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者3小時40分跑全馬 握著小圈讓運動常態化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廣州日報

帶著盲人跑馬

120個健全人帶20個視障者跑步

視障者全馬最佳成績3小時40分

志願者曉燕(左)和視障跑者楊俊一起進行日常跑步訓練。

志願者曉燕和視障跑者楊俊跑步時都會握著「陪跑圈」。

每周二傍晚,天河體育中心(簡稱「天體」)外場周長1.1公裡的跑道上,總會出現一對對揮汗如雨的跑者,兩人有說有笑,他們手上還同時握著一個彩色橡膠圈,定睛一看才察覺,其中一人是一名視障者。

這樣的場景已在天體上演了3年之久。跑者們都來自廣州市無障礙健康運動協會,協會的副會長楊俊是一名只能略微感到光亮的視障跑者,他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協會現在有120個健全人志願者,20名視障者,大家都通過運動得到了健康,也認識了更多的朋友。」

在協會志願者的幫助下,視障者不但走出家門,還有人參加了馬拉松比賽,並獲得全馬3小時40分的好成績。

楊俊今年29歲,穿著運動服的他顯得身材魁梧。四五年前,家住在黃埔區黃船社區的他,總是有意無意間被家人提醒,「你怎麼這麼胖」,「你這樣胖下去怎麼行」。

但楊俊很無奈,從初中開始,他的先天性白內障病情急速惡化,雙眼只留下微弱的光感,「我只能感受到路燈,但眼前的地面,前方的環境就看不到了」。

握著小圈跑大圈

楊俊和跑步的結緣非常偶然。2015年,在黃埔區盲人協會做速錄員的他被問到,想不想參加廣州馬拉松(簡稱「廣馬」)。當時廣馬方興未艾,廣州有一個名為Gmfive的跑團前來盲人協會做公益,與協會的視障人員組成興趣小組,想通過陪跑的方式讓他們走出家門參加運動。

「他們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共來了五六十人,因為年齡相仿,我們很快就成了朋友。」楊俊說,剛開始他也有所顧慮,擔心運動會有危險,但因為和志願者很快有了共同語言,他不再瞻前顧後,開始和志願者們一起跑步,「跑步的時候,我們一同握著一個橡膠做的『陪跑圈』,志願者往左拉,我就往左跑,往右拽,我就靠右,他們有時也會大聲喊,『減速』、『靠右』,我們就根據他們的指示做動作」,楊俊邊說,邊拿著手中的「陪跑圈」比劃著。

2015年底,在跑團年輕人的幫助下,區盲人協會30多個視障者都完成了廣馬的5公裡迷你馬拉松,「其實很多人體力不濟,是在他們帶領下走完了5公裡。比賽後我就愛上了跑步,我喜歡大家跑步時的那種氛圍,跑步也讓我的身體變得健康了,雖然剛開始鍛鍊時很累,想放棄,但堅持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自己的體重降了下來,我變得更健康了,所以我真不希望這群志願者走,我想繼續跑下去」。

自此,楊俊便有了希望讓視障者長跑運動常態化的想法,他和志願者溝通,力圖一步步將這個特殊的跑團建立起來。

讓視障者運動常態化

江映繁是最初的那批志願者之一,最大的愛好就是跑馬。那一年,江映繁因跑中國香港馬拉松認識了盲人和聾人組合的猛龍隊,受到感染的他,也決定在廣州推廣公益跑和無障礙出行,得知楊俊的想法後,立刻表達了支持。於是,楊俊負責召集有跑步運動意向的視障者,江映繁則開始聯絡和協調那些願意充當視障人士陪跑員的志願者。

很快,這個特殊跑團的管理層就浮出水面,「我們經過商討,把肢體障礙的殘疾人也一起納入進來,建立起協會的理事會,最初視障跑者有10人,肢體障礙者有三四個,志願者則佔到協會總人數的2/3左右」。

2016年9月,廣州市無障礙健康運動協會作為社會組織在市民政局正式註冊。江映繁告訴記者,協會召集來的志願者也來自各行各業,他們各展所能,充分利用手上的資源,讓協會迅速發展壯大,「我們的志願者有IT工程師、老闆、護士等,他們都是有愛心又愛跑步的人,當時我們和志願者、視障者和殘障人士協調後,大家就約定每周二晚上6點,固定在天河體育中心外場進行長跑訓練,風雨無阻」。

如今,協會的視障跑者已經達到20人、肢體障礙者10人,固定來陪跑的志願者達到120人。楊俊說,當年他希望每周都能跑步健身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我們20名視障跑者中,全盲的佔到2/3,經過我們每周的鍛鍊,15個人擁有了跑半程馬拉松的能力,5個人可以跑全程馬拉松,其中最快的視障跑者,全馬的成績能達到3小時40分。」楊俊興奮地說。

首馬完成「5小時13分」

楊俊是5個能跑全馬的視障者之一,現如今國內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事,他都儘可能地參加。能跑完全馬,他把很大一部分功勞都記在了志願者的身上,參加馬拉松運動3年,楊俊比之前瘦了20斤,身體愈髮結實魁梧。

「我的第一個全馬陪跑員叫佳媚。」說起這名字,他特地停下來,向記者強調「佳」和「媚」字怎麼寫,「那是2017年的貴陽馬拉松,跑全馬必須要有充足的體能儲備,而作為視障人群,我們必須要和陪跑員有足夠的默契,才能完賽。佳媚每個周中、周末都會特地來和我一起訓練,一直堅持了4個月。」

楊俊說,在訓練的後期,佳媚臨時調往東莞工作,但為了不影響楊俊訓練,佳媚總是在前一天晚上坐高鐵回到廣州,住在很便宜的快捷酒店裡,第二天一清早,就拉著楊俊做長途跑,「當時的廣州已經是夏季,所以我們只能在清晨氣溫較低的時候跑步,每周訓練的時候,佳媚都會準時過來,風雨無阻」。

楊俊說,佳媚的那份恆心讓他非常感動。每周來回陪他訓練都是佳媚自費的,雖然當初她只是口頭答應了楊俊,但卻一諾千金,從不失約。臨到貴陽馬拉松,又是佳媚陪著他一起坐高鐵到貴陽,最終,楊俊以5小時13分的成績,完成了人生首個馬拉松。

如今,楊俊的全馬成績已經提高到了4小時18分。他說,自己成績的提高也得益於後期遇到的陪跑員,「後來,我遇到了一個開公司的老闆,叫陳吉,他非常嚴肅地指點我怎樣練速度;2018年,我遇到的陪跑員叫常勇,他特別認真,不斷地糾正我的跑步技術,我都有點怕他。但每次跑步時,我都能感到陪跑員積極向上的一面,他們不斷鼓勵我完賽,這種被人勉勵的感覺,有時比和家人在一起還要好」。

癌症康復後堅持陪跑

而最讓楊俊感動的,是協會當初的組織者江映繁。

「2016年,協會成立沒多久,他就被檢查出罹患鼻咽癌,住院治療了,我們當時都很擔心他,覺得他以後可能再也跑不了了。但我沒想到,2018年4月,我的耳邊又重新聽到了他的聲音。」楊俊告訴記者,江映繁很早以前就開始做公益,長跑也是他多年的愛好,他從2011年第一屆廣馬開始,就連續參加這項賽事。

「江映繁告訴我,經歷了這樣的病痛,才更加了解到生命的含義。他覺得,對於視障人士來說,資金的資助其實並不能真正幫到他們,只有帶著他們離開社會邊緣,參與到馬拉松賽事裡來,才是真正的幫助,因為跑步能讓他們融入到社會裡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自身的經歷出發,楊俊感到江映繁的話特別對。重新回到協會後,江映繁仍然堅持帶領著殘障人士陪跑。

去年的廣州馬拉松比賽,江映繁作為一名輪椅跑者的陪跑員,再次出現在賽道上。

讓更多視障者走出家門

「我認為我對馬拉松的熱度,再過兩三年就會『退燒』了,但對於跑步這項運動,卻會一直熱愛下去。」楊俊說,跑步給視障人群帶來的改變是全方位的,「我們很多人原本都生活在社會的邊緣,正是長跑才讓我們走在一起,才讓我們性格變得開朗,體質得到增強,我的目標就是鼓勵更多視障者參與到長跑運動中來。」

「你可以看到,我們這些視障者的身體很兩極化,要麼營養不好,身體瘦弱;要麼就是平時缺乏運動,身體肥胖,但他們一旦肯走出來,堅持一段時間,都會感到身體的變化,肌肉的增加、肥肉的減少,都會讓他們更健康,而不斷地與外界交流,也會讓他們更加自信。」楊俊希望未來把協會打造成更具規模的平臺,引入更多願意支持公益事業的企業,「我們現在還沒有獲得特別大的贊助,主要是好的跑步鞋太貴了,視障者買不起。」

楊俊說,每當有人捐助好的運動鞋時,他都會考慮將鞋子先送給家庭經濟條件最困難的殘疾跑者,「在這裡,我們能聽到每個人爽朗的笑聲,這樣的感覺真是太好了」。(記者武威 圖/記者陳憂子)

相關焦點

  • 70歲老爺子「跑馬」23年,跑完60多場全馬,定下目標衝進3小時
    23載,跑了60多場全程馬拉松,參加的15屆北馬中,4次獲年齡組第一,3次獲年齡組第二,全馬個人最好成績2小時56分42秒……在能人輩出的「跑馬圈兒」裡,這樣一組成績也是令人拜服的。讓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成績竟都來自70歲的大爺——關景學。
  • 3小時47分,這位黨支部書記穿西服跑完廈馬
    完賽時間是3小時47分,一個對很多人來說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卻是他的個人最差成績。他個人最好成績是3小時25分,去年秦皇島馬拉松上跑的。可見穿西服跑馬拉松有多困難。「其實穿西服跑馬拉松不容易,一個是太熱了,還有就是要注意襯衫不要太硬的,我都好幾處磨破了。所以配速也比自己正常馬拉松配速慢30秒左右,全程下來平均心率178。
  • 12小時連跑三個全馬,成都"永動俠"成亞洲超跑第一人!
    早上9點零5分正式開跑在現場,各大跑團代表也參與陪跑見證奇蹟。小編在現場,發現超多養眼的妹紙帥哥,看來大家都是超愛跑步的喔。小編告訴大家,在現場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冰毛巾和補水是常見的讓挑戰者狀態達到最佳的方法。
  • 1小時59分40秒!人類史上馬拉松首次跑進2小時
    馬拉松跑進2小時有多難?賽事官方用人類首次登月作為類比。上述的類比或許還是不太好理解,這裡有一組數字:馬拉松想要跑進2小時,這需要你每公裡保持2分50秒的配速,需要你以每100米17秒的速度勻速奔跑。如果是繞400米一圈的操場跑步,每1圈的時間只有1分8秒,而且需要連續跑100多圈。
  • 70歲大爺紹興全馬2小時58分,配速414
    ,他跑出了2:52:49的成績,打破了日本人保持的65-69歲全馬亞洲紀錄2小時58分,距離68歲單一年齡組世界紀錄只差1分47秒(加拿大人Ed Whitlock保持2:51:02)!今年1月廈馬,他試著去跑了一下,跑出了3小時12的成績。
  • 男女1小時跑世界紀錄被破!莫法拉跑了21公裡人類全馬破2在望
    今天凌晨結束的鑽石聯賽布魯塞爾站的比賽,男女1小時跑世界紀錄被破。率先進行的女子1小時跑比賽中,荷蘭名將哈桑以18930米奪冠並創造新的世界紀錄。37歲的英國中長跑名將莫法拉,以21330米奪冠也創造了男子1小時跑新世界紀錄。
  • 男女1小時跑世界紀錄被破!莫法拉跑了21公裡人類全馬破2在望
    今天凌晨結束的鑽石聯賽布魯塞爾站的比賽,男女1小時跑世界紀錄被破。率先進行的女子1小時跑比賽中,荷蘭名將哈桑以18930米奪冠並創造新的世界紀錄。37歲的英國中長跑名將莫法拉,以21330米奪冠也創造了男子1小時跑新世界紀錄。人類如果在此速度上,能保持2小時,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大關將不是夢想。
  • 跑步:跑全馬長距離要不要拉40+?
    我們都有這樣一種潛意識,如果要以430的配速跑半馬,尋求突破,其一,要進行速度訓練,必須要快於430的目標配速跑間歇衝刺,平常都是五分、六分,到了比賽想加速到430,註定難受;其二對於跑全馬的朋友,他們經常問我,如果跑全馬的話,速度訓練還能正常進行,一般以短距離為主,總距離控制在5~10公裡左右,原則,以短促長,即距離變短,組數增加;比如,20x200
  • 跑步:跑全馬長距離要不要拉40+?
    我們都有這樣一種潛意識,如果要以430的配速跑半馬,尋求突破,其一,要進行速度訓練,必須要快於430的目標配速跑間歇衝刺,平常都是五分、六分,到了比賽想加速到430,註定難受;其二,多進行兩次LSD,一般都會高於半馬的距離,22~35公裡之間,不斷提升有氧耐力,總而言之,只有不斷提升自我的速度基礎與有氧耐力
  • 賽前兩周跑完十組3:30的亞索800,就具備了3小時30分跑全馬的能力?
    第一步是找出你的馬拉松目標(可以有點挑戰性,但當然要合理,比方一位今年馬拉松能跑4小時的跑者,目標如果希望年底要跑全馬2小時30分,那什麼訓練法我想都沒有效),接著將目標成績(小時/分鐘)換成跑800米的目標配速(分鐘/秒數),並從賽前2-3個月開始進行目標配速的800米間歇訓練,其餘的時間規律地輕鬆跑或慢跑,特別注意維持每周一次的長距離訓練即可。
  • 上馬4小時57分!陳意涵完成首個全馬,只用了3個月!
    陳意涵、詹宇豪等明星都來跑了,  詹宇豪跑出了3小時14分的好成績。  而陳意涵則挑戰了自己的首場全馬,  更是跑出了4小時57分47秒的成績。半馬PB是2小時10分。  1、準備時間要夠長  完成全馬的首要基本條件之一  就是:至少保證連續10周進行訓練。  所以,  你要想明年春天完成首馬,  現在就可以練起來了。  陳意涵從8月12日就開始  準備自己的第一場全馬。
  • 7小時35分,配速433!今天煙臺一大神在操場跑了100公裡
    11點20左右,風雨交加,大雨點噼裡啪啦下了下來,而楊濤和陪跑的跑友們仍在堅持,楊濤的配速在4分55左右徘徊。12點雨停了,太陽卻又出來了,操場上又熱又溼。分批陪跑回來的跑友說:真熱,難受,濤神太能堅持了!12點40分左右,挑戰賽還剩下最後的25圈10公裡。場邊的跑友開始大聲為楊濤加油!
  • 日報 | 拳擊手穿拖鞋跑蘭馬,3小時06分完賽
    撰文 / 朵朵編輯 / 朵朵 國內新聞 1、拳擊手穿拖鞋跑蘭馬,306完賽(微信號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在上周末的蘭馬賽場上,有一位穿著拖鞋的跑者衝過了終點,用時3小時06分。他叫馬海,是蘭州當地的一名跑者,也是國內最能跑的拳擊手 。
  • 於嘉2小時38分自己跑了個全馬
    今天,著名的央視主持人、籃球解說員——於嘉在微博打卡發文,他在昨天自己跑了一個全馬,成績是2小時38分14秒,配速達到3分44秒。令人驚呼,實在是太厲害了。真是籃球解說屆裡跑的最快的人,跑的快的人當中解說籃球是最好的。
  • 服了,80歲大爺48小時跑232公裡!這些乘風破浪的老爺子,你跑不過
    該比賽在美國空軍認證的一段戶外環形路線(USATF certified loop)上舉行,一圈為0.9902英裡(約為1.59公裡),道爾在48小時內一共跑了146圈,用時47:40:35 。
  • 55歲大媽一天一全馬,月跑1461公裡
    凌晨3點,「梅梅蔡」就早早地從揚州出發了。她決定從揚州騎自行車去南京的女兒家,和女兒共同慶祝自己的生日。從揚州到南京女兒家,距離超過80公裡,梅梅蔡騎了5個多小時。不過,騎行80公裡到南京還不是「梅梅蔡」當天運動的全部。
  • 3小時50分——他穿1000多元的西裝,跑完了西安馬拉松
    而除了專業運動員的精彩同場競技外,大眾選手也是看點滿滿:比如,有這樣一位PB327的西安跑友"跑者大頭",他穿著西裝跑完了全馬,最後成績是3小時50分。我們來看看他的這段經歷:日常,賽道上的他是這樣的:
  • 北馬定檔,但外地人及全馬跑不進5小時的都無望參加?!
    今年,將是北京馬拉松40周年慶典,從北京天安門跑到北京鳥巢的經典線路,也被跑友稱為心目中的「國馬」賽事。 去年的北京馬拉松,她將個人PB提高到2小時58分11秒,也是首次跑進3小時。 03.
  • 視頻|女子「全馬」破「3小時」 大榭有位快樂奔跑的「馬拉松女神」
    這也是近30年來,寧波首位女子全程馬拉松破「3小時」的第一人。上一次還是在1986年,寧波鎮海人高月球在「上馬」中曾跑出2小時50分的佳績。在團隊帶動下,胡曉燕每天堅持跑步,一星期最少跑三次,一次跑10公裡以上。2015年,胡曉燕第一次參加了寧波國際馬拉松比賽,並取得了半程馬拉松(21.0975公裡)1小時50分的成績。「第一次跑就拿到「半馬」女子亞軍,十分激動。」胡曉燕說,馬拉松不僅讓自己重拾青春記憶,也給自己帶來更加健康和自律的生活。
  • 在家隔離跑了兩個半全馬!大叔,您讓我們還怎麼在家偷懶?
    隔離在家,不管你是運動一族還是肥宅一族,一定都「深受影響」。熱愛運動的人備受煎熬,不能去戶外晨跑,去不了健身房,打不了籃球踢不成足球,堅持鍛鍊的習慣眼看就要被荒廢。可肥宅們簡直是提前迎來了春天,終於有正當理由逃避運動了!在家躺屍一天,爸媽也不能把我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