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險勝!耗資1400億的粒子對撞機被否決,楊振寧為何極力反對?

2021-01-19 騰訊網

教育是國之重器,科技是發展根本,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式開始,蒸汽機的出現,讓英國迅速走上資本主義社會,以英國為首,工業革命先後在西方各國萌芽、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打響,讓西方列強開始逐鹿殖民地,可惜清朝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雖然發展了洋務運動,但跟西方差距還是很大,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二戰之後,蘇美冷戰時期,航空航天就是這一時段發展起來了。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20世紀後期,系統科學類生物科學漸漸形成,發展新能源也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務,如今我們還處在第四次和第五次工業革命期間,在這個信息大時代,各大科技都在試圖革新科技。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粒子對撞機。

粒子對撞機顧名思義,就是用大量的粒子進行碰撞,在碰撞當中在尋找新的粒子,這種新粒子,有助於研究宇宙大爆炸的瞬間狀況,同樣也是探秘「希格斯玻色子」、「暗物質」、「暗能量」等其他未解之謎。

暗物質、暗能量已經被證實存在,但真正揭開它們的真面目還需要漫長的時間,若是人類能夠將暗能量收集起來,就能發展出新的能源,並研製出一款能夠達到光速的飛船,當然這一切還停留在理論上。

暗物質、暗能量無處不在,粒子對撞機的出現有利於集合這種物質,2014年,在國際合作者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計劃到2028年建造一個「希格斯粒子工廠」,預估計耗資1400億。

但以楊振寧為首的物理學家,卻極力反對建造粒子對撞機,兩方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最終以投票的方式決定,楊振寧的一方憑藉一票的優勢獲勝,否決了離子對撞機,這項計劃暫時擱淺了下來。

楊振寧認為錢要花在刀刃上,1400億投入到任何一個科研項目當中,都有會一定的建樹,可建造粒子對撞機,在未來50年根本毫無作用,與其當一個花瓶,不如實實在在發展一點科技。

楊振寧的說得並沒有錯,中科院院士白春禮在《卡位「第六次科技革命」》文章表示:在過去500年間,世界上先後發生了5次科技革命,中國錯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中,我們只是一個跟蹤者,並沒有取得多少優良成績。

即將到來的第六次新科技革命,中國也將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第六次科技革命並非宇宙學,而是跟人類密切相關的生物產業和基因產業。

前幾次的工業革命解決了人類的吃穿住用、交通、城市華和信息化問題,那麼該如何延長延長人類生命周期呢?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研究人類本身,霍金也曾預言在未來100年,基因將成為主流科學,生物、生命和基因等關鍵領域的技術革新和突破將會伴隨第六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

粒子對撞機屬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但是它在第四次、第五次革命當中,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第六次同樣也是一樣,或許在第七次革命中,粒子對撞機的用途才會出現。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極力反對,僅以一票險勝,1400億元的粒子對撞機到底是什麼
    2016年,在是否建粒子對撞機的問題上,中國科學家分成了旗幟分明的兩派,一派是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代表的科學家,堅決反對建設粒子對撞機; 另一派是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的科學家,極力贊成建設粒子對撞機。
  • 耗資1400億的粒子對撞機到底值不值?楊振寧明確反對:還沒到時機
    因此只要有了粒子對撞機,科學家便能測量出更詳盡的數據,甚至發現新的粒子。可以說要在量子和粒子物理學前沿深入的研究,那麼粒子對撞機就是不可獲取的一道工具。 我國也曾提出過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計劃。但是這個計劃有的人支持,也有的人提出反對,第一個拿到諾貝爾物理學家的華人楊振寧教授便提出了反對意見。
  • 為什麼楊振寧要反對我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原來是時機未到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我國也需要建造一個大型粒子對撞機,來研究探索微觀世界的奧秘。可是這樣的一個提議並沒有得到所有科學家的支持,有不少的科學家反對我國現在建造粒子對撞機,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是楊振寧。相信很多朋友對於楊振寧都是有所了解的,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學家,是當今世界上還「活著」的物理學家中,最受具權威性,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了。
  • 為何楊振寧和中科院院士怒爭對撞機?直言:建好也是為他國做嫁衣
    為何楊振寧和中科院院士怒爭對撞機?直言:中國現在不能建,不能便宜外國人2016年,我國針對是否建造粒子對撞機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贊成派與反對派旗幟分明。一方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認為建造粒子對撞機將對我國物力研究工作的展開帶來很大的好處。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為何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反對建對撞機?
    97歲楊振寧反對建對撞機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技術好像是陷入了瓶頸。如今科學想要取得進步,對實驗器材的要求是越來越高,我們研究的領域要麼是最宏觀的宇宙星空,要麼是最微觀的粒子世界。望遠鏡越做也大,對撞機越做越長,能耗越來越高,科研成本越來越大。而關於我國是否應該建造屬於自己的創紀錄的粒子對撞機,科學界卻並不統一。有人覺得它是撞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也有人覺得那是勞民傷財的無用項目。
  • 楊振寧為家國犧牲個人利益,放棄他夢寐以求的高能粒子對撞機
    一場引起全民大討論的高能粒子對撞機項目之爭終於落下帷幕,需耗資2000億的大型粒子對撞機撥款計劃以6:5票被否決,主張反對建設對撞機的楊振寧「贏」了。僅從這6:5的選票比例就能看出,這個項目確實誘惑巨大,建與不建都在一念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
  • 中國建造世界最大粒子對撞機,澤披子孫萬代,恩惠綿延不絕
    他可能是我國下一代大型對撞機——100公裡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領導者,因此,他是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支持者。當時,持反對意見的是楊振寧,他認為,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成功機率只有40%,其結果具有太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興建大型粒子對撞機並不是當下階段應該考慮的事情。
  • 11位頂級科學家投票,否決2000億大型粒子對撞機
    此項目原先計劃分批投入2000億資金,用來建造一座大型粒子對撞機。因為存在二種完全對立的意見,國家相關部門召集了11位頂級的科學家,進行舉手投票表決。最終6票反對,5票贊同,否決了該項目資金撥款。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為耗資相當於三峽大壩的超大對撞機買單
    作為一個超級費錢的項目,CEPC環形周長100公裡,保守估計就得400億。第二期SppC(環形強子對撞機)耗資更是超千億。北京五環路全長98.58公裡,這意味著,隧道可將整個北京主城區包在其中。醋醋的朋友房師說,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做夢都不敢奢望拿下這麼大一塊土地。
  • 王貽芳熱衷於建設的對撞機,是幹什麼的有什麼用?
    倡導科學無國界的王貽芳院士最終落敗,關於建造大型粒子碰撞機一事以一票之差未能通過,輸給了一直反對建設碰撞機的楊振寧一方。國家給予科學家們以最大的支持,如果這次投票獲得通過,王貽芳一方將會持續獲得共計上千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 中國2000億資金大型粒子對撞機被否決,量子力學還有價值嗎?
    ,近期11位頂尖科學家對該項目進行表決,最終以6票反對,5票贊同的結果,否決了該項目的資金撥款。  雖然該項目最終以否決告終,但是根據投票結果,可以看出該項目爭議極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世界各地的粒子對撞機燒錢非常嚴重,並且成果只能停留在理論,目前很多國家都已經放棄對此類項目的資金投入。
  • 如何評價文章《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對超大對撞機計劃與超弦理論的...
    這幾天,一篇自媒體文章《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火了!再一次把我國高能物理學家要極力推進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項目存在的爭議帶到公眾面前。本文精選了知乎答主對該問題的看法,以饗讀者。
  • 花210億歐元建更大的粒子對撞機,歐洲為什麼要做這事?
    上文說到,LHC 在多次升級的情況下,最大對撞能量也只有 14 萬億電子伏特,還不能滿足精確測量希格斯玻色子的需求。想要把希格斯玻色子性質測量至 1% 的精度,需要可以產生 100 萬億電子伏特能量的設備。
  • 為了促使中國建造粒子對撞機,王貽芳院士拼了,個人捐資50萬美元
    作為中國高能物理的領軍人物,中科院王貽芳院士可以說是為此煞費苦心,操心操力的為其發言,包括在前段時間的騰訊科技WE大會上,王貽芳院士更是積極的表示:「中國真的要建造屬於自己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現在世界上上百億的裝置有很多,中國卻一個都沒有,這是不合理的,首期建造對撞機只需要360億就夠了,再不建真的就要被國外拉開距離了
  • 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阻止中國花千億建造對撞機
    「The party is over」楊振寧將左手向上抬起微微搖了搖,加重語氣補充翻譯:「什麼意思?盛宴已過。」之所以問了這個問題,原因還在很多年前,當時楊振寧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建造對撞機,王貽芳的背後可是中科院,但是楊振寧寧願得罪中科院,也要阻止中國花千億建造對撞機。
  • 楊振寧:不要搞大型對撞機,高能物理這個領域30年前就走上末路了
    大型對撞機大型對撞機-粒子加速器大型對撞機屬於高能物理學研究的範疇,它的存在將會是粒子加速器上的世界之最,其功勞來自80個不同的國家的科學家,總數約有7000名。建造大型對撞機耗費的人力物力非一般研究所比,光設備的建造就需要5萬噸左右,還有需要的機器30公裡長,所以儘管科學家們費盡心思,但外界因素也延遲了他們的動作。
  • 楊振寧:把天賦帶到美國,對中國有何貢獻?讓中國損失減少100億
    中國科學界,曾經有一個熱門議題:我們中國到底要不要建的高能粒子對撞機。這臺高能粒子對撞機的用途是什麼?是經過粒子的碰撞來研究粒子,從而發現新粒子, 這在物理界來說:是物理學研究的最前沿領域。然後只有楊振寧先生反對!大家可能會問:楊振寧先生本身就從事物理的,高能粒子對撞機建造對他很有好處啊!他的學生那麼多,最大的受益者是他們啊!還反對是為什麼?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無論有怎樣的活動,楊振寧都是積極踴躍地募捐。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2003年,楊振寧回到中國居住。在那些年裡,他不會不知道關於他的聲討聲浪,但他不在乎。進入清華大學後,他不要任何工資,把這筆錢都用來為清華引進人才。97歲的楊振寧已經很年邁了,他還能為祖國做多少呢?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是楊振寧最後一戰。當時楊振寧堅決反對在我們國家修建cepc。
  • 新五夸克粒子有望揭示夸克秘密 發布雄心勃勃超大型對撞機計劃
    繼2012年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後,2019年,位於法國和瑞士邊界的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再接再厲,做出重大發現:LHCb團隊在中美科學家的領銜下發現了新五夸克粒子。新結果有望進一步揭示夸克理論的諸多奧秘。此前,五夸克粒子的存在只停留在理論層面,2015年,LHCb宣布發現五夸克粒子。
  • 花360億或能讓中國實現彎道超車,為何海歸院士就是不同意?
    於是近些年國內有關高能物理學發展展開了一場爭論,甚至連一些不懂何為粒子對撞機的普通民眾也參與進來。在這場爭論中,中國高能物理的領軍人物王貽芳院士一直認為我國要想彎道超車,必須建造自己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而海歸楊振寧院士卻堅持反對該機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