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中國,在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文學大家,他們透視著最前沿的思想和緊盯社會矛盾,勇氣十足又毫不客氣地將時代悲喜和小我人情,一起熔鑄成富有前瞻性及閱讀趣味的文學作品。當然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也有很多作者面臨著當時的不理解,被認為是大膽妄為,甚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嗅事」。當代以來這樣的作家不可謂少,像賈平凹、莫言、王朔、閻連科等等,無不是受盡了讀者的質疑,當然在這裡面,有一個受的「委屈」更大,那就是賈平凹,因為他的暢銷書《廢都》,他一度陷入孤獨,茫然無措,無可奈何。
至今憶起這個事,賈平凹心裡的忐忑還沒有完全消除。1993年他完成小說《廢都》之後,本以為將文學的叛逆精神推到了極致,將會成為當代文學絢麗多彩的一筆,誰知道這將成為他文學生涯的噩夢。因為書中有大量不堪入目的內容,出版不僅就遭到了各方質疑,甚至被列入禁書行列。
那麼賈平凹在《廢都》都寫了什麼?讓讀者和審核方「抓狂」。小說的主角是西京四大名人之一的莊之蝶,在迷茫的人生中,沒有把持好自己。家有賢妻的情況下引誘唐宛兒、小保姆柳月、阿燦等人,在引誘的過程中,他繼承了偽知識分子做壞事前的道貌岸然形象。然而事情敗露後,立刻就撇清責任,讓人厭惡,接下來又不可救藥地為應對官司和領導做出各種下賤的交易,裡裡外外透露出十足偽君子形象。
《廢都》銷量1200萬冊
這些內容都是作者用大量的細節刻畫,得以清晰地呈現。自然,「劃重點」-書中也沒有避免「性」描寫,因這些荒誕而又荒蕪的文字情節,在1993年剛出版就「招覽」了一部分讀者,甚至還有不負責任者專門窺探裡面的情節,而忽略作者要體現的人性警告。為此犯下倫理罪惡,從而這本書帶來的負面效應開始在社會上傳播,緊接著就被禁止出版。
然而在列入禁書前,這部書的銷量也著實令人震驚。據作者自己回憶,從《廢都》正式問世開始後的10年來都不能正式再版。但盜版從未斷過。盜版不斷,爭論自然也不斷,評論不斷。當年在港出了一本《廢都大評》,而我們的報紙連「廢都」二字都不能提。賈平凹說;
在陝西有一份報紙提說了這兩個字,報社就為此作過書名檢討。回憶起當年剛出版大賣時又是另一番景象。第一次《廢都》出版時是兩個印刷廠同時印的,一家印了25萬冊,另一家也印了25冊,這是最正規無刪減版的50萬冊。書一出來,購書的人多,好多省份都是開著車,帶著押車的,現錢去買,去進貨。出版社一看供不應求,咋辦?
由於授權的出版社印不出那麼多,就只好賣版型,有六七家,允許你買回去自家印。這些廠家差不多都以10萬冊為起印數。這樣,正式,半正式的出版數是100萬冊。回來誰也無法控制了,盜版全面爆發,據了解這一行的人統計,兩年之內,大約正版、半正版、盜版加起來有1200萬冊。
也正是這這樣瘋狂的市場銷量下,許多讀者便跟風搶購,讀者的文化自然也是參差不齊。在九十年代,國人受教育的水平自然遠不如今天,半文盲狀態下的農村讀者讀了賈平凹的《廢都》,儼然是火上澆油。既讀不大懂,也不清楚宣傳這書的目的,就模糊地認為是「正能量」。結果導致不良事件。
《廢都》的評價
在我國傳統文學中,確實不乏手法高明的作家,他們對現實世界的抨擊,常常借物言志,使用反諷、暗喻等手法,從低俗的社會風氣著手,進而抨擊人性墮落,黑暗等等,譬如《官場現行記》、「三言、二拍」的《二刻拍案驚奇》、兒女情長居多的《紅樓夢》以及腐化墮落的《金瓶梅》等等。而賈平凹所要做的正是在傳統文學的基礎上,尖銳刻畫具有改革背景和叛逆意識的作品。
出版後的《廢都》確實受到了好評,國學大師、文藝評論家季羨林認為,《廢都》20年後在中國將大放光芒。同時極好的對立就是極壞。批評家和敏感的讀者說它是「黃」書,莊之蝶聯合幾個遊手好閒的所謂高級知識分子,搞群「淫」會。雞鳴狗盜、人畜不分,無文學性,屬於下等文字,腐蝕靈魂,應當封禁甚至懲治。
很快這部被一部分讀者認為不明所以、亂七八糟的小說《廢都》遭到了封禁。賈平凹受此影響一度身體欠佳,對於這種現象的「始作俑者」,他百思不得其解。也陷入茫然無措、孤獨、無可奈何。
賈平凹心有餘悸地回憶;當年關於《廢都》的爭論最多的就是關於「黃」的描寫,再者就是頹廢,成了名副其實的「廢都」,有的學者甚至上綱上線。在陝西的一位老作家給高層寫信,說他誨淫誨盜,反社會,並讓一些同志聯合籤名,因沒有人籤,那信也只好作罷。再接著就是《今晚報》說一名男子迷戀《廢都》,從而傷害了自己的表妹致其身亡。
賈平凹說,《廢都》一出來紅得要命,說好的不得了,不久卻遭禁,又被罵得狗血淋頭,期間的是是非非,讓他對人情世故了解更深了。在作家的記憶裡曾有兩次對人情世故的深刻體會。一次是幾十年前父親被劃為另一派,遭受非難,再者就是《廢都》的發表。
賈平凹本人的是是非非
是是非非伴隨著作者走過了青年、中年、老年,但如今的賈平凹仍舊勤懇耕耘著,對他熱愛的寫作不離不棄。對所謂的「叛逆文學」依舊熱衷,或許這就是文學家的責任吧。但有的評論認為,賈平凹寫下《廢都》,其實就是作家內心的真實寫照,主人公「莊之蝶」就是作者內心侏儒的體現,甚至以此窺視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作家,內心骯髒的人。
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但文學藝術也都是取材於生活,既然能寫出《廢都》這麼頹廢的故事,不堪入目的內容,可見作者的內心世界。在這種外在疑惑下,賈平凹也道出了真相。當年他寫這部書的原因是對酒色影響下的都市,當代知識分子第一次從時代變革中將靈魂扭曲不安,肆意擺弄。社會被各種泛濫的性情包圍,這之中也契合了作者的內心世界所面臨著的迷茫,為此燈紅酒綠的「西京」成了賈平凹要解刨的「手術臺」。
莫言在《酒色賦》中說過;如果世上沒有美酒,男人還有什麼活頭?如果男人不戀美色,女人還有什麼盼頭?如果婚姻只為生育,日子還有什麼過頭?如果男女都很安分,作家還有什麼?如果文學不寫酒色,作品還有什麼看頭?如果男人不迷酒色,哪個願意去吃苦頭?如果酒色都不心動,生命豈不走到盡頭?
正是這些浮於表象的人生百態,令作家不安起來,賈平凹無措之下,一氣呵成,完成了長達40萬字的長篇小說《廢都》,為了諷刺到位,揭露直白,他不惜以明代奇書《金瓶梅》的藝術形式,猛烈拆穿腐敗的社會,腐朽的人心。這部被譽為莎士比亞戲劇、日本《源氏物語》、當代《金瓶梅》的小說,最終為文學帶來一劑希望,社會一針鞭刺。只是順便也把自己的「名譽」也搭進去了。
賈平凹的文學性
中國文學總是在曲折中前進,但每個時代的文學都綻放出了應有的光芒。他們是時代畫卷的巨匠,在一個階段的時光裡用心刻畫他們的同齡人,前前後後印證歷史人性。在中華傳統儒學和多種文明車輪攆過的素材中,完美作答,而且提前預見,不無執著地快翻車輪,以求領先世界,領先自我。
2009年被列為禁書16年之久的《廢都》解禁,早在十幾年前,當讀者對賈平凹和《廢都》普遍質疑,落井下石時,這部書被翻譯出去,走出國門。1997年榮獲了來自歐洲的費米娜文學獎,成為我國當代文學界的首位獲得者,同時也是當代中國文學領銜西方文壇的標誌之一。
賈平凹,陝西作家,五十年代生,七八十年代開始寫作。早年和路遙、陳忠實同被譽為「陝西文壇三駕馬車」,也是當代文壇的「鬼才」。因三部曲《浮躁》、《廢都》、《秦腔》被世人熟知。其中《秦腔》在2018年與麥家的《暗算》、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等一起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作為文壇的高產者,賈平凹儘管沒有像莫言一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也成功走進了世界文學史冊。多年過去,談起禁書,他仍然會「心有餘悸」。更是難以忘懷那個令他成名也令他毀譽的《廢都》。但作為思想普遍解放的中國讀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慎,以一種高度的胸襟接納了這個文學的「寓言家」。
賈平凹被認為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一位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我國少有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的作家。兩年一部書的速度成了他不讓廉頗的勞模名片,這些超級創作速度,或許早已遮掩了他多年前因為《廢都》帶來的不良影響和印象吧。
最後
作為當代奇書,《廢都》如今在大眾心中的地位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神秘了,但它的文學性之高不可置疑。賈平凹傾其文學積累完成了這部妙趣橫生,又讓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如今的版本皆已刪刪減減,此次省略多少字代替。那麼原著無刪減的有嗎?隨著意識解放,這部原著開始出售,在大庭廣眾之下,讀這本書並不是什麼害羞之事,而成了文學奇異旅程的光明之舉。
一般來說,我們普通讀者想見大作家並非易事。況且見了他本人,無沒有機會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這個時候就需要讀他的書。一位名人曾說過,讀一本書好似與作者面對面的促膝而談。因而,想要讀懂賈平凹只需要讀他的《廢都》。一本書50塊錢,現在一百塊錢拿出去破開,就等於花完了。少吸兩包煙,一瓶酒,少一件衣服,少一丟丟的口紅、髮廊少半次、少吃一頓火鍋的價格,就可以為您呈現一頓精神盛餐。
更多精彩,筆者為你提供連結,隨便幾篇就能讀懂中國當代文學。按照管理,筆者依然會在最後一篇那裡等你共同探討,不見不散。
賈平凹《廢都》:寫了哪些見不得人的文字,以至於遭「禁」16年
王朔說《廢都》是「扒廁所」的東西,季羨林:20年後將大放光彩
莫言的《豐乳肥臀》出版後,大作家劉白羽直言:世風如此
賈平凹的書被禁,莫言《豐乳肥臀》停版,當代文學看王朔顧彬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