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花樹的故事
高興至極,頻婆娑羅王站起來向佛陀鞠躬禮謝。毗提醯王后手拖兒子阿闍世王,行到佛陀面前來。她教太子合掌禮敬佛陀,然後說道:」佛陀上人,阿闍世太子和四百個小孩今天都同時在場。不知道你可否教他們愛與覺察之道呢?」
王后再向佛陀鞠躬。佛陀微笑。他伸手出來拖著小太子的手。王后示意叫其他的小孩上前。他們都是來自名門望族,身上穿著極華麗的衣服。男男女女手腕或腳跟都帶著金環。女孩更穿上閃閃生光的紗麗。阿闍世太子坐在佛陀腳下。這時,佛陀想起他很久以前在迦毗羅衛國的蕃櫻桃樹下與一班貧苦村童的野餐。他默默地對自己承諾,日後回鄉時,必定要訪尋他們,與他們分享法義。
佛陀對小孩們說:」孩子們,在我為人之前,我曾經生為泥土和石塊、植物、雀鳥和許多的其他動物。你們]也一樣曾經是泥土和石塊、植物、雀鳥和動物。或許你們今天與我一起在這裡,是因為我們在過去世有過特殊的關係。也許我們曾帶給大家喜樂或哀傷。
我今天想為你們講一個很多世以前發生的故事。它是關於一隻蒼鷺、一隻蟹、一棵雞蛋花樹和很多的小蝦小魚。那一世,我是那棵雞蛋花樹。也許你們其中有人是那蒼鷺、蟹或小蝦。這個故事,蒼鷺又壞又狡猾,是只給別人痛苦和死亡的傢伙。蒼鷺也令我——這棵雞蛋花樹受苦。但我從那些痛苦中,學到很重要的課,那就是如果你欺騙和傷害別人,到頭來你自己也會被欺騙和受到傷害。
我是生長在一個清香蓮池附近的一棵雞蛋花樹。池裡一條魚也沒有。但離那裡不遠的地方,卻有個很淺的死水塘,裡面住著很多小魚小蝦和一隻蟹。蒼鷺發現塘裡有這麼多的魚蝦,便想出了一個計策。他坐在塘邊,臉上表現得挺愁惱可憐的樣子。
「魚和蝦問他:『蒼鷺先生,你為何這麼懊惱?
我正在想著你們這可憐一群的生活。你們的塘又泥又髒,你們又缺乏食物。我真替你們的苦命感到不安。
「那你有辦法幫助我們嗎,蒼鷺先生?』塘裡的小動物問道。
「其實,如果你們讓我把你們逐一帶到那邊不遠清涼的蓮池裡,那裡應該有更多食物供給你們的。」
「我們也想相信你,但一向以來,誰聽說過蒼鷺會關心魚蝦的。可能你只是想騙我們,把我們]吃掉罷了。」
「你們為何如此多疑?你們應該當我是個慈祥的世伯。我沒有必要騙你們。那邊真的有個很大而又滿載清水的蓮池。你們不信的話,我可以帶你們其中一個先去視察。他回來便可以告訴你們,我是否在說真話了。
「蝦和魚經詳細商討後,決定讓一條年長的魚跟蒼鷺前去蓮池。這條魚身上多刺,魚鱗堅硬如石。除了遊得很快,他也能在沙上活動自如。蒼鷺把他銜在嘴裡,飛到蓮池。他把老魚放進池裡,好讓他能仔細視察一番。這蓮池真的十分寬敞,池水清新涼快,又有很充足的食糧。當他回到舊塘,便將一切情況報告。
肯定了蒼鷺的好意,魚蝦都央求蒼鷺把他們搬到蓮池。狡滑的蒼鷺當然答應。他繼續一一把魚銜在嘴裡,然後飛去。但這次,他並非把他們帶到蓮池。他飛往那棵雞蛋花樹,將魚放在樹的椏枝上,撕下它的肉來吃,剩下的魚骨則扔到樹腳下。他就是這樣,逐漸一一把魚吞噬。
「我就是那棵雞蛋花樹,所以我見證發生的這一切。雖然我十分憤怒,但卻沒法阻止蒼鷺。一棵雞蛋花樹的根牢牢地抓著泥土。它只會長出枝葉和花朵。它不能四處走動。我也不能大叫來警告魚蝦真實的情形。我就連把樹枝伸長來阻止蒼鷺吃魚也做不到。我只有坐觀慘況。每次蒼鷺把魚肉撕下的時候,我都感到無限痛苦。我覺得自己的樹汁快將乾涸,而樹枝也將斷掉。一滴滴像眼淚的液汁聚集在我的樹皮上。不過,蒼鷺沒有察覺到。連續幾天,蒼鷺都繼續這樣把魚吃掉。當魚已全部吃光,他便開始打蝦的主意了。在我腳下堆起的魚骨,就足夠裝滿兩個大籮。」
「我知道身為一棵雞蛋花樹的職責,是要用芬芳的花朵美化森林。但我當時實在被蒼鷺的所作所為和自己的無能為力折磨得很痛苦。假如我是一隻鹿或一個人,我便可以做點事。但被樹根系在地上,我完全動彈不得。我當時發願,如果我將來生為動物或人,我必定會盡力去鋤強扶弱。」
當所有的魚和蝦都被蒼鸞吃盡,便只剩下那隻蟹。仍然未滿足的那隻蒼鷺對蟹說道:『世侄,我已把所有的魚蝦都搬到蓮池去快快樂樂的生活。這裡現在只剩下你一個,你一定很是寂寞了,讓我也把你搬到蓮池吧。」
「你怎樣帶我去?」
「就像我帶其他的一樣,用我的嘴巴。」
「我滑掉下來怎麼辦?我的殼會破成碎片。」
「不用擔心,我會很小心的。」
蟹細心考慮。也許蒼鷺真的把魚蝦都運去了蓮池,但如果他都把魚蝦們騙去吃掉,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於是,蟹便想了一個辦法來確保自己的安全。他對蒼鷺說:『世伯,我怕你的嘴巴不能把我銜起,倒不如你飛時我抓著你的頸背為好。」
「蒼鷺只好同意。他等蟹爬到他的背上抓緊,然後便飛到空中。但他沒有把蟹帶到蓮池,而又是把他帶到雞蛋花樹那裡去。」世伯,你為何不把我放入蓮池?為什麼我們在這兒著地?」
「哪有蒼鷺會把魚蝦搬到蓮池?世侄,我不是施恩的。你看到雞蛋花樹下的魚骨蝦殼嗎?你的生命也將在此處終結。」
「世伯,魚蝦們或許被你騙到,但我沒那麼容易上當。快把我帶到蓮池,否則我用爪將你的頭割掉。」
蟹把利爪插入蒼鷺頸裡。剎時的剌痛令蒼鷺大喊出來:」別這麼用力!我會立刻帶你到蓮池!我答應一定不會把你吃掉!」
蒼鷺把蟹帶到蓮池,準備把他放在水邊。但蟹仍不肯把他的放鬆。想起所有被他矇騙而喪命的魚蝦,他禁不住把利爪割入蒼鷺的頸裡,直至他的頭脫落。這時,蟹才自己爬進水裡去。
「孩子們,我當時就是那棵雞蛋花樹。這一切我都親眼看到。我學到了如果我們對別人慈愛,別人也會對我們慈愛;但如果我們對別人殘忍,遲早我們自己也會遭逢同樣的命運。我發願在我的所有未來世,都會全力去幫助人。」
小童都覺得故事很好聽。他們被雞蛋花樹的痛苦所感動,更同情那些無助的小魚小蝦。他們又鄙視蒼鷺欺詐殘暴的行為,但十分欣賞蟹的精明果斷。
頻婆娑羅王起立。他合掌鞠躬,對佛陀說:」師父,你和我們老幼都分享了重要的一課。我真希望阿闍世太子會把你的話牢記心中。我們國家真有福澤能得到你的光臨。」
(選自一行禪師《故道白雲》)
寺院簡介
重慶市北碚區縉雲山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聖地,與四川青城山、峨眉山並稱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縉雲山上雲霧繚繞、群山疊翠深處便是千年古剎縉雲寺。縉雲寺始建於南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後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曾親筆賜名「禪真宮」。公元627年,唐貞觀元年,浙江幽谷淨滿禪師入蜀,按其師無見睹禪師指示,「逢縉則上,遇雲則住」,進山重建縉雲寺。萬曆二年(1574年),明神宗皇帝敕賜縉雲寺為「迦葉道場」,自此,縉雲寺成為國內唯一的迦葉古佛道場。
1931年,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太虛大師在寺中創辦的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使縉雲寺在整個中國佛教界聞名遐邇,培育了大批佛教人才。太虛大師、法尊法師、正果法師、惟賢法師是縉雲寺自清末民國至今時代,幾代高僧的代表人物。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思想,後來發展為「人間佛教」的思想,如今,「人間佛教」思想經過眾多繼承者的闡揚發揮,越來越受到佛教界廣泛重視。縉雲寺將遵循太虛大師「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現實」的教導,努力開展弘法利生事業,以此報答祖師教誨之恩。
祈願縉雲寺在新時代重現昔日輝煌!
善心善行,不忘初心
踐行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學佛先做人,人成則佛成
客堂電話: 023-68867229
17783000937
地址:重慶市北碚區縉雲山內
路線:6號線→583路→520路(縉雲寺)
6號線→583路→518/520路(溫泉寺)
感恩各位的關注和護持,
祝您合家幸福、六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