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為充分展示大美秦嶺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更多人了解秦嶺、保護秦嶺,「學習強國」陝西學習平臺與西部網、陝西頭條聯合啟動「大美秦嶺」主題徵集活動。重點展示大美秦嶺的風光、人文、地理、生態等,講述秦嶺厚重的歷史人文和文化遺存,以及保護秦嶺的鮮活故事。
踏入子午峪,天依舊霧蒙蒙的,幸好沒下雨,但頭天晚上的雨還是讓這山路很是溼滑。站在山腳下看,山的層次已經出來了,翠的依然翠綠,但黃蘆已經黃了,柿子樹葉變得淡紅,一些不知名的葉子都換了漸變色,但不是很明顯。順著山路依次爬高,走在林間忽然就有了秋的感覺,有點蕭條,沒有春天的朝氣蓬勃,沒了夏的深綠盎然,翠綠間夾雜著枯敗,纏綿大樹的藤蔓基本都枯萎了,耷拉著蔫蔫的枯葉,隨意伸展著枝條,好似要拉住季節的衣角,還想在翠綠美麗,捨不得鬆開大樹的手。
終於走出密林了,雖然沒有陽光,但見到天日視線猛地就開闊了,一大片的紅葉就那樣肆意袒露在眼前了,驚呼著季節的神奇,一條踩出來的一米來寬的山路,一邊蒼翠欲滴,一邊紅葉似火,有一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繼續腳步,榛子林近接遠迎,仿佛夏天的腳步聲還沒遠,秋就破門而入了。夏天時碧綠的榛子樹葉此刻都黃亮了,偶爾一兩株灌木把緋紅的葉面鋪在榛葉裡,青翠的松柏也探頭探腦,一兩株淡紫色的鮮花依舊開放,猶如瑪瑙的紅果掛在手邊,採了一串,就當是相思豆了。一串串黑的發亮的黑豆不甘示弱地架在枝頭,紅與黑的較量。手邊不時有紅葉熱情的「拉手」。
好似在向我「炫耀」她的顏色。一時間,梁上真真熱鬧,赤橙黃綠青藍紫,好似一塊巨大的調色板,只不過調色師是季節。
穿過一片林子,再反身上梁,站在山頂,映入眼帘的群山似乎要將這深秋燃燒,整個逶迤的山梁似一條紅腰帶,蜿蜒盤旋在梁頂,漸變色的紅紗飄搖。深紅,橙紅,淺紅,緋紅,淡紅,皮紅,肉紅……你所能想到和你想不到的紅都聚集在眼前了。繞開遮擋眼睛的枯枝,整個放眼能及的山川溝梁,無不披紅掛彩,紅的像春花綻放,只是這顏色熱烈異常。此刻真的領悟了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精髓了,真的佩服古人的文採,七字便寫出了秋的精髓與神韻。把它們留在鏡頭裡,可發現多麼高的像素都沒有眼睛看到的真切。隨著腳步移動,這熱鬧的山巒溝梁上一山紅遍萬山呼應,好似移動的油畫。
頭頂是高大的樹木,葉子有點稀疏,能透過光線,透光的葉子不是深紅,是橙與紅的交織,樹身深褐色,腳下是泥土,樹木不是很稠密,一幅大自然的油畫,顏色漸變得那麼自然,沒有一絲一縷的刻板,多麼高明的畫師都臨摹不出它的神韻。站在樹木間,站在紅葉裡,我就是畫中人。
落在腳下的紅葉,無人踩踏,它也紅得乾淨,默默的化泥入土,沒有任何怨言。如果人也像這林間的樹木多好,春時綻放美麗,夏日綻放魅力,秋時綻放熱烈成熟,冬時斂收回藏,不爭不搶,萬千林木生長在山裡,大葉小草,藤蘿野花,修竹綠蘿,一片山梁萬千生物,都在春生秋熟,平和得生長,平和得美麗。
作者:耀州區法院幹警 翟春玲
編輯:鍾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