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前十字韌帶損傷

2021-01-20 許二牛

近來小忙,沒時間更新。昨日一位客戶詢問,前十字韌帶問題。拉了某公眾號的內容來問,我有點無語,槽點太多。所以權當交流吧。看這個公眾號的大多是獸醫從業人員,所以就以專業為主。


首先,要了解 前十字韌帶損傷 看這本書。最新版的了。知道很多人都有。

我們大概分幾個內容聊。

發病原因:

犬交叉韌帶斷裂(CR)的確切病因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儘管急性前十字韌帶損傷確實發生在創傷中,但許多既往研究表明,大多數CR病例是韌帶內慢性退行性變化的結果(Vasseur et al.1985;Hayashi et al.2003a)。
進行性CR的發展似乎涉及雙側交叉韌帶的逐漸退變、膝關節炎症性疾病、部分CR和最終完全斷裂。破裂後常發生進行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等繼發性改變。最初,前十字韌帶(CrCL)的輕微弱化或拉伸可能不會引起跛行,但可在關節內產生輕度不穩定,因此引發關節炎性退變。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代表疾病的初始階段,或發生膝關節滑膜炎是否是初始事件。早期CR或部分CR的犬關節穩定,但表現為跛行、膝關節積液和滑膜炎。完全CR導致膝關節明顯不穩定,導致更嚴重的關節疼痛、跛行和關節內進行性退行性變化。臨床觀察表明,這些變化包括關節周圍骨贅形成、關節囊增厚和半月板損傷。

  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哦,除了外傷(小概率),所有病因不清楚。


手術治療選擇:

手術選擇非常的多,但是 把斷裂的十字韌帶縫回去,絕對是不行的。

人醫上使用囊內的方式重建,是人類的金標準。但是在獸醫中現行的囊內技術沒有比固定術強。

固定術這麼多,選哪個?TPLO?CCWO?FTLS?TR?TTA?TTO?

 其中最火的是TPLO和 TTA 。當然還有後來的CBLO。CBLO的研究時間比較短。暫且不說。說TPLO  🆚   TTA。筆者認為這兩種技術並沒有誰更強,如果按原則 選病例,操作實施效果都可以。只不過因為 TPLO 對與病例的選擇範圍相對廣泛一些(絕對禁忌證為後十字韌帶斷裂),而TTA則對於髕腱附著點,動物體重,ETPA,有較多的篩選。而且相對近3-5年的文獻也是多以TPLO進行研究。所以對於TPLO的技術而言,了解的更多。TTA不是技術不行,是相比TPLO研究少一些。這完全取決於醫師的技術,哪個用的熟練,哪個就效果好點。  在絕對數量上,還是TPLO 做的多。不然哪來的B.B這位大牛,做了1W個。


打不打開關節?

 開不開關節一直是具有爭議的話題。

但是要記住  十字韌帶完全斷裂的話半月板損傷的概率是不完全的4。16倍。2014的文獻是9.6倍。臨床統計大概71-74%的完全斷裂伴有半月板損傷。不完全斷裂伴有半月板損傷大概在20%。那為啥有人建議不開關節?因為部分人認為,部分斷裂,關節還穩定。不會形成半月板損傷。但是通過關節鏡的研究還是認為有必要檢查半月板(及開關節)。Antonio Pozzi 建議的哦!!

動不動半月板?

半月板撕裂是完整半月板的緣後撕裂的結果,還是潛在撕裂尚不清楚。

半月板後撕裂提示可能需要半月板松解,而潛在撕裂提示有必要進行全面的關節評估。關於半月板松解術的使用仍存在爭議。

最近,有人提出脛骨粗隆推進後關節持續不穩定(Bo ttcher et al.2013;Skinner et al.2013年),但這是技術本身的結果還是TTA的不正確執行仍存在爭議。

由於技術不熟練和術前計劃缺乏對潛在缺陷的意識,可能導致推進不足。

應對半月板進行全面評價,尤其是在半月板未松解的情況下。隱性撕裂代表手術診斷失敗,可能導致持續跛行,需要額外的手術治療。為了降低潛在撕裂的風險,建議使用關節鏡和半月板探測,因為其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性(Mahn等人。2005;Pozzi et al.2008).通過在初次關節探查手術時改善撕裂的診斷,可能將晚期損傷的發生率降低到可能不需要松解手術的程度。
隨後的半月板撕裂對患者造成不適,可能需要昂貴的再次手術。半月板松解降低了這些撕裂的發生率,從而消除了一些犬對翻修手術的需求(Thieman等人。2006).因此,在後續半月板損傷率較高的情況下,以及當翻修手術對所有者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時,可以考慮半月板松解。然而,在這些情況下,應考慮用半半月板切除術代替半月板松解,因為儘管進行了半月板松解,仍可能發生半月板撕裂。松解完整半月板的決定是複雜的,應該在考慮幾個因素後做出決定,包括診斷方法、CrCL穩定技術的類型和客戶比較。


不知道怎麼辦的話,看下圖

相關焦點

  • 前十字韌帶損傷
    前十字韌帶損傷是指前十字韌帶(ACL)拉伸,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由於股四頭肌在體力活動期間的收縮增加,由於「前部脛骨平移」,因此增加了對ACL的應變。膝關節由三塊骨頭組成:股骨(大腿骨),脛骨(脛骨)和髕骨(膝蓋骨)。這些骨骼由韌帶固定在一起,韌帶是一個強大的組織帶,可以在個體行走,跑步,跳躍等時保持關節穩定。膝關節有兩種類型的韌帶:側副韌帶和十字韌帶。
  • 你不得不防的 前十字韌帶損傷
    我們在日常運動過程中,意外損傷可謂是防不勝防,其中前十字交叉韌帶(ACL)損傷更是讓人『談叉色變』。 一,前十字韌帶損傷機制。    跌倒,跳起落地時常會受傷,特別是膝外翻迫使小腿外轉時更容易受傷,常會伴隨著斷裂聲。急性期過後一般可進行基本日常活動,但會有可預期膝關節疼痛和角度受限,從而無法進行體育活動。
  • 前十字韌帶損傷與膝關節超伸
    韌帶是強韌的帶狀組織可以將骨連接起來。在膝關節有四條主要的韌帶提供穩定定。它們包括:前十字韌帶(ACL),後十字韌帶(PCL),內側副韌帶(MCL)及外側副韌帶(LCL)。前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裡面,從股骨(大腿骨)後側穿過並連接到脛骨(小腿骨)的前面。如果前十字韌帶和後十字韌帶一起工作,可以對膝關節全幅度活動都起到穩定的作用。
  • 人體前十字交叉韌帶損傷的治療和康復!
    常見原因前十字韌帶撕裂在女性中的發生率高於男性,從青少年到年紀較大的運動員都是如此。大部分前十字韌帶撕裂都來自於膝關節非接觸類損傷。需要原地旋轉和急轉方向的體育運動(足球和籃球)最常發生非接觸性前十字韌帶損傷。
  • 什麼是十字韌帶損傷?
    然而在眾多形式的傷病中,有一種傷病簡直是令人談虎色變,甚至被人打上了「再難痊癒」的標籤,尤其是在足球場上,它的名字你肯定聽說過:十字韌帶損傷。什麼是十字韌帶?(維持關節穩定的韌帶)膝蓋是連接股骨(大腿骨)和脛骨(小腿骨)的「軸承」,同時又是支撐身體重量的關鍵節點。股骨和脛骨之間通過兩個半月板相接觸,接觸面有軟骨,可以緩衝壓力。而膝蓋內部有兩根呈交叉狀的韌帶,負責維持膝蓋半月板間的穩定,分別就叫做前十字韌帶(ACL)和後十字韌帶(PCL)。
  • 前十字交叉韌帶損傷的預防與復健
    膝關節是運動員受傷常見的部位之一,尤其是前十字韌帶損傷,常見於籃球、足球、溜冰等運動,前十字韌帶一旦斷裂,從治療到復健都需要花費好幾個月
  • 十字韌帶損傷,「羅伊斯們」的噩夢
    十字韌帶損傷就是球員們的噩夢之一,它也讓那些球迷們皺緊了眉頭。這種傷病到底是什麼呢?對於這種深深侵擾球員們的病苦,《Goal》將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你所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識。十字韌帶損傷是什麼?膝蓋內側有很多這樣的韌帶,以穩定和保護腿不被過度伸展。也許最常見的十字韌帶損傷是前十字韌帶(也稱為ACL)損傷。事實上,在2016-17賽季英超聯賽中共有28名球員膝關節受傷,其中17人均為前十字韌帶損傷。ACL損傷讓全世界球迷感到恐懼的真正原因是超長的恢復期。它可能需要6到9個月的恢復期,這可能會嚴重破壞球員和主教練們所制定的計劃。
  • 十字韌帶損傷,足球運動員的絞索
    十字韌帶傷病對於球員的運動生涯往往會產生嚴重的打擊。美國託馬斯-傑弗遜大學對NFL球員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遭遇過前十字韌帶傷病的球員在康復後4年中的總收入不足健康球員的3/4,一次前十字韌帶傷病會讓球員在未來4年損失超過200萬美元。
  • 了解多一些前十字韌帶損傷的機制
    大約70%的前十字韌帶撕裂是非接觸性傷害,而另外30%則是直接接觸性傷害,比如球員之間的身體對抗,或者球員碰到某些物體。此外,女性發生前十字韌帶撕裂的機率要比男性高4-6倍。通常,受傷後一名運動理療師或整形外科醫生會為你立即檢查。大多數人在前十字韌帶撕裂後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然而,有些人可以通過改變活動方式來減輕對膝蓋施加壓力,從而無需手術治療。
  • 李榮培前十字韌帶撕裂+側副韌帶損傷 需靜養四周
    李榮培左腿前十字韌帶撕裂,側副韌帶損傷。需靜養四周後,再經過複診決定康復和復出時間。孟祥龍左腿前十字韌帶陳舊性損傷,加與上海隊時的新傷,需休養兩周後複查,恢復時間預計比李榮培提前。感謝球迷們的關注,祝福兩人早日康復回到賽場。
  • 科普:十字韌帶損傷,為何是球員職業生涯殺手?
    十字韌帶正是股骨和脛骨發生「綁定」關係的生理組織。說白了,就是兩根筋的兩頭,一頭長在股骨上,一頭長在脛骨上。當劇烈運動中股骨和脛骨有左右位移的衝動時,前十字韌帶能夠防止脛骨(也就是小腿)前移;後十字韌帶能防止脛骨後移。兩條韌帶在膝關節腔內一前一後呈十字交叉狀,所以叫十字韌帶,又叫交叉韌帶。懂得以上道理,我們就可以推測十字韌帶損傷會發生什麼了?
  • 半月板損傷和前十字韌帶損傷,該怎麼療養?
    前十字韌帶是位於膝關節裡面的韌帶,其起點為股骨外側髁的內側面,由此斜向前下方止於股骨髁間隆起的前部以及內外側半月板的前角。作為連接股骨和脛骨之間的一條聯繫,主要是預防脛骨過度地向前移位。與膝關節內的其他結構一起維護這膝關節的穩定性。是機體能完成各種複雜和高難度的下肢動作的保障。
  • 【G142】前交叉韌帶損傷
    解剖和生物力學特點決定了前十字韌帶在人群分布、損傷機制及合併損傷等方面,顯現出與其他膝關節損傷不同的疾病特徵。文獻報導,美國普通人群的前十字韌帶斷裂發病率約為1/3000,而足球運動員每年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發生率為60/10萬。對我國現役運動員的普查發現,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發病率是0.43%。
  • 膝關節前十字韌帶康復指南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更多素未謀面的人,讓他們在前十字韌帶術後更快的重獲運動能力,重返賽場!在運動損傷中,最容易導致運動員離開賽場,甚至結束運動生涯的傷害就是前十字韌帶(ACL)損傷。前十字韌帶附著於脛骨平臺前側髁間區域,沿著斜後上方連接之外側股骨髁內緣。
  • 避免57%十字韌帶損傷,運動醫學專家這樣說!
    在眾多運動傷害的種類中,有兩條韌帶被成為運動員的生命,尤其是足球、籃球運動中,被尤其珍重。它就是「十字交叉韌帶」。十字交叉韌帶斷裂,結束過很多天賦異稟的運動生涯。到底是什麼樣的關鍵位置,有這麼大的威力呢?韌帶在運動中的作用類似於繩子,通過牽拉作用帶動關節運動。我們先來看下面一張圖,藍色的部分代表腿骨,黃色的部分代表韌帶。
  • 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
    實際上,根據原因,比如是膝蓋上方攔截還是膝蓋下方,腳有沒有被固定住,韌帶的損傷部位也會有變化。排球和籃球運動中女性更為多發。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即使是在非接觸性的運動中,也會因自我損傷而發病。前交叉韌帶(ACL)斷裂是運動損傷中最嚴重的膝關節損傷,可能影響選手的運動生涯。多發於接觸性的運動,治療時間較長。半途而廢的治療反而會使治療長期化,而且預後不一定會很好,需要注意。
  • 久不運動 易拉斷前十字韌帶
    健康提醒  病例:高難動作報銷關節韌帶病因:熱身不足導致韌帶損傷治療:不做重建將連累半月板保健:改下蹲為坐小板凳本報訊(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葉英冰、鄧愛文)都市白領平時難得運動,偶爾心血來潮為之,若沒做好熱身,膝關節的前十字韌帶就容易瞬間被拉斷。廣州有骨關節專家指出,若此韌帶沒有及時修復,膝關節的半月板也會受連累。
  • 犬前十字韌帶疾病和TPLO手術
    前十字韌帶損傷是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如果你關注體育新聞,時不時會聽到某個運動員因為前十字韌帶撕裂/斷裂而長期休戰甚至退役的消息。06年,英格蘭球員麥可歐文在賽場上因前十字韌帶斷裂而退賽。然而由於犬的解剖和生理特性,使得無論任何品種、用途的犬只都會發生前十字韌帶的疾病。
  • 巴薩官方:皮克右膝內側副韌帶三級扭傷+前十字交叉韌帶部分損傷
    巴薩官方宣布,經過本周日的醫療檢查,確認中後衛皮克右膝蓋內側副韌帶三級扭傷,並且前十字交叉韌帶部分損傷,具體恢復時間有待進一步評定。
  • 淺談:前十字韌帶
    寫下這篇推送也算是給大家一個警醒,前兩天見到一個同學,也是十字韌帶撕裂,關於前十字韌帶這個是什麼樣的傷病,我自己也被這個傷折磨了一兩年了,就結合一下個人經歷來講講,病久成醫,儘量把所有乾貨都拿出來,講點醫院裡不會告訴你的,什麼動作會受傷,結合足球的一些例子做個偽科普畢竟傷病猛如虎,前十字韌帶受傷比猛如虎還猛如虎——我說的首先呢,膝蓋這個關節算是人體非常複雜的關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