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說中國的瑰寶:漢字.
可能有的朋友對於我們的漢字理解只是看書啊,寫字啊,之類的.感覺不出漢字妙在何處,其實漢字從倉頡造字經歷了幾千年,這其中對於字體的衍化也經歷了很多次的變革,但字的本質沒有變化.
我們中國的漢字,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的,音,形,意.
正是基於這三個要點,我國古代就有了測字術,測字也叫相字,相傳我國的測字術起源於周秦時代,但是要說測字術真正興盛的時候,而是在我國的宋代.在宋朝,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相傳測字達到了爐火純表的地步,這個人就是謝石, 是成都人,字潤夫。在宋徽宗宣和年間的時候,以相字為生,直到現在測字方面的書籍一直把謝石奉為宗師.
下面我們就來說幾則謝石測字的小故事,從故事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中國的漢字之秒.
1:在當時,有一位讀書之人,想要考取功名,就找到了謝石,要測一下能否考取,於是寫了一個"乃"字.各位可不要小看這個字,一般來說測字都是拆字或是加字,但這個字相對比較簡單,不好拆分,下面我們來看看謝石大師是怎麼解析的,謝石一看這個字就對來的人說,"乃"字,是"及"字不成,所謂及字,就是及第的意思,想要考取功名的人,及第不成,肯定是不好的.到後來,這位讀書人果然沒有考中.
2:謝石出名以後,宋高宗微服私訪,看到謝石以後沒說話,只是用手中的拐杖在地上寫了一個"一"字,謝石一看,說:"土上加一划,乃是一個王字,您肯定不是普通人,一定是位當權者.",高宗一看有點意思,就又在土上寫了一個"問"字,這個問字在當時是個繁體字"問",因為當時是在土上所寫,不是很平整,所以造成了門字的兩豎分別向外傾斜,謝石一看又說:"左看是個君,右看是個君,您一定是當朝的天子".於是趕緊跪在地下磕頭.
我們從這則故事中就可以看到漢字的妙處,漢字的組合,還有當時所處的環境都密不可分,拆字,加筆都恰到好處.
3:說當時有一戶人家,妻子懷孕了,寫了一個"也"字,想要知道懷的是個男孩還是女孩,於是讓她的丈夫,拿著字去找謝石,謝石一看,就對這位丈夫說,"這個字不是你寫的,而是你的妻子寫的".這位丈夫回答:卅"的確不是我寫的,可是您又是怎麼知道是我妻子所寫的呢?"於是謝石說:"也"字,是一個語氣助詞,像什麼"之乎者也哉"這類的,所以我判斷是你的賢內助所寫."也"字,又象是"卅"加上個"一"字,你今年三十一歲?對嗎?來人點頭稱是,接著謝石又說:"也"字,加上三點水為"池"字,加上馬為"馳"字,現在既無水,也無馬,所以今年你哪也去不了,加上"人"字為他,現在不見他人,說明你妻子的近親都不在了,而且加"土"為地,現在土也不見了,說明田產也沒有了.來人大驚,所說的全對.於是對謝石說:"現在我妻子是懷孕過月了,想看看為什麼還不生".謝石說:必是十三個月也。"也"字中間有"十"字,兩旁兩豎下,為"十三"。"也"字加"蟲"為"蛇"(古代寫法)字。今你妻懷的是蛇妖也,然不見蟲,則不能為害。到後來,話所說的話全都應驗.
當然這則小故事或許有些神化,不過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測字中,添加筆畫,對應於所要預測的事情,還是有一定的哲理的.
在測字書中有一句話,我認為非常有道理:"字同事不同,不宜此而宜彼,事同字亦同,倏變吉而為兇 ",對於傳統國學,我們一定要仔細研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一定要加倍努力,探求其中的奧秘.
好了今天先講到這,明天我們接著講另一位測字大師的故事,請大家及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