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古勞詠春拳弟子馮根珠(豬頭皮)的一生傳奇

2020-12-16 讀懂江門

左:馮榮生、右馮根珠

古勞詠春拳弟子馮根珠一生傳奇(簡史)

馮根珠(又名豬頭皮1943-1996)古勞木便村人,自幼好動,好鬥好勝,對武術特有興趣。孩時先拜古勞詠春拳第三代掌門人馮振(大碌振)為師,習武詠春拳。後拜古勞大巷村勞民權(聾權)為師,習武洪拳,由於他天資聰穎,乃是學武奇才。

數年後,已集武術,鼓藝,獅藝於一身,名噪古勞。成為古勞詠春拳一代宗師梁贊的第四代弟子之一。古勞詠春派本默默無聞,知其者不多,後來,馮根珠曾到多地比武,屢戰屢勝,古勞詠春拳而引起整個武林關注。

在60年代初,廣州詠春拳某武師相約古勞詠春拳及多門派在廣州比武,古勞多門派掌門人馮振、文志公,古兆龍等帶領10多人應邀前往,當中有最年輕的馮根珠。

當日,廣州海珠廣場人頭湧湧,氣氛十分緊張,雙方定出比武規則後展開較量。代表古勞出場的是年輕且血氣方剛的馮根珠,對方出場的是詠春拳某武師,他一出手便咄咄逼人,且攻勢凌厲,好個馮根珠正是初生之犢不畏虎,避開對手正面凌厲的進攻,使出古勞詠春拳打偏身套路,從側面閃電般的上中下頻頻出拳還擊,連消帶打,幾招過後,對方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空門打開,最後一招穿心腿,對方被拋出一丈開外。只好認輸,此次比武,轟動省港澳的武林人士。

此後,馮根珠為免麻煩而往香港。在香港結識多門的武林人士,以古勞詠春拳為基礎,苦練及博取多家功夫之長,並善於創新,把多門派的功夫精華集為一體,對腿功、拳術、三點半棍、雙節棍無所不精。站穩腳跟後,在香港開武館授徒。

一次偶然機會結識武打巨星李小龍,因素知他的腿功名滿天下,便與他無間道地較量武功,這無非是探討,切磋、研究功夫而已,這是他的專長。

在70年代結識在香港開詠春拳武官的梁挺與他致力把詠春拳傳播於世界。於1995年帶梁挺回古勞詠春拳祖師爺梁贊的故居。1999年5月1日,梁挺帶領印度、匈牙利兩國詠春拳的徒子徒孫,及中央電視臺、佛山電視臺、香港亞視等40多人回古勞,前往點便村瞻仰詠春拳傳人梁贊故居,眾弟子拜偈祖師爺故居而傳為佳話。

馮好鬥好勝是他的本性,勇於挑戰多門派高手,且有副俠義心腸,一泰國拳師曾在香港橫行數年,自以為無敵手,馮曾多次尋機會與他過招。一日,泰國拳師對兩市民發難,馮上前勸阻而雙方大打出手。面對比他高出一個頭,體重三百磅,滿身橫肉的狂徒,馮毫不畏懼,雙方各出奇招,對方身高力大,招招致命,但馮身手靈活,避其鋒芒,乘其不備,出手如電,連環雙掌,重重打在對方腰部,打到他哇哇大叫,隨即便使出他的看家本領「牛角拳」,一招「雙門拍鬼」,企圖把馮的腦袋打碎,好個馮根珠反應靈活,即矮身轉馬,閃電般地繞到其身後,待他反應過來,一記連環穿心腿,重重擊在胸部,跌出丈餘,跟著馮大喝一聲,聲到人到,雙膝頂著他的腹部,跟著一肘正中他的太陽穴,打得他金星直冒。跪地求饒,在場市民掌聲,喝彩聲響成一片。從此,拳師在香港消失,馮更是聲名大振。馮根珠在1978年首次回鄉,之後便來回於香港與古勞。

他在古勞,沙坪等地先後收徒幾千人(其中有古勞勞振圖,馮偉泉,勞仕洪,勞偉朝及麗水大眼等人)某市公安局曾高薪聘請他做武術教練,但他不受約束過慣飄萍生活而婉言拒絕。

雖然馮根珠已經仙逝十多年了,但古勞人對他的傳奇的一生卻十分與崇敬,特別是學武的人對他的早逝感到惋惜。

他對古勞的詠春拳發展,創新,付出,歸納起來有「三個第一」:打響古勞詠春拳招牌第一人;60年代起使用和推廣木人樁的古勞第一人;把古勞詠春拳傳播走向世界的古勞第一人,這三個「第一」是名副其實,既不誇大,也不過分。

他的徒弟遍布美國、加拿大,印度,匈牙利等世界各地。2008年6月13日,美國的詠春拳師梅先生慕名專程到古勞尋訪詠春拳先師馮根珠的後人,並重金邀請他的長子到美國武館當助教。

以上資料,來源於:古勞詠春拳協會,作者:古勞黎陽

相關焦點

  • 江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調研鶴山武術發展情況
    羅開傳攝詠春拳一代宗師梁贊,原名梁德榮,生於1826年,卒於1901年,是鶴山古勞龍溪東便村人,少時在家鄉讀書梁贊故居 羅開傳攝年輕時梁贊在佛山開設「贊山堂」做醫藥生意,1875年在佛山開設武館,招收賢徒,成為佛山詠春拳派系開山祖師,故有佛山「贊先生」美稱,古勞詠春是梁贊晚年回鄉居住時傳給古勞鄉中後人的,古勞詠春拳是梁贊一生武學的精華
  • 熱播大片《除暴》在鶴山取景,你看過了嗎?
    認識鶴山,感受鶴山吃喝玩樂盡在鶴山你一定會愛上這個魅力四射的城市!為發揚傳承鶴山詠春文化,修繕了梁贊故居,興建了梁贊文化公園、古勞龍舟公園等一批集旅遊、教育、傳承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非遺傳承基地,2015、2017、2019年舉辦了三屆鶴山梁贊詠春文化節,2017、2019年舉辦兩屆「詠春擂」國際邀請賽;2014至2016年連續三年舉辦鶴山獅藝爭霸賽;2018年舉辦古勞龍舟邀請賽;2018、2019年連續舉辦兩屆鶴山新春龍獅匯。
  • 鶴山往事:沙坪河上,難忘的「紅星」輪
    當人們走進整修一新的「北湖公園」休閒散步時,除了感嘆祖國和鶴山在建國七十年間發生的巨變之外,而一些上了點年紀的港澳同胞,和一些「老沙坪」人,坐在「北湖廣場」榕蔭下話簍中會常常提起就在這身邊一件難忘的往事:這裡原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內河,更是沙坪鎮甚至鶴山縣的一條水上運輸、交通通道,內河盡頭是沙坪碼頭,每天都會有一艘「紅星」客輪從內河駛過……
  • 鶴山將邁入高鐵時代!快來看看鶴山西站設在哪?
    最近鶴山交通陸續傳來好消息珠江肇高鐵啟動選址規劃鶴山或將告別不通高鐵的歷史最近,中國政府採購網公布了珠江肇高鐵選址規劃信息,珠海、江門、佛山、肇慶通過這條高鐵便捷打通,珠三角地區350時速高鐵規劃建設加速,珠海機場、江門南站、高明、肇慶東站全部串接
  • 搶峰鏵子尖,鶴山村高處,還記得那個穿高跟鞋陪你登山的女孩嗎
    我們為什麼要登鶴山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天鶴飛到這裡就不走了,日久便幻化成了山。後來又飛來一群鶴,停在山上修煉,終成仙鶴。那飛翔於雲蒸霞蔚之間的鶴山,便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仙鶴。說這話的人,叫劉建國,網名天衣。2020年5月最後一個周末,又一次以鶴山鏵子尖為目標的登山活動正在進行中。
  • 全佑的弟子劉採臣,一生好武如命!
    劉採臣一生愛武如命,和老師劉德寬一樣,只要聞聽有武術名師,便設法請教學習。他的形意拳是跟劉德寬的師兄弟耿繼善學的,耿繼善也是劉奇蘭弟子。那個時代擅長大槍的人不少,耿繼善也有「大槍」之譽,只是多個前綴,叫「粉面金剛耿大槍」。耿繼善在五四運動後,受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學武術教授,劉採臣有時在他開設的四民武術社幫忙教拳。
  • 史話:劉繼、鶴山與鶴頂亭
    當策劃者把建城計劃上奏朝廷時,因為計劃中的城牆北沿要跨越一座小山,山形如鶴,土名鶴山,雍正皇帝因此把這個新建制的縣賜名為鶴山縣。這事不僅在《鶴山縣誌》裡有記載,在舊版《辭海》裡也有記載。《辭海》1542頁「鶴山」條的釋文云:「鶴山:在廣東省鶴山縣內,其形如鶴,因名。縣以山名。」所謂「縣以山名」,意思是鶴山縣的縣名是從這座小山的山名得來的,不過建縣以後,山名為縣名所掩,當地百姓把它改成松山了。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組走進鶴山_鶴山資訊_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近日,由鶴山市委宣傳部協調,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愛上功夫》《行在中國》欄目攝製組走進鶴山
  • 鶴山,漸漸變成了「人民嚮往」的樣子
    在公示名單中,廣東有5個地級市和5個縣級市上榜,江門鶴山市位列其中,鶴山成功拿到了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準考證」,這是鶴山創文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為鶴山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了基礎,也是對鶴山多年來持之以恆、用心用情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的肯定。既然參評,是對鶴山創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是一種激勵和鞭策。
  • 鶴山人在越南奮鬥的往事
    相信很多鶴山人小時候看民國港劇,也經常會聽到「南洋」這個地方。南洋,其實指的便是現在的東南亞相關城市。思鄉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特別是華裔,對「落葉歸根」飽含著一份特殊的感情。追溯歷史,看到一篇文章關於鶴山人在越南的奮鬥往事,覺得挺有閱讀價值,在這裡分享出來。沒閱讀過或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 國家籃協副主席劉克軍親臨鶴山指導,多家大型體育媒體見證鶴山首勝
    鶴山市政府及體育局都非常重視鶴山的體育發展,全民健身,體育文化群眾基礎深厚。不久前舉辦的CBA熱身賽:廣東宏遠VS浙江廣廈,更是把鶴山的籃球氛圍推向了頂峰! 「梵淨山泉杯」江門市男子籃球聯賽開幕式設在鶴山是廣大籃球迷的福氣。        「梵淨山泉杯」江門市男子籃球聯賽是江門市一級籃球賽事,在江門地區籃球界有極高的影響力。
  • 我愛蒲江——魏了翁《鶴山集》
    魏了翁畫像 《鶴山集》,又名《渠陽集》、《鶴山文集》、《鶴山先生文集》、《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鶴山先生大全集》、《鶴山全集》,有100卷、109卷、110卷之別據《全蜀藝文志》卷三十一之宋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彭東煥先生《〈鶴山集〉版本源流考》認為:姑蘇本《鶴山集》即《渠陽集》,分鶴山先生文集十三卷、後集十卷、續集十三卷、別集十卷,計四十六卷,名《鶴山先生文集》。明《文淵閣書目》卷九,作《渠陽集》二冊。清《明書經籍志》文集,作《渠陽集》三冊。倪燦撰、盧文弨訂正之《宋史藝文志補》集部,作《渠陽集》二十二卷。
  • 鶴山建置288年,古今簡史!
    * 以下內容大部分引用「鄧文彭,發表於嶺南文史的《鶴山建置沿革述略》」,僅供人文探討,如有錯漏意見,歡迎留言探討。鶴山是廣東省江門市代管的縣級市,鶴山於清雍正十年(1732)建縣,因市內有山形似仙鶴而得名。
  • 文化 | 鶴山書院 歷史深處的琅琅書聲
    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周邊區縣的琅琅書聲,譬如蒲江的鶴山書院。距今,蒲江鶴山書院的讀書聲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了。 1210年,南宋偏安皇帝治下的蒲江鶴山鎮櫻桃村玉芝山(宋時叫隈支山)半山上,響起了第一聲清亮的讀書聲。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鶴山書院鶴山祠
    蒲江鶴山祠,一在縣城之北一裡的鶴山書院,一在縣城之北三裡的白鶴山白鶴寺。蒲江城北一裡之外的鶴山書院與鶴山祠,兩者二位一體,為傳承鶴山之學與祭祀魏了翁而建。    明成化七年(1471)邵有良重修鶴山書院於縣城之北,正德十二年(1517)御史虞雍重修,書院內設鶴山祠,以祀魏鶴山。明代萬曆《四川總志》卷十六記載,鶴山祠「蒲江治北一裡,宋魏了翁讀書之所,久廢,成化初知縣邵有良建,後御史虞雍重修,以祀先生。」
  • 鶴山54畝教育用地成功出讓!廣旭教育攜手湖南師範大學進駐鶴山
    2020年12月17日,JCR2020-189(鶴山36)號迎來摘牌!成交價為1959萬元,溢價率為0%,樓面價為415元/㎡。廣旭教育投資強勢拿下臺城南新區154畝教育用地 ■區域價格7000-8000元/㎡ 地塊位於雅瑤鎮,周邊在售樓盤有鶴山越秀星匯名庭、鶴山碧桂園黃金時代、鶴山新華城等,價格大約在7000-8000元/㎡;周邊有堅美廣場、新華城商業中心、鶴山人民醫院新院區、鶴山汽車總站等。
  • 偷雞的「黃鼠狼」被鶴山警方逮了!
    記者從鶴山警方獲悉,近日,鶴山警方逮到了一位好逸惡勞因嘴饞成癮,一連數月大白天多次到曾經打工的雞場偷雞的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