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洗完牙覺得牙縫變大了、牙齒鬆了、喝冷熱水也感覺酸了,肯定是醫生把牙洗壞了。真是這樣嗎?
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洗牙不是為了美白牙齒,而是去掉牙面的細菌、牙結石、色素等。
牙齦與牙根面之間不是緊密附著的,而是存在一條0.5-2毫米的淺溝,稱為齦溝。齦溝內易積存食物碎屑、附著菌斑,成為細菌生長繁殖的適宜區域。這些菌斑不斷堆積,久而久之就成了牙結石。牙結石會不斷「吃掉」牙齦,造成牙齦發炎萎縮,最終導致牙齒脫落。
牙結石開始是乳白色的軟垢,會因逐漸鈣化而變硬。也就是說,牙結石其實就是一坨硬邦邦的細菌。它們「幫助」我們填滿了牙縫、「固定」了牙齒、遮住了暴露的牙根。
當我們通過洗牙清除掉這些牙結石後,牙根重新暴露了出來,牙齒也就更敏感了,所以喝冷熱水會覺得酸。至於牙縫變大、牙齒鬆動,那說明牙齒本來就有問題,很可能牙齦已經開始萎縮,並不是洗牙導致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時清除牙結石,情況只會越來越糟。(摘自每月「科學」流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