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於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應變求變,在創新中求突破,推動文科教育創新發展,構建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學科專業發展新格局,新文科建設才能上水平、上臺階 」。這是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近年來在深化專業改革,提升新文科內涵建設上的經驗體會。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人工智慧時代的發展,社會需要更多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新文科建設要從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入手,不能各自為政,故步自封。對此,培養超越現有專業局限與學科局限,專業素養高、學術能力精、綜合實力強、有創造視野的新人才刻不容緩。近年來,我校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價值導向性,堅持立德樹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提高了大學生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他們立足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新文科的改革與發展路徑,打破院系專業之間、學科之間、學科與社會之間的壁壘,不斷優化學科與專業布局,形成五大特色專業集群。其中,藝術類專業群(覆蓋9個專業、相同學科內交叉)、語言類專業群(覆蓋6個專業、相同學科內交叉)、經濟管理專業群(覆蓋6個專業、相近學科間交叉)、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覆蓋8個專業、文理學科交叉)、汽車電子與服務工程專業群(覆蓋5個專業、學科內交叉)。他們以新文科理念為引領,創新文科專業「一專多能多元化」的育人模式,突破了傳統文科單一的固化模式,將人才培養的著眼點聚焦在複合型、時代性、融通性、特色化等方面,依據新文科內涵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基於知識結構、能力要求、專業素養有效融合的培養規格,確定了文科專業「一專多能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打破年級壁壘和專業壁壘,構建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實現「一專多能」;通過「分類培養+分類卓越」,實現「多元化」目標。在這種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已獲批吉林省本科人才培養改革項目A類1個、B類1個;特色高水平專業2個、一流專業3個;校內培育一流專業6個。
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堅持以產教協同共享為途徑,構建文科專業「雙主體」的實踐育人體系,通過企業與培養方案對接、企業與課程建設對接、企業與課堂講授對接、企業與實習實訓對接、企業與科研對接等五種對接形式,實施「2.5+1.5」「3.0+1.0」的實踐育人模式,建立了校企雙主體的實踐育人機制,打破了傳統文科重理論輕實踐的瓶頸,實現從認知實習、專業實習、頂崗實習到畢業實習的全覆蓋。
新文科的顯著特徵就是交叉融合,融合就是互動、創新和突破。為進一步培育文科專業的育人模式,我校以新興交叉學科為依託,構建了文文交叉、文理交叉、文醫交叉、文工交叉的平臺。2018年12月,福祉學科獲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新興交叉學科」,整合了校內醫、文、藝、管、理、法等多個學科資源,形成了「醫養結合、護養結合、管養結合、頤養結合」的多學科交叉融合人才培養體系。以新興交叉學科為輻射,構建了「跨學科、跨專業、跨院校」的「三跨融合」的育人平臺。國際學院通過學科內的交叉融合,打破專業壁壘,構建跨專業的選課平臺,形成「專業+教育」「專業+IT」「專業+國際營銷」「專業+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方向;音樂舞蹈戲劇學院構建了吉林省乃至全國唯一以音樂、舞蹈、戲劇三個專業交叉融合、聯合培養人才的民辦高校,申報的傳承項目《東北秧歌》,成為吉林省唯一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高校;藝術學院通過文理交叉,以信息技術為依託,與社會福祉學院共同構建了藝術教育與福祉文化交叉的育人平臺;兒童福祉學院推出《兒童福祉學》特色課程,出版了涵蓋教育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醫學等多個學科的《兒童福祉學導論》,拓展了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內涵和外延;商學院通過經濟學、管理法、理學的交叉融合,成立了吉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吉林省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基地,聯合全國13所高校編寫出版了國內第一部融合管理學、醫學、心理學、信息學等學科的《健康企業管理》國家規劃教材;文學院與理工學院通過交叉融合,成立了「高校中文專業大數據教學研究中心」,也是吉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學校堅持以質量成效提升為目標,推進文科專業多措並舉,進一步深化了教學改革。新文科更加注重內化教育,以文化人,以德養人。2019年,學校啟動了「以培養學生為中心,堅守三條主線」的質量文化建設工程。一是通過統籌規劃、分類施策、提前培育、項目植入,強化專業內涵建設;二是通過賽教一體、研培相長、先進引領、名師護航,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三是通過校內循環、校外循環、評建共促、上下聯動,強化教學質量監控。通過創新抓好新文科建設,學校培養了一批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文科人才,湧現出中國電影界的一顆當紅新星《我不是藥神》的電影導演文牧野、「全國百優志願者」梁鈳、「全國最佳人氣講師」李超滿、「吉林省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劉偉超、「吉林省十大創業先鋒」陳永利等一大批先進人物;一批「吉林好人」「長春好人」「吉林省百優大學生」「長春市優秀大學生」「吉林最美抗疫志願者」「長春最美抗疫志願者」等先進典型不斷湧現。
今年11月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未來,學校將以區域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新變化與新問題為牽引,以學科整合為途徑,構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學科專業體系,推動傳統文科轉型提升;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為手段,以交叉複合為途徑,探索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交叉學科,激活文科專業的新的生長點,進一步加快高校新文科創新發展,為全面助推吉林省地方經濟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紮實理論保障與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賦予新的動能。(通訊員:宮春豔 解克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