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與神話中的兩大神鳥相遇,分別是重明鳥與比翼鳥。雖然一隻像雞一隻像鴨,但它們都是祥瑞之鳥。相信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不少人可能僅僅只聽說過有這兩隻鳥,但這兩種類型的鳥究竟能對人類帶來什麼好運呢?
先來說說重明鳥
在前面的介紹中我們已經知道重明鳥是神鳥,它眼睛裡長了兩隻瞳孔,因此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雙眼鳥。它不僅身體看起來像雞,而且聲音還像鳳凰一樣嘹亮動聽。不過你別看它是神鳥,它可是有一個奇怪的嗜好,那就是喜歡把自己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然後再拍打著翅膀,飛上高空中翩翩起舞。
關於重明鳥還有一些民間故事,據說在堯晚年的時候,因其聲名遠揚,所以有一個叫積支國的國家送給了堯一隻叫重明鳥的奇鳥,說重明鳥有驅逐踩狼虎豹等猛獸,總之有了重明鳥人類就有了安全感。
當然,想要個重明鳥的保護,人類就需要貢獻點瓊漿玉液,僅此這樣重明鳥就滿足了。不過因為重明鳥比較戀家,所以人類就願意給重明鳥自由,重明鳥高興飛到哪就飛到哪。
但重明鳥只有一個,不能完全保護每家每戶的安全,人類為了驅逐猛獸,就用木頭或者是銅鐵造成重明鳥的樣子放在門窗上,這樣就可以抵擋猛獸的來臨了。
再來說說比翼鳥
說到比翼鳥,大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連理枝」。殊不知比翼鳥早期被當作洪水災害的象徵,隨著時代的發展比翼鳥才被稱為夫妻間美好的象徵。
比翼鳥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鳥,它是僅一目一翼,必須雌雄並翼才能飛起來。無論是飛行還是行走都是合起來的。也正因為這樣比翼鳥才被比作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厚。
比翼鳥也有一個故事,在戰國時期,宋康王驅車到外遊玩的時候看見了中書舍人韓憑的妻子息氏。看到息氏長這麼美,宋康王便把息氏捉到青陵臺,但息氏性子太過剛烈,為了自己的清白只好想辦法和韓憑雙雙自盡。
發怒的宋康王就把兩人分離埋葬,讓他們永不可及。在以後的歲月中,兩個人的墓中長出了一棵樹,樹上有以對鴛鴦,每日悲鳴,後來人們就把這兩棵樹成為相思樹,兩隻鳥叫比翼鳥。
今天對於《山海經》的介紹已經結束,我是一名安徽的妹子,若是寫得不好,希望大家能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