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怎麼活都會有遺憾

2020-12-26 騰訊網

相對於圓滿,人生處處充滿遺憾。

一支紅塔山,看著煙霧飄散,笑著寫下這句。

如果當時多陪他聊聊天,如果當時有勇氣牽起她的手,如果當時說句挽留的話,如果當時不選擇走向那條路,回憶中處處充滿如果,如果中也處處透著遺憾。

因為人們都覺得如果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一定會在當時做得更好,殊不知就算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每個人回想起依然會有遺憾。因為世間,就沒有圓滿可言。

欲望這東西,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他最初或許是我們的願望,但漸漸發現它離初心越來越遠,直至完全背離初心。得到一,想得二,得到二,想得三,讓你一直想得到你能得到的,而不去在乎你現在正在失去的,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遺憾,有欲望在,就不會有圓滿。

欲望有錯麼,不。每個人都該有欲望,但它需要一個度。對於食物,吃到舒服就好,沒必要撐到或者浪費;對於金錢,滿足需求就好,沒必要以垮掉身體和失去親情為代價;對於情感,沒必要執著,因為我們各自都將過上各自的生活,一輩子陪我們走到最後的只有自己。

我不是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也沒有想用多少經歷去講經說道。但我現在明白,我在真實的活著,就夠了。會有人反駁說我沒有站在他的處境,質疑我沒有責任心,還是那句話,單純為了活著就傾盡所有的,又有幾個?大多數不都是因為欲望,才把自己弄的那麼苦嗎?

去虛榮,買一些不太需要的東西;去攀比,不很實用的物品也一定要品牌;去溺愛,給孩子所有東西都是最好的。而大多數人忘了兩點,一是吃的豐不豐盛,穿的華不華麗,用的昂不昂貴,不會讓我們失去什麼。二是一心拿孩子與人家孩子比較,不如多陪陪他,樹立好榜樣,引導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和觀念,而不是忙碌和攀比。可怕的是,這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

大多數人還是執著著,永不滿足。這世界有兩種人最累,一種是過於展望未來,一種是過於沉溺過去。一種讓我們充滿欲望,一種讓我們充滿遺憾。而忘了還有一種活法,叫當下。

過去的已經不再擁有,未來的還一切未知,而現在,是我們唯一真實的感受。親朋的歡笑,街上的行人,空中的白雲,路旁的花草,都真真實實的出現在眼前。而這一刻的一切,下一刻便會成為過去,如果這一刻沒有認真感受它們,下一刻也終將成為遺憾。人生並沒有太多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場景,也許就是一個稀鬆平常的清晨,有些人有些事就留在昨天了。我們真正能做的就是,認識並理解生活處處充滿遺憾這個道理。因而不再深陷悲傷中無法自拔,也不會把過多的欲望執著於攀比,過度的沉溺和過度地追逐,都會讓我們失去最真實的現在。

把更多的感受去放在當下,把對曾經人和事的遺憾轉化成另一種力量來更好的對待眼前的人和事。只有這樣,現在的生活,在未來回想起不管結果遺憾與否,我們肯定會欣然地笑笑,因為你對生活的態度已經是一種圓滿了。

生命怎麼活都會有遺憾,但最終所有的遺憾都會成為另一種圓滿。

相關焦點

  • 生命只剩下最後100天了,該怎麼活?
    李開復也問過自己:「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後100天了,我該怎麼活?」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這樣問過自己,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這樣問一下自己: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後幾天,我該怎麼過?該和誰在一起?該去哪裡度過最後的日子? 這是一種全新的活法:向死而生。
  • 這些句子說得真透徹:人生這道選擇題,其實怎麼選都會有遺憾
    2、我曾聽一個男孩子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的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開始輕盈了。朋友,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不問過往!祝你前程似錦,加油!3、年少時貪玩,青年時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生壽有幾何?頑鐵能煉成真金的,又有多少?
  •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一次活給別人一次給自己:蔡依林說40歲極好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一次活給他人,一次為自己而活。而第二次生命往往就從人的40歲開始。蔡依林最近在高雄的演唱會上,驚豔亮相,並且大方承認自己剛剛過了40歲生日。也許她能真正體會到了40歲之前,確實是活給別人的。她一出道就是被外界各種詬病。先是她的長相,從身高到嘴唇,都引來了各種惡毒的評論。在唱功上,也曾被一些製作人評為:最爛唱將。後來由於周杰倫的影響,被外界傳為離了周杰倫就不存在的歌手。所有這些對於一個年輕的女生來講,都是致命的打擊。
  • 人生下半場,想怎麼活就怎麼活
    固然平淡,固然平凡,但至少每一天都活得有意義。我們要好好地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不浪費,也不遺憾懊悔,要讓每一個逝去的日子都值得。所以,儘管是走到了人生的下半場,但你更要及時醒悟,牢牢地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個美妙時光,活在當下,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 無論你選擇和誰結婚,都會有遺憾
    是的,人只能活一次,可生活有無數種,不能全部都經歷一遍,然後分出哪一種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只能選擇一條自己想走的路,然後走好這條路。選擇結婚對象,就像是在沙灘上撿貝殼,不能老是想著撿最大的、最好的,而要去撿自己喜歡的,並且撿到了以後,永遠不再去沙灘。婚姻如此,人生如此,或者說婚姻也是人生。
  • 《母親的英雄之旅》:活出自我,活出生命的意義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段潛能無限的英雄之旅,用心理學家弗蘭克爾的話,那就是活出生命的意義。我們有時候會想,生活不如意,為什麼而活,其實真實的情況是,「我們想要的太多,做得太少」,試想一下,我們在疫情的這段時間,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刷劇呢?還是在閱讀,在學習,在提升自己呢?
  • 《活出生命的意義》告訴我們挫折後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裡提到,找到生命的意義途徑有三條,一是工作(做有意義的事),二是愛(關愛他人),三是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從心理學的角度,如果在工作中碰到有情緒的人,我們要做的是冷處理。因為情緒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傳染性。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本來你處於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但有一個人來找你吵架,沒吵上幾句,結果你會比她更生氣。這是因為,對方的情緒傳染給了你。所以,如果工作中有人衝你表達情緒,最明智的做法是轉移。等對方冷靜後,再去溝通。
  • 讓心歸零,一切都會過去
    我們終究應該為自己而活,凡塵往事,最終都會塵歸塵土歸土。其實,生活並不難,所有的煩惱與憂愁只因為自己沒有放過自己。人生總會有遺憾,不可能事事都順心。過去的不甘心、不如意都已經成為了不可改變的事實。四季更替,春天會過去,也會再次到來。
  • 活在當下,不後悔,才是最好的活法
    很多人一想到將來,或者以後,都會恐慌,會迷茫,大部分都是沒有做好準備,不知道怎麼去面對未來。其實大可不必,無論未來好與壞,我們都得接受,也必須接受,人都是在一步一步成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人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人生才不會太糟糕。
  • 《活出生命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就在十分鐘以前,我再一次打開自己前段時間閱讀過的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看著上面的批註,我被自己此刻的虛無和麻木感到羞愧。再反思自己的行為,倍感書上所言真實,但是我卻只把書本上學來的東西當成了一個流影,讓它慢慢地就從腦海中消失了。
  • 《最好的告別》|葛文德:好好活到終老就是對生命的最好告別
    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的活到終老」。這是葛文德在經歷無數生死之間之人故事後,所感悟出來的生命真諦。這也是人們從開始記事起,最終極目標。葛文德是一名哈佛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同時也是世衛組織病患安全挑戰項目負責人。他的身份就註定著在他的生命中,必須不斷的與生死之間的人打交道。
  • 《活出生命的意義》,給你無限力量與勇氣
    生命只有一次,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都是最寶貴的。然而,沒有死亡的威脅,一個人就不會真正知道生命到底有多可貴。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許多人染病去世,給家人留下無盡悲痛。我們在關注疫情的同時,也不由感慨,生命看似強大,實際上卻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 讀《慶餘年》有感:珍惜生命、活出自我!
    一個英俊瀟灑、勤奮好學、飽讀詩書、武功卓絕、處處留情、人見人愛……的私生子,現實中不可能存在,只有在那個世界才有可能其實對範閒,我喜歡他的一部分,做自己喜歡的,自以為正確的,生為自己,珍惜生命,一言九鼎。對於他的感情生活,讓人有點唏噓。
  • 人到中年,活出自我的人有這四個特徵,讓生命更有意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不珍惜就會發現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人生的進度條已經快要拉滿。但正是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才要竭盡全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朵浪花。雖然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但不同的人過法也不同。有的人抓緊時間,有的人悠閒自在;有的人為自己而活,有的人為別人而活。
  • 用生命編織美麗畫卷,活出自己的風採
    有句名言說的好:人若有志,萬事可為。八十年代,一個響亮的名字——張海迪,一個癱瘓姑娘譜寫的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億萬青年的心靈,大家從她身上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她用積極的態度努力過好每一天,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
  • 2021倒計時,寫給親愛的自己:不勉強,不迎合,怎麼高興怎麼活
    不勉強,不迎合,怎麼高興怎麼活文/談情說李01不知不覺,2020年飛逝而過。今天看了看日曆,發現倒計時再過14天,就迎來新的一年2021年。回想了一下2020年,的確讓人有很多感慨。工作中,人在單位,看不慣的事情太多,可是又能怎麼樣?看不慣,也得忍著。看不慣的人太多,那有怎樣?看不慣的人比我活得滋潤。單位是個小江湖,人在單位,身不由己的時候居多。你若是不合群,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個奇葩,事實上,在你眼裡,他們才是奇葩。
  • 《蒼蠅一分鐘的生命》:我們無法決定生命長度,但可改變它的寬度
    看到這張清單,相信有不少人都會想起那部經典的美國大片——由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主演的《遺願清單》。人在健康的時候總覺得生命很長,但是在知道自己生命的盡頭時,和蒼蠅又有什麼區別?在強大的落差面前,很多人都會嘲笑蒼蠅太傻。一分鐘眨眼即逝,為何還要讓自己活得那麼累?在有限的生命中,累也是一生,苦也是一生,樂也是一生,悲也是一生。有太多人認為蒼蠅勞累一生後,終究還是躲不過死亡,這樣的人生不免讓人有些唏噓。
  • 人,一生只活一次(寫得真好)
    生命如此短暫!生活就是一道減法題,活一天,減一天,見一次,減一次。一生只活一次!枯草會野蠻生長,花謝了花會再開,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生只活一回。一生只活一次,不要活得太辛苦,不要背負太多的負擔,放下該放下的,忘記該忘記的,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怎麼開心怎麼活。
  • 超越自我 絕處再生 活出生命的意義
    這幾乎是人人都會面臨的人生之問。6月20日,「敞開心扉 聊幸福」之活出生命的意義準時與讀者朋友們線上見面,幸福教練(GOH)系統講師、家庭治療師微玉老師通過對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苦難經歷和意義療法的分析,帶領大家開啟了一場意義尋覓之旅。歷經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苦難,弗蘭克爾是如何超越自我,找出絕處再生的意義呢?
  • 人生就是缺憾,生活就是遺憾,對生命好一點,對生活寬容點
    害怕一次次的別離,也惶恐下一次的遇見,生命,在冷暖交織中前行,人生,在悲歡離合中繼續。生活裡會有不如意,工作裡會有不開心,感情裡會有不快樂,人的一生,難免都會有遺憾。總想如願以償,卻有那麼多的大失所望;總想全心投入,而得到的卻是有所保留。羨慕的不能擁有,牽掛的不能相守,想放棄卻不甘放手,想忘記卻習慣回首。其實沒有遺憾的人生,就不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