盤古。盤古是人類的祖先。根據《五運歷年紀》記載,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裡,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根據此說,地球上首生盤古,垂死化身,人類從此誕生。

根據晉張華《傅物志》編撰的《廣博物志》記載,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嶽,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根據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根據先儒的說法,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目瞳為電。古代傳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根據吳楚地區的說法,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三百裡,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而生物始於盤古。盤古最早出現在大湘西地區。

根據《路史·前紀一》羅蘋注,昔二氣未分,螟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乎其中。盤古真人出現以後,復經四劫,天形如巨蓋,上無所系,下無所依,天地之外,遼矚無端,玄玄太空,無響無聲。元氣浩浩,如水之形。下無山嶽,上無列星。積氣堅剛大柔服維天地浮其中,展轉無方。若無此氣,天地不生。復經四劫,二儀始分,天地相去三萬六千裡。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蟲,元蟲生濱牽,濱牽生剛須,剛鬚生龍。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元始天王常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復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澗積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絕妙。當遊厚地之間,仰吸天氣,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君下遊見之,乃與通氣結精,招還上宮。盤古真人即元始天王顯然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外星人或者外星神。太元玉女即太元聖母顯然也是來自外星。

根據《水經注》記載,湖南沅陵為盤古的故鄉。盤古文化在沅陵地區延綿不絕。該地區生兒育女叫盤兒盤女,娶妻叫盤媳婦,修房建屋叫盤屋,唱歌叫盤歌,勞動叫盤工,小孩調皮叫盤淘。

根據清代馬驌《繹史》記載,盤古屬於宇宙神人。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根據週遊《開闢衍繹》附錄《乩仙天地判說》記載,天人誕降大聖。曰渾敦氏,即盤古氏,初天皇氏也。龍首人身,神靈,一日九變,一萬八千歲為一甲子,荊湖南以十月十六日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天皇氏出現在大湘西地區。

2002年夏天,湘西沅陵醜溪口村的村民們在半溪山腰古洞中,發現一把大石鎖。村民們將石鎖挪動後發現下面是洞中之洞。其中有56張石床規則地排在一起。有的石床上面,長了鐘乳石,表明人工石床的歷史非常悠久。當年有眾多專家、學者前來實地調查。

經過中外考古學家的研究,洞中56張石床和石灶、石斧等都是遠古人類留下的遺物。該洞穴形成已有100多萬年歷史。洞中人工製造的土石建築清晰可見,洞壁上有古代刻劃符號。洞內遺物經中外眾多的歷史、考古、民族、民俗、建築專家和學者的考證,人類生活在此的歷史有百萬年。最終把該洞穴定為盤古居室,也稱盤古洞。其實,在我看來,專家們的思想還不夠解放。專家們認為有百萬年的歷史足以視為盤古時代的遺址。我認為此洞只是盤古後裔的居所。盤古開天地,何止億萬年。此洞因有百萬年前的人工石器製品,堪稱石匠鼻祖洞。

2011 年以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洞庭盆地的澧水及支流開展考古專項調查和試掘工作。新發現50 多處舊石器地點。在中更新世早期五級階地網紋紅土中發現了舊石器遺存。西洞庭盆地的考古發現將本區域人類活動歷史向前推進至70 多萬年。從百萬年前的盤古洞遺址,再到70萬年沒有中斷的西洞庭盆地的考古發現,表明人類百萬年歷史在湖湘地區一直有傳承。

盤古文化在大湘西地區由來已久。沅陵醜溪口鄉盤古洞位於伏羲開國的崇山南麓。在大湘西地區,盤古文化的歷史遺蹟遍布各地。張家界地區有盤古山,又稱天古山、中央山、熊羆巖。張家界地區熊山還有盤古石。張家界地區崆峒山有盤古洞。今張家界崇山地區最早有盤古十三部落。其中有伏羲部落、大容部落、容成部落、大庭部落、伯皇部落、姜央部落、慄陸部落、驪畜部落、華胥部落、弇茲部落、尊盧部落、高麗部落、金門部落。這些遠古部落的後裔從崇山地區陸續走向世界各地。

崇山地區歷史上工匠大師遺留的遺物和遺址有多處。崇山地區一直有崇山十寶或者十六寶的傳說。這些寶物均為歷史上工匠大師的產品。其中有火神石、伏羲瑟、女媧笙、祝融鬲、天師鏡、高辛鼓、驩兜鼎、樂祖琴、庸成晷、赤松爐、刑天斧、玄冥珠、蚩尤叉、三大八卦盤等。

盤古開天闢地的事件有歷史和天文依據。根據古代易經大師邵康節的研究,天始開於子,復卦也。子歷一萬八百年為一會,醜歷一會,地始成,曰地闢於醜,臨卦也。寅歷一會,人始生,曰開物於寅,泰卦也。周十二宮,一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終,坤卦也。邵康節是歷史上的易經大師,精於預測,能夠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事務把握規律,貫穿解讀。通過《易經》理論和天文星象解讀盤古開天闢地,證明盤古開天闢地的事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盤古開天闢地的事件能夠說明人類產生的時間和空間。在遠古以前,首出盤古,開闢人類歷史。

盤古開天闢地的事件,在夏商周時期也有記載。根據戰國時期匯集成書的《六韜·大明》記載,盤古之宗不可動。召公對文王勸說,天道淨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寧。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盤古之宗不可動也,動者必兇。召公對周文王的勸誡是針對崇山地區的盤古之宗而言的。崇山地區歷史上有盤古十三宗即十三部落。崇山地區神聖不可侵犯。歷史上在崇山地區動兵殺戮的,都沒有好下場。

崇山地區是盤古之宗的祖地,自古以來,靈驗驚人。舜帝兵伐驩兜崇山天國,敗走九疑山而死。周文王不聽召公勸誡,兵進崇山祖地,攻打崇侯虎所據古城。經過長期圍攻,雖然消滅了崇侯虎,但是周文王不久於人世。楚武王熊通追殺楚歷王之子熊詡。聽說熊詡躲進崇山祖地,熊通於是不再進兵。殺人魔王白起率兵伐楚,打到崇山南麓辰州即沅陵地區,得知前面是盤古之宗的祖地,急遽退兵。自古兵家敬畏盤古。我在崇山北麓的西北地區石門夾山寺聽龍館長介紹了大量夾山寺和當地的故事,其中許多都是他的親身經歷的。崇山盤古部落地區有很多靈異事件,神秘莫測。

從古代文物碑文的記載看,《盤古王表》證明遠古天皇氏的存在。在四川綿陽鹽亭縣自古以來有石龜碑文,無人能夠解讀。清朝末年當地秀才何拔儒赴日本留學,將碑文拓本帶到日本求教日本專家。經過多年研究,何拔儒解讀該碑文為盤古王表。何拔儒於1955年辭世,時年93歲。

《盤古王表》貢獻之一在於明確天幹地支製作於天皇氏時期。根據先秦時代成書的《世本》記載,黃帝時代容成作曆法,大橈作甲子。根據《呂氏春秋》記載,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大橈製作六十甲子紀年法,黔如作了補充,置有閏月。而《盤古王表》裡則提出天幹地支是在伏羲、神農、黃帝之前的遠古天皇氏時期所制。容成、大橈和黔如都是在大湘西地區傳承天幹地支的曆法文化。

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 玄(黑戈)、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胖、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其年歲兄弟各一萬八千歲。

根據《盤古王表》的記載,盤古氏後有天皇君,姓望,名獲,字子潤,號曰天靈,兄弟一十三人,以木德王,被跡在柱州崑崙山下。望獲在《路史》中也有記載。根據《路史·前紀二·天皇紀》的記載,粵有天皇,是曰天靈,望獲強尊。天皇望獲出現在大湘西地區古粵地。

天皇望獲的後裔望乘、望光和望洋等在商朝時期屬於方國望國的王族領袖。古望國的地理位置在今長沙地區西部望城至寧鄉一帶。天皇望獲的後裔有一部分在商朝末年跟隨攸國的國王攸侯喜等東渡美洲,成為印第安人的部落之一。換言之,商朝望國族群東渡美洲是追隨祖先遺蹟而去。在商朝之前,甚至在伯益作《山海經》之前,天皇望獲的後裔已經在幾萬年前抵達美洲。四萬年前華夏族群已經抵達美洲。其後,在不同時期又有許多族群先後抵達美洲。美洲土著人均是在不同時期從華夏地區遷徙而去,其祖先源頭在大湘西地區。

綜合四川《盤古王表》碑文和有關文獻記載,天皇氏族兄弟十三人,治世五億一千六百五十五萬四千年即516554000年。後來地皇氏兄弟十一人,治世四百五十五萬四千年即4554000年。再有人皇氏九人,治世三百五十五萬四千年即3554000年。延之又有五龍氏兄弟五人,治世五百五十五萬四千年即5554000年。以上五龍氏又分四族,歷經八百萬年8000000年。人類歷史已經有五億四千萬年以上。

何拔儒先生對禹王時期盤古王表的解讀,是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華夏先賢流傳的人類歷史,幸虧有何拔儒先生不畏艱難和打擊,得以傳承後世。據說歷史學家蒙文通曾經請教何拔儒:「先生,主流歷史學派不理解你,你如何想?」何拔儒說:「歷史不是一次就寫定的,誰寫在最後,誰寫得最好。」 何拔儒回憶在日本留學期間得知,發現集合論的康託爾、發現非歐幾何的羅巴切夫斯基、發現群論的伽羅華等產生新創見後,不被自己的老師、朋友、親人、同事所理解,並備受打擊,被逼瘋,被逼死或被逼去參加決鬥。此種現象也許在中國長期難以改變,因此他願意埋名鄉裡,多做些具體事,以等待明天。上天不負有心人。何拔儒先生千辛萬苦保留的人類歷史線索如今可以得到流傳。

湘西沅陵醜溪口百萬年前盤古洞的考古發現進一步證明人類文明的歷史源遠流長。人類文明起源於大湘西地區,世界工匠文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百萬年前。在湖湘地區的澧水流域多處的考古,發現70萬年以來該地區的各個時期工匠石器等遺物一直存留。盤古洞百萬年前的工匠石器不足為怪。根據盤古王表等記載,我相信大湘西地區如果進一步考古發掘,發現幾百萬年前甚至千萬年前的人工石器遺物也是正常的。

 

在張家界大湘西記憶博物館藏藏品中,有一果核化石人物雕像,大約為2億年前人工製品。如果在大湘西地區繼續進行考古發現,有可能會進一步發現2億年前人工製品。無論從史籍記載看,還是從考古發現看,人類歷史有可能是億萬年的歷史。從湘西盤古洞和西洞庭湖地區的考古發現看,可以證明人類歷史至少是百萬年的歷史。

 

 

 

 

相關焦點

  • 杜鋼建:考古發現《聖經》關於大城的記載真實不虛
    但是,在考古發現的結果出來以前,許多人都不相信《聖經》的記載,認為《聖經》作者對大城的描述過於誇張。《聖經》創世紀記載:他從那地出來往亞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間的利鮮,這就是那大城。麥西生路低人、亞拿米人、利哈比人、拿弗土希人、帕斯魯細人、迦斯路希人、迦斐託人,從迦斐託出來的有非利士人。
  • 杜鋼建:考古發現《聖經》關於互人的記載真實不虛
    《聖經》關於西方早期的一些族群及其族譜的記載,有利於彌補歷史研究的空白和加強東西方歷史的比較研究。其中,關於互人的歷史,在米坦尼國遺址考古發現以前,許多學者對《聖經》的有關記載持有懷疑的態度。 互人在《聖經》記載中有不同的族群。其中有胡利人即胡利安人,也有何利人和希未人等。互人在近東地區分布為不同的族群。根據《聖經》記載,何利人是西珥的後裔(創三十六20)。
  • 大禹建立的國都究竟在哪裡,在史籍上裡有什麼記載?
    大禹塑像 按照史料記載,夏王朝的國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夏桀所在的都城與大禹執政時的都城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人們也普遍用禹都和夏都來指代這兩座不同的城市。而從西周時期的文獻和金文記載弘,人們普遍認為大禹的都城應該在今天的山西境內。從之前華夏部落聯盟的發展史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這種說法的可信性。炎帝與黃帝的活動範圍便大致在這一區域,而傳說中堯的都城平陽和舜的都城蒲坂都在山西境內,這也讓這種說法變得更加可信了。
  • 考古證據:巨人和矮人並非傳說而是真實存在
    《聖經》是歷史的記載,最近美國《赫芬頓郵報》的一個考古報導證實了這一點。石頭構築成5個2公尺高的同心圓,據說中間是墓室。根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位於以色列的吉爾加巨石陣又稱為「巨人之輪」(Wheel Of Giants),以5個同心圓構成,最中心是墓室,這與英國巨石陣矗立的形狀不同,它主要是平石墩,考古學者認為古人將此當做「祭臺使用」。
  • 杜鋼建:「英人、英語起源於大湘西」研究成果首次落地應用
    2019年,文明學專家杜鋼建教授曾在學術界扔下一顆原子彈:英語語言皆起源於古華夏。一象天開英語創始人,英漢同源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沙醫學院英語教育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錢一副教授則反向研究,發現英漢語言之間有著直接對等聯繫,論證英語造詞和漢字造字的邏輯規律演變體系均源於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太極文字演變規律體系,只是使用了不同的符號。「英漢同源」這一語言領域的重大發現,使得中國人能利用耳熟能詳的象數理的方式進行,從此中國人學英語如同學漢語一樣簡單。
  • 杜鋼建:犬戎族人源於大湘西,古羅馬人多犬戎族後裔
    根據《湖南通志》的記載,按《路史》國名紀,今湖南北桂林等處皆是。古蠻國轄區廣泛,包括今邵陽、永州和懷化南部地區以及廣西地區。蠻人的名稱和湖南人的霸蠻文化均與蠻龍苗有關。邵陽武岡地區在1000年前一直是歷史上蠻人文化的中心地區。古代南方為蠻,蠻中之蠻為湖南,蠻王為邵陽。上古蠻人屬於食人族,並且有尾巴。唐朝武岡蠻還有食人族的食人習俗。
  • 杜鋼建:彼英國源於此英國:英國人祖先皋陶是大湘西地區的巨人?
    早在顓頊朝時期和帝嚳朝時期,華夏族群中已經有人在不列顛、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設立天文觀測站,收集有關日出日落和月亮及星座運行活動的天文數據,為編制天文曆法服務。根據《山海圖》所列古代方國的位置判斷,伯益在《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的日月山和吳(女叵)天門等在今英國的英倫三島。今年大不列顛英國的考古發現的研究成果再次證明英人英語源於中國,彼英國源於此英國。
  • 考古證據揭示秦始皇並不偉大,他的制度或是抄襲波斯帝國的大流士
    《史記·秦始皇本紀》上記載「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意思是父親秦始皇的後宮嬪妃,沒有生育的都不準離開皇宮,並將她們全部處死給秦始皇殉葬。 2012年,在秦始皇陵內城的西北部,考古工作人員一共挖出99座墓葬,所有墓主都是年輕女性。
  • 《山海經》記載的異獸真的存在過?是史前核戰爭後的產物?
    而現實中它和廣泛分布於溫暖海域的「飛魚」極其相似,飛魚胸鰭狀如鳥翼,不僅遊速快,還能跳出水面十幾米高,常在夜間飛行,最遠能達到四百米,二者外貌特徵相當吻合。其次,《北山經》中還記載著一種叫做飛鼠的異獸,描述說這種動物是鼠頭兔身,還長著翅膀。
  • 雲南石寨山和殷墟、兵馬俑並稱「考古奇蹟」,出土文物堪稱詭秘!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一直延續從未中斷的文明,在這麼漫長的歷史上,也不斷的湧現出世界知名的考古奇蹟,比如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比如被稱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的安陽殷墟……在中國考古歷史上,位於雲南石寨山的古墓群遺址雖然在普通人中名聲不顯,但是他在中國考古史上也堪稱一個考古奇蹟
  • 2D納米金:蘇美爾人真實的記載,阿努納奇人曾降臨地球的又一證據
    由於此行星的礦物和資源消耗極為嚴重,特別是「尼比魯」行星大氣層中所需的黃金幾乎已被消耗殆盡,導致大氣層無法隔離宇宙輻射,為了修復受損的大氣層,阿努納奇人(Anunnaki)在宇宙中四處探索,最後在地球上發現了豐富的黃金以及其他珍貴的礦藏,因此他們降臨到地球進行開採,並將收穫的礦產輸送回尼比魯。
  • 轉發關於「黎國倗國霸國考古問題」致山西省文物局考古所的公開信
    來自墓葬出土文物的珍貴文字無任何虛假偽造成分之疑,可謂證據確鑿真實可信,與晉國歷史相符的文字證據,為揭開黎城縣、翼城縣、絳縣的楷(黎)國、倗國、霸國等山西考古之謎 ,為重新完善和論定墓葬人身份、墓葬年代、墓葬性質提供了可靠的論證依據。因為早期青銅器銘文文字未統一規範,書寫運用具有很大的隨意性等因素,所破譯的銘文文字對錯與否尚有部分空間,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論證。
  • 新疆尉犁考古大發現,出土七百多件唐代木牘,填補了歷史記載空白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之娛人】,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西域被認為是狹義上的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的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包括亞洲中西地區等。
  • 杜鋼建:將中國人等同黃種人是西方種族主義的陷阱
    在古代西方人的記載中,中國人一直屬於白人種群。直到18世紀西方種族主義抬頭,開始從各個學術領域努力將中國人等同於黃種人。經過200多年的教育和宣傳,西方種族主義者成功地使得中國人自我承認為黃種人,將其他膚色人種視為異己,在骨子裡普遍接受白人上等、黃種中等、黑人下等的種族主義思想。中國人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西方人的印象中主要是紅頭髮、藍眼睛的白人。
  • 「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王清晨)12月5日,由陝西師範大學醫學與文明研究院主辦的「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吉林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西北大學、山西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等二十餘所高校,和中國科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機構及陝西歷史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等數家文化事業單位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和陝西師範大學師生代表,通過不同學科的深度融合,拓寬醫史研究的視角與領域,推動區域疾病史、全球疾病史、人類健康史以及公共衛生史的研究向縱深發展。
  • 你了解緬甸考古和緬甸歷史嗎?來讀一下
    其間,設立了緬甸考古調查局,組織了緬甸研究學會,從事緬甸文物史料的發掘和搜集,同時也出版了很多書籍和刊物。1902年,緬甸官方建立考古調查局以前,緬甸的考古工作是由印度考古部緬甸處負責的。有選擇地進行了許多工作。1894年和1897弗裡茲 . 諾特令博士(Dr.Fritz Noetling) 發表了有關緬甸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沉積的報告。就是從這些沉積物中發現了據認為是最早的緬甸石器 。
  • 杜鋼建:埃及佛教源於上古湘西文化,通道縣再生人即古代"女祭司"
    期間考察上古湘西佛教產生的環境以及通道縣再生人生活的歷史文化氛圍,並與當地再生人石爽人進行了交流,石爽人不但知道自己的前世,而且小學未畢業的她懂得很多失傳的祭司知識和佛道知識,仿佛她的大腦中儲存了很多上古文明的信息密碼,如有神通,而當地人只是對她好奇,很少有人真相信她講什麼。杜鋼建與枕戈認為,這位有前世記憶的再生人即古代典型的通靈的女祭司,是薩母文化的當下體現。
  • 「史前文明」存在證據,「進化論」或將被推翻?看看考古新發現
    客觀的說,達爾文先生當年為思想解放,和對於神學的打擊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話說回來,進化論有大量的理論依據和事實證據,那麼史前文明想要與進化論相抗衡,就必須要有大量的證據來支撐,證據又在何方呢? 很快,科學家們動員起來,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關於史前文明的痕跡。經過百折不撓的尋找,最終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驚人的東西。
  • 中國史籍中最長壽的人,活了880歲,有49個妻子,或揭示人類起源
    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可考的最長壽的人,其實是彭祖,彭祖不僅僅是傳說中的人物,也是史籍中記載的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
  • 史書上記載的夏朝,到底是否真實存在?
    畢竟我們從小就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說夏朝不存在那我們心理上肯定不能接受。然而,我們認為板上釘釘的夏朝,在國際史學界卻並不那麼受待見,部分國外學者甚至懷疑夏朝作為一個國家級的文明是否真的存在。根據史書記載,夏朝(約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國第一個世襲制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