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無差別打擊來了,除開純電動車,你以為傳統車企就不慌嗎

2020-12-09 車動力大嘴說車

4月10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國產Model 3長續航後輪驅動版即日起開啟預訂,補貼後售價為33.905萬元,其國標工況續航裡程達到668km,直接讓其續航裡程達到當下電動車最強之列。與目前在售的標準續航升級版相比,這次的長續航版的續航裡程增加了223km,價格卻僅增加4萬元。

此消息勢必會讓此前已經購買Model 3的車主難受,畢竟續航裡程可是電動車的根本;但電子產品嘛,更新換代稍微快一點你也不得不理解。但它的出現不僅僅能撥動老車主的心弦,更會讓不少車企感受到危機,而這裡面可不僅僅只是純電動車企。

在受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特斯拉Model 3便憑藉近四千臺的銷量拿下轎車榜第五的成績,當時不少人認為這是由於疫情對傳統汽車影響較大所致。而在前幾天,最新的3月份銷量數據出爐,Model 3又交出了「傲人」的成績單。

首先在新能源榜單中,特斯拉直接用壓倒性優勢成為第一,排名第二的比亞迪秦EV銷量僅僅為它的一半。而基於這樣的情況,不少媒體便用上「自主電動車的末日,Model 3長續航版本來了」之類的標題發稿,但筆者認為這樣的結論過於武斷。首先,自主品牌中大多數純電車型還未到達Model 3價格區間,比如排在Model 3後的比亞迪秦EV、北汽新能源EU系類、寶駿新能源等,這部分消費者並不會因為Model 3續航增加便去選擇它。

而真正受影響的便是諸如蔚來這樣的自主高端電動車車企,當Model 3宣布推出長續航版後,蔚來迅速給出回應;不管是換電補能、可升級的電池容量,都旨在用續航裡程爭奪用戶。從這上面便能清楚感受到,蔚來這次是真的慌了。

但真正該慌張的就只是蔚來這樣的電動車企嗎?其實不然,在純電動領域特斯拉已經成為龍頭,這一次也只是將優勢擴大而已。除開在新能源銷量榜單中拔得頭籌外,特斯拉 Model 3還在高端轎車榜單中摘下桂冠。能在此榜單中拿下冠軍,也意味著它將直接與豪華品牌對話,而這裡面BBA便是其直接目標。標準續航的Model 3能在3月拿下冠軍,那進入4月Model 3長續航版拍馬趕到後,在國內市場「吃香喝辣」的BBA到底怕不怕?

從Model 3的定價來看,BBA中的C級、3系、A4L為其主要對手,而現如今這三款車主要消費人群均已年輕化;不管承認與否,在當下年輕人心中,特斯拉的確有特殊吸引力。而這特殊吸引力曾經之所以未轉移成訂單,首先是是因為售價較高,但引入國產後已經吸引到第一波曾經因為價格而觀望的人;其次是因為續航憂慮,那此次推出長續航版後,特斯拉將剩下這波較為「理智」的消費者收入囊中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況且,當將橫在消費者心中續航裡程的坑填平後,特斯拉Model 3用產品與BBA這三位選手直接對話也並不虛。同樣價格區間下,奔馳C級、寶馬3系、奧迪A4L只是中配車型;在純加速、智能化方面特斯拉Model 3完勝的情況下,這三款車剩下的優勢也只是內飾的豪華感,但誰又能確定特斯拉用「化繁為簡」營造出的內飾科技感在未來不會成為主流?

其實究其根本,特斯拉在與BBA的對話中用的正是它們最擅長的東西——品牌號召力。相信大多數人在選擇BBA的時候,更多在乎的是其品牌,正是源於品牌的信賴程度,所以消費者對產品本身也會更加信賴。此次特斯拉Model 3長軸距版的發布同樣如此,當特斯拉品牌號召力已經成為細分市場龍頭後,再將大家最為在意的方面——續航裡做到最強,便會引起足夠大的關注度,而這樣的關注度也能輕鬆轉化為訂單。看看3月份轎車銷量總榜單,特斯拉Model 3已經竄到第11位,或許我們真能在未來某個月看到它成功殺入前十,成為首位完成此舉的純電動車型。

寫在最後:一直以來筆者都對電動車無感,或許是對傳動汽車的喜愛、或許是對電動車的續航焦慮,但結合現如今情況而言,特斯拉Model 3真的有可能改寫純電動車歷史。而面對這一情況,傳統車企也應該迅速做出應對,畢竟特斯拉Model 3這一波「無差別打擊」真的來勢洶洶。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市值超3個豐田,傳統車企當真已經跟不上時代?
    豐田汽車作為全球公認的第一車企,其市值也是遙遙領先於其他車企的,只不過在今年,這種情況卻發生了一些改變,「異軍突起」的特斯拉不僅實現了市值破6千億美元超3個豐田,並且實現了年內漲幅超過6倍的震撼數字。
  • 傳統燃油車時代即將落幕,車企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政策成誘因眾所周知,傳統燃油車是各車企的利潤大頭,相比於消費者對禁售燃油車的不情不願或是滿不在乎,各車企對燃油車的內心OS恐怕是「只想一生跟你走」。因此,本田只得揮淚告別傳統內燃機車型,通過轉型來滿足這一條件。本田官方表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如今很難做到僅銷售純電動車型,純電動車型比傳統或混合動力車型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因此,本田在歐洲市場將不僅銷售純電動車型,也將銷售滿足排放標準的混動車型。此前日本政府計劃在2030年禁止銷售傳統燃油車,轉而全部轉變為混動車型和純電車型。
  • 未來說來就來 豪華品牌純電動車盤點
    不過,當你試圖進入車內時會發現Mission E的心機所在,無B柱式對開門設計才是這款車最大的亮點,整體視覺效果頗為科幻,量產後如果能像MODEL X的鷗翼門一樣完整保留下來,那真是極好的。 亮點二:性能包您滿意  先來幾組數據,0-100km/h加速時間小於3.5秒,0-200km/h加速時間不超過12秒,紐博格林北環成績在8分鐘以內——純電動的Mission E終究還是一款保時捷,所以熱愛保時捷的玩家們仍然可以考慮把這款純電動車收入囊中,體驗極速的快感(可惜不能炸街了)。
  • 傳統車企2020:憋屈、轉型與新能源汽車「軍令狀」
    2020年11月,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如是形容特斯拉與豐田之間的差別。彼時,豐田早已被特斯拉從全球市值第一車企的寶座上拉下,特斯拉的市值約等於兩個豐田。「在股價方面,我們是輸了,但在產品方面,我們有一份完整的菜單供客戶選擇。」豐田章男說道。這或許也是不少傳統車企的心聲。
  • 蘋果與特斯拉競爭,是傳統車企的噩夢,或遭「智能駕駛」降維打擊
    馬斯克曾在11月時談到Model 3項目的經歷,他表示,從2017年中至2019年中,Model 3的生產長期處於極度壓力和痛苦的狀態。生產和物流都像地獄一樣。造成特斯拉陷入「地獄模式」的情況,蘋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此前據美國媒體CNBC報導,蘋果對特斯拉開啟了一場挖人大戰。
  • BBA也有不擅長的領域?為什麼不建議購買傳統車企新能源車?
    不過,以國內的銷量來看,依然是以特斯拉、比亞迪等品牌為主力,其中也不乏一些新勢力品牌,而傳統豪華品牌的銷量並沒有多少。從銷量來看,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並不被消費者認可,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也不太推薦大家購買豪華品牌的新能源車。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就談談個人的看法,給大家作為一個參考。我們先來分析豪華品牌新能源車的優勢所在:1、品牌優勢大。
  • 嵐圖FREE首發:傳統車企走出來的「新勢力」藍本
    明眼人能明白,雖然不超過40萬,但以其東風集團高端品牌的定位,也並不會太低,而敢把價格定在這個級別,稱得上自主品牌產品價格上的裡程碑。此外,嵐圖FREE將提供增程電動、純電動兩種動力方案,因此,蔚來ES6、理想ONE將成為嵐圖FREE的直接對手。
  • 同等級別比燃油車貴許多,現在買純電動車是在交智商稅嗎?
    電科技認為,從國家政策角度來看,純電動汽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路線和發展方向。發展純電動車一方面是為了用電省油,減少石油進口依賴,保障能源安全;另一方面是為了抓住新技術發展機遇,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的整體競爭力。雖然國家政策在主推純電動車,但純電動車最終還是要由普通民眾來消費。現在的電動汽車是否值得購買,對消費者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問題。純電汽車確有短板不得不承認現在的純電動車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續航不足。
  • 主導BEV未來的,仍將是傳統車企,比如大眾的ID.4_易車網
    不過,當你走進車內,簡潔的內飾布局又會迅速讓你仿佛置身於概念車中——坐在ID.4的前排座位上,一塊5.3英寸的液晶儀錶盤、一塊12英寸的液晶觸控顯示屏,成為了整個中控臺最吸睛的兩個部件。如果大家之前有了解過ID.3這款車就會發現,ID.4的內飾設計其實和ID.3幾乎如出一轍。因此,ID.3上一些頗具玩味的細節,你同樣可以在ID.4上一一找到。
  • 東風嵐圖等傳統車企新品牌:慘敗先例、照貓畫虎、重蹈覆轍
    不光所有車企都拼了命的往這個詞上靠,連延遲了近半年的北京車展都將「智領未來」作為主題,旨在向外界傳達智能汽車理念。「提到造車新勢力你想到的第一個詞是什麼?」「科技。」一位潛在購車用戶想了想說道。如此標籤正是傳統車企所欠缺的。
  • 純電動車電池組白名單正式取消 這到底有什麼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這個所謂的白名單,到底是個怎麼回事。動力電池白名單制度是幹嘛的?2015年,為了推進純電動車發展,工信部出臺了動力電池白名單制度,所有想造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車的車企,不管你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都必須採購在白名單內的廠家生產的動力電池,你的車才可以獲得新能源車補貼。
  • 微型純電動車熱潮來襲 看看這些外國品牌的新車有你喜歡的嗎|內飾|...
    【電車資源 新車頻道】微型純電動車不僅有著低購買成本、低使用成本等優勢,也和普通的新能源車一樣能夠使用綠色的新能源號牌,能夠享受不限行、停車費減免等多項優惠政策。因此對於一些僅需要滿足市區純代步需求的消費者來說,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 優能工程師告訴你,綠牌車是純電動車嗎
    掛綠色牌照的汽車未必是純電動汽車,也可能是插電混動汽車。我們在路上看到的車牌照一般都是藍牌的居多,然而現在陸陸續續的看到有綠色牌照的出現了,這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
  • 雷丁籤約黃曉明、微佳碰瓷蔚來,低速電動車企造勢前僕後繼
    近日山東一家造車新勢力「微佳汽車」橫空出世,6月13日品牌剛一發布,就因其LOGO嚴重「撞臉」蔚來汽車受到關注。只是數日後,在一片聲討聲中,微佳汽車6月18日悄悄將微信公眾號的頭像進行更換,由此前「翻轉的蔚來車標」更換成其它圖片,並刪除了原先發布的宣傳文章。
  • 傳統車企,還能做時間的朋友嗎?
    作為一名文字報導車展已逾十年的「前浪」媒體記者,如果你讓我說出這屆車展你最關心哪款車?哪款車最讓你心潮澎湃?耳目一新?儼然這是一個令人難堪和需要左思右想才能擠出答案的問題。「盡情享受汽車帶來的樂趣吧!」這是豐田章男在2019年的東京車展上寫給媒體的話,顯然,對於車展而言,乏善可陳已經成為常態,造概念已經登峰造極。
  • 蔚來壓箱轎車來了!要將Model 3按在地上摩擦?
    越來越多續航長、價格低、品質有保障的純電動車上市了,所以新能源這一塊領域的熱度是非常高的。人們關注著特斯拉什麼時候再次降價?比亞迪漢和小鵬P7應該買哪款?國產電動車能否在特斯拉虎口下奪食?蔚來就沒人討論了?
  • Model3雄霸天下後 Model Y終於來了!售價48.8萬你買得起不?
    國產Model Y的步伐越來越近,不禁讓很多車企感到緊張,紛紛大呼:狼來了。申報圖部分截圖在電動車領域,特斯拉從來都是攪局者,憑藉著多年技術的積累,特斯拉的電動化技術名列前茅,馬斯克也善於玩噱頭,所以特斯拉能夠在世界上獲得很大的知名度。
  • Model3雄霸天下後,Model Y終於來了!售價48.8萬你買得起不?
    這輛車離我們並不遙遠,因為它已經在工信部進行申報,這款車最快2021年年初就能在上海工廠下線。國產Model Y的步伐越來越近,不禁讓很多車企感到緊張,紛紛大呼:狼來了。僅有Model 3一款車是不夠的,而基於Model 3平臺開發的Model Y應運而生。Model Y有成為爆款的可能,原因在於它和Model 3有75%的共享零部件,這意味著成本的可控。
  • 怒懟電動車!豐田會是下一個諾基亞嗎?
    傳統車企的營銷模式和現在的新勢力車企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更偏向於線下實體店銷售,而新勢力則更注重用戶的線上體驗以及車主的社群運營。 另外這種轉型還關乎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調整,再加上工業智能化,作為企業來說還需要考慮到轉型過程中員工的失業問題。
  • 新能源車企質保政策各不同,聊聊電動車終身服務政策都有哪些?
    不知道你選購純電動車時,有沒有這樣一些顧慮,純電動車的電池、電機如何保養?電池、電機出問題了怎麼辦?國內汽車市場發展到今天,相信大多數朋友對於燃油車的保養和維修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對於入市時間不長的純電動車來說,大家對於其三電維修、質保還是不太了解,所以購買時難免會對其質保有所疑問。那麼本期《電車那些事兒》我們就來聊聊,目前新能源市場中有哪些品牌推出了終身質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