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向上庸求助,孟達為何慫恿劉封拒絕?

2020-12-17 騰訊網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兵敗被殺,令蜀漢集團損失慘重。不過,其實關羽之死並不是必然的。因為雖然糜芳投降了孫權,可在敗走麥城的時候,關羽已經派廖化向上庸求助。當時上庸已經牢牢掌握在了蜀漢集團的手裡,如果派兵救援關羽的話,完全有可能成功。可是,當時上庸的守將孟達聞知關羽被困麥城後,竟然慫恿主將劉封拒絕關羽的求救。這件事,至今為止令人不解,為啥孟達要這麼做呢?

有人拿忠誠度說事兒,認為著孟達從骨子裡面對劉備不夠忠心,所以就想著害死關羽。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在於,孟達最後的確是向魏國投降了,成為了蜀漢的敵人。但問題是,孟達的投降是被逼的。如果他沒有走這一條路,早就和劉封一樣被蜀漢弄死了。更何況,孟達最後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又決定重回蜀漢懷抱,這就更加說明,孟達的忠心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孟達心裡是有怨氣的。當年劉備進入益州時,法正作為內應幫了很大的忙,劉備很重用法正。但當時孟達對劉備也很積極,當時他和法正一起帶著數千士兵來荊州迎接劉備。只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劉備並不喜歡孟達,最後派給孟達的職務只不過是宜都太守。說白了,就是守邊境去了。

應該說,孟達對此很不高興。雖然史書上對孟達的記載並不多,但看他和法正一起出賣劉璋的操作,就可想而知孟達是一個有抱負的人。而且,很有才華,要不然曹丕也不可能這麼喜歡孟達。但眼看著法正追隨著劉備一路攻佔益州,又打下了漢中,居功至偉。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法正活著的時候比諸葛亮還受到劉備的信任,官職排在第一。所以,孟達心裏面除了酸之外就是無限的委屈。

但事實證明,這只是剛開始。後來,劉備提升劉封為副軍將軍,將上庸、西城和新城三個郡都交給了劉封管轄,孟達則更委屈了。因為劉封沒有立下過什麼戰功,東三郡過去是以孟達為首領,現在卻被劉備空降了一個乾兒子劉封來,對著孟達吆五喝六,這就更加劇了孟達內心的不滿。劉封也不爭氣,不懂得收買人心。他剛到東三郡沒幾天,就把孟達的宜都太守交給了一個叫樊友的人。更要命的是,劉封竟然還搶了孟達的軍樂隊,這下子讓過去不可一世的孟達丟盡了面子。

所以,孟達徹底絕望了。在他的認知中,劉備集團全部都是白眼狼,過河拆橋把人才當猴子耍。現在看到了關羽的求救信,如果自己派兵救了,那麼關羽搞不好還要責問為什麼來得這麼慢?再說,就算營救成功了,功勞又都成了劉封的,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於是,孟達就開始了賭氣,於是就慫恿劉封拒絕了關羽的求救。

相關焦點

  • 關羽兵敗孟達有責任,他和劉封的一段對話,讓劉封袖手旁觀
    當袁紹看不起他的時候,關羽直接用事實說話。曹操要用一杯熱酒給關羽壯行,關羽直接拒絕,他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果不其然,關羽很快就提著華雄的項上人頭回來了,而當時還沒喝的酒仍然具有一定的溫度。關羽失掉荊州敗走麥城的一些原因關羽也是「五虎上將」之首,可以說一生戰績頗豐。
  • 關羽敗走麥城時,劉封本可接應他,為何劉封最終見死不救?
    其實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還有最後一次生還的可能,就是駐紮在上庸郡的劉封領兵接應自己。關羽已經寫信劉封了,但劉封竟然以兵力不足為由拒絕關羽。戰後劉封也被劉備清算、賜死。很多朋友不明白劉封為什麼不救關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 關羽敗走麥城,除了張飛還有誰能救他
    當然,這也是因為失去荊州後,關羽的敗亡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了。但在關羽敗走麥城時,孫權派人全面圍堵他,而蜀漢一方沒有人來救援他,也即孤立無援,成為關羽被殺的重要原因。那麼,在關羽敗走麥城時,誰能救他一命?
  • 關羽敗走麥城後,馬超和劉封為什麼不去救援?
    可是誰知道,在水淹七軍的短暫輝煌過後,關羽卻突然,被東吳呂蒙所部偷襲,敗走麥城之後遭俘虜並殺害。那麼,在這期間,馬超和劉封為何不去救援呢?1、關羽之死與馬超眾所周知,關羽之死,與劉封沒有及時救援有一定的關係,這也是後來劉備冷落並殺掉劉封的原因之一。
  • 擁兵數萬的劉封,距離麥城並不遠,為何不去營救關羽呢?
    關羽在圍困襄陽、樊城的時候,多次派人徵調劉封和孟達協助作戰,以儘快拿下兩城,但是劉封和孟達都拒絕派兵增援。 《三國志·劉封傳》: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在關羽命令劉封、孟達率軍協助進攻襄樊的時候,二人以上庸三郡新定,不能輕易用兵為名拒絕關羽的命令。
  • 關羽敗走麥城,為何無人去救?看看他得罪的人就明白了
    許多人認為關羽敗走麥城之時,是必死無疑的,然而只要考察當時的情況,就會明白關羽其實有太多機會能夠不走到這一步。建安二十四年,魏蜀吳都發生了不少大事兒。魏國這邊,曹操快不行了,吳國這邊,孫權啟用吳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陸遜任副都督,蜀國這邊,大事兒最多。這一年,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北伐,旋即被害。張飛也在這一年被殺。
  • 關羽敗走麥城為何無人救援?只因關羽為人太過傲慢
    關羽是在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將軍,也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公元219年的時候,由於他失守荊州只能夠退走麥城,最後兵敗被殺,有很多人對於他的死也是感到非常遺憾的,更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是由於劉封見死不救才導致關羽被殺,那麼劉峰為什麼見死不救呢?
  • 正史上關羽敗走麥城期間,只有王甫一個人突圍成功,為何結局依然悲慘?
    公元219年,關羽先達到了個人的巔峰時期,短短數月,他就遇到了自己的「滑鐵盧」,被曹操和孫權兩方軍隊夾擊,敗走麥城。
  • 關羽敗走麥城,驕兵必敗
    關羽,號稱為「美髯公」,因為他本人英勇神武,義字當頭,因而被稱為武聖,在各地被當做神靈一樣供奉。然而,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戰死。
  • 關羽敗走麥城
    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並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劉備。徐晃到前線後,與曹仁取得聯繫,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後,猶豫不決,軍心動遙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據點,大破關羽,並乘機打通樊城路線。
  • 大意失荊州才讓關羽身亡?三國關羽敗走麥城後喪命並非如此簡單
    關羽為何會兵敗被殺,誰該為關羽之死負責?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麼?劉備決策集團誤判形勢。劉備與孫權結盟,拿下益州,聲勢達到頂峰,進位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鎮守荊州。荊州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向北可威脅許都,向南威脅東吳,更是劉備北出中原的門戶,戰略地位及其重要。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東吳同樣對其垂涎三尺。
  • 孟達寫信勸劉備養子劉封投降,劉封斷然拒絕,劉備卻說:你自盡吧
    可惜,這是優勢也是劣勢,當劉備的親子出生以後,劉封的地位就非常尷尬了,這也是他最後被賜死的原因,這個後面再講。總而言之,劉封就這樣和孟達一起去攻打上庸了。孟達和劉封率領蜀軍,很快就攻下了上庸。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著名的「關羽水淹七軍」。
  • 劉封不救關羽,因關羽說劉封是螟蛉之子,螟蛉之子是什麼意思?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嚇得要遷都,後來,曹操勾結孫權,偷襲荊州,關羽最終兵敗麥城。在孤立無援之時,關羽曾派廖化突圍,向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救,劉封本來想發兵救援,但是,孟達勸劉封說,當初,漢中王準備立後嗣,關羽說將軍你是螟蛉之子,不能立。
  •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劉備有一半「功勞」
    關羽的「大意失荊州」,一直作為反面教材見於歷史。從義薄雲天的萬人敵,到敗走麥城,命喪臨沮落寞英雄。很多人將關羽的人生結局歸咎為他本人的驕傲自滿,這種觀點真的正確嗎?個人認為,關羽最終的人生結局,作為君主兼兄長的劉備有著最大關係。
  • 關羽敗走麥城,劉封為何不救,救了之後兩人的結局會如何
    如果說身在益州成都的劉備因為太遠以漢中之戰的巨大損耗無法救援關羽的話,那麼身在上庸的劉封是離荊州最近的蜀漢勢力了,上庸到麥城有560裡路左右,而正是劉封的不救,也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劉封在上庸兵敗回到成都之後,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逼死了劉封。
  • 敗走麥城時,關羽被多少人圍攻,最後栽到了誰手裡
    敗走麥城時,關羽被多少人圍攻?最後栽到了誰手裡?
  • 關羽明明愛兵如子,為何他敗走麥城時,身邊只有數十人追隨?
    關羽明明愛兵如子,為何他敗走麥城時,身邊只有數十人追隨?導語:關羽的仁義是公認的,當年徐州被曹操攻破時,關羽為了保護劉備家眷的安全,於是和曹操約法三章並立功報答。後來無論曹操怎麼挽留,再如何加官進爵關羽都不遠千裡回到劉備身邊。
  • 關羽假節鉞可以節制劉封和孟達嗎?看透這兩點,或許你就明白了
    219年7月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在此之前的6月孟達和劉封兵分兩路拿下了東三郡,如此一來關羽的荊州四郡和益州、漢中就連在了一起,劉備的實力真正得以橫跨荊益兩州
  • 關羽敗走麥城,只有王甫成功脫險,結局卻依然悲慘
    「如之奈何」這個出自關羽口中的成語,與關羽敗走麥城的歷史事件有關,公元219年,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初具雛形,三家爭鬥已然處於白熱化。關羽佔據荊州要地,試圖打破勢均力敵的局面,只可惜在這一年關羽的事業遭遇了滑鐵盧。經歷過短短幾個月的輝煌時期之後,關羽開始被曹操和孫權兩人雙面夾擊,最終不得不敗走麥城。
  • 關羽敗走麥城,為何不能像趙雲大戰長坂坡殺出去?全是因為這個人
    趙雲長坂坡大戰與關羽敗走麥城雖然被《三國演義》藝術化了,但卻並未誇大事實,正史中的這兩場戰役比小說更精彩。趙雲大戰長坂坡曹操統一北方之後,率領大軍南下。此時的劉備寄居荊州、屯兵新野。為避曹操鋒芒,劉備準備逃往江夏,投奔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