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2020年中期營收、撥備前利潤兩位數增長 數字引領 夯實...

2020-12-23 和訊

  平安銀行(000001,股吧)日前公布了2020年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貿易戰、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該行核心業務保持韌性,業務增長質效提升,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該行實現營業收入783.28億元,同比增長15.5%;減值損失前營業利潤561.50億元,同比增長18.9%;撥備覆蓋率214.93%,較上年末上升31.81個百分點;撥貸比3.54%,較上年末上升0.53個百分點。

  2020年是平安銀行新三年戰略舉措的起步之年,該行將以重塑資產負債表作為新三年轉型的重中之重,著力打造「數字銀行、生態銀行、平臺銀行」三張名片,夯實轉型升級基礎,推動發展邁向新臺階。同時,該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全力支持「六穩」、「六保」,持續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提升對製造業和科技企業的服務水平,為有效滿足廣大客戶多元金融服務需求做出了積極努力。

  經營業績重點表現在以下方面:

  營收增長保持穩定。2020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83.28億元,同比增長15.5%;實現減值損失前營業利潤561.50億元,同比增長18.9%。同時,受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根據經濟走勢及國內外環境預判,主動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提升風險抵補能力,在加大核銷的同時,提升撥備覆蓋率,從而導致淨利潤下降,實現淨利潤136.78億元,同比減少11.2%。

  業務結構均衡發展。2020年上半年,零售業務增長因疫情受到一定影響,實現營業收入433.53億元,同比增長12.3%,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為55.3%,同比略有下降;個人活期存款日均餘額1,975.38億元,同比增長21.1%;個人存款平均成本率2.51%,較去年同期下降17個基點。企業存款日均餘額19,192.48億元,同比增長9.8%,企業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14個基點至2.29%。金融市場業務繼續保持健康增長,實現交易淨收入46.34億元,同比增長189%。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2020年6月末,不良貸款率為1.65%,與上年末持平;關注貸款、逾期60天以上貸款及逾期90天以上貸款的佔比分別為1.86%、1.55%和1.33%,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15個百分點、0.03個百分點和0.02個百分點;逾期60天及逾期9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均低於1;撥備覆蓋率214.93%,較上年末上升31.81個百分點。同時,對公不良額和不良率雙降,不良生成率持續下降。其中,不良額下降29億元、企業貸款不良率較上年末下降0.53個百分點,持續保持下降趨勢。

  業務結構均衡發展 新三年戰略起步

  零售轉型換擋升級。上半年,平安銀行持續貫徹零售 「3+2+1」經營策略,全力發展「基礎零售、私行財富、消費金融」3大業務模塊,提升「風險控制、成本控制」2大核心能力,構建「1大生態」驅動融合。同時,承接全行「三張名片」新定位,推出「數據化經營、線上化運營、綜合化服務、生態化發展」的「四化」新策略,推動零售業務轉型的換擋升級。該行持續優化零售業務資產負債結構,負債業務上積極拓展低成本存款,降低綜合負債成本;資產業務上加大較低風險的個人房屋按揭、持證抵押貸款及優質客戶的信用貸款的投放,優化客群結構。

  2020年上半年,零售業務的增長因疫情受到一定影響,零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33.53億元,同比增長12.3%,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為55.3%,同比略有下降。同時,該行加大了零售資產的撥備計提力度,零售業務淨利潤74.80億元,在淨利潤中佔比為54.7%,同比有所下降,在合理範圍內。

  2020年6月末,平安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23,216.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1%,其中私行達標客戶AUM規模9,230.5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8%;個人存款餘額6,427.9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1%;零售客戶數及平安口袋銀行APP註冊用戶數均突破1億戶,零售客戶數達到10,167.6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4.7%;平安口袋銀行APP註冊用戶數10,278.68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4.9%;該行信用卡流通卡量達到6,148.01萬張,較上年末增長1.9%,上半年信用卡商城交易量同比增長18.1%;個人房屋按揭及持證抵押貸款新發放1,070.06億元,同比增長35.2%;汽車金融貸款新發放961.96億元,同比增長40.6%。

  此外,零售綜合金融全面升級,「四通一平」工程落地,包括帳戶通、數據通、產品通、權益通、營銷平臺;該行積極推動MGM(客戶介紹客戶)線上化運營模式創新升級,SAT(社交+移動應用+遠程服務)分享轉發量同比提升651.5%;通過MGM模式,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餘額淨增1,306.41億元,佔零售整體淨增客戶資產餘額的比例為38.5%。

  對公業務做精做強。上半年,平安銀行對公業務以客戶為中心,全面構建「AUM+LUM+平臺」經營模式,進一步做精做強。堅持踐行對公業務「3+2+1」經營策略,聚焦「行業銀行、交易銀行、綜合金融」3大業務支柱,重點發力「戰略客群、小微客群」2大核心客群,堅守資產質量「1條生命線」不動搖,深度藉助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科技手段驅動業務創新,全力支持全行業務均衡發展及零售轉型戰略深入推進。

  上半年,該行對公業務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收入結構有效改善,上半年對公(不含資金同業業務)非利息淨收入66.32億元,同比增長27.8%,對公非利息淨收入佔對公營業收入的比例同比上升6.1個百分點,其貢獻主要來自於綜合金融、福費廷、票據貼現、銀行承兌及電子商務等多板塊的共同發力。

  該行正在打造口袋財務APP的全面升級版——「數字口袋」,將以客戶和場景為出發點,通過數字證、數字分及「1+N」帳戶體系,以輕量級的用戶體系,為中小微企業及企業員工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性服務。6月末,口袋財務APP累計註冊開通企業客戶達46.67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9.7%;累計交易筆數達349.19萬筆,同比增長60.2%,累計交易金額2.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5.0%。

  該行著力打造新型供應鏈金融,有效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升級供應鏈應收帳款雲服務平臺——「平安好鏈」,運用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優化註冊、審批、出帳等業務全流程,大幅提升客戶體驗。6月末,累計為525家核心企業及其上遊供應商提供金融服務,上半年累計交易量239.41億元,同比增長38.9%。

  該行對票據業務實行一體化管理,重塑業務流程,全面升級服務,旨在將票據業務打造成「對公信用卡」,上半年,已累計為6,664家企業客戶提供票據融資服務,累計直貼業務發生額達2,298.92億元,線上化替代率超過90%;累計承兌業務發生額達3,943.40億元。

  此外,平安銀行不斷強化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助力公司業務快速突破。上半年,銀行推保險規模18.96億元,同比增長271.0%;銀行與集團內專業公司合作落地的新增投融資項目規模2,349.69億元,同比增長153.8%;通過深化綜合金融業務合作帶來的團體客戶存款日均餘額1,267.56億元,較上年全年日均餘額增長112.5%,其中活期存款日均餘額佔比60.9%。

  資金同業穩健發展。上半年,平安銀行資金同業以「推動新增長、打造新品牌」作為新三年的發展方向,全面推進資金同業業務「3+2+1」經營策略,聚焦「新交易、新同業、新資管」3大業務方向,提升「銷售能力、交易能力」2大核心能力,堅持以科技為驅動,構建「1個智慧資金系統平臺」賦能業務;並積極應對疫情挑戰,穩經營、保發展。憑藉市場領先的電子化交易能力,該行繼續積極開展FICC(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做市交易業務。同時,持續深化同業機構銷售生態圈建設,並有序推進平安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籌建,已於8月19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的開業批覆。

  上半年,金融市場業務繼續保持健康增長,實現交易淨收入46.34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利率互換交易量市場份額達到12.7%,黃金交易量市場份額為5.6%,債券交易量市場份額為1.3%;在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衍生品做市排名中,該行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利率互換及外匯衍生品代客交易量588.41億元,同比提升20.4%。6月末,該行「行e通」平臺累計合作客戶2,258戶,上半年同業機構銷售業務量4,009.89億元,同比增長72.5%。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加速非保本理財業務發展,截止6月末,符合資管新規淨值管理要求的淨值型產品規模4,030.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7%。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呈現強勁韌性

  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部分行業企業和個人還款面臨較大壓力,給銀行資產質量管控帶來新挑戰。平安銀行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差異化應急金融服務的同時,把好增量,管好存量,落實貸後管理規定動作,加大問題資產清收處置和撥備計提力度,提升智能風控水平,確保全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6月末,該行逾期貸款餘額佔比2.28%,較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1.65%,與上年末持平,2020年上半年不良生成率1.60%,同比下降0.1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14.93%,較上年末上升31.81個百分點;撥貸比為3.54%,較上年末上升0.53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2020年上半年,該行收回不良資產總額141.09億元,同比增長2.6%。

  同時,該行資本基礎進一步夯實,上半年完成3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發行,6月末,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提升0.74個百分點至13.96%。

  履行社會責任 產業扶貧 助力抗疫 服務實體

  上半年,平安銀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緊急支援抗疫前線醫護人員,持續推進產業扶貧。同時,該行持續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援困難客戶、抗疫企業渡過難關、持續發展。

  攻堅克難,精準扶貧。平安銀行依託產業扶貧貸款、扶貧政府債、扶貧企業債、消費扶貧、駐村扶貧、扶智培訓等多種模式,不斷完善「扶智培訓、產業造血、一村一品、產銷賦能」扶貧閉環。

  上半年,投放扶貧資金共計87.6億元,惠及21萬貧困人口,累計投放扶貧資金213.14億元,惠及73萬貧困人口;6月末,已累計培訓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3,255人,覆蓋78個縣。該行巧用金融力量聯結戰疫與扶貧、綠色與扶貧,2020年以來,先後向醫藥、新基建、核電、水電等行業投放產業扶貧貸款19.2億元,並聯合企業在「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開展產業幫扶。

  積極抗疫,馳援一線。上半年,平安銀行助力抗疫,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款3,000萬元,支持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向醫療一線的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的客戶、因疫情管控耽誤還款的特定客戶提供延期還款、減免利息費用、提供徵信保護等多項關懷政策。該行員工捐款金額合計超過1,000萬元,採購了100多萬元定點扶貧地區的農產品(000061,股吧)直接贈送給湖北一線的醫護人員,同步助力貧困地區加速復工復產。

  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疫情之下,平安銀行針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提供延期還款、合理設置還款期限、建立綠色信貸響應機制、保障徵信權益等差異化應急金融服務;同時打造了「供應鏈應收帳款雲服務平臺—平安好鏈」」、「小企業數字金融」、「新一貸」等精品業務,切實支持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解決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上半年,平安銀行新增投放民營企業貸款客戶佔新增投放所有企業貸款客戶達70%以上;6月末,民營企業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8.0%,在企業貸款餘額中的佔比為71.5%;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7.73%,該類小微企業上半年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上年全年下降0.80個百分點,不良率控制在合理範圍。

  平安銀行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所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該行將直面挑戰,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十二字方針不動搖,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下一步,將按照新的「3+2+1」經營策略,進一步明確路徑,清晰打法,零售業務抓好信用卡、私人銀行、數據中臺三大突破口,對公業務打響新型供應鏈、票據一體化、統一客戶經營平臺、複雜投融、生態化綜拓「五張王牌」,以科技、生態、渠道三大賦能驅動銀行新三年資產負債轉型,提高撥備計提力度,全行必將實現快速、高質量的增長,全力打造「不一樣的新三年」,平安銀行對未來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孫謀 )

相關焦點

  • 浦發銀行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 營收、淨利同比兩位數增長,服務...
    8月23日晚間,浦發銀行(600000)(600000)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浦發銀行圍繞打造一流數字生態銀行的戰略目標和「調結構、穩增長;嚴合規、提質量;優管理、強能力」經營主線,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經營發展迎來新局面,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達到兩位數增長,實現了穩中有進、進中有質的發展態勢。
  • 6家新上市銀行年報出彩 淨利均兩位數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下旬以來,新冠肺炎肆虐,銀行一季度業績承壓,新近披露一季報的西安銀行資產規模和個人貸款業務增速出現顯著下降。  淨利兩位數增長  2019年有8家銀行在A股上市,類型也頗為豐富,有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2017年和2018年,登陸A股的銀行數分別才1家和3家。
  • 盛京銀行2019年營收和撥備前利潤再創新高 繼續保持穩健發展
    3月27日,港股上市的盛京銀行(02066.HK)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向市場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在盛京銀行的業績報告數據中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行總資產1.02萬億元,比年初增長3.7%,資產規模穩居萬億級別;各項存款餘額6414.2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572.02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24.8%和21.4%。
  • 三年不懈努力成就驚人蛻變 平安銀行零售對公「六四開」徵戰2020
    在2020年2月14日的平安銀行2019年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CEO、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再次重申打造「全球領先智能化零售銀行」這個核心戰略目標,並將繼續按照「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的方針,明確階段性發展目標。2019年平安銀行的業績,既是對新管理層過去三年總結,更昭示著這家銀行未來的潛力。
  • 解讀平、招、興、民、交、蘇,六份中報,說說為什麼平安銀行是最棒的
    A、營收和撥備前利潤增幅在14%以上;B、扣非淨利潤增長3.4%,主要是因為大幅增加撥備計提導致的;C、成本收入比23.43%,優化2.21pt,這個很不錯;D、在絕多大多數銀行淨息差收窄的情況下,江蘇銀行的淨息差居然擴大27pt,這個數據堪稱逆天
  • 陝西省屬國企三季度營收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證券日報》從陝西省國資委獲悉,陝西省屬企業內抓生產、外拓市場、降本增效,三季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基本消除了疫情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創造了今年以來最好成績。「從省屬企業的經營情況看,隨著中央、陝西『六穩』『六保』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實施,陝西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向好態勢,三季度相比上半年,經濟恢復增長的態勢進一步加快。」
  • 營收利潤被招行超越後 信用卡又被中信和平安銀行甩在身後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繼營收、淨利潤被股份制招商銀行超越後,交行的信用卡業務也掉鏈子了,擁有百年歷史的交行,真的老了嗎?日前,交行披露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收2325億元,同比增長9.32%;淨利潤773億元,同比增4.96%。
  • 26家地方銀行中期業績掃描:16家出現淨利潤負增長
    雖然上市銀行半年報還未正式披露,但已有多家非上市銀行率先登場。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已有至少26家地方銀行披露了上半年度業績數據,銀行盈利能力承壓,16家出現淨利潤負增長。在分析人士看來,淨利潤下滑在市場預期之內,疫情對企業及個人信貸需求、償債能力造成影響,疊加監管引導金融系統讓利的影響,銀行業未來仍面臨著利潤增長壓力。
  • A股36家銀行2020年一季度排名:鄭州銀行資產質量墊底
    文|GPLP犀牛財經 芋圓銀行業總資產保持平穩增長 不良貸款有所上升5月12日,據銀保監會發布《2020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2020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302.4萬億元,同比增長9.5%。
  • 中國平安15年間淨利潤增長63倍,未來還有近萬億利潤儲備待...
    各大險企的2019年年報,或許能提供一個註腳。截至2020年3月26日,幾大壽險企業無一例外,都交上了十分靚麗的2019年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淨利潤還是保費收入,同比均錄得正增長,均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其中平安營收首次突破萬億規模,而中國人壽的淨利潤同比增長高達4倍。
  • 寧波銀行:營收增長強勁、資產質量較好 成本收入比居高不下
    一、經營持續向好,資產質量優異,成本收入比略高截至2019年3季度,寧波銀行總資產約12397億,同比增長14.14%。前三季度營收255.53億元,同比增長20.37%,歸母淨利潤107.12億元,同比增長20.04%,不良貸款率0.78%,撥備覆蓋率525.49%。
  • 【新華財經年報】2020年銀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及2021年展望
    一、經營狀況短期下滑,加大讓利實體經濟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我國銀行業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堅持落實減費讓利政策,同時提高撥備計提力度,提前應對不良風險上升壓力,因此經營狀況出現短期下滑,營收仍然實現正增長,不過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 21金融研究丨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
    根據21金融研究院統計,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銀行中,31家銀行的公司貸款規模佔比超過50%。其中,江陰銀行佔比最高,達87.67%;21家銀行的公司貸款規模增速為兩位數,其中,南京銀行增速最快,達19.26%。
  • 中國平安前三季營運利潤增4.5% 機構看好其2021年「開門紅」增長
    全景網10月28日訊 10月27日,中國平安(601318)公布前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集團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086.92億元,同比增長4.5%;年化營運ROE為20.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30.41億元,同比下降20.5%。
  • 2020"領航中國"年度評選平安銀行攬三大獎項
    12月10日,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辦,平安銀行憑藉出色的特殊資產管理能力、風控水平,以及對小微企業服務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分別斬獲傑出特殊資產管理、風險控制、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等三大行業獎項。平安銀行首席信息執行官張斌發表了《科技引領平安銀行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
  • 2020「領航中國」年度評選平安銀行攬三大獎項
    平安銀行首席信息執行官張斌發表了《科技引領平安銀行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他指出,未來,銀行是無處不在的,服務隨需而至,一定是數位化、智能化和開放的銀行。平安銀行將繼續夯實科技基礎,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數位化經營。
  • 中國平安前三季營運利潤1087億增4.5% 產險保費2195億增逾11%穩健...
    中國平安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70.7億元,同比增長2.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30.41億元,同比減少20.5%,相較於上半年而言公司業績降幅已有明顯收窄。從更能反映公司經營情況的營運利潤這一指標來看,前三季度中國平安實現營運利潤1086.92億元,同比增長4.5%,經營業績表現穩健。
  • 如果平安銀行是航母,艦長要帶它駛向何方?
    2019年業績表現上零售更強,對公、資金同業也開始發力,迎頭趕上,各個業務板塊的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在業務均衡的基礎上推動總盤子越做越大。二是健康持續的增長動能。2019年營收、淨利潤增速創轉型以來的新高,盈利能力不斷增強,而且是建立在紮實的資產質量基礎上,逾期60天以上貸款佔比、偏離度不斷下降,撥備覆蓋率不斷提升。這份成績單有底氣、可持續。
  • 中金公司:預計2021年上市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9.2%
    >我們預計上市銀行2020年全年累計淨利潤同比增速由1-3Q20的-8%上升至-4%,再到2021年同比增長+9%,其中,頭部銀行機構業績增長可以高達15-20%。我們預計上述不利因素或於2021年消除,非息收入增長加快,其中,資管類業務收入、信用卡業務收入、結算支付業務收入、投行業務收入、金融市場業務收入均可能成為銀行新型利潤增長點。具體來看:信用卡業務營收貢獻度近年來明顯提升。持續披露信用卡業務收入的樣本銀行2015年信用卡業務收入對營收貢獻僅為17.8%,2019年該數據提高17ppts至34.5%。
  • 上市銀行薪酬PK 平安銀行最高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曉麗銀行又漲薪了!隨著財報季披露進入中場,36家A股上市銀行已有21家披露年報,其中銀行薪酬問題備受關注。記者梳理已披露年報的銀行發現,工行依然是最吸金的銀行,但無論人均薪酬還是高管收入,都並非與吸金能力成正比。人均收入前三名的銀行分別是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和招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