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企向特斯拉發起挑戰,商業巨頭將要改寫嗎,來看看

2021-01-09 隔壁老王跟你聊車

特斯拉去年在上海大規模開設了數十億美元規模的工廠。得益於在該工廠批量生產的轎車,特斯拉今年穩居高級電動汽車月銷量首位。但是,2020年也是競爭對手追趕的一年。2021年,特斯拉將面臨比以往更多的競爭。蔚來、小鵬、理想這三家中國本土電動汽車企業已經站在了與特斯拉正面交鋒的最前線。

據網站12月29日報導,特斯拉能否保住在中國的領先地位,將是決定特斯拉更長期增長和盈利軌跡的關鍵。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雖然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已經比其他國家的規模小了,在承諾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的同時也發誓要擴大市場。tesla在中國的命運也標誌著tesla能否成長為真正的全球汽車製造商,投資者在今年將tesla的股價推高近7倍後,對其寄予厚望。

蔚來、小鵬、理想三家中國本土電動車企業已經站在與特斯拉正面競爭的最前線。這三家公司都在美國上市,受到政府機構和網際網路巨頭的支持。他們正在迅速獲得支持者,電動運動型多用途車(suv)、轎車和越野車的銷售在2020年將增加,股價也在特斯拉的帶動下大幅上漲。「6月以來,蔚來、小鵬、理想的銷量穩步增長」,上海謀拓商務諮詢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比爾·拉索說。

tesla model y也在蓬勃發展。馬斯克稱,這款手機的銷量可能比tesla的其他所有機型都要多。該越野車目前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特斯拉工廠生產,在上海工廠組裝的版本也將通過最終監控,最早將從明年開始在中國銷售。本月初無人機拍攝到的畫面顯示,約40輛model y蓋著保護罩從上海工廠出來。美國華倫資本的分析師夏朗·李在最近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的中國國會將繼續推動特斯拉在全球的發展,其力量將超過以往。」

李斌說:「我沒有看到我們的訂單受到了具體的影響,這證明我們有自己的優勢。」據報導,由於低於特斯拉的售價,小鵬的銷量也在快速增長。該公司藉助最近股價的上升,本月增資了22億美元。11月27日,小鵬汽車副董事長顧宏地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我們將2020年稱為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的市場元年。」

文章還指出,特斯拉和中國的競爭對手也面臨著共同的威脅。傳統汽車製造商正在迅速向電動汽車領域轉型。德國的大眾汽車公司在2023年之前,在中國8車型的電動汽車id系列上市計劃,生產奔馳戴姆勒在電動suv程序發表,今後數年,電動汽車不僅計劃擴大到至少10車型。雖然現有的汽車巨頭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佔有率仍然很小,但擁有龐大的經銷商、服務和供應鏈網絡是其優勢。

同時,中國正在盡最大努力讓消費者和傳統汽車製造商遠離汽油車。中國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從目前的5%提高到20%。

拉索表示:「特斯拉擁有先發優勢,為消費者指明了方向。但現在有更多的選擇。」

相關焦點

  • Model 3無差別打擊來了,除開純電動車,你以為傳統車企就不慌嗎
    此消息勢必會讓此前已經購買Model 3的車主難受,畢竟續航裡程可是電動車的根本;但電子產品嘛,更新換代稍微快一點你也不得不理解。但它的出現不僅僅能撥動老車主的心弦,更會讓不少車企感受到危機,而這裡面可不僅僅只是純電動車企。
  • 最暢銷的電動車竟然不是特斯拉?!這款「神車」給中國品牌正名
    還記得一代神車五菱宏光的輝煌戰績嗎?五菱宏光MINI EV就是在複製五菱宏光成功的道路,不得不說,上汽通用五菱捕捉商機足夠「快、準、狠」。 先來看看五菱宏光當初是怎麼火起來的。
  • 特斯拉未來或還有較大降價空間|磷酸鐵|電動車|廣汽|蔚來_網易科技
    2020年僅憑一款Model 3國產車就超過蔚來、小鵬、理想這三家自主造車新勢力車企的銷量總和。此前,特斯拉的電動車搭載松下的三元鋰電池,隨後在去年新增LG化學和寧德時代兩家動力電池供應商。關於特斯拉Model Y接下來是否會採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以及相關成本將會降低多少,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這涉及到雙方的商業秘密,不便對此回應。
  • 成為全球第一車企,特斯拉是如何快速爬升開啟電動車新時代的?
    點開最新的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名列第一的赧然是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特斯拉。自2003年創立,17年的時間,特斯拉迅速崛起市值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車企,改寫了全球汽車的格局。 為什麼這家年輕車企有這麼強的增長力和資本號召力?特斯拉是如何快速爬升開啟電動車新時代的?
  • 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傳統車企當真已經跟不上時代?
    豐田汽車作為全球公認的第一車企,其市值也是遙遙領先於其他車企的,只不過在今年,這種情況卻發生了一些改變,「異軍突起」的特斯拉不僅實現了市值破6千億美元超3個豐田,並且實現了年內漲幅超過6倍的震撼數字。
  • 蘋果與特斯拉競爭,是傳統車企的噩夢,或遭「智能駕駛」降維打擊
    有從特斯拉跳槽到蘋果公司的員工表示,蘋果給出1.5倍於特斯拉的薪水。但無論如何,特斯拉挺過來了。如今,特斯拉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超過了豐田、大眾、奔馳、寶馬的總和,僅次於谷歌和Facebook。業內人士分析稱,特斯拉和蘋果的競爭不會影響雙方的市場地位,而對傳統車企造成巨大影響。
  • 蘋果也造車了,特斯拉還挺得住嗎?
    自周一蘋果被供應商爆出將製造自己的電動車的消息後,特斯拉也受到了波及,股價一改往日暴漲趨勢,周一大跌6.5%,連續兩日股價都有所回調。 與此前的高光相比,特斯拉近兩日受到的衝擊明顯。
  • 華山論劍|對話高竑:全新商業模式讓極星完全不懼特斯拉的挑戰
    然而,極星發布這兩年多來,剛好也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闊步前行的兩年。因此,外界也有不少擔心的聲音——特斯拉Model 3國產了,降價了,極星還有機會嗎?對此,高竑認為,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在過去兩年,極星發布了極星1和極星2兩款車型;極星1工廠已投產,開始產品交付;極星2正式在路橋工廠開啟生產項目,預計6月底下線,7月開啟交付。
  • 蘋果、亞馬遜入局電動車,一場由生態競爭引發的巨頭角力
    最近國內電動車供應鏈出現一個新的發燒名詞「雙A」,儘管所有被洽談的廠商都籤署了保密協定,不願透露細節,但知情者坦言,電動車業界雙A指的就是Apple(蘋果)和Amazon(亞馬遜)兩大巨頭。
  • 怒懟電動車!豐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嗎?
    先不管當時諾基亞高管到底哭沒哭,豐田的命運會和諾基亞相同嗎? 雖然從產品上來說是這樣,但是豐田的股價確確實實是被做電動汽車的特斯拉幹掉了,並且特斯拉的股價目前已經突破了6000億美元,市值是豐田的3倍。
  • 錯過收購特斯拉,蘋果會自己造車嗎?
    錯過了特斯拉的蘋果,其實有意向自己造車。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援引供應鏈消息,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或將於明年9月問世,比預期的2023年提前至少兩年,臺灣汽車配件供應商會在明年的二季度提前為Apple Car(蘋果汽車)發布做準備。該報導還披露,蘋果公司一直在美國加州進行秘密道路測試,其中至少有數十輛原型Apple Car。
  • 海外網深一度:忍無可忍,特斯拉等美企向白宮「索賠」
    除了上述知名汽車製造商,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約3400家美國企業就川普關稅政策採取法律行動,要求償還已支付稅款並呼籲政府改變關稅政策。分析人士指出,由於無法在本國找到相關產品的替代製造商,很多美國企業的零部件供應鏈和公司資金鍊承受了巨大壓力。美國「武斷且任性」的貿易政策正在把許多美企逼到崩潰邊緣。
  • 特斯拉的中國收割機
    受疫情的波及,特斯拉在美國的三大工廠都將陸續停產。但是懟天懟地的馬斯克似乎早有準備,3月7日,他還在推特發文聲稱:「對新冠病毒恐慌是愚蠢的」。馬斯克雖然大嘴,但一般不會無腦噴。他歷來挑戰人類價值觀的言語和行為,幾乎都有背後的商業目的。
  • 特斯拉model Y為什麼瘋狂降價16萬,中國的「特斯拉」又在哪裡?
    特斯拉這次瘋狂降價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事,因為可以少花十幾萬就可以買到新能源車一線品牌特斯拉,但是對於其他車企例如中國新能源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也許會形成不小的壓力,同時對傳統車企也敲響了警鐘。特斯拉為什麼降價呢,我覺得是以下幾個原因:因為跟中國上海市的對賭協議。特斯拉在上海市的超級工廠拿地成本僅為市場價的十分之一,同時,特斯拉獲得了185億元的貸款,利率僅為3.9%,遠低於一般的商業貸款。有人會說為什麼給一個美國企業如此好的政策呢?
  • 中國電動車的死刑?特斯拉入華帶來的震撼教育
    當然,特斯拉入華並不都是好事,中國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生態立馬迎來了極大的震撼,雖有傳言表示,這是中國政府想要整治中國電動車不健康的補貼生態,希望讓特斯拉為相關業者帶來震撼教育,但事實上,特斯拉一入華,等於宣判中國電動車的死刑,這是因為不論在汽車駕駛功能本身,或者是智能計算能力上,特斯拉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而中國多家電動車廠都還已經因為補貼大砍,而在存活邊緣掙扎,
  •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車 老巨頭們開始坐不住了
    對於電動車,燃油車世界的巨頭們普遍不太感冒,在各國燃油車禁售等政策逐步落地後,老巨頭們開始坐不住了。分裂的豐田戰略電動車被過度炒作... 對於電動車,燃油車世界的巨頭們普遍不太感冒,在各國燃油車禁售等政策逐步落地後,老巨頭們開始坐不住了。
  • 沒有了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電動車,正在靠這些方法掏空你的錢袋子
    一篇國產新車上市的報導下面,總有幾個留言會噴三大件:「三大件都是自主的嗎?」、「你就告訴我是不是還會燒機油」、「設計好看有什麼用,三大件還是別人的」……終於有一天,車展成了電動車的主舞臺,車企的戰略宣言也開始大談電動化,電動化到來了、電動車來了。
  • 嵐圖汽車發展面臨三大挑戰 來看看是什麼挑戰
    以特斯拉、蔚來為例,特斯拉成立十餘年,今年才有望實現全年盈利。而蔚來仍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一年虧損就超百億,需靠融資、發行債券等方式募集發展資金。 廣汽集團旗下廣汽新能源此前也剛完成增資,並似乎有獨立上市計劃。
  • 兩輪電動車,走不出「Tesla」
    從年初以來,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在二級市場中掀起了一陣電動出行的"熱浪"。在國內,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國內電動車企業讓國內的電動出行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浪潮。同樣屬於電動出行的二輪電動車也在這股浪潮之中水漲船高。除了經歷三次闖關失敗之後終於成功上市的愛瑪以外,三家已經上市的二輪電動車企股價更是漲幅驚人。
  • 020年車市收官之戰:廣州車展電動車與燃油車正式交鋒
    特斯拉、比亞迪以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來勢洶洶,競爭明顯加劇。不僅是特斯拉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比亞迪以及蔚來汽車等自主新能源車企也紛紛趕超國內外傳統車企巨頭。繼比亞迪超越上汽集團成為中國上市車企最高的企業之後,蔚來汽車當前的市值也已超過上汽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