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遊秦嶺子午峪,參觀道教金仙觀

2020-12-23 JSL創作室

子午峪位於長安區子午鎮境內的一條溝,古時是長安城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峪長六百六十裡,子午古道從這裡由北向南,穿過秦嶺,到達漢中,繼而到達成都。

子午峪有很多歷史故事,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為博得妃子一笑,便命人修了從四川涪陵到長安的古道,快馬傳送荔枝到長安;王莽、漢武帝、諸葛亮也在此留下歷史故事;還有子午峪左側的小五臺,當年曾發生過激烈的戰爭,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金仙觀。

進入峪口不久,可以看到一座石橋,傳說是左宗棠捐建的;再向內,在一條小溪,上有一石頭砌的龍王廟,雕工非常精美;不遠處還有一歷史遺蹟「慈善橋」。

跨過慈善橋,不遠處就看到一個石頭牌坊,上面寫著「金仙觀」三個金色的大字,再轉過一個彎,一塊巨石橫亙在面前,像是道觀的「影壁」,亦可稱是「玄關」,上面左半部分用中文刻著紅字的「金仙觀」,右半部分則是用綠字刻著的韓文和拼音,金仙觀就在巨石的後面。

金仙古觀坐南朝北,背倚金仙峰,與小五臺遙相呼應。金仙觀獨向陰崖,依山而建,規模不大,氣勢不凡。金仙觀的道觀風格與中國其他的道觀大不相同,整個建築群講求中軸對稱,基本遵循一種上升的趨勢。

隨著中韓文化交流的開展,越來越多的韓國道教人士到「金仙觀」遺址「尋根問祖」,越來越多的韓國道教人士到這裡與中國道教界人士進行宗教活動交流,道觀內可見的韓國文字痕跡頗多,有一方石刻是韓國道教協會會長崔炳柱先生題寫的「韓國道教祖庭」。

金仙觀大殿一字形擺開三座,中間是大殿,兩邊是慈航殿和財神殿。道觀門外的上善池,與眾不同,池中的神獸馱著的是元寶,就連殿前的香爐也是元寶的造型,體現了道家的一種為眾生祈福納財的追求。

最令人稱奇的是藏經閣,具有濃烈的韓國氣味和清朝圓頂風格,與之對稱的是一棵參天大樹,這說明道家靈活運用,因地制宜,有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沿大殿而上,經過一段攀登,就來到金仙亭,從亭子俯瞰整個金仙觀,整個建築群自然般地鑲嵌在山坡上,並遵循道教建築、服從地形地貌的自然特徵,依山就勢,據地設廟,形成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格。

站在金仙亭上,沿荔枝道向南看去,古道幽幽,從金仙觀沿溪流而上,穿越二桿子梁,我仿佛看到一騎駿馬飛奔而來,空氣中還仿佛瀰漫著荔枝的清香,向長安疾馳而去。

再鳥瞰谷底,更見子午道的綿長,仿佛聽說三國時諸葛亮討伐中原,大將魏延建議出子午峪直取長安,不出三月就能取得中原的謀略。而諸葛亮懼子午峪古道兇險,不宜帶領三軍,以至三伐中原不成,終成千古遺恨;仿佛又看到楚漢爭奪天下時,劉邦出兵子午峪,一舉奪得鹹陽,取得天下。

道聽途說,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故事,可它為我們登山增加了更多的樂趣,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來金仙觀逛廟會,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十五日、七月二十六日和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廟會期間,十方信士雲集,不僅有隆重的祈福法會,還有民間群眾藝術團、鑼鼓隊特地趕來助興。

相關焦點

  • 走進世界地質公園終南山:從子午峪穿越皇峪
    子午峪曾經是古代長安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稱子午古道。這條古道至今仍存在著諸如棧道、摩崖石刻、「二柏一石頭」等古代遺存,金仙觀所在山上就有漢代玄都壇和唐代金仙觀遺址。
  • 《裝臺》疤叔西安秦嶺隱居地,竟藏著這麼多絕美風景!你去過嗎
    疤叔來子午峪隱居修行,普通遊客又能玩什麼呢?現在的子午峪,已經不能自駕進山了。所以自駕遊的遊客只能把車停在秦嶺子午峪保護站門口的停車場內。但用腳步丈量子午峪,你會邂逅更多的人文風景。如果你喜好秦嶺穿越,子午峪內有多條經典的秦嶺穿越路線值得一遊。
  • 秦嶺五道梁看白鵑梅
    因為疫情影響,大巴車只能停的比較遠,走到子午峪口進去。子午峪是陝西秦嶺第一個保護站所在地,所以檢查比較嚴格,查身份證、登記。原來有擺渡車,可以擺渡到金仙觀,現在沒車了,只好走路進去,這種水泥路驢友都不喜歡。金仙觀的大石頭很有氣派,金仙觀和韓國源淵比較深,是韓國道教祖庭,所以這裡時不時有韓國人敬香。從左臂峪進來後,看到一片竹林,竹林後面有一個修行的院子。
  • 大美秦嶺|秋深子午峪
    編者按: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為充分展示大美秦嶺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更多人了解秦嶺、保護秦嶺,「學習強國」陝西學習平臺與西部網、陝西頭條聯合啟動「大美秦嶺」主題徵集活動。
  • 子午道 秦嶺六道,子午為王
    巍峨的秦嶺從來沒能阻擋住人們探索的欲望和前進的腳步。    在古代,穿越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谷道、武關道。秦嶺地區山高谷深,儘管這六條大道全都佔據險要地段,但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
  • 一個人穿秦嶺,走錯岔路到另一條山溝,幸遇70歲旱菸老人領出山
    從前,總不理解那些在秦嶺淺山遇險的西安驢友,就在山邊上轉轉,還能走迷路了?直到自己在秦嶺裡也走錯了一次路,才知道秦嶺淺山穿越看似沒有難度,卻也潛藏著風險。今年10月底,抵擋不住秦嶺紅葉的誘惑,傻大膽的我決定自己進山看看。
  • 子午道,縱貫秦嶺的千年古道
    《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簡稱石門頌,也叫楊孟文碑,是時任漢中太守王升為追記原漢司隸校尉楊孟文開鑿石門、疏通褒斜古道、溝通漢中與長安聯繫而撰寫的碑文,碑文不僅頌揚楊孟文鑿通石門的功績,還標註了「道由子午」,透漏出當年劉邦穿越秦嶺的路線。
  • 秦嶺六大道 為什么子午谷為王?
    子午谷又名子午峪,位於現在的西安市長安區子午鎮境內,南北縱向有330公裡,北方出口稱為「子口」,南方出口稱為「午口」。孔夫子見我就下馬,皇帝見我也低頭……」    作為戰場的子午谷    時雨時晴的秦嶺險道    要說子午谷,必須先從秦嶺六道說起。
  • 87張照片,28個目的地,帶你走進秦嶺.
    >圖文 | 土豆秦嶺,一道龍脈,橫亙在那裡,提攜著黃河長江,統領了北方南方,它是中國最偉大的一座山,當然它更是最中國的一座山。我就是秦嶺裡的人,生在那裡長在那裡。話說生在哪兒,就決定了你。所以我的模樣便這樣,我的脾性便這樣。當這一切成為了歷史,燦爛早已蕭瑟,躁動歸於沉寂,回過頭看去,巨大的災難,一場荒唐,秦嶺什麼也沒改變,依然山高水長,蒼蒼莽莽,沒改變的還有感情,無論在山頭或河畔,即使是在石頭縫裡和牛糞堆上,愛的花朵仍然在開,不禁慨嘆萬千。
  • 在西安秦嶺腳下的小山村,家家戶戶只喝山泉水,村民:泡茶特別香
    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新一線城市西安原來還有很多小山村,它們分散在西安的秦嶺北麓,離現代城市只有一步之遙,但它們仍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傳統,成為許多遊客和驢友探索的地方。西安市長安區子午鎮子午峪峪口就有這樣一座小山莊,家家戶戶都喝著從山谷流出的泉水,村民告訴我:這個泉水讓茶變得很甜!
  • 遊秦嶺鄠邑慄峪記 體會失意柳宗元和富二代酈道元不同心境
    秦嶺北麓,據說大小有72峪。峪,顧名思義,山之谷也。因工作地變化,幾乎從長安一直往西到鄠邑,大小也進數十條峪口,但景色各異,峪峪不同。來鄠邑近3年,有意無意進入過太平峪、澇峪、甘峪、化羊峪、潭峪等峪口,因時間原因,大多「淺嘗輒止」,即使專門開闢一天時間爬潭峪兩次,也是草草收場,總給以後留個念想。
  • 《神奇的秦嶺七十二峪系列(三十五)》
    2021.2.4.作者:竇文彬  楊永輝編者按: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
  • 史學家為什麼感嘆子午道「秦嶺六道,子午為王」?
    在古代,穿越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谷道、武關道。秦嶺地區山高谷深,儘管這六條大道全都佔據險要地段,但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
  • 西安秦嶺休閒遊,此練腿路線值得去!3小時輕徒步,人少路野景美
    龍頭殿前的巨石,站在這裡可以俯瞰壯美秦嶺自從愛上了秦嶺徒步遊,最近只要天氣不錯,便蠢蠢欲動一心向山行了。這不,昨日西安天氣晴好,和好友相約,又成功挑戰了一條秦嶺徒步路線。【扯袍峪】位於西安長安區楊莊汪峪村,距離西安大約50公裡,算是距離城區較遠的秦嶺峪口之一。再加上進山的道路距離環山旅遊公路較遠,所以相較於子午峪、灃峪、天子峪等,這裡遊人較少,也更加清靜。如今【扯袍峪】可以直接把車開到山腳下的,從山腳登頂【人頭山】,以我們邊走邊拍照的「龜速」,3小時也就登頂了。所以非常適合自駕遊。
  • 西安秦嶺「野遊」路線,自駕、摩旅、徒步均可,景美休閒人不累
    從今年年初開始,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子午峪、大峪、小峪、石砭峪、庫峪等眾多峪口陸續建起了秦嶺保護站,私家車已不能自駕進入。今天,小漁要為大家推薦一條秦嶺淺山峪道,依然可以自駕駛入,當然徒步、騎行、摩旅同樣可行,沿途風光秀美、古寺遍布,比較適合休閒遊。初冬天氣晴好,想進山逛逛的朋友,不妨一去。
  • Salomon問道終南系列越野賽-秦嶺光頭山三攀
    8月9日,我們在秦嶺光頭山準備了一場垂直爬升的VK訓練賽,起點位於雞窩子村秦嶺農家(海拔1850米),折返點海拔2850米+,單程4.5公裡的路線累計爬升超過980米。
  • 魏延向諸葛亮獻子午谷奇謀,明末用上了,坑死「闖王」高迎祥
    據《元和郡縣圖志》載:「今洋州東二十裡曰龍亭,此入子午谷之路。」龍亭位於漢中平原最東端洋縣的川道口處,其東為丘陵山嶽地區,其西則是漢中平原區。但是子午道有兩條,到底是走新子午道還是舊子午道(其實有三條,第三條為子午新道,但這條是清嘉慶年間所修),從路程上看,舊子午道要通過四個海拔高點,從西至東,分別是黃金峽大拐彎(970米)、饒峰關(1116米)、蓰閣(1905米)和秦嶺梁(2041米)。
  • 這種秦嶺,才是「龍脈」的精華
    (※八水: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而我們的秦嶺之行,就從灃峪口——西安人的「後花園」開始。灃峪口西安秦嶺分水嶺210國道冬景灃峪口裡的歷史景點非常之多,黃峪寺就是其中之一。 灃峪口,黃峪寺盤山小路如今秦嶺猶在,而唐代的翠微宮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我們只能憑藉著劉禹錫所作的《過翠微寺》來想像這座宮殿曾經的輝煌了:翠微寺本翠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