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了嗎?今年,「雙師模式」成了在線教育界的香餑餑。年初的疫情以及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徹底催熟了在線教育,也為雙師課堂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在抗擊黑天鵝的過程中,教育機構OMO轉型被提上日程,而其中具備「低成本、高效能「特點的雙師課堂,無疑成了當下的最優選。
由於線下運營舉步維艱,教育機構開始探尋線上的求生之路。在國家的號召下,全國各地也開始利用雲技術搭建線上課堂,這給教育機構的線上線下融合提供了絕佳的社會條件。而對於學員來說,線下短期內無法正常上課,傳統授課教師突然轉戰線上也必然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去調整和適應,這都加劇了學員對於優質課外教育資源的需求,也為「雙師課堂」的爆發提供了天然土壤。
其實「雙師課堂」這一概念最早應用於職業教育領域,曾2018年迎來過短暫爆發——當年教育話題榜上的「一塊可能改變命運的屏幕」,曾吸引眾多教育界學者關注,從而引發了一系列關於雙師教學的討論。而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於教育的綜合需求愈發高漲,「雙師課堂」的熱度更是只增不減。
有兩個老師就是雙師課堂嗎?
關注度是起來了,可問題也隨之而來。教育巨頭可以迅速構建起適用的雙師授課體系,甚至趁勢出擊下沉市場,但大部分中小機構卻可能因對信息技術的了解不夠透徹,導致生搬硬套其他平臺的教學模式,最終得不償失。因此,機構在建設雙師課堂前,首先要明確雙師課堂的核心是什麼。
雙師課堂最初以「專遞課堂「的形式出現,後演變成主講老師在授課端教室在線授課,另一位老師在聽課端教室對學生進行現場答疑和管理。隨著在線教育的不斷發展,雙師課堂也衍生出了更豐富的形式。但其本質都是主講名師線上授課,助教為學員進行實時答疑和幫助,雙方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目前,雙師課堂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線上+線下「模式,即主講老師在線上為多個班級同步直播授課,學員在線下教室內聽課,並為每個線下班級配備一名助教老師;二是「線上+線上」模式,即不論學生還是老師都在線上進行授課和學習,主講老師同步給多個班級直播授課,但每個班級都會配備一名線上助教老師,實現教學互動的純線上化。
在新東方、好未來、高思教育紛紛布局雙師課堂的背後,是社會對此模式的高度認同。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除了傳統的「一對一輔導」模式以外,「雙師輔導」也受近四成受訪者認可。這意味著,在實現學生教學效果更高效的反饋後,「雙師輔導」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教學質量,其教學效率正在受到更多學員認可。
雙師模式為何備受青睞?
雙師模式能有效緩解現階段在線教育在人才方面的痛楚,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是在線教育的主旋律。其實促使雙師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尤其是名師資源的不均衡。優秀教師數量有限,而教培機構為了平衡教學體驗和運營成本,往往會選擇擴充班級人數,但這樣做往往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雙師模式則可以保證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分解教師職能,基於學員更加人性化的教學服務和更高的關注度。
以北京聚禾優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時光心理為例,主講教師均為心理行業精英,有著多年一線從業經驗和從教經驗,對知識點有著獨到見解。授課過程中,主講教師只要做好教學工作,助教老師則負責維護課堂的紀律和與學員的互動答疑,並在課後結合大數據和雲計算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學員的工作和學習特點,制定出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如此,既能保證學員的學習體驗,也能確保課程疑問能夠得到實時反饋,保護學員的積極性。
推進教育公平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到,要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著力加強「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專遞課堂」「在線開放課程」等信息化教育教學和教師教研新模式的探索與推廣,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覆蓋。雙師課堂讓線上教學實現了「1+1>2」的產能飛越,更重要的是,把優質教師資源推向了低線城市,打破了教學資源的地域壁壘,得以為學員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