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心理學:三大情緒理論

2020-12-15 閱世讀書會

身體反應理論

首先,你可能會想,每個人都會同意情緒先於反應。例如,你會衝某人大叫(反應),因為你感到氣憤(情緒)。然而在100多年前,威廉.詹姆斯就爭辯道,亞里斯多德很早就提出,這個順序是相反的你的感覺晚於你的身體反應。如詹姆斯所說,「我們感到難過,因為我們哭泣,氣憤,因為我們打鬥,害怕,因為我們顫抖」。情緒來源於身體反鏡的觀點被稱為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

根據這一理論,體驗到一個刺激引起的自動喚醒和其他身體反應後,才會產生特定的情緒。詹姆斯-蘭格理論被看作是外周主義的理論,因為它將情緒鏈中最重要的角色賦給了內臟反應,而控制它的自主神經系統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周。

中樞神經過程理論

生理學家沃特-坎農視情緒為集中於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坎農(和其他批評者)指出了詹姆斯-蘭格理論的一系列不足。例如,他們提到,內臟反應同情緒無關——即使通過手術切斷內臟同中樞神經系統的聯繫,實驗動物仍然會繼續存在情緒反應。他們還辯論道,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顯然太慢了,不足以成為引發情緒的源頭。根據坎農的看法,情緒反應要求大腦在輸入刺激和輸出反應中起作用。來自丘腦的信號到達皮層某一位置,產生情緒感覺,到達另一位置面引起情感的表達。即內臟反應在情緒反應中並不重要。

相反,喚醒情緒的刺激同時產生兩種效應:通過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身體上的喚起;通過皮層得到情緒的主觀感受。這些生理學家的觀點可以總結為坎農--巴德情緒理論。該理論說明了情緒刺激產生的兩種同時反應,生理喚醒和情緒體驗,它們沒有因果關係。如果某事令你生氣了,你的心跳加快的同時,你會想:「太可氣了!」但是,既不是你的身體也不是你的大腦導致了憤怒反應。

坎農一巴德理論預測了身體和心理反應的獨立性。

認知評價理論

由於在許多不同的情緒中,喚醒症狀和內部狀態是相似的。因此在模稜兩可或者新異的情境中體驗到它們時,很可能混淆不清。斯坦利-沙赫特提出情緒的雙因素理論來解釋人們對此種不確定性的應對情況。根據斯坦利-沙赫特的理論,情緒的體驗是生理喚醒和認知評價兩種因素相結合的產物,它們對於情緒的發生都必不可少。所有的喚醒都被假定為普遍的、沒有差別的,而且喚醒是情緒序列的第一步。個體先要對生理喚醒進行評價,從而決定具體感受是什麼,哪個情緒標籤最為合適,以及在情緒體驗的特定情境中,你的反應意味著什麼。

即,情緒體驗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在個人或大腦中發生了什麼,而要考慮和評估前者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該理論還強調了評價通常是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的。當你擁有和產生情緒的情境相關的過去經歷時,你就無須再刻意對你的喚醒進行環境上的解釋。這種主張被定義為情緒的認知評價理論。

認知評價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情緒體驗過程,做出這樣的結論可能是最為安全的。在某些情況下,你實際上會考慮情境的影響(至少是無意識地)以解釋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然而在另一些情況下,你的情緒體驗可能受進化而來的天生機制控制。生理反應不需要任何解釋。情緒體驗的這些不同途徑顯示,情緒對你的日常生活經驗具有各種不同的影響。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心境和情緒對人們的影響結果。

相關焦點

  • 學點心理學:健康心理學
    導讀健康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致力於研究人們怎樣保持健康、患病的原因以及生病後的反應。健康是指身體和精神上的一種穩定、充滿活力的一般狀態。 它不是簡單的不生病或不受傷,而是關注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否協調運轉良好。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掌握了這門學科,會開闊你的視野,不會迷信。心理學它有一個特點,很多人迷信偽科學的人,往往也會很關注心理學。這說明什麼呢?迷信與心理學有密切關係。如果不好好地學心理學,就容易誤解心理學,就會拿心理學為證明偽科學的武器。所以,我建議可以找一個職業的心理諮詢師去學習。
  •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讓生活更快樂恬淡|學點心理學,自助助人
    心理學有三項使命:一是研究消極心理,治療精神疾病;二是讓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有意義;三是鑑別和培養人才。說起心理學,很多人的反應是普通人根本不需要,心理有嚴重問題,才需要去看專業心理醫生;心理學太高大上了,普通人根本學不會。
  • 榮格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說起心理學巨人,大家都會想到弗洛伊德,熟悉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弗洛伊德為心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潛意識理論和對夢的研究解析至今還深刻影響著心理學界。然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並非弗洛伊德,而是另一位同樣的頂級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弗洛伊德最有名的弟子,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名字是神秘而陌生的,然而他的那些心理學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分析心理學。
  • 情緒心理學:學習情緒的產生原因,應對負面情緒
    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學習分享「情緒心理學」。當身體平靜時,情緒也會平靜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有兩種解釋情緒產生原因的理論。theory),雙因素理論認為有時生理喚醒和認知共同導致了我們的情緒形成。一項心理學實驗也證明了這個理論:當被試組在不知情時被注入腎上腺素——這會引起心跳加快,而對照組則是被注射生理鹽水,當被試組和對照組同時處於憤怒的環境中或者開心的環境中時,被試組由於生理喚醒和不同的認知更多的報告產生了相應的情緒。
  • 積極情緒VS負面情緒?你快樂嗎?30幾歲的人真該學點心理學!
    答案是——想要更快樂,可以學習「心理學」!原因如下。一、「快樂」的「敵人」是各種「負面情緒」。學習心理學後,就可以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負面情緒」,為「快樂」掃清障礙。因此,有的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早早地就學習了心理學,獲得了幸福、快樂;另一些人很晚才意識到必須學習心理學,但是已經蹉跎了既往的那些「悲催的光陰」。話說回來,既然心理學是每個人生存的基本功,那麼30歲以上的人,如何學習心理學呢?
  • 情緒理論
    情緒理論主要試圖解釋情緒體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關係。對於情緒理論這一知識點的考察,一般以客觀題為主,考查也都比較簡單。一、詹姆斯-蘭格理論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是心理學史上最早對情緒理論進行系統解釋的人,同一時期,丹麥生理學家蘭格提出了與其類似的理論,他們的理論後來合稱為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詹姆斯-蘭格理論又叫做情緒的外周理論。
  • 每天學點心理學改變生活,經典心理學書籍推薦
    大家好,很多小夥伴都對心理學挺感興趣的,那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本比較經典的有用的心理學書籍。1、《心理學與生活》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教科書級別的入門心理學書!應該學心理學專業的或者選修過心理學課的同學都有學習過這本書。它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內容比較豐富,非常厚實。它把心理學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理論聯繫實際,通俗易懂,是一本心理學入門的好讀物。如果對心理學很感興趣,但又害怕專業書籍太生澀太難懂,可以從這本書入手。
  • 愛情心理學:那些揭秘愛情本質的心理學理論
    愛情,給我們帶來幸福與歡樂,也給我們帶來痛苦與淚水,總能體驗到各種情緒,卻又不受我們控制。愛情,是一門學問,需要去實踐,去體驗。愛情心理學是解釋愛情的一門學問,需要去學習,去運用。愛情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是一個重要課題,許多心理學家曾投身其中,例如斯滕伯格。下面,我們一起去找找在心理學上有哪些關於愛情的研究論述!一、依附風格理論依附理論是關於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親近另一人的心理傾向的理論。當此人在場時會感到安全,不在場時會感到焦慮。依附風格理論有兩種:三類型的依附風格和四類型的依附風格。
  • 學點心理學:情緒表達
    情緒的定義當代心理學家將情緒界定為一種複雜的身體和心理變化模式,包括生理喚醒、感覺、認知過程、外顯的表達(包括表情和手勢)以及特殊的行為反應,這些反應都是針對個體認為具有個人意義的情境做出的。為了了解為什麼所有這些成分都是必需的,請先設想一下讓你感到特別快樂的情境。
  • 在丁真的笑容裡 | 是時候學點積極心理學了~
    在丁真的笑容裡 | 是時候學點積極心理學了~ 2020-12-0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用幸福心理學的「心流」理論告訴你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彈琴?
    我看過最接地氣的解釋是——「小時候學琴,沒好好堅持,到高中階段學業繁忙、壓力大,偶爾彈彈琴,竟然覺得人生……真美好。」人生苦短,一路荊棘坎坷,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無論喜怒哀樂都能借著音樂找到情緒的出口。
  • 學點心理學:壓力反應
    這種應激反應的中心位於下丘腦,包括了許多種情緒反應。丘腦下部有時被視作應激中心,原因在於它在緊急事件中的雙重功能:(1)它對於自主神經系統( ANS)的控制;(2)它對於垂體腺的控制。自主神經系統調節有機體的活動在應激條件下,呼吸會加快加深,心率增加,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 ...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層次理論
    情緒維度注意—拒絕是施洛伯格情緒三維理論中情緒的維度之一,施洛伯格情緒三維理論中另外兩個維度是愉快—不愉快和激活水平。動機衝突的主要類型個體的行為都有其目的,如果個體想要達到的目的不止一個,而且想達到的目的之間又有矛盾,不能同時達到的時候,就出現了動機的衝突。
  • 揭開心理學的老底丨超職教育心理學講堂
    它到底在學什麼呀啊啊啊啊啊學了心理學我能讀心嗎能看微表情嗎能從此開掛嗎能找到對的人嗎能緩解家庭矛盾嗎動機和情緒、意志:動機——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比如我現在就想喝奶茶,是渴了?餓了?饞了?想發朋友圈了?比如領導對下屬的管理,也是一門學問,表面上是管理學,實際上用到了很多心理學的知識,HR招聘時也是。很多人都說學心理能夠看懂別人,我倒覺得,學心理後,首先認識的,其實是你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世界的奇妙關聯後,人生才能變得非常開闊。
  • 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現代心理學的人格分類現代心理學擁有多個人格分類體系。一部分人格理論家認為氣質是人格的整體傾向,具有強大的生物學基礎;另一些理論家認為人格具有多個維度,是多種特質的組合;還有一些科學家根據人格類別,而不是維度將人進行歸類。2.1 人格與氣質現代心理學雖然已經摒棄了體液說,但依然保留了其最基本的概念:生理現象的確會影響人的基本人格。
  • 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心理學通識》得到APP 10萬人都在學:這些道理你越早懂得,越早...
    而這,需要依賴心理學才能實現。  心理學才是科學的成功學  心理學家根據大量研究總結出來一個經驗公式:成功 = 20%的智力因素 + 80%的非智力因素。主導我們成功的非智力因素有「情緒智力、控制力、延遲滿足、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成長型思維」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學點心理學,因為所有的非智力因素,都是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 閒談格式塔心理學和阿恩海姆的異質同構理論
    格式塔心理學是西方較為流行的一種心理學派。該學派的學者在各個方面上對人的情緒、心理發生機制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和假設,因此對文藝心理學、美學、藝術批評等方面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格式塔心理美學是承繼西方現代美學的先驅之一費希納形而下美學(實驗心理美學)的路子發展起來的,與費希納一樣,他們對一味做理論上的推演,「紙上談兵「的行為不屑一顧,認為心理學、美學可以用一定的實驗方式,用一種理性、嚴謹的態度加以測量和觀察。
  • 運動心理學簡介
    運動心理以競技運動、大眾健身、體育教育三大領域為經,以各領域有關的研究範圍及實際應用現狀為緯,勾劃出了運動心理學環球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