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現代鳥類祖先化石!這種「神奇雞」像雞又像鴨 不挑食逃過了...

2020-12-11 騰訊網

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早的現代鳥類的化石,並將之命名為「Wonderchicken」( 神奇雞)。

這種鳥類學名為Asteriornis maastrichtensis,生活在6670萬年前,比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還早不到100萬年,那次撞擊導致了所有非鳥類恐龍的滅絕。

然而,這種鵪鶉大小的鳥類的有翼和喙的後代在那次大滅絕事件中倖存了下來,形成了一個包括現代雞和鴨在內的漫長的世系。

研究人員於3月18日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根據對這個包括一個近乎完整的頭骨和幾塊肢骨在內的化石殘骸的分析,這種鳥與陸地鳥類和水禽最近的共同祖先關係密切。

Asteriornis maastrichtensis的頭骨是「以前從未見過的鴨子和雞的混合特徵,」劍橋大學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丹尼爾·菲爾德(Daniel Field)說。

「它就像一隻火雞。」

根據對現存鳥類的分子分析,先前的估計表明,現代鳥類在大約6600萬年前的大滅絕之前就已經進化了。但這是第一塊確定有現代鳥類祖先出現的化石。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凱文·帕迪安(Kevin Padian)在同一期《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寫道,事實上化石的年齡表明,之前的估計(從1.39億年前到8900萬年前),可能高估了這些鳥類的出現時間。

現代鳥類有幾個共同的關鍵特徵,比如沒有牙齒的喙和融合在一起的腳骨。

菲爾德說,幾乎1.1萬種現存鳥類——古頜類(鴕鳥等不會飛的鳥類)、雁形目(水禽)、雞形目 (陸禽)和新鳥小綱(剩下的95%的鳥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我們認為共同祖先生活在恐龍時代結束之前的某個時間,」他說。

但是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倖存下來的鳥類化石非常少。

這些新化石是在比利時發現的,在一塊數位相機電池大小的小巖石裡。

這塊巖石是由堅硬的海洋沉積物構成的,從外面看沒什麼特別的,菲爾德說,只是「幾根折斷的鳥肢骨頭露了出來。」

但任何可以追溯到大滅絕事件之前的鳥類骨骼都足夠吸引人,所以他想要更近距離的觀察。

所以菲爾德和他的同事們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一種X射線掃描,來窺視巖石內部。就在那時他們看到了頭骨。

這個團隊馬上就知道他們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

研究人員表示當時他們萬分驚訝,互相擊掌,並稱呼它為「Wonderchicken」( 神奇雞)。

頭骨的前部像雞,包括構成鼻孔一部分的鼻骨,幫助了塑造它的喙。

「放在穀倉裡的雞會吃你放在它面前的任何東西,」菲爾德說,這反映在雞沒有特殊的喙形上。

這與其他鳥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他鳥類的喙顯然是專門為它們特定的食物而生的,比如猛禽用以撕裂肉類的喙,或者蜂鳥細長的嘴。

這種鳥喙的形狀表明,和雞一樣,古代的這種鳥也不挑食。菲爾德說,這可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特點。

小行星撞擊地球後,「一種非專門化的飲食可能有助於像神奇雞這樣的動物生存下來」。

但頭骨的一部分更像鴨子之類的水禽。這些特徵包括從頭骨後面突出到眼窩底部的獨特的骨頭和下巴後面的鉤狀骨頭。

與此同時,對肢骨的分析表明,它有相當長的腿。

包含化石的巖石由海洋沉積物組成,這表明這種鳥是一種岸禽。

(圖源:D.J. FIELD/UNIV. OF CAMBRIDGE)

「這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發現的最重要的鳥類化石之一,」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史蒂芬·布魯薩特(Stephen Brusatte)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它提出了一種有趣的可能性,即小體型和海岸線棲息地可能幫助這些鳥類在白堊紀末期的滅絕中倖存下來」,而其他許多體型更大的恐龍卻沒有做到這一點。

原文來源: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wonderchicken-fossil-earliest-known-modern-bird

相關焦點

  • Nature:恐龍滅絕前夕一隻 「神奇的雞」 化石,揭示現代鳥類的起源
    這塊顱骨化石距今 6670 萬 - 6680 萬年,被研究人員親切地稱為 「神奇的雞」,具有可見於當今雞鴨的一些特徵。這一發現表明,現代鳥類恰好在白堊紀末大滅絕事件發生的前夕出現(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不到 100 萬年,那次撞擊導致所有大型恐龍滅絕)。研究人員表示,這塊新化石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鳥類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中倖存下來,而巨型恐龍卻沒有。
  • 與恐龍共舞:神奇雞的故事
    FIEL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撰文:JOHN PICKRELL  20年前,在比利時和荷蘭的邊境附近,一位業餘化石獵人Maarten van Dinther拾到一塊撲克牌大小、平平無奇的石塊。小石塊裡其實藏著一個完美的小頭骨,它屬於迄今為止發現的現代鳥類最古老的近親,這種鳥曾與恐龍共同佔據著地球;不過van Dinther當時對此一無所知。
  • 「神奇小雞」或為已知最古老鳥類
    【新華社微特稿】一具綽號「神奇小雞」的化石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鳥類化石,有助科學家了解鳥類早期進化情況。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8日刊載的一份研究報告,這具出土於比利時的鳥類化石可能有6670萬年至6680萬年歷史。
  • 雞是恐龍的後代嗎?有依據嗎?為什麼還有人說恐龍是雞的後代?
    只要人類想探索,想知道如今每一種生物的祖先是什麼,還是挺有希望的。可見生物的進化是多麼的神奇,適者生存,隨著環境等不斷進化自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雞的祖先是什麼?雞是由什麼生物進化而來的呢?而雞隻有那麼丁點大,它們簡直無法混為一談。但你們有發現嗎?乍一看的時候,雞和恐龍好像長得是有那麼一點相似,難道雞真的是恐龍的後代?19世紀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了始祖鳥的化石,所以人們就普遍認為雞是鳥類。都沒有人把雞和恐龍聯想到一起去。
  • 鳥類的祖先是誰?它們是暴龍科的開創者,連霸王龍都是其後代
    很多人都說鳥類的祖先是恐龍,那麼那個時候,鳥類的祖先如何存在,會是霸王龍的對手嗎?經過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鳥類的祖先確實是恐龍,而且,是這種恐龍開創了整個暴龍時代,霸王龍也是其後代。這種恐龍是什麼呢?
  • 雞生蛋、蛋生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別打架!來看答案
    這個看似蛋殼的圓球是距今約6.1億年前的胚胎化石,叫籠脊球,他比目前人類已知較早的動物化石還要早約數千萬年,雖然直徑只有一毫米,但裡面卻保持著非常精美的多細胞結構,而動物又是由多細胞結構演化而來,也就是說如果把動物比喻成雞,那這個籠脊球就是第一顆孕育出雞的蛋,所以是先有的蛋後有的雞。
  • 雞的遠親是霸王龍?
    恐龍和雞,乍一聽,完全是兩種不搭界的動物。 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古生物家克勞蒂亞,在比較了幼年恐龍、蜥蜴、雞、狗的骨組織後發現,恐龍和雞腳上生長的稜鱗組織,在形狀和類型上十分一致。 ​
  • 科學家在雞的身上找到恐龍遺留的痕跡,將能證實雞是恐龍的後代
    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在經歷了一場大爆炸之後就滅絕了,留下來的只有琥珀和化石。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講,未能親眼見到這一史前超大生物,實在是一大憾事。但最近科學家們的一些研究,似乎可以讓滅絕的恐龍再現。部分古生物學家計劃在恐龍的骨骼中提取出DNA來復活恐龍。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有人說雞的祖先是霸王龍,恐龍和始祖鳥有一定的關係,漲知識了
    導語:有人說雞的祖先是霸王龍,恐龍和始祖鳥有一定的關係,漲知識了說起雞這個東西,相信我們對他是非常熟悉的了,它是我們經常自己飼養的家禽中的一種,做法也非常的多,都非常的美味,而且還可以為我們下蛋,它的這個產物也是讓我們發明出來了更多種類的菜餚。
  • 巴西發現一種像雞的恐龍
    古生物學家最近在巴西東北部發現一種新的恐龍物種,只有雞那麼大,羽毛上有著絢麗的斑紋,最奇特的是,肩膀的兩邊各伸出兩根堅硬的長刺。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化石是長鬃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是矛神龍屬(Ubirajara)中典型的一種,生活在距今1.1億年前現代巴西的東北部。它的背部有一條長長的鬃毛。研究人員認為,這條鬃毛平時耷拉在背部,受肌肉控制可以抬起,可能類似豪豬在遇到威脅的時候會張開鬃毛那樣。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2005年4月,日本國家電視臺(NHK)來到二連盆地,報導這裡的恐龍化石發現,尤其是蘇尼特龍的發現過程。當時,由內蒙古的古生物學者譚琳領導的野外考察隊也正在這裡進行恐龍化石的發掘工作。攝製組的人員沒有想到,在這片戈壁灘上,隨時都有可能看見暴露出地表的恐龍骨骼碎片,在這樣的環境中攝製有關恐龍化石發現的科普節目當然令他們感到非常興奮。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數暴露的化石尺寸較小,和蘇尼特龍的體型不匹配。
  • 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始祖鳥,它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關於現代鳥類的起源,目前流傳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恐龍,因為曾有考古人員發現了具備飛行能力且長出羽毛的恐龍。而距離我們最近的恐龍至少也有六千多萬年,而始祖鳥被認為生活在距今1.5億年,在這段時間裡恐龍是如何逐漸演化成鳥類的?它們是從何時開始發生演變的?
  • 農村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
    其實,有用鴨子祭祀的地方,一般來說,在舊時農村餵養的鴨子正好長大了,恰好是品嘗仔鴨的最佳時機。這也就是這些地方說的「鴨怕十四」的原因。在湖南、貴州東部、江西一帶,在祭祀祖先時,所用的家禽則是相反的習俗。中元期間祭祀祖先,禁止用扁嘴家禽,也就是忌用鴨和鵝,而是要用雞,取諧音「吉」,寓意為祭祖會讓家裡吉利,吉祥如意。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據報導,近日,在科學雜誌《白堊紀研究》上,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化石記錄,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這種恐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地區,它們的大小和雞差不多,兩足行走,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一些小型的脊椎動物和昆蟲。
  • 重明鳥與比翼鳥,一隻像雞一隻像鴨,哪個更讓人喜歡?
    雖然一隻像雞一隻像鴨,但它們都是祥瑞之鳥。相信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不少人可能僅僅只聽說過有這兩隻鳥,但這兩種類型的鳥究竟能對人類帶來什麼好運呢?先來說說重明鳥在前面的介紹中我們已經知道重明鳥是神鳥,它眼睛裡長了兩隻瞳孔,因此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雙眼鳥。
  • 終極謎題: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英國科學家回答:雞肉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看起來是一個邏輯問題,因為有了雞才會生出蛋,有了蛋才會孵化出雞,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也曾說過:不可能有第一隻產生鳥的蛋,因為那樣就必須先有能生出蛋的第一隻鳥。亞里斯多德的這一邏輯觀點其實也代表了絕大多數的人們的觀點,所以難道雞和蛋是並存的嗎?
  • 始祖鳥真的是鳥類祖先嗎?研究發現,它或許不會飛
    如果問大家哪種生物是鳥類的祖先?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始祖鳥」,畢竟它在世界上可是鼎鼎大名,曾經一度被當做是鳥類的祖先。在這裡,請大家注意一個詞:「曾經」。這表明什麼?表面始祖鳥並不是鳥類的祖先,它的後代另有其它物種。
  • 「客」從天上來,像鳥又像雞
    11月22日下午,漢臺城區的一家門店的門口,一隻形似野鴨、全身烏黑、喙頂呈白色的鳥兒「不請自來」,在店門口四處溜達,絲毫沒有離去的意思。好心的店主人怕它凍著,只好請它「留宿」了一晚。
  • 鳥類真是恐龍後裔嗎?如果被證實,恐龍算不算是滅絕動物?
    根據科學家們現有的研究成果,恐龍可能真的有在地球上生存下來的後代,也就是鳥類。換句話說,許多人可能會充滿疑問:鳥類根本不像恐龍。他們怎麼會有聯繫?然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鳥類很可能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