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小忙,沒時間更新。昨日一位客戶詢問,前十字韌帶問題。拉了某公眾號的內容來問,我有點無語,槽點太多。所以權當交流吧。看這個公眾號的大多是獸醫從業人員,所以就以專業為主。
首先,要了解 前十字韌帶損傷 看這本書。最新版的了。知道很多人都有。
我們大概分幾個內容聊。
發病原因:
犬交叉韌帶斷裂(CR)的確切病因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儘管急性前十字韌帶損傷確實發生在創傷中,但許多既往研究表明,大多數CR病例是韌帶內慢性退行性變化的結果(Vasseur et al.1985;Hayashi et al.2003a)。
進行性CR的發展似乎涉及雙側交叉韌帶的逐漸退變、膝關節炎症性疾病、部分CR和最終完全斷裂。破裂後常發生進行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等繼發性改變。最初,前十字韌帶(CrCL)的輕微弱化或拉伸可能不會引起跛行,但可在關節內產生輕度不穩定,因此引發關節炎性退變。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代表疾病的初始階段,或發生膝關節滑膜炎是否是初始事件。早期CR或部分CR的犬關節穩定,但表現為跛行、膝關節積液和滑膜炎。完全CR導致膝關節明顯不穩定,導致更嚴重的關節疼痛、跛行和關節內進行性退行性變化。臨床觀察表明,這些變化包括關節周圍骨贅形成、關節囊增厚和半月板損傷。
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哦,除了外傷(小概率),所有病因不清楚。
手術治療選擇:
手術選擇非常的多,但是 把斷裂的十字韌帶縫回去,絕對是不行的。
人醫上使用囊內的方式重建,是人類的金標準。但是在獸醫中現行的囊內技術沒有比固定術強。
固定術這麼多,選哪個?TPLO?CCWO?FTLS?TR?TTA?TTO?
其中最火的是TPLO和 TTA 。當然還有後來的CBLO。CBLO的研究時間比較短。暫且不說。說TPLO 🆚 TTA。筆者認為這兩種技術並沒有誰更強,如果按原則 選病例,操作實施效果都可以。只不過因為 TPLO 對與病例的選擇範圍相對廣泛一些(絕對禁忌證為後十字韌帶斷裂),而TTA則對於髕腱附著點,動物體重,ETPA,有較多的篩選。而且相對近3-5年的文獻也是多以TPLO進行研究。所以對於TPLO的技術而言,了解的更多。TTA不是技術不行,是相比TPLO研究少一些。這完全取決於醫師的技術,哪個用的熟練,哪個就效果好點。 在絕對數量上,還是TPLO 做的多。不然哪來的B.B這位大牛,做了1W個。
打不打開關節?
開不開關節一直是具有爭議的話題。
但是要記住 十字韌帶完全斷裂的話半月板損傷的概率是不完全的4。16倍。2014的文獻是9.6倍。臨床統計大概71-74%的完全斷裂伴有半月板損傷。不完全斷裂伴有半月板損傷大概在20%。那為啥有人建議不開關節?因為部分人認為,部分斷裂,關節還穩定。不會形成半月板損傷。但是通過關節鏡的研究還是認為有必要檢查半月板(及開關節)。Antonio Pozzi 建議的哦!!
動不動半月板?
半月板撕裂是完整半月板的緣後撕裂的結果,還是潛在撕裂尚不清楚。
半月板後撕裂提示可能需要半月板松解,而潛在撕裂提示有必要進行全面的關節評估。關於半月板松解術的使用仍存在爭議。
最近,有人提出脛骨粗隆推進後關節持續不穩定(Bo ttcher et al.2013;Skinner et al.2013年),但這是技術本身的結果還是TTA的不正確執行仍存在爭議。
由於技術不熟練和術前計劃缺乏對潛在缺陷的意識,可能導致推進不足。
應對半月板進行全面評價,尤其是在半月板未松解的情況下。隱性撕裂代表手術診斷失敗,可能導致持續跛行,需要額外的手術治療。為了降低潛在撕裂的風險,建議使用關節鏡和半月板探測,因為其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性(Mahn等人。2005;Pozzi et al.2008).通過在初次關節探查手術時改善撕裂的診斷,可能將晚期損傷的發生率降低到可能不需要松解手術的程度。
隨後的半月板撕裂對患者造成不適,可能需要昂貴的再次手術。半月板松解降低了這些撕裂的發生率,從而消除了一些犬對翻修手術的需求(Thieman等人。2006).因此,在後續半月板損傷率較高的情況下,以及當翻修手術對所有者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時,可以考慮半月板松解。然而,在這些情況下,應考慮用半半月板切除術代替半月板松解,因為儘管進行了半月板松解,仍可能發生半月板撕裂。松解完整半月板的決定是複雜的,應該在考慮幾個因素後做出決定,包括診斷方法、CrCL穩定技術的類型和客戶比較。
不知道怎麼辦的話,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