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味藥——瓜蔞

2021-02-07 道醫學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乾燥成熟果實。



瓜蔞、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



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



秋季果實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處陰乾。



本品呈類球形或寬橢圓形,長7~15cm,直徑6~10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頂端有圓形的花柱殘基,基部略尖,具殘存的果梗。輕重不一。質脆,易破開,內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果瓤橙黃色,黏稠,與多數種子粘結成團。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呈不規則的絲或塊狀。外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內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果概橙黃色,與多數種子黏結味微甜。成團。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甘,寒。歸肺、胃、大腸經。



本品甘寒滑潤,入肺、胃、大腸經。既清肺潤燥滌痰、利氣寬胸開痺,又消腫散結、滑腸通便,善治肺熱咳痰、胸痺結胸、乳癰、肺癰、腸癰,以及熱結腸燥便秘。



清肺潤燥化痰,利氣寬胸,消腫散結,潤腸通便。



(1)肺熱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2)胸痺,結胸。


(3)乳痛腫痛,肺癰,腸癰。


(4)腸燥便秘。



內服:煎湯,瓜蔞皮6~12g,瓜蔞仁9~15g,全瓜萎9~15g;或入丸散。瓜蔞皮長於清肺化痰,利氣寬胸;瓜蔞仁長於潤肺化痰,滑腸通便;全瓜蔞兼具兩者功效。



本品寒涼滑潤,故脾虛便溏及寒痰、溼痰者忌服。反烏頭,不宜與附子、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同用。



傳說古時候,江南有座高山,山上有許多洞,洞被密林遮掩,雲霧繚繞,傳說有神仙居住。


當地有個樵夫,家境貧寒,母病因無錢醫治而逝,他極度悲傷而獨居,以砍柴為生。有天中午,他進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循著泉水響聲找到一個山洞外,喝足了水,就躺在樹陰下的一塊石板上歇息。迷糊中,他仿佛聽到了說話聲,尋聲望去,竟赫然看見長著黑白鬍子的兩個老者在談論。黑鬍子老者說:「今年咱的洞裡結了好大一對金瓜.。」白鬍子擺擺手:「噓,小聲點,那邊躺著個砍柴的,當心把咱的金瓜偷走。」黑鬍子不以為然:「怕什麼,他進不了洞。只有七月初七時,口念天門地門開,摘金瓜的主人進來才行。」白鬍子生氣了:「別說了,咱們下棋。」聽到這裡,樵夫滾下了石板,猛然醒了,原來是個夢,那有什麼老者?他沮喪地挑起柴擔回家。


後來,他越想越覺得神奇:「我莫非遇到了神仙,那山洞真藏著寶貝?」他決定試試。七月初七這天,他來到山洞中,按時念話,果然噶的一聲,洞裡一扇石門打開,眼前更打更闊,金光閃閃。走進去,只見裡面長著一架碧綠的青藤,其上果然結有一對金瓜。他高興的爬上去,摘下金瓜,一口氣跑回家。到家一看,他楞了,這哪是金瓜呀,分明是兩個普通的小圓瓜。他把瓜扔到了一邊。


過些日子,樵夫又上山砍柴,不自主的又來到哪個山洞外,又躺在石板上歇息。剛閉上眼,就又聽到了談話聲,還是那兩個老者。白鬍子埋怨:「都怪你多嘴,咱的金瓜被偷走了。」黑鬍子說:「怕什麼,又不是金瓜。」白鬍子說:「可那是名貴藥材呀,比金子還貴重。那非得心地善良的人才會用,非得把瓜的皮色曬紅才會有潤肺清熱的作用哩。」樵夫醒來,邊回家邊想,這莫非是神仙託夢,要我種藥材給人治病?


到家後,他找到了已經爛了的兩個瓜。取出瓜籽,來年開春種在了院子裡。到秋天,果然結了很多的瓜。他摘下曬紅,叫咳嗽痰喘的病人吃,一個個都見效。之後,他每年栽種,送給病家,且分文不取。人們尊敬他,讓他給這種瓜取個名字,他想,瓜地在高出的藤架上,需登爬摘取,就叫"瓜蔞"吧。後來,又漸漸被寫成了"栝樓"和栝蔞"。

相關焦點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瓜蔞
    入藥部分有其果實全瓜蔞、果皮瓜蔞皮、果仁(籽)瓜蔞仁。瓜蔞皮、瓜蔞仁的功用基本與瓜蔞實相同,但在臨證時如果能隨症化裁,仍各有妙用。(編輯/三木)《本草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本草述》:「栝樓實,陰厚而脂潤,故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若用寒痰、溼痰、氣虛所結之痰,飲食積聚之痰,皆無益而有害者也。」
  • 了解一味藥——瓜蔞
    瓜蔞、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處陰乾。本品呈類球形或寬橢圓形,長7~15cm,直徑6~10cm。
  • 它擅長散胸中痰氣,還是治帶狀皰疹的一味好藥
    老爺爺說,痰的來源在於脾胃,所以不能吃雞蛋、糯米、牛奶、肥肉這些黏黏膩膩的東西,那麼管道就會清爽,同時,痰的去路在於大腸,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要找一味藥能夠令髒邪還腑,肺痰出腸的藥。小洋人兒說,爺爺,我知道了,這味藥就是瓜蔞仁。瓜蔞仁善於滑降肺痰,下歸大腸,而這病人平時又有便秘的習慣,真是一舉兩得。老爺爺點點頭說,沒錯,瓜蔞仁既能滑潤肺部,也可以滑利大腸。
  • 點點本草:瓜蔞
    一、本草瓜蔞每一味中藥都有一個故事,本期我們的故事主角就是:瓜蔞(guā  lóu)。
  • 「藤蔓青青結,胸中痰氣散」—瓜蔞
    老爺爺說,痰的來源在於脾胃,所以不能吃雞蛋、糯米、牛奶、肥肉這些黏黏膩膩的東西,那麼管道就會清爽,同時,痰的去路在於大腸,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要找一味藥能夠令髒邪還腑,肺痰出腸的藥。小洋人兒說,爺爺,我知道了,這味藥就是瓜蔞仁。瓜蔞仁善於滑降肺痰,下歸大腸,而這病人平時又有便秘的習慣,真是一舉兩得。
  • 每日一藥--瓜蔞(01.27)
    瓜蔞、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本品呈類球形或寬橢圓形,長7~15cm,直徑6~10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頂端有圓形的花柱殘基,基部略尖,具殘存的果梗。輕重不一。
  • 學一味中藥-瓜蔞
    相關名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功效助記zhqfc分享:瓜蔞---掛嘍(備註:我同事暢,最近本來結婚結果分了...婚事掛嘍);暢兄總結談(戀愛的經驗),多花點力氣看下愛情肥皂劇;暢(腸);兄(胸);總結(消腫散結);談(痰);力氣(利氣);肥皂(肺燥,清肺潤燥)。
  • 心臟病神方瓜蔞薤白白酒湯的不傳之秘
    但是我看到有的同道在運用此方時,常常捨去白酒一味,且有微詞,覺得此方治胸痺證,時有效,時無效。我認為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認識,關鍵是沒有重視該方中白酒的作用,然此論常招反詰,認為白酒不就是一味性溫活血的藥麼?可以加入丹參三七嘛。對此我不敢苟同。我認為要運用好此方,必須要加入白酒,不能省略不用,否則效果就會打半。
  • 認識中藥——瓜蔞
    瓜蔞 GualouTRICHOSANTHIS FRUCTUS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相關名瓜蔞、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產地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
  • 村醫學習一味中藥——瓜蔞!
    相關名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產地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
  • 每天學一味中藥 | 瓜蔞
    【相關名】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產地】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
  • 認識一味藥——蔓荊子
    ③《本草匯言》:「蔓荊子,主頭面諸風疾之藥也。前古主通利九竅,活利關節,明目堅齒,祛除風寒風熱之邪。其辛溫輕散,浮而上行,故所主頭面虛風諸證。推其通九竅,利關節而言,故後世治溼痺拘攣,寒疝腳氣,入湯散中,屢用奏效,又不拘於頭面上部也。」④《本草新編》:「蔓荊子,佐補中藥以治頭痛最效,因其體輕力薄,藉之易於上升也,倘單恃一味,欲取勝於俄頃,則不能。」
  • 【了解本草】瓜蔞
    瓜蔞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栝樓和雙邊栝樓的成熟果實。產我國南北各地。瓜蔞皮(殼)、瓜蔞仁(種子)生用或炒用,皮、仁合用稱全瓜蔞。【性味歸經】甘,寒。歸肺、胃、大腸經。【功效】瓜蔞皮清肺化痰,利氣寬胸;瓜蔞仁潤肺化痰,滑腸通便;全瓜蔞兼具以上功效。
  • 每日醫藥——瓜蔞
    瓜蔞皮(殼)、瓜蔞仁(種子)生用或炒用、皮、仁合用稱全瓜蔞。【性味歸經】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功效】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散結消癰,潤燥滑腸。治痰熱內結,咳痰黃稠,胸悶兼大便不暢者,配黃芩、膽南星、枳實等以增強清肺化痰之效,如清氣化痰丸;治燥熱傷肺,咯痰不爽,咽喉幹痛者,配川貝母、天花粉、桔梗等,以清肺潤燥、宣肺化痰,如貝母瓜蔞散。2、用於胸痺,結胸等。本品既能清肺胃之熱而化痰,又能利氣散結以寬胸,故可通利胸膈之痺塞。
  • 瓜蔞薤白白酒湯
    但現在一般都是用水煎前兩味,取藥汁約300毫升,分兩次服,每次服用時,再兌入米醋(據考證,古之白酒,即今之米醋)20~30毫升(有的人則用黃酒)。我在臨床上,二者都用過,但用醋效果較優。此方為《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篇的第一張藥方。主治:胸痺,症見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即「陽微陰弦」之意)者。
  • 瓜蔞的三大功效
    這次唐師傅又打電話來說,這回瓜蔞成熟了,有最新鮮的瓜蔞,等你們來採摘,都送給你們任之堂。大家都很高興,上次老師到市場上買了一批瓜蔞,一個要一塊多錢,這回唐師傅居然把滿院子的幾百個瓜蔞全都送給了我們,我們都很感謝。唐老師說,說那話就見外了,你們經常來百草園種藥,我都沒說謝呢!
  • 瓜蔞
    《本草備要》:栝樓仁,俗作瓜蔞,瀉火,潤肺,滑腸,止血,治熱痰。甘補肺(本草苦),寒潤下。能清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為治嗽要藥(肺受火逼,失下降之令,故生痰作嗽)。又能蕩滌胸中鬱熱垢膩,生津止渴(丹溪曰∶消渴神藥),清咽利腸(通大便。《是齋方》∶焙研酒調或米飲下,治小便不通),通乳消腫。治結胸胸痺(仲景小陷胸湯用之。
  • 【焦樹德】瓜蔞薤白白酒湯
    但現在一般都是用水煎前兩味,取藥汁約300毫升,分兩次服,每次服用時,再兌入米醋(據考證,古之白酒,即今之米醋)20~30毫升(有的人則用黃酒。我在臨床上,二者都用過,但用醋效果較優)。此方為《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篇的第一張藥方。主治胸痺,症見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即「陽微陰弦」之意)者。以本方為主隨證加減,治療胸痺、心痛,確有良效。
  • 瓜蔞的功效與作用
    我國是瓜蔞傳統生產國,栝樓是學名,又被稱為藥瓜、野瓜、吊瓜。瓜蔞在農村很常見,即便到藥店買也不貴。喜生於深山峻岭、荊棘叢生的山崖石縫之中。其果實、果皮、果仁(籽)、根莖均為上好的中藥材。中醫上講,瓜蔞潤肺、化痰、散結、滑腸,主治痰熱咳嗽、咳血、消渴、便秘等,但是「脾胃虛寒,大便不實,有寒痰、溼痰者不宜」。
  • 認識中藥---瓜蔞
    人們尊敬他,讓他給這瓜取個名字,他想了想說,就叫它「瓜蔞」吧。再後來,這個名字又漸漸地被寫成了「栝樓」。照片來自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別名】地樓(《本經》),澤巨、澤冶(《吳普本草》),瓜葵(《針灸甲乙經》),澤姑、黃瓜(《別錄》),天圓子(《東醫寶鑑》),柿瓜(《醫林纂要》),野苦瓜(《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藥手冊》),藥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