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資源 新車頻道】微型純電動車不僅有著低購買成本、低使用成本等優勢,也和普通的新能源車一樣能夠使用綠色的新能源號牌,能夠享受不限行、停車費減免等多項優惠政策。因此對於一些僅需要滿足市區純代步需求的消費者來說,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有需求就有市場,進入2020年以來,各大車企紛紛開始在微型純電動車領域發力,例如歐拉、寶駿、五菱、奇瑞、比亞迪、長安等。而除了中國品牌的車企之外,也有不少外國品牌推出了多款純電動微型車,雖然它們還沒有在國內上市,但不妨礙我們先來YY一波。
● 本田e
在去年就已經亮相併開啟預訂的本田e終於在歐洲地區正式公布了售價,入門級版本售價為32,997歐元,扣除9,480歐元的補貼之後,最終價格為23,517歐元,而高配車型的補貼後價格為26,441歐元。
相信不少人在看到本田e的第一眼就會被這副呆萌可愛的外觀吸引,獨特的造型非常有辨識度。前臉部分十分簡潔,長條形的黑色飾板從視覺上營造出前進氣格柵的效果,復古的純圓形LED大燈既復古又富有科技感。
側面僅有一條從車頭延伸至C柱的腰線,同樣為了優化風阻係數,4個門把手均設計為隱藏式。車尾燈同樣也是純圓形LED光源,與頭燈相呼應。取消了傳統的後視鏡,而是採用攝像頭將後方影像投射在車內中控兩側,能夠大大減小盲區。在「車輛設置」菜單中,駕駛員還可以為車內屏幕選擇兩個視角模式:傳統視角和超廣角,當倒車的時候,每個側視圖屏幕上還都會出現指導線以此來幫助駕駛者繞過棘手的障礙物。除此之外,在攝像頭表面還帶有疏水塗層,可有效避免水、霧氣等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方正的內飾設計配合大面積的木紋飾板很有7、80年代汽車的風格,一整排大屏的布置又讓本田e充滿了科技感。常用的空調、多媒體音量等還是設計有實體的功能鍵,增加了行駛中盲操作的安全性,比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到一個屏幕裡要強的多。
雖然本田e是一輛純電動車,但本田還是希望它能夠擁有不錯的駕乘體驗。從官方的透視圖可以看到,本田e的充電接口設計在車頭中部,電動機布置在車尾,與前部的逆變器、轉向機等形成重量平衡。
前後50:50的重量分布,布置在底盤中部的電池又有著天生的低重心,再加上四輪獨立懸掛和後驅布局,光這樣說還以為是一輛電動跑車呢。
本田e配備容量為35.5kWh的水冷電池組,可以提供約222km的續航裡程(WLTP標準),可使用Type 2 AC連接器或CCS2 DC快充設備為本田e充電,最快30分鐘就可以將電量充至80%。
200km出頭的續航裡程放在今天確實沒什麼競爭力,但不要忘記這是WLTP的工況續航。以車型定位(兩廂、五門四座)和尺寸相近的長城歐拉黑貓和寶馬i3為例,它們都使用33kWh的電池,在NEDC標準下的續航裡程分別為351km和271km。因此估計預計本田e在NEDC工況下也能做到300km左右的續航。
● 菲亞特500 la Prima
雖然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導致日內瓦車展被取消了,但菲亞特還是在線上發布了新款500 la Prima這是菲亞特500自2007年復活以來的第三款車型。新車採用FCA集團為新能源車型設計的專屬平臺為基礎打造,而在外觀方面依舊繼承了原有的復古風格,超高的辨識度能夠讓人一眼認出。
新車在車頭處不再使用紅底的Fiat車標,取而代之的是一塊碩大的「500」車型標識,作為一輛純電動車,500 la Prima採用了半封閉式前保險槓,只保留了下格柵保證基本的散熱。被前艙蓋所分割的大燈十分漂亮,就像女神的媚眼一般,將舊款車型上的「呆萌」氣息削弱了不少,顯得更加精緻時尚。而光源方面自然是全LED了,下方的環狀燈帶既是日行燈又是轉向燈。
內飾部分,菲亞特500 la Prima和舊款車型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種材料拼接的中控臺非常有質感,豪華感確實突出了不少,分層的中控臺採用了環保的編織物覆蓋,長條形的空調出風口也隱藏在其中,整體十分精緻。
菲亞特500 la Prima搭載了一臺116馬力,400牛·米扭矩的電動機,極速為150km/h,其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9s。配備一塊容量為42kwh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組,在WLTP循環工況下行駛裡程達到320公裡,若是以NEDC工況計算,其最大續航應該能達到400km左右,跟同級別的城市小型電動車相比,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在充電方面,菲亞特500 la Prima最大支持85kW的直流充電,可在35分鐘內充至80%電量。而使用7.4kW的家用牆盒充電充滿需6個多小時。此外,菲亞特還計劃推出自己的3kW家用充電器,可以直接插到家用插座上充電。
沒有了原本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遲滯與噪音,也沒有了雙離合變速器的頓挫,純電驅動菲亞特500 la Prima不僅擁有了更好的行駛品質,再加上自帶「奢侈品」屬性的精緻設計,若引入國內,相信能夠俘獲一大批小姐姐吧。
● Smart EQ fortwo
Smart fortwo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熟悉了,其燃油版車型已經引入國內多年,雖然其售價並不便宜,但憑藉梅賽德斯奔馳的品牌效應,仍然俘獲了大批擁躉,也讓中國消費者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尺寸這麼小的微型車也能同樣精緻。
改為純電驅動後,Smart EQ fortwo的造型基本還是保持了原本的樣子,但細節處卻變得更加精緻,尤其是設計感滿滿的前後LED光源以及類似AMG風格的五輻式雙色鋁合金輪轂。
車廂內部充滿大量圓形和橢圓的設計元素,層次感相當豐富。三叉星造型的空調出風口、環繞擋把周圍的氛圍燈、小巧的多媒體中控屏以及覆蓋半個中控臺的木紋飾板,無一不透露出濃濃的精緻感。
Smart EQ fortwo搭載最大功率60kW(82馬力),160N·m的永磁同步電機,0-60km/h的加速時間為4.8s,不過容量只有17.6kWh的電池包只能提供159km的續航,相比目前中國品牌微型車動輒300km甚至400km的續航,確實佔不到任何便宜。
以往最影響Smart車型精緻感的部分就是行駛品質了,三缸發動機不僅抖動明顯,其運轉噪音也非常撓人,再加上調教一般的雙離合變速器,可以說開起來是很容易讓人崩潰的。而變為純電驅動之後,這些煩惱就也隨之而去了,若能夠配備一個容量更大的電池,未來才有重回中國市場的希望。
● 雪鐵龍Ami
雪鐵龍Ami可以說是最特別的一輛微型車了,首先是車身尺寸非常小巧,長寬高分別只有2410×1390×1520mm,整體比Smart EQ Fortwo還要小一大圈,得益於超小的尺寸,它的最小轉彎半徑只有3.6m。
側面的車身近乎完全對稱,兩側車門則採用了向不同朝向開啟的非對稱式設計,再加上車頭與車尾頗為相似的造型,很容易讓人搞混哪一側才是車頭,只能通過大燈的顏色來判斷---白色是車頭,紅色是車尾。
內部設計非常簡潔,只配備了一塊小液晶儀錶盤,其它配置也是能省則省,但功能性設計很齊全,例如副駕駛前方的掛鈎和適合不同形狀物品的儲物格。提供有USB接口,能直接使用手機和可拆卸的藍牙音響來替代多媒體系統。
與其它微型車不同,雪鐵龍Ami可以說是真正為歐洲大城市共享出行設計的,它搭載容量為5.5kWh的電池組只可提供約70km的續航,電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6kW(8Ps),最高時速可達45km/h,全車車重僅為485kg,採用兩座布局,使用220V交流電充滿電需要3小時。
根據其車型分類,雪鐵龍Ami在歐盟可以允許16歲以上的人直接駕駛,且無需取得駕照(在法國為14歲)。在售價方面,雪鐵龍Ami提供直接購買、長期租賃或共享用車三種方式,對於那些有興趣直接購買它的人來說,法國的含稅售價為6000歐元(約4.6萬元人民幣)。
長期租賃方式的期限為48個月,需要首付2644歐元(約2.04萬元人民幣),月租費用為19.99歐元(約154元人民幣)。除此之外該車還會加入雪鐵龍旗下的Free2Move汽車共享服務車隊,價格為0.26歐元/分鐘(人民幣2元/分鐘),包月費用為9.90歐元(約76元人民幣)。
● 寫在最後
說到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微型純電動車絕對是電氣化浪潮的排頭兵。不過早期由於補貼政策對續航裡程、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相對比較寬鬆,品質和技術也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微型純電動車一度被貼上了「低端老頭樂」的標籤。
但隨著國家對新能源車的不斷發展,電池成本不斷下降,這類微型純電動車還是有著很廣闊的生存空間,「精品小車」或將成為不久之後新能源汽車的新風向。最後,在這4款微型電動車中,你最希望哪一款引入國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