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有《鍾南山談健康》書籍福利,一定要堅持看完(閱讀完成大約需要3分鐘),文末有詳細說明!
張阿姨患糖尿病20餘年,到來時情緒激動,一直懇求醫生要保住她的腳。
一個月前,張阿姨右腳發癢,用手抓破皮後出現皮膚潰爛,但她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認為跟以前一樣,皮膚會慢慢癒合。
直到右腳紅腫熱痛,她才意識到不對勁,急忙到醫院就診,診斷書上一長串疾病嚇壞了家屬: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電解質紊亂、高尿酸血症、伴有2型糖尿病性足疽、右腳糖尿病足並感染等併發症……
經過醫生的在三會診,認為張阿姨的腳很可能會保不住,希望家人做好心理準備。
就這樣,伴隨張阿姨大半輩子的糖尿病把「魔爪」伸向了她的雙足。人們一直以為糖尿病只和內分泌有關,殊不知一個不小心,糖尿病便會趁機戕害你的雙足,將你拉向另一個深淵。
腳發癢和血糖有什麼關係?什麼樣的腳可能代表血糖高了?
張阿姨的這種情況其實是典型的「糖尿病足」,因為血糖高會導致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及感染,而這些問題和足部健康息息相關。
如果你的腳出現以下這些情況,不要總覺得是小事,查查血糖也是很有必要的。
1.腳容易發冷、發麻
血糖過高會對我們的血管造成一定的損害,且我們下肢本身血運就比較的缺乏,因此對於一些病變而產生的反應也相對更加的敏感。
如果感覺到自己的下肢突然間變得很容易發冷,不容易暖和起來,或者是感覺有些許麻木感,這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已經開始引起了下肢血管的病變。
2.腳部皮膚瘙癢
如果我們腳不自覺會出現瘙癢的感覺,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受到了真菌的感染,因此許多人會忽略掉這一症狀,但也有可能是糖尿病所引起的。
由於受到高血糖的刺激,腳部也可能會出現瘙癢感,因此這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症狀。
3.出現潰爛
如果已經進展到下肢皮膚出現了潰瘍,那麼就說明這時候已經開始出現糖尿病的一個嚴重併發症——糖尿病足。這是比較嚴重的後果,在前期注意到位很重要。
除了腳部問題,身體3處表現也可能是血糖高了
1、視力下降,雙眼模糊
高血糖的人,如果之前一直視力很好,最近突然出現視力下降的很厲害,眼睛模糊,這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視網膜病變出現了。
視物模糊,警惕視網膜病變因為眼底的毛細血管很細密又多,血液中長期血糖過高,最先出現不適表現的往往就是視網膜。
並且,隨著病情的發展,視網膜的病變只會越來越嚴重,還會有致盲的可能性,因此,糖友們,建議每半年複查一次眼底。
2、尿液中有泡沫
一般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了尿液有泡沫,且這種泡沫久久都不消失的情況,那么喝酒可以判斷這是蛋白尿導致的,也就是預示著腎臟的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標誌,糖尿病患者的腎小球硬化常伴有蛋白尿現象。所以,長期血糖居高不下的人,一定要定期的檢查腎臟的健康。
3、失眠、起夜頻繁
糖尿病患者,多會出現睡眠障礙,表現為失眠,起夜頻繁。
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植物神經會受到刺激,發生神經性病變,造成一系列神經損傷和功能紊亂,所以,糖尿病人多有失眠困擾。
血糖控制不佳,會使人口渴煩躁、多飲多尿,尤其在睡前異常口渴而大量喝水,這樣就會造成頻繁起夜,進一步影響睡眠質量。
預防血糖偏高,常吃1種食物,注意3件事,或能讓血糖「聽話」
常吃1種食物——菊苣
藥王孫思邈編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有一個傳世已久的「控糖方」。主要是將菊苣、梔子、桑葉、百合、葛根與適量的水一起煎煮,分兩次進行長期服用。
其中以菊苣為主料,據研究發現,菊苣含有大量的菊糖(又稱菊粉),而這種菊糖是低聚果糖和多聚果糖的混合體,在腸道的上部不會被水解、吸收,能夠增加腸黏膜的厚度,從而減少葡萄糖的吸收。
更值得一提的是,菊糖作為一種食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養腸胃、減少熱量的吸收,同時輔助控制血糖和血脂等。
菊苣雖好,但是需要互補的食材相配合才可以讓效果翻倍,比如搭配上梔子、桑葉、葛根等一起泡水。
當然一定要適量比重才可以,不能胡亂搭配。在唐代就有記載,很多人想在家自己做,但是因為在配置食材的質量,和配比的不精確,自己配置的茶飲效果甚微。
製作茶的過程比較麻煩,需要掌握量和製作工藝,很多人並沒有條件去製作,想要更方便健康,可以選擇科學配比的茶包,想喝的時候拿出一包,用熱水衝泡,只需幾分鐘就可以擁有一杯「控糖茶」↓↓↓
注意3件事
1、糖和油不要一起吃
導致肥胖的唯一原因,是吃進去的能量大於支出的能量。糖和油都是含能量特別高的食物,如果一起吃,很容易導致收入大於支出。
所以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食物裡是否有糖又有油,如果是的話儘量少吃。
2、各種食物應均衡搭配
糖尿病飲食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建議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的病友認為肉、蛋類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對身體不好,就不敢吃這些食。
因而每餐都吃大量主食,這樣做不但會使餐後血糖難以控制,而且還會造成營養失衡。總的來說,應該什麼都吃一點,什麼都要做到適可而止。
3、堅持喜歡的運動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必須是有氧運動,如散步、遊泳、打桌球等,如果患者能在這些可以長期操作的有氧運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就更容易將運動進行到底。
一般,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餐後1小時開始運動,可以選擇消耗熱量約80~100卡(0.33~0.42千焦)的活動。這樣大約能降低血糖1~2mmol/L。
福利時間:大家讀完文章之後有什麼感悟?快來發布你的評論吧,對於有獨特見解的優質評論者。有機會免費領取《鍾南山談健康》書籍一本。我們會從優質評論者中,隨機抽取3人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