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兵數萬的劉封,距離麥城並不遠,為何不去營救關羽呢?

2020-12-18 騰訊網

漢中之戰後,劉備派遣宜都太守孟達率軍進攻房陵郡,孟達斬殺曹操任命的房陵太守蒯祺。隨後孟達又率軍進攻上庸,劉備擔心孟達難以獨自取勝,派遣劉封從沔水南下統領孟達。

劉封與孟達在上庸會合,當然劉備不可能就派劉封一個人去統領孟達,劉封至少也帶過去數千人馬的。二人在上庸會合後,守將申耽認為難以抵抗劉封軍,於是率眾投降。

就這樣,劉封和孟達,就佔領了漢中以東的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將荊州、益州、漢中徹底連成一片,劉備實力大幅提升。

很多人認為此時劉封和孟達在上庸的兵力有五萬,這個其實就有點吹了,上庸的兵力的組成是劉封和孟達從漢中、宜都帶出的軍隊,再加上上庸原守軍,總兵力能有兩萬多就撐死了,想想曹仁守樊城才多少人。

從漢中到上庸,這可以說是劉封認識的最高光時刻。此後劉封的人生就開始走向下坡路,直接導致了他最後身死的結局。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圍困襄陽、樊城,曹仁軍隊被關羽擊敗退入樊城。曹操派于禁率領三萬大軍支援曹仁,正趕上八月大霖雨,關羽借水勢淹沒于禁七軍。大敗曹軍,生擒于禁,斬殺龐德。

關羽在圍困襄陽、樊城的時候,多次派人徵調劉封和孟達協助作戰,以儘快拿下兩城,但是劉封和孟達都拒絕派兵增援。

《三國志·劉封傳》: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在關羽命令劉封、孟達率軍協助進攻襄樊的時候,二人以上庸三郡新定,不能輕易用兵為名拒絕關羽的命令。

可能剛開始,關羽兵威正盛,有「威震華夏」之勢,也不在乎有沒有這兩位幫助,就當是送給他們功勞不要。

但是隨後,曹操派出徐晃率領援軍,關羽被徐晃的優勢兵力避實擊虛,解開了樊城的圍困。隨後又被呂蒙偷了家,呂蒙又利用關羽的輕敵,一波政治攻勢,瓦解了關羽的荊州軍,最後關羽敗亡。

仔細推敲,其實關羽的敗亡,劉封和孟達的拒絕支援,是要承擔很大責任的。一方面,如果他們支援進攻襄陽、樊城,那麼可能關羽就能擋住徐晃的援軍。

另一方面,如果荊州丟失後,他們出兵支援關羽的回師之軍,關羽是有機會逃回益州的。

畢竟關羽之敗主要是荊州軍逃散殆盡,僅剩千人左右,如果上庸有萬人左右支援,關羽不說奪下荊州,回到益州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那麼劉封為什麼不願意支援關羽呢?

這應該和他的私心有很大的關係,劉備收他為義子時,還沒有兒子,但是後來又先後生下劉禪等三個兒子。

自從劉備生下兒子以後,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等人,極為支持劉備立劉禪為太子,這樣就被劉封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

對於自己這樣的境遇,劉封心裡要說不記恨關羽等人,那肯定是不可能。對關羽的怨恨以及與關羽緊張的關係,恐怕是劉封不願出兵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從劉備的兒子,成為一個單純意義上的養子,這樣的一個身份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漢末士族搖擺不定,兩邊下注的保命手法,他完全用不上啊!

在孟達投降曹魏後,勸降劉封的時候,他肯定是有那麼一絲心動的,但是可能怕得不到厚待,所以拒絕了。但是他被賜死前的那句,「恨不用孟子度之言!」暴露他的心思。

劉封拒絕關羽的命令,可能也有孟達不願出兵的原因,畢竟攻打上庸,孟達的部屬是主力,申耽可能也更服從孟達一點。

至於孟達為何不願意,這應該就是他想把上庸握在自己手中,以提升自己的身價。在劉備這邊獲得重用則已,沒有被重用,以上庸之地,歸附曹魏,自己也能獲得更好的地位。

孟達投降曹魏後,獲得曹丕重用,安心為曹魏效力。曹丕死後,曹叡繼位後,孟達失勢,就開始想投降諸葛亮了,結果被曹魏發覺,提前被殺。

所以說,劉封和孟達不支援關羽,其實還是私心在作祟,從而讓劉備失去了一把翻盤的機會,因此劉備十分記恨他們。

相關焦點

  • 擁兵5萬大軍的劉封,離麥城也不遠,為什麼沒有去營救關羽呢?
    並且親自接引徐晃、夏侯尚等攻打劉封,最終奪取了東三郡,所以,劉封因個人原因,丟失三郡,的確是大罪一樁。而劉封被賜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不願相助關羽攻打襄樊,劉備對此非常憤恨,那麼,題主所問的問題出現了,劉封擁兵五萬,為什麼不救援關羽呢?
  • 劉封明明擁兵5萬,離麥城又不遠,為何在關羽兵敗時不去營救?
    劉封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其實是個很彆扭的角色,劉備收他做義子的時候,關羽就不同意,這其實就為後面的劉封不救關羽埋下了伏筆。 所以劉備收寇封為義子,改名劉封,此時劉備已經有了兒子劉禪了。為什麼要收劉封?是的,劉備希望自己當皇帝,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封禪。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暗示自己要當皇帝了。所以當時關羽勸阻,劉備根本不聽。
  • 關羽敗走麥城後,馬超和劉封為什麼不去救援?
    可是誰知道,在水淹七軍的短暫輝煌過後,關羽卻突然,被東吳呂蒙所部偷襲,敗走麥城之後遭俘虜並殺害。那麼,在這期間,馬超和劉封為何不去救援呢?1、關羽之死與馬超眾所周知,關羽之死,與劉封沒有及時救援有一定的關係,這也是後來劉備冷落並殺掉劉封的原因之一。
  • 劉封為何不救關羽?是因為個人恩怨,還是根本沒有辦法去救?
    在小說當中,關羽被圍困,求救的時候劉封沒去營救,最後關羽才落得個如此的下場。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後來劉備才將其給賜死。而很多人則是將關羽的死歸結到劉封的頭上,事實上劉封確實有點冤枉了。當時靠近關羽的可不止是劉封,馬超張飛等人也可以快速營救,劉封為何不救關羽?
  • 關羽大意失荊州時,為什麼會敗走麥城,直接逃回益州不行嗎
    當襄樊前線的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時,益州方面沒有提供任何支援,一是因為關羽傳到益州的諜報全是捷報,用不著支援,二是益州已經打了兩年多的漢中之戰,糧食匱乏、兵員疲憊,無力支援關羽,就連離關羽最近的上庸三郡的劉封與孟達也不願意支持關羽,所以整個襄樊之戰,關羽就是靠著荊州三郡的兵力在孤軍作戰。
  • 關羽大意失荊州時,為什麼會敗走麥城-,直接逃回益州不行嗎
    但關羽從襄樊南下時,不辭辛勞地派使者快馬加鞭到南郡去探聽消息,此時呂蒙已攻佔江陵,並善待了江陵城內的百姓,真正做到了約法三章,秋毫無犯,這當然也包括善待關羽的部下,這些情況都是通過關羽的使者傳給關羽的,這一次荊州兵都是毫無鬥志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偷偷逃出關羽,然後又到了江陵城,將呂蒙和家人聯繫起來。
  • 關羽敗走麥城,劉封為何不救,救了之後兩人的結局會如何
    如果說身在益州成都的劉備因為太遠以漢中之戰的巨大損耗無法救援關羽的話,那麼身在上庸的劉封是離荊州最近的蜀漢勢力了,上庸到麥城有560裡路左右,而正是劉封的不救,也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劉封在上庸兵敗回到成都之後,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逼死了劉封。
  • 關羽敗走麥城向上庸求助,孟達為何慫恿劉封拒絕?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兵敗被殺,令蜀漢集團損失慘重。不過,其實關羽之死並不是必然的。因為雖然糜芳投降了孫權,可在敗走麥城的時候,關羽已經派廖化向上庸求助。當時上庸已經牢牢掌握在了蜀漢集團的手裡,如果派兵救援關羽的話,完全有可能成功。可是,當時上庸的守將孟達聞知關羽被困麥城後,竟然慫恿主將劉封拒絕關羽的求救。
  • 關羽兵敗孟達有責任,他和劉封的一段對話,讓劉封袖手旁觀
    當袁紹看不起他的時候,關羽直接用事實說話。曹操要用一杯熱酒給關羽壯行,關羽直接拒絕,他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果不其然,關羽很快就提著華雄的項上人頭回來了,而當時還沒喝的酒仍然具有一定的溫度。關羽失掉荊州敗走麥城的一些原因關羽也是「五虎上將」之首,可以說一生戰績頗豐。
  • 關羽之死劉封有什麼責任?他被賜死是因為諸葛亮的一句話
    那討伐漢賊的工作呢?恢復漢室的大業呢?所以在此贈送他一個「偽」字,也不算過分。題外話,略過不提。再說劉封,被劉備收養的時候沒有記載他大概多大年紀。211年,劉備和表親劉璋翻臉,準備收拾他,於是召諸葛亮等入蜀幫忙搶地盤。劉封當時已經有二十多歲了,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勇武善戰,率軍溯流西上進攻益州,所過之地戰無不克。搶了益州後,劉備任命劉封為副軍中郎將。
  • 關羽敗走麥城,除了張飛還有誰能救他
    孫權聞訊,派兵阻斷了關羽必經之路,埋伏在草叢中,用絆馬索絆倒關羽等人,活捉了關羽. 孫權親自出馬,再次勸關羽投降,然而關羽怒目圓睜,破口大罵:我和劉皇叔一起共謀大業,怎會和你這樣的叛賊共事,要殺便殺,要剮便剮,何必廢話!孫權怕留下後患,殺了關羽,關羽被害的消息傳到劉備耳中,劉備昏倒在地,醒來後不吃不喝,整天痛哭不止。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則日日哀鳴,也不吃不喝,沒幾天就死了。
  • 趙雲長坂坡都能殺個七進七出,關羽在麥城為什麼殺不出去?
    如果被二十萬大軍圍在麥城的是趙雲的話,趙雲一樣的會死。趙雲投靠公孫瓚的時間段正是191年,而此時劉備正好是30歲,劉備初次見到趙雲的時候,稱呼趙云為少年將軍,既然如此那就能判斷趙雲比劉備小,具體小多少呢?
  • 如果劉封出兵救關羽,救得了關羽不?三國歷史是否會改寫
    這個時候,是關羽氣勢最盛的時候,但是隨後,局勢大變。曹操在司馬懿的建議下,決定聯合孫權對抗關羽。同時,曹操抽調徐晃和張遼這兩位名將,讓他們率兵去救援曹仁。這次,曹魏派出的援軍力量,比上一次更加強大,徐晃、張遼的能力也強于于禁。
  •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麥城在哪裡?
    麥城是關羽生前最後的一處防禦陣地,同時也是他跌下神壇之地。如此特殊的地方,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那麼麥城的具體位置究竟在什麼地方呢?關於這個問題,《三國志》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筆者根據相關史料及文獻記載,對麥城進行一個簡略的介紹。麥城的歷史較為久遠,據《左傳》載,春秋末期時的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名將伍子胥與軍事家孫武舉兵伐楚期間,曾在麥城與楚軍激戰數月。當時的麥城城牆高築、防禦堅固,吳軍在此傷亡慘重、久攻不克。於是,伍子胥命人在麥城東西兩側各修築了「驢城」與「磨城」,兩城軍士輪番對麥城進行強攻,致使楚軍在城中疲於奔命、終日無休,最終兵敗城陷。
  • 關羽敗走麥城時,劉封本可接應他,為何劉封最終見死不救?
    其實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還有最後一次生還的可能,就是駐紮在上庸郡的劉封領兵接應自己。關羽已經寫信劉封了,但劉封竟然以兵力不足為由拒絕關羽。戰後劉封也被劉備清算、賜死。很多朋友不明白劉封為什麼不救關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 巔峰時期的關羽秒殺顏良、文丑,為何麥城突圍殺不了潘璋、朱然?
    然而,關羽兵敗麥城時,卻被東吳潘璋和朱然欺負,關羽為何殺不了潘璋和朱然?在正史中,關羽被曹操謀士程昱等人稱為萬人敵,被東吳儒將周瑜稱為熊虎之將,關羽在解白馬之圍時,秒殺顏良,風頭蓋過張遼,顏良那麼厲害,被關羽手起刀落,解決了。《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麥城在現在什麼地方?
    關羽審時度勢,藉助水勢對于禁來了一個殲滅戰。曹操此次救援不僅沒能緩解危局,反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愛將于禁被擒,龐德被殺,三萬精銳被俘,關羽一戰威震華夏。 不過,令曹操和關羽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鬥卻徹底改變了戰局的走勢。孫權主動提出偷襲荊州,並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佔領了公安、江陵等荊州戰略要地。關羽的大本營落入孫權之手,只得撤離襄陽和樊城前線,南下回援。
  • 劉備為何要氣死義子劉封,除了不救關羽之外,還因為這個
    ,那麼後來這位戰功赫赫的義子,為什麼被劉備給賜死呢?影視中的關羽不救叔叔,被劉備所唾棄而引發劉備除掉這位義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年的關羽。在劉備攻打成都的戰爭中,孟達率領大軍投降劉備,不過劉備對於這位將領十分的不放心,因此派了自己的乾兒子劉封前去監視他,不久兩人人就收復了上庸等地,不過在此地一呆就是好多年。《三國志》 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
  • 關羽敗走麥城,只有王甫成功脫險,結局卻依然悲慘
    當時處於危機時刻的關羽在選擇向劉封、孟達求救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尋找自救措施,但是在兩大梟雄的夾擊之下,走下坡路的關羽顯然力不從心。 關羽當時的選擇是帶著自己的義子和趙累逃離這個被困之地,而把王甫等人留下繼續守城。此時說是守護城池,等著救兵的到來,但實際上,這些被留在麥城的人在實質上已經被放棄。關羽在出城之前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回來,但是在當時的情形之下,跟著關羽一行人出走麥城也是唯一的求生之路。因為此時的麥城已無糧草,只有一群手無寸鐵的百姓和少數守城之人,一旦敵方選擇攻城,只有城破人亡這一個結局。
  • 劉封之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千古奇冤?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遠一、大清算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劉備集團威震華夏的大將——關羽,戰敗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