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兵敗孟達有責任,他和劉封的一段對話,讓劉封袖手旁觀

2020-12-22 華夏史普

本文由華夏史譜原創編輯

失荊州可以說是關羽一生中的一個敗績。像他年輕的時候,可以在眾人面前拔刀而出,當所有人都拿華雄沒有辦法的時候,關於一個人獨自上前跟眾人說他可以殺掉華雄。當袁紹看不起他的時候,關羽直接用事實說話。曹操要用一杯熱酒給關羽壯行,關羽直接拒絕,他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果不其然,關羽很快就提著華雄的項上人頭回來了,而當時還沒喝的酒仍然具有一定的溫度。

關羽失掉荊州敗走麥城的一些原因

關羽也是「五虎上將」之首,可以說一生戰績頗豐。然而最終卻落得「大意失荊州」,只能敗走麥城,當他向同伴發出求救信號的時候,還遭到了拒絕。

失掉荊州關羽是有責任的,這是內因。其內因就是自己太過於驕傲,沒能和東吳的孫權達成聯姻的關係,以至於孫權轉頭投靠了曹操,這才讓關羽的敵人變得越發的強大。再者關羽也太過大意,這也是他過於高傲的性格造成的。

失掉荊州的外因是劉備和諸葛亮戰略性的失誤,一直抓著荊州不放,這擦絲讓劉備和孫權免不了荊州這一戰。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存在。

孟達和劉封的對話

據《三國志》記載關羽荊州失守、敗走麥城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孟達和劉封的不支援。孟達和劉封的這一行為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有記載。

在演義中,記載著孟達和劉封的一段對話。劉封聽到關羽被困的消息後,十分著急。原話是這樣的:「安忍坐視而下救乎?」因為關羽是自己的叔父,作為晚輩理應出手相助,這於情於理都是正確的。但是孟達卻不這麼認為,孟達和關羽有間隙,他就跟劉封說:你把關羽當成是叔叔,但是人家關羽可就不一定把你當成至親了。劉封為了能夠成功離間他們叔侄二人的關係,還說了許多關羽的壞話。孟達說,關羽當聽到劉備「嗣將軍」時,關羽的臉立馬黑了下來,並沒有什麼喜悅的表情。聽到這兒,劉封就徹底被孟達給說動了。從此也就按兵不動,不出手幫助關羽。

另外在在《三國志》中,也曾提到過孟達和劉封的劣行。《三國志》記載關羽為人驕傲自滿,並不是很看得起士大夫。關羽傲嬌的性子也是出了名的,當初還直接稱孫權的兒子是「犬子」,還說自己的女兒是斷不會嫁給孫權的兒子的。由此可見,可能關羽的一些言行讓孟達和劉封受到了傷害,由此讓他們對關羽產生了惡意。當關羽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兩個人決定袖手旁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後來,關羽最終在麥城被奪了性命。殺他的呂蒙在不久之後也相繼去世。在《三國演義》中呂蒙是被關羽給嚇死的。這一情節是羅貫中加入了魔幻的色彩,給了關羽一種「神化」的形象。但其實,呂蒙的死因是自己生病,最終才死掉的。

敗走麥城讓關羽走向了重點。孟達也因為不出兵救助關羽而被劉備記恨。後來孟達投靠了曹操,之後在諸葛亮的誘惑之下又想回到蜀中。然而,等待孟達的結局只有一個——被司馬懿殺死。

《三國演義》裡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等著你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了解購買詳情。

你們還對哪些三國故事感興趣呢?

更多歷史資訊請關注【華夏史譜】,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關羽敗走麥城向上庸求助,孟達為何慫恿劉封拒絕?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兵敗被殺,令蜀漢集團損失慘重。不過,其實關羽之死並不是必然的。因為雖然糜芳投降了孫權,可在敗走麥城的時候,關羽已經派廖化向上庸求助。當時上庸已經牢牢掌握在了蜀漢集團的手裡,如果派兵救援關羽的話,完全有可能成功。可是,當時上庸的守將孟達聞知關羽被困麥城後,竟然慫恿主將劉封拒絕關羽的求救。
  • 關羽敗走麥城時,劉封本可接應他,為何劉封最終見死不救?
    劉封的遺言當關羽兵敗身死的消息傳到劉備耳邊時,劉備第一反應是流言蜚語,但當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後劉備怒了,第一時間就要治罪劉封,削去他的職務,讓張飛接替。但諸葛亮認為,劉封不滿足自己的待遇已經很長時間,再加上他在軍中很有威望,甚至以後可能會威脅到阿鬥的地位。
  • 關羽之死劉封有什麼責任?他被賜死是因為諸葛亮的一句話
    此時形勢對蜀漢非常有利,如果關羽拿下襄陽和樊城,那就和上庸房陵連成一片,拿下南陽指日可待,然後兵鋒所向,就是曹魏的腹地宛城和洛陽了,這可是諸葛亮和劉備的理想。據《三國志劉封傳》:關羽圍攻樊城和襄陽的時候,曾經數次聯絡劉封孟達,要合兵一處,結果二人推辭說這些地方剛剛攻克,人心未穩,「不承羽命」。
  • 孟達寫信勸劉備養子劉封投降,劉封斷然拒絕,劉備卻說:你自盡吧
    ——《三國志》這一段話,講的是三國時期孟達率領魏軍攻打劉封,並勸其歸降且失敗的故事。說起孟達和劉封,這兩個人之間的瓜葛還真不是一點半點。建安初年的時候,孟達和法正一起去蜀地投靠劉璋,後來劉備入蜀,孟達又到了劉備那裡。
  • 劉備為何賜死劉封?不僅是因為他沒救關羽,還有三個原因!
    誠然,在襄樊之戰時,駐守東三郡的劉封、孟達,因為靠近襄樊一帶,應該出兵幫助關羽。因此,等到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因此怪罪於劉封、孟達二人。但是,在筆者看來,劉備賜死養子劉封的原因,顯然不僅僅是因為他沒去救援關羽。也即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三個原因,促使劉備沒有對劉封網開一面。 一、丟掉東三郡 東三郡,指的是上庸、房陵和西城三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徹底佔領漢中全境,另外又派遣宜都太守孟達率軍攻佔了房陵郡。
  • 關羽假節鉞可以節制劉封和孟達嗎?看透這兩點,或許你就明白了
    襄樊之戰期間,剛剛獲得假節鉞的關羽曾幾次要求劉封和孟達從東三郡出兵支援自己,不過都被兩人拒絕,這也成為日後劉封被殺的原因之一,今天不來討論劉封是否該殺以及他為何不出兵的原因,只是來分析一下關羽假節鉞可以節制劉封和孟達嗎?看透這兩點,或許你就明白了,我們就此來分析一下。
  • 關羽敗走麥城後,馬超和劉封為什麼不去救援?
    至於劉封,雖然他和孟達確實佔領了上庸地區,在益州各部中距離襄樊戰場最近。可是,劉封其實並沒有救援關羽的能力。首先,劉封六月佔領上庸之後,根本沒有完全掌控上庸的局面,真正能拿主意的還是上庸當地的好強,主動獻降的申耽;其次,劉封手裡只有不到5千人馬,不但救不了關羽,還可能丟掉上庸。
  • 如果劉封出兵救關羽,救得了關羽不?三國歷史是否會改寫
    關羽在被擒殺前,有一次求生的機會,就是他被江東圍困後,曾派手下大將率兵突圍出去,向駐紮在上庸的劉封、孟達求救,但是兩人因為和關羽關係不和,拒絕出兵救援關羽,導致關羽兵敗被殺。假如劉封願意出兵救關羽,他能救得了關羽嗎?三國的局勢是否就會因此發生改變?關羽當時的處境很危險。
  • 擁兵數萬的劉封,距離麥城並不遠,為何不去營救關羽呢?
    很多人認為此時劉封和孟達在上庸的兵力有五萬,這個其實就有點吹了,上庸的兵力的組成是劉封和孟達從漢中、宜都帶出的軍隊,再加上上庸原守軍,總兵力能有兩萬多就撐死了,想想曹仁守樊城才多少人。
  • 關羽敗走麥城,劉封為何不救,救了之後兩人的結局會如何
    如果說身在益州成都的劉備因為太遠以漢中之戰的巨大損耗無法救援關羽的話,那麼身在上庸的劉封是離荊州最近的蜀漢勢力了,上庸到麥城有560裡路左右,而正是劉封的不救,也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劉封在上庸兵敗回到成都之後,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逼死了劉封。
  • 諸葛亮勸劉備刺死劉封?政權之爭,悲情的永遠是小人物
    諸葛亮勸劉備刺死劉封?政權之爭,悲情的永遠是小人物關羽在麥城失利後,遭到潘璋手下大將馬忠的伏擊,關羽父子俘後被殺。在此期間,關羽曾派廖化向劉封、孟達求救。但是,他們並沒有出兵相救,最終導致關羽死亡。關羽死後,廖化到成都向劉備哭訴:"關羽父子被殺,是劉封、孟達所為,求殺此二賊。" 劉備聽到這個噩耗,悲痛欲絕,想派人將劉封抓起來,押回成都審問。諸葛亮怕劉封逃跑,便向劉備獻計抓捕劉封,提拔他為綿竹太守,孟達聞訊後向曹操投降。諸葛亮隨即命令劉封討伐孟達,但孟達卻派人送來書信勸劉封投降,劉封憤怒地撕毀了孟達的書信。"
  • 劉封死前留下了八字遺言,令劉備悲痛欲絕,劉禪卻心中竊喜
    關羽死後,荊州三郡都落入了孫權的手中。公元220年間,駐守上庸郡、房陵郡等地的劉封和孟達矛盾越鬧越大,孟達一不做二不休,給劉備修書一封,背棄了蜀漢,帶著自己的部隊投靠了曹魏,不僅如此,孟達還幫助曹魏派兵來霸佔了這塊地方。
  • 荊州都督、假節鉞的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有調動劉封的權力嗎?
    「襄樊之戰」的失敗的主要責任人就是關羽,雖然關羽前期打得可圈可點,但是結果就是這樣,責任應該算在他的頭上。除此以外,在「襄樊之戰」中還有一個間接的背鍋者,那就是劉備的義子劉封。關羽曾經要求劉封和孟達出兵協助自己進攻襄、樊,被二人拒絕。在《三國志·蜀書·劉封傳》中使用的是「不承羽命」,很多人認為劉封和孟達拒絕出兵是戰場抗命的行為,也有很多人認為關羽其實並沒有權力來調動劉封、孟達二人。
  • 諸葛亮勸劉備殺劉封,在剛猛難制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真正的原因?
    劉封為劉備奪取西川和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也被封為副軍中郎將。劉封是劉備專門培養起來的年輕將領,在老一輩將領年邁之後,劉封就要擔當重任。可是,就是這樣一位被劉備寄予重望的將領,卻被劉備賜死。而且這件事還和諸葛亮有所瓜葛,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劉封之死。與劉封之死有關的人主要有三個,關羽、孟達和諸葛亮。
  • 諸葛亮為什麼勸劉備賜死劉封?諸葛亮心裡的想法,沒說出來
    《三國演義》中,對劉封的死有著較為詳細的描述。 關羽在敗走麥城後,遭遇了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關羽父子被擒後遇難。這期間,關羽曾派廖化向劉封、孟達求助。但兩人見死不救,致使關羽遭難。
  • 擁兵5萬大軍的劉封,離麥城也不遠,為什麼沒有去營救關羽呢?
    那麼,劉封孟達所部,到底有多少人呢?其中孟達所部的兵力,似乎可靠,早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十二月劉備入蜀之前,當時在劉璋麾下的孟達與法正分別率領兩千人前往迎接劉備,而後,法正追隨劉備入川,劉備便將這四千人全部交給了孟達指揮。
  • 劉封不救關羽,因關羽說劉封是螟蛉之子,螟蛉之子是什麼意思?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嚇得要遷都,後來,曹操勾結孫權,偷襲荊州,關羽最終兵敗麥城。在孤立無援之時,關羽曾派廖化突圍,向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救,劉封本來想發兵救援,但是,孟達勸劉封說,當初,漢中王準備立後嗣,關羽說將軍你是螟蛉之子,不能立。
  • 劉封之死,是罪有應得還是千古奇冤?
    可無論是少年時期讀這一段,還是現如今回想這一段,筆者都覺得劉封死得很冤。然而,當劉梟雄四十多歲時,他生下了他的兒子「阿鬥」,這非常令人尷尬。因此,已經耕種多年的乾燥兒子只有一個命運——,從那時起被邊緣化。關羽,張飛等重量級人物都有意識地站在了團隊中,「我不知道,不愛」可以說是劉封的感覺。 (注意:在《演義》中,劉備是第一個阿鬥,而劉封是乾子——,這是藝術。)
  • 諸葛亮為何建議殺劉封?
    還沒喝醉的時候,劉備發現有一個「器宇軒昂」的年輕人站在旁邊。劉備是非常愛好以貌取人的,如第一次見趙雲時「甚相敬愛,便有不舍之心。」見到這個帥氣的小夥子,劉備非常想招在身旁。於是,向劉泌打聽得知是他的外甥寇封。劉備一聽,馬上就收寇封為義子,並為他改名劉封。
  • 如果劉備義子劉封當皇帝會怎樣?
    劉泌說,是他外甥寇封。劉備便問寇封:「為啥肉掉在地上,你不責備下人,撿起來也不去灰沙,直接吃了?」劉封說:「身為將吏,應該憐憫百姓,粒米片肉來之不易,棄之可惜;下人終日勞累,偶有過失,怎麼忍心斥責呢。」劉備一看小夥子挺有仁愛寬厚之心,一高興,把他認成乾兒子。但是後來劉封的表現與宴席上的大不相同,他心胸並不仁慈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