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造世界最大粒子對撞機,澤披子孫萬代,恩惠綿延不絕

2020-12-26 大國儒商真贊

中國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罪在當時,功在千秋,為子孫後代計,當行之

一、中國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有現實意義,這是對科學事業的一種突破

1、中國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理應得到舉國的支持

在物理學界,一些物理學家認為,中國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一件舉國都應該支持的事情。隨著他們對物理探索的研究逐漸上升到了天花板,有關物理學家對相關實驗躍躍欲試。

他們希望主辦方計劃將要在這一個項目上投入超過上千億元的投資,想要推動微觀物理學界的發展。

這一個數額的看起來非常多,也是短期內無法接受的,如果這件粒子對撞的事情是失敗的話,可是,那麼,整個中國將會陷入到一種非常難堪的境地;如果它是能夠做成的話,那麼,中國將能夠掌握粒子微觀新世界的入口。

大型粒子對撞機其中所包含的意義說輕了,就是在商業上可以帶來萬億元的回報;說重了,它所帶來的回報不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中國將能夠獲得一種制霸天下的先機,實現對和平和發展的追求。

王貽芳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新的北京譜儀的設計、建造及前期研究的領導者,同時也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和江門中微子實驗的提出者和領導者。他可能是我國下一代大型對撞機——100公裡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領導者,因此,他是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支持者。

當時,持反對意見的是楊振寧,他認為,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成功機率只有40%,其結果具有太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並不是當下階段應該考慮的事情。

最終,2017年前,中科院以6比5的一票之差讓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方案被否決了,這件事情在當時也就不了了之。

在2018年,由領導人牽頭,耗資300億人民幣的中國大型對撞機將於2022年開工,楊振寧曾反對這一件事情,最終反對無效。預計這一中國的大型對撞機將在2030年建成並對外開放。

2016 年 8 月初,著名華裔數學家、1982 年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明確表示「希望在長城入海處建設下一代大型對撞機」。之後,丘成桐也撰文表達了對中國修建新一代大型對撞機的期待。

2、當下,某些人對興建大型粒子對準機的建造存在誤解

核物理高能研究所的專家王貽芳表示,第一階段建造的準確的費用數字是360億。這一個價格還不到建造一艘100億美元的遼寧號航空母艦的價格,中國在這一個方面的支出是毫不吝惜的。而將經費用在基礎物理研究,是中國遲早都要踏出的一步。

現在不搞,以後也是要搞的,而且,這一個大型粒子對撞機並不是用一次就會被廢棄,它將得以重複使用。因此,在2018年,這一個項目最終是通過了的。

如果中國在各方面建造得當,興許建造的費用的性價比能夠體現得更加完美,讓中國在基礎物理研究的領域的研究水平得以同歐洲接軌,甚至實現超越一個檔次。

中國的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建造地址選在了山東的秦皇島,在這一個地方的大型粒子對撞機將是世界最大的,想要真正參與到這一個領域的建設,首先必須要獲得相關專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的資格。

二、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工作原理具有詳實的後備基礎

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工作原理是建立一個封閉的環形管道,從而允許質子,電子,粒子等微小粒子的碰撞,以期待得出新粒子的一個過程,這一個工作原理是非常成熟的,是百年來粒子物理學家的研究內容。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作用是尋找暗物質、分析希格斯機制、研究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根據已有的成功,歐洲在相關的科學領域貢獻了多篇文獻,這些文獻都值得一看。

以歐洲的大型粒子加速器為例,LHC是在一個圓周為27公裡的圓形隧道內,該隧道因當地地形的起伏而位於地下約50至175米之間。

這是先前大型電子正子對撞機所使用隧道的再利用。隧道本身直徑三米,位於同一平面上,有許多地面設施如冷卻壓縮機,通風設備,控制電機設備,還有冷凍槽等等建構於其上。加速器通道中,主要是放置兩個質子束管。

由於須維持前所未有高能量的粒子運行,加速管由超導磁鐵所包覆,以液態氦來冷卻。管中的質子是以相反的方向,環繞著整個環型加速器運行。除此之外,在四個實驗碰撞點附近,另有安裝其他的二極偏向磁鐵及四極聚焦磁鐵。

兩個對撞加速管中的質子,目前(2018年停機升級前)以6.5TeV的能量對撞,總撞擊能量達13 TeV之多。(設計目標為14 TeV)每個質子環繞整個儲存環的時間為89微秒。因為同步加速器的特性,加速管中的粒子是以粒子團(bunch)的形式,而非連續的粒子流。

整個儲存環將會有2808個粒子團,最短碰撞周期為25納秒。在加速器開始運作的初期,將會以軌道中放入較少的粒子團的方式運作,碰撞周期為75納秒,再逐步提升到設計目標。

在粒子入射到主加速環之前,會先經過一系列加速設施,逐級提升能量。

其中,直線加速器LINAC2將產生50 MeV能量的質子,接著質子同步推進器(PSB)提升能量到1.4GeV。而質子同步加速器再將質子加速至25 GeV。最後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SPS)可提升質子的能量到450 GeV。

在LHC加速環的四個碰撞點,分別設有五個偵測器在碰撞點的地穴中。其中超環面儀器與緊湊緲子線圈是通用型的粒子偵測器。

LHCb(LHC底夸克偵測器)與 大型離子對撞機實驗(ALICE)為物理目標相對確定的大型探測器。全截面彈性散射偵測器(TOTEM),LHCf(LHC前向實驗)與LHC磁單極子與奇異物質探測器(MoEDAL)則是較小型的專用偵測器。

LHC也可以用來加速對撞重離子,例如鉛離子因其荷質比(電荷和質量的比值)可加速到1150 TeV。

由於LHC有著對工程技術上極端的挑戰,安全的確保是極其重要的。當LHC開始運作時,磁鐵中的總能量高達100億焦耳,而粒子束中的總能量也高達7.25億焦耳。只需要107總粒子能量便可以使超導磁鐵脫離超導態,而丟棄全部加速器中的粒子可相當於一個小型的爆炸。

二、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費用花在什麼地方?

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費用花在隧道的建設,提升能量和提供加速通道的儀器等的設備的製造和安裝,粒子材料等的添加。人力的費用所起到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機器已經代替了人力的運轉,使得這一個部分的費用佔據整個項目的不到10%。

選址是經過精心考慮的,批准也非常順利,除此之外的準備,也都將在兩年內完成,此後用8年的時間去建造,2030年對外開放,將使得有智慧的名人雅士能夠獲得利用這些設備的資格。

四、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一扇見到上帝的大門

中國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保底功效是,最起碼中國人會把對希格斯粒子性質的了解,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而希格斯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英語: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希格斯玻色子能夠利用自發對稱性破缺來賦予基本粒子質量,同時又不會牴觸到規範場論。

更高的期許是,中國的CEPC對撞可產生一百萬個希格斯粒子。而且從希格斯粒子的質量來看,剛好可以用環形對撞機產生,且產生效率優於直線對撞機。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優秀的中國科學家都能夠藉此次行動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

中國能夠在獲得更多的科學成果,並在這些科學成果中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中國人都非常精明,他們一定能夠作出最適合自己而且最明智的選擇。

中國科學家於2012年希格斯粒子被發現後提出,在我國建造一臺周長100公裡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希格斯工廠」,之後再建造一臺超級質子—質子對撞機(SppC)。

歐洲已經興建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在法國和瑞士的邊界的交界處,,是一座位於瑞士日內瓦近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對撞型粒子加速器,作為國際高能物理學研究之用。2012年7月4日,當LHC的研究人員宣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時,科學界屏息以待。

可是,歐洲的野心還不是現在的這種程度。毫不誇張地說,誰首先參透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誰就能夠首先見到「上帝」,而見到「上帝」正是一眾科學家的畢生追求。

歐洲可是不甘心落到第二的位置,歐洲計劃建「希格斯工廠」 將與我國超大對撞機形成競爭,計劃在2048年前實現運行,以最高能量運行的質子對撞粒子加速器。

五、中國的基礎物理研究或許將逆襲老美的物理研究水平

1、中國人非復吳下阿蒙,中國人在科學領域特立獨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王貽芳認為,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將是中國引領世界基礎物理研究水平最好的機會。從微小的粒子再到航空航天,中國一定會在這些領域一步一步地實現超越,讓這些曾經狗眼看人低的人對中國人刮目相看。

在過去,中國的基礎物理研究,長期處於落後於世界的狀態。當年,世界各國都不肯陪中國一起玩,在很多關鍵性的科研項目上都不帶中國飛,隨後,中國只好自力更生,自己想辦法,自己尋求出路。

現在,中國人已經富起來了,也已經強起來了,學識也已經豐富起來了,在科學領域,中國人已經變得不需要太在乎他人的眼光了,中國人的獨立自主讓中國人也能夠在科學的領域熠熠生輝,基礎物理研究是把科學成果落到實處所必須要踏出的一步,中國的軍工要想改善,離不開基礎物理研究的參與。

2、中國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將促使中國人深入了解這一個世界

中國人早就已經把能夠想到的,又能夠去做的事情想完了並且付出行動了,現在的大多數的中國人能夠做到的是,安守本分,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要到處去了,而是在自己熟知的領域內,表現出自己值得被回報的一面。

在少數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 中國人從微觀到宏觀層面正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一個世界,80億人正在推動更多項目的建設,而這些都將為未來一個世紀的發展提供最基本的發展綱要,任何的阻力都無法打亂現在的這一個形勢的發展過程。

相關焦點

  • 為了促使中國建造粒子對撞機,王貽芳院士拼了,個人捐資50萬美元
    相信前段時間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說了「中國要不要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這個議題。作為中國高能物理的領軍人物,中科院王貽芳院士可以說是為此煞費苦心,操心操力的為其發言,包括在前段時間的騰訊科技WE大會上,王貽芳院士更是積極的表示:「中國真的要建造屬於自己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現在世界上上百億的裝置有很多,中國卻一個都沒有,這是不合理的,首期建造對撞機只需要360億就夠了,再不建真的就要被國外拉開距離了
  • 中國為啥要建造世界最大的對撞機?騰訊這場科學大會有答案
    騰訊WE大會上分享研究的王貽芳院士 2016年前後,中國的物理學界引發一爭論,當時有中國擬在2022年動工建造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對撞機的計劃
  • 為什麼楊振寧要反對我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原來是時機未到
    為了探索研究微觀世界的奧秘,上個世界,強大的美國開始建造粒子對撞機,這可是一個耗費資金非常大的投入,原本預算投入40億美元,可是建成之後卻花了將近100億美元。要知道在1989年那個時候,100億美元的價值可比現在高多了。有了粒子對撞機之後,美國在微觀領域的探索自然走到了世界前列。
  • 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設計磁體
    插圖來源:CERN 在位於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中,人造磁場——磁場強度大約是地球磁場的20萬倍——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將粒子加速,讓兩束粒子相互撞擊。利用這個世界著名的粒子加速器進行的實驗提供了支持標準模型(一個描述宇宙中粒子的行為和相互作用的理論)的關鍵數據。但是,物理學家們很想知道這個模型是否適用於能量更高的粒子。
  • 楊振寧為家國犧牲個人利益,放棄他夢寐以求的高能粒子對撞機
    現階段其它國家正在建造或設計的對撞機都不適合這項工作,而中國高能物理所從2012年開始就規劃和論證的大型高能粒子對撞機可以經濟高效地產生希格斯玻色子,從而進一步尋求質量的本元。1.如果我國率先建成,其它國家就不會去建造同等水平的對撞機,也會得到國際科學組織的資金支持;2.如果中國建成對撞機,在國際科學組織的支持下,全世界相關的研究只能以中國為主導,粒子物理的科學前沿探索都會在工作進行。
  • 中國2000億資金大型粒子對撞機被否決,量子力學還有價值嗎?
    雖然該項目最終以否決告終,但是根據投票結果,可以看出該項目爭議極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世界各地的粒子對撞機燒錢非常嚴重,並且成果只能停留在理論,目前很多國家都已經放棄對此類項目的資金投入。    初步的研究確實驗證了很多科學理論,但是該項目的局限性過大,想要發現更多秘密,就需要讓粒子加速到更快的速度,這就需要建造更大的粒子對撞機,隨著粒子對撞機越來越大,該項目的瓶頸也就呈現出來。  每天頻繁進行多次實驗,但只要粒子對撞機的速度有極限,就很難發現新東西,最重要的是,量子力學最關鍵的「引力子」,至今沒有找到。
  • 花210億歐元建更大的粒子對撞機,歐洲為什麼要做這事?
    作者:Decode郵箱:oudi@pingwest.com在探尋「上帝粒子」和暗物質的路上,歐洲又往前走了一步。2020 年 6 月 19 日,歐洲核子中心全票通過了《2020 歐洲粒子物理戰略》。而精準測量「標準模型」的核心——希格斯玻色子,被認為是尋找新物理的最好突破口。上文說到,LHC 在多次升級的情況下,最大對撞能量也只有 14 萬億電子伏特,還不能滿足精確測量希格斯玻色子的需求。想要把希格斯玻色子性質測量至 1% 的精度,需要可以產生 100 萬億電子伏特能量的設備。
  • 耗資1400億的粒子對撞機被否決,楊振寧為何極力反對?
    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粒子對撞機。 暗物質、暗能量無處不在,粒子對撞機的出現有利於集合這種物質,2014年,在國際合作者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計劃到2028年建造一個「希格斯粒子工廠」,預估計耗資
  • 11位頂級科學家投票,否決2000億大型粒子對撞機
    此項目原先計劃分批投入2000億資金,用來建造一座大型粒子對撞機。因為存在二種完全對立的意見,國家相關部門召集了11位頂級的科學家,進行舉手投票表決。最終6票反對,5票贊同,否決了該項目資金撥款。
  • 新五夸克粒子有望揭示夸克秘密 發布雄心勃勃超大型對撞機計劃
    繼2012年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後,2019年,位於法國和瑞士邊界的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再接再厲,做出重大發現:LHCb團隊在中美科學家的領銜下發現了新五夸克粒子。新結果有望進一步揭示夸克理論的諸多奧秘。此前,五夸克粒子的存在只停留在理論層面,2015年,LHCb宣布發現五夸克粒子。
  • 楊振寧極力反對,僅以一票險勝,1400億元的粒子對撞機到底是什麼
    2016年,在是否建粒子對撞機的問題上,中國科學家分成了旗幟分明的兩派,一派是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代表的科學家,堅決反對建設粒子對撞機; 另一派是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的科學家,極力贊成建設粒子對撞機。
  • 王貽芳熱衷於建設的對撞機,是幹什麼的有什麼用?
    倡導科學無國界的王貽芳院士最終落敗,關於建造大型粒子碰撞機一事以一票之差未能通過,輸給了一直反對建設碰撞機的楊振寧一方。國家給予科學家們以最大的支持,如果這次投票獲得通過,王貽芳一方將會持續獲得共計上千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 歐洲大型粒子對撞機停運 命運石之門關閉了?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最近宣布在12月3日關閉了運行了長達9年的大型粒子對撞機(LHC),其給出的理由是LHC需要時間進行重要的升級和維護。其維修維護的內容包括更換通風系統和幾英裡長的電纜,同時將提高LHC的能量水平,最高可達到14萬億伏特。
  • 耗資1400億的粒子對撞機到底值不值?楊振寧明確反對:還沒到時機
    粒子作為以自由狀態存在的最小物質組成部分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關於基本粒子的研究已經成為了物理學的基礎之一。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人們將粒子研究應用於核能,應用於認識宇宙的形成。人類甚至有可能將在肉眼捕捉不到的粒子世界,探索出宇宙的無窮奧秘。
  • 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阻止中國花千億建造對撞機
    之所以問了這個問題,原因還在很多年前,當時楊振寧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建造對撞機,王貽芳的背後可是中科院,但是楊振寧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阻止中國花千億建造對撞機。
  • 「標準模型」與「希格斯粒子」:從空中樓閣到微觀世界的理論基石
    由於粒子物理學所研究的對象如此之小,所需要的能量如此之高,科學家們只能通過建造大型的加速儀器來獲得研究所需的高能量。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科學家們在法國、美國、蘇聯、聯邦德國等國家的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學或研究所先後建造了十幾個對撞機。
  • 210億歐元的超級對撞機!是否會改變人類物理的命運?
    近日,一則消息轟動了科學界: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計劃研製一臺100公裡長的機器來揭開希格斯玻色子的秘密!為什麼這則消息會讓科學界那麼興奮呢?原因很簡單,它是人們探索自然、深入觀察宇宙微觀世界的最佳途徑。兩個階段這項決定發表在一份名為「歐洲粒子物理更新戰略」的文件中。它概述了兩個發展階段。首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將建造一臺電子-正電子對撞機,對撞能量進行調整,以最大限度地產生希格斯玻色子,並詳細了解它們的性質。
  • 大型對撞機之爭:價值、目標和圖景——讓對撞機之爭撞出科學界與社會、科學界內部的良性互動 袁嵐峰
    大型對撞機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反響,直接原因是投資巨大,幾百、上千億元量級的投資在中國的基礎研究項目中是空前的。按照王貽芳的介紹,第一階段的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約在2022-2030年間,工程造價(不包括土地、「七通一平」等)約400億元。如果有發現新物理的跡象,再建第二階段的質子對撞機(SPPC),工程造價在1000 億元以內,時間是在2040-2050年左右。
  • 楊振寧:不要搞大型對撞機,高能物理這個領域30年前就走上末路了
    大型對撞機大型對撞機-粒子加速器大型對撞機屬於高能物理學研究的範疇,它的存在將會是粒子加速器上的世界之最,其功勞來自80個不同的國家的科學家,總數約有7000名。建造大型對撞機耗費的人力物力非一般研究所比,光設備的建造就需要5萬噸左右,還有需要的機器30公裡長,所以儘管科學家們費盡心思,但外界因素也延遲了他們的動作。
  • 聯合國:日本Super KEKB對撞機破世界紀錄
    日本Super KEKB對撞機破世界紀錄,中國多所高校參與 近日, 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的SuperKEKB對撞機取得了2.2261034cm-2s-1的瞬時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