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管理的本質是激發人的善意?

2020-12-23 職場馬叔

如何理解管理的本質是激發人的善意?

這句話是德魯克說的。

1、管理要求利益最大化

企業的目的是創造客戶。管理要協調各方面資源,達到效率最高,效果最好,也就是說要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產出最高,在單位時間的收益最大。

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除了人之外的所有資源的配置要做的最好,這其中就有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裡面,因為是人去配置這些資源的,所以人本身的創造力,也需要做的最好,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人的能力的發揮是有彈性的,這和非人的資源是不同的。你是希望發揮50%的能力,還是80%?還是100%? 120%?

2、然而人是複雜的

人是一個複雜的個體,集合起來變成更複雜的群體,每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說按照馬斯洛的原理,可以分成5個層次。希望得到工作的報酬以維持生存,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希望得到工作上的發展,希望工作跟生活能平衡等等。這種情況下只有把所有人的目標朝向一個方向。完成管理的總的目標,否則的話每個人向不同的方向用力,精力就內耗掉了。

梭子魚、蝦和天鵝,出去把一輛小車從大路上拖下來:三個傢伙一齊負起沉重的擔子。它們用足狠勁,身上青筋根根暴露;但無論它們怎樣地拖呀,拉呀,推呀,小車還是在老地方,一點也沒有移動。倒不是小車重得動不了,而是另有緣故:天鵝使勁兒往上向天空直提,蝦一步步向後倒拖,梭子魚又朝著池塘拉去。小車還是停在老地方。

3、一定要激發主觀能動性

如何激勵員工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

物質(豐富性)。要保證高於平均水平的工資收入,豐富的福利待遇,這樣子會讓員工感覺自己的價值高於平均水平。

精神(主動性)。鼓勵員工創造性的工作,對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鼓勵用新的方法去高效的完成工作,適當的予以獎勵。

有的企業不注意對員工建議的收集和鼓勵,他們認為員工在提出建議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特別是新入職的員工。

這有一定的道理,但卻是片面的。沒有到一定的管理層級,不了解一定的背景,考慮問題可能會有片面之處,提出的建議也可能無法落實。但是至少在兩個方面這些建議還是有用的。第一,它讓員工能夠感覺到自己是有用的,有思想的,有價值的,從而可以激發他更高的工作熱情。第二,員工特別是一線員工,提出的建議往往蘊含著最簡單最直接的有用性。企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不實行,但不能忽視這些寶貴的建議。可以通過一定的培訓討論,來讓員工理解到複雜的工作背景,從而使提出的建議更加準確有效。

4、我們應該怎麼做

最簡單的管理就是上級命令下級去做一件事情,但是前因後果怎麼做都不知道,就好像給加西亞的信裡面一樣,其實那是最無能的管理,與其奢求每個人都能自發的準確的把信送到,還不如通過管理的方法來保證。

為什麼(原因)。要告訴大家為什麼做這件事情。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夠明確目標

做什麼(目標)。要告知完成的時間節點,產出要求,特殊事項等等,不能只告知一個簡單的目標。要符合目標的原則:明確性、可測量、可實現、時限性。相關性。

怎麼做(培訓、討論)。在做之前,要評估員工的實際能力是否能做好,要適當的開展培訓。培訓之後要進行討論,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確定最終的實現方法和實現過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要凝聚大家的思想,統一認識。

開始做(檢查)。開始做之後管理人員不能做甩手掌柜,而要時刻的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檢查,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及時糾正。

做好了(復盤)。工作完成之後,要做好復盤的工作,從一開始的計劃到中間的執行到最後的完成,要把整體重新進行梳理,列出工作的優點和缺點,以後進行優化。

我們堅決反對所謂的996福報,這樣只是在短時間內有一定的產出,但是效率很低,效果未必很好,對企業不一定能帶來好的收益,更不要提對員工身心的破壞。

只有和諧的企業和員工的關係,才能夠保證企業的基業常青,大量的小企業在幾年內倒閉,原因很複雜,但是沒有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是很重要的因素。

公 號:職場馬叔,專業職場分享,管理經驗

相關焦點

  • 德魯克:管理的本質激發員工善意
    記得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說過: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員工的善意。即就是讓員工在工作之前,讓他們想要工作,渴望工作,這就是激發員工的善意。如果是經理給二十萬元,大區經理直接送他一家火鍋店公司,所以海底撈從成立到現在,一直都沒被挖走過一個店長,畢竟如此對待員工,只要是有一點感恩之心的人都會對公司的付出報以善意面對。所以海底撈的員工都在絞盡腦汁出工出力出活。
  • 任正非: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人的欲望
    如何做好人性管理,激發員工的善意?才是管理者的必修課。 管理管什麼呢?說到底就是激發和控制人的欲望。一家企業管理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欲望的邏輯。 任正非曾說:「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叫無欲則剛。
  • 何為華為管理員工的狼道?任正非:管理的本質,在於激發人的欲望
    企業管理是什麼?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強調,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人的欲望。一個企業的管理做得怎麼樣,這背後說到底是關於人性的邏輯,是關於人的欲望的邏輯。一個好的管理者,能激發和控制的人的欲望,讓員工有能力更有動力地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 關於管理的通俗理解
    關於管理是什麼的論述有很多,德魯克說,管理是實踐。這個話沒有錯,但是理解起來很費解。最近看了陳春花教授《管理的常識》,有一點感悟。管理的核心目的是是更好地服務於顧客,為顧客創造價值。但是管理本身不創造直接價值。
  • 為見義勇為「降成本」,激發更多善意「供給量」
    但是,結果讓人預料之外,本是舉手之勞的「作證」,卻被相關家屬發簡訊「闖紅燈與我無關」。此舉,不僅傷了做好事者的心,也寒了社會群眾之心。<br/><br/>  古人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 如何理解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其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我不知道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但是我看到了一種很可怕的理解。剛才回復另外一篇回答的評論時,看到一個評論中有這樣的話:「馬克思說過,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合。人不是一個散落在茫茫草原上的一個生物體,還是你爸爸的孩子,愛人的伴侶,領導的下屬。」我覺得這種理解很可怕,似乎人除了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之外,就沒別的東西。我覺得人在成為爸爸的孩子,愛人的伴侶,領導的下屬等各種社會關係之前,首先要成為他自己。
  • 經濟大家談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的本質和要義
    那麼,如何理解國內經濟循環的本質和要義,進而更好暢通國內大循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章政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理解國內大循環的本質和要義——一個源自現實的新命題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經濟活動的認識和參與程度不斷加深,對市場經濟及其規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 任正非:管理就是洞察人性,激發人的欲望
    我認為華為的成功,就是因為任正非遵循人性和欲望,建立了基於人性、基於人的動機、基於人的欲望的多元化激勵機制,激發出了華為人的生命活力和創造力,大家「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將華為推上了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高度! 任正非是一位志存高遠,懂人性的企業家,被稱之為「人性大師」。
  • 善意代替不了管理,代替不了責任、績效和成果
    善意代替不了組織和管理,代替不了責任、績效和成果。2. 一個對德魯克思想的常見概括是:管理就是激發人的善意和潛能。這句頗讓人心動的話,跟德魯克自己的理念相去甚遠。3. 對德魯克思想的浪漫化表達(用生命照亮生命、管理的終極之善就是改變他人的生活之類),掩蓋了質樸剛健、強調成果的德魯克,甚至會成為企業家走近德魯克的障礙。4. 與德魯克最相契的中國企業家可能是任正非。
  • 職業生涯規劃的本質是什麼?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職業生涯規劃的本質是什麼?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我們什麼時候會想到職業生涯規劃這個事呢? 很多人把職業選擇、實現路徑這些看做生涯規劃。
  • 您是如何理解「人性化管理」
    當然了,相信大都管理者都是一樣的,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必須放在第一位的,其後才是安撫員工的情緒,只能任由下屬的覺悟了,能理解較好,不理解則罷。由於工作的變動,我在新環境裡也是受到很多次的挑戰後,才反問自己什麼是人性化管理?有沒有真正的理解人性化管理的內涵?員工理解的人性化管理和管理者理解的人性化管理是否是一致的呢。
  • 中考體育提分是「善意的強制」
    盧元鎮認為,體育加入應試教育,是「以毒攻毒」;中考體育分數逐年提升,是「善意的強制」;退役運動員進入中小學任教,一定且必須經過培訓,否則可能引發「大麻煩」;體教融合口號終止之日,便是業餘訓練改革成功之時;學校體育的本質,不僅是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運動員,更重要的是普及和灌輸「運動家精神」。
  • 什麼是學習的本質?讀書還是寫作業,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每天都在催促孩子學習,作為家長你知道學習的本質嗎?最近在讀一本關於怎麼教孩子學習的書,不僅讓我學習產生了新的認知,而且對於怎樣指導孩子學習有了新的理解。什麼是學習的本質?讀書還是寫作業,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 攝影好書|我們該如何理解史蒂芬·肖爾所說的《照片的本質》
    在關於《照片的本質》的網絡評論中,有不少人表示:儘管書中文字不多,字面意思也易懂,但卻讓人覺得言過其實、言之無物。在這本書裡,肖爾用簡練的文字揭示「相機前的世界如何轉變成照片」。而造成一部分讀者無法理解作者意圖的原因,可能源於解釋性文字太少。
  • 管理大師德魯克:管理的本質就是 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
    在《行成於思》一書中,作者形象地寫道:「管理是什麼?像一個方塊,似一個圓弧,合在一起就像清朝時代作為貨幣流通的銅錢:內方外圓。」現再來細細揣摩品味,覺得該給管理起個名字,叫作:「方圓合一,方為其中。」彼得·德魯克說:「管理就是原則。」也就說,管理的本質是方的,其中最為本源的東西,就是:標準化、流程化、格式化。
  • 若理解了冥想的本質,還有必要每天打坐嗎?
    那假設我們理解了冥想的本質,那我們還有必要每天做形式上的冥想嗎? 今天聊聊這個問題—— 據曼諦所知 克裡希那穆提 他每天也做冥想 也打坐 那是不是出現了自相矛盾呢?
  • 企業管理的終極本質-熵 怎麼理解?|歐賽斯理念
    企業管理的終極本質是熵,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課題就關於「熵」的介紹。可能有些人對這個字比較生僻。但是作為管理學和物理學研究者一定對這個字不陌生,其實在物理學裡面很早就有這樣一個概念。為什麼我會分享這個冷門的話題呢?這個字看似和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恰恰相反,熵其實和我們平時的工作、學習、公司企業的管理都是息息相關的。
  • 如何成為孩子起跑的助推器?試著理解一下《教育的本質》
    「牛爸」陳錢林很早就關注了這個問題,他通過多年的理論研究,並結合自身35年的教育工作實踐,對「教育的本質」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論述,最後總結成《教育的本質》一書,從三個方面分析了教育的本質,並將之細分為:教育的本質、教學的本質和家庭教育的本質。
  • 如何理解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特徵?
    這個重要論斷,道出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特徵,彰顯了社會主義民主的顯著優勢。民主選舉全過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都是經過逐級投票、自下而上選出的人民意志代言人。我國現有五級人大代表262萬多名,其中鄉鎮級188萬多名、縣級59萬多名,佔代表總數的94%。他們都是被一人一票選舉出來的,民主性、廣泛性毋庸諱言。
  • 【專訪】盧元鎮廣州談體教融合:中考體育提分是「善意的強制」
    盧元鎮認為,體育加入應試教育,是「以毒攻毒」;中考體育分數逐年提升,是「善意的強制」;退役運動員進入中小學任教,一定且必須經過培訓,否則可能引發「大麻煩」;體教融合口號終止之日,便是業餘訓練改革成功之時;學校體育的本質,不僅是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運動員,更重要的是普及和灌輸「運動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