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中國遭受到一次次戰爭的摧殘。當時情況非常嚴峻,新中國便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成立的。新中國受到戰爭的破壞後,百廢待興。人民的生活水平迫切需要得到改善。但是國家搞建設必須得有人才。然而在那個時候,許多仁人志士和愛國主義者都回到祖國來,支持國家的建設,錢學森便是他們其中的一位。錢學森回國後參加了一次國宴。然而在國宴上,他卻沒有找到自己的座位。後來主持國宴的主管一句話讓他受寵若驚,同時也讓他非常感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一一講解。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錢學森。錢學森1911年生於上海,祖籍是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人。他於1934年畢業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後來任美國麻雀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他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技之父和火箭之王。
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後。錢學森和他的夫人蔣英得知祖國成立的消息。當時便商量著趁早趕回祖國為國家效力。
到1950年錢學森準備回國時,沒想到卻被美國官員給阻攔。找一些無中生有的理由將他關進監獄。而在當時任美國海軍市長的丹尼金布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從那以後錢學森就遭到美國政府的迫害,後來他也被監禁了大約5年。直到1955年,在主席和周總理的各種爭取下,最終以美國戰俘作為交換條件,這才讓他能夠順利的回到祖國。
當時他回到祖國不久,主席就親自發出邀請,邀他參加一次國宴。當時錢學森接收到主席的邀請後,高興萬分。於是在國宴當天,便早早的就到了國宴的會場。然而不巧的是他在國宴場內一直都沒找到自己的座位。於是他便向工作人員詢問,並且報出自己的名字。當時錢學森剛剛回國,還沒那麼出名,也很少人認識他。
後來他們的談話被一旁的宴會主管聽到。主管立馬迎過來,接他到主席的位置旁邊坐下。當時錢學森一聽自己旁邊坐的是主席,感到受寵若驚。雖然國家當時百廢待興,各方麵條件還不是很優越。但是主席的這一舉動,讓他感到國家給他的溫暖。以至於後來他耗儘自己的一生,都在為國家的建設上做貢獻。同時他也推進了至少20年,中國的飛彈和原子彈的研發成功。
像他這樣一位為國家為人民貢獻一生的愛國主義人士。是我們後一輩學習的楷模和榜樣。對此大家有何不同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