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族譜簡敘,黃土劉氏的由來!!!

2021-03-05 天下劉家人

本支派屬中山靖王之永公系,近代祖系由開七公列為劉氏由閩入粵開基始祖。遞屬廣傳公第八子巨漣房君智系勝祖支浙派。四世君智公,五世法先公,六世文聰公。

其世系:1世開七公→2世廣傳公→3世巨漣公→4世君智公→5世法先公→6世文聰公→7世勝祖公→8世浙公→9世侖公→10世以禎公→11有才公→12世一凰公→13世敬皋公→14世積海公→15世夢祥公→16世茂成公→17世西珍公(上川始祖,譜為十二世,以文聰公為一世祖公)。

 廣東興寧始祖振先,號文聰,尋父,也孝亡。明朝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八年)戊申歲,廣東興寧始祖妣李氏,攜襁兒勝祖移居廣東惠州府興寧縣梓皋﹝今水口鎮)井溪村。

興寧三世祖清、浙、澄三公於明正統六年(公元一四四一年)爰發善念,建龍巖寺、王壽山廣福寺,招僧供佛,將本山田業一帶喜施入寺,為香燈齊糧之需,立有碑焉。

康熙年間(約康熙五十年即一七一一年辛巳歲),十一世祖公茂成父子商議欲恢宏先緖式煥新,猷同次子西琳父子二人仍居廣東故裡,命西壁、西璉、西珍、西琮弟兄四人同赴西蜀,落業於隆邑(今隆昌)之南。茂成公,清朝官授大夫。生於明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年)戍寅歲八月二十七日,卒於康熙五十二年(公元一七一三年)癸巳歲六月二十七日,享年七十六歲,葬於廣東。越十餘年(約雍正七年即一七二九年已酉歲),西珍公復遷成都,置業於簡州之北(黃土場)。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己未歲),西壁公等歸粵省墓,旋負祖考妣金骸上川,葬於隆邑南門外茶店子,地名龍門口。惟茂成公金骸未有墳地,西珍公即將茂成公一人金骸葬於深溝子東崗之陽(稱鶴子地,今屬成都市龍泉驛區黃士鎮大同村三組)。

西珍公,廣東興寧縣梓皋﹝今水口鎮)井溪村人氏,勅封奉政大夫。珍公生於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辛酉歲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己丑歲二月十二日,享年六十五歲,葬於成都市龍泉驛區黃士鎮大同村三組,稱鶴子地。祖妣曾老太君,諡勤慈。生六子:長子特俊、次子升俊、三子公俊、四子仕俊、五子伯俊、六子啟俊。

長房特俊,生二子:國龍,榮龍。二房升俊,生六子:雲龍、金龍、永龍、魁龍、會龍、清龍。三房公俊,生四子:文龍、成龍、維龍、應龍。四房仕俊,生六子:輝龍、化龍、騰龍、廷龍、華龍、興龍。五房伯俊,生一子:英龍。六房啟俊,生六子:見龍、祥龍、昌龍、毓龍、耀龍、達龍。

西珍公六大房,有孫子「龍」字輩,共廿五個;曾孫「玉」字輩,共有一百零三個;除玉琰、玉琪、玉貴、玉燦、玉煌、玉煊、玉珊、玉選、玉鑑、玉鏡等十名後裔情況不詳外,據不完全統計,族譜中有「中」字輩,共二百六十九個。

本支劉氏上川後,從西珍公遷居黃土場開始,在成都東山五場附近居住,人丁興旺,族裔眾多,逐步形成了黃土劉氏。現已擴展於四川全境,乃至全國,甚至移居國外 。

相關焦點

  • 劉氏族譜發展——劉氏文化
    兩漢劉氏皇族世系由史官專記,代代相傳,以應尊祖敬宗,尋根求源之需。劉姓家譜具有文字記載,是從漢武帝劉徹開始,天漢元年辛巳命司馬遷為太丈令,始造史鑑及修劉氏族譜。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所撰的《劉氏家乘》十五卷,《劉氏譜考》三卷,記錄了劉氏的來源。唐代的有許多部劉氏家譜,但經過五代十國大動亂後,存留後世者十分稀少。 在宋代,劉氏修譜為普遍。
  • 江西劉氏簡介(三)——劉氏文化
    吉安文陂沙灣劉氏:    文陂沙灣劉氏形成於宋代,屬於長沙劉氏大宗中的南派,出自西漢長沙定王劉發的兒子安成思侯劉蒼,以劉蒼的第45代孫劉翰簡為開基始祖。    族譜所記自劉蒼到劉元貞兄弟的傳遞世系如下:    1劉蒼→……30劉義→31劉惇→32劉宏→33劉況→34劉耑→35劉遜→36劉*(王+區)→37劉諒→38劉利濟→39劉好先→40劉融→41劉鍇 →42劉籥→43劉端卿→44劉翰簡。
  • 江西新喻墨莊劉氏族譜——劉氏文化
    江西新喻墨莊劉氏族譜進入宋朝以後,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心都開始南移。
  • 《湖南劉氏大同族譜》即將出版
    8、漢壽蔣家咀鎮張家村山背(劉理支系)劉氏。這部《劉氏族譜》,是湖南劉氏又一新的發現。族譜記載:劉理系劉備夫人吳氏所生,今在華容劉大夏文化園右側山上,有唐時所建「三太子廟」,廟志記載:是紀念劉備庶子劉理所建。劉繼德收錄《山背劉氏四修族譜》載:劉備三子劉理,字奉孝,涿都涿縣人(昭烈帝劉備庶子,蜀漢後主劉禪及甘陵王劉永的異母弟),封梁王。劉理長子劉胤,在劉理死後繼嗣,諡哀王。
  • 廣安嶽池縣蒲氏由來簡探
    據當地《蒲氏族譜》記載,明末清初時嶽池就有蒲姓家族生存繁衍。 廣安市嶽池縣蒲氏由來簡探 (蒲氏家譜文化資深研究員 蒲元福) 據家譜資料記載,1637年李自成麾下逃兵攻打祖源地八家寨,蒲啟武因傷月餘後離世,武公妣劉氏,當時劉氏已懷身孕,遭難逃離,連同孕子蒲仰明下嫁於當時嶽池東鄉蘇家溝大木橋蘇萬裡家為室;另外口傳信息是
  • 攸縣劉氏簡介——劉氏文化
    益國公劉像之孫劉洟,於唐文宗時任成都太守,遂攜家遷往成都,安成劉氏由此派衍成都。劉洟之弟劉沔,任國子監丞,纂修安成劉氏族譜。劉沔留居安成,越三四世,或遷河東,或遷汴梁,不再有留居安成者。蜜湖劉氏開基祖劉偁第10世孫劉克都,宋時由安福蜜湖徙遷本縣西裡南溪(今蓮花縣南陂)開派。劉克都的第14代孫劉榮祖,於明洪武年間徙遷攸縣洞井鋪衍派圓湖劉氏。現有3房8分,1998年八修族譜時有嗣孫3278人。當代俊彥:劉曼生,銀坑鄉黨委書記,攸縣劉氏聯誼會事業發展部主任。
  • 《烏鴉塘劉氏族譜》:傳承好家訓 培育好家規
    家風家訓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微觀載體,時刻以一種無言的教育影響著人們的心靈,在我縣,傳承了千百年的《烏鴉塘劉氏族譜》家訓家規,便為每個家庭樹立了榜樣
  • 株洲劉氏——劉氏文化
    清康熙54年(1715)肇修族譜,乾隆51年(1786)續修,道光元年(1821)三修,鹹豐9年(1859)四修,光緒16年(1890)五修,1922年六修。乾隆52年(1787)始建宗祠。派語:(自十一派始)遠紹讓德,世守其聲,詩書禮樂,文士傳經。
  • 湖北劉氏簡介——劉氏文化
    湖北監利古柏堂劉氏:湖北監利古稱玉沙縣,因此監利劉氏又稱玉沙劉氏。監利古柏堂劉氏屬於中山劉氏大宗,源出三國蜀漢皇室劉備之孫、劉禪次子北地王劉諶,形成於明朝,遷自江西安成,以劉浩、劉濟為入鄂開基始祖,以劉諶為族譜第一世祖。
  • 劉氏族譜大全
    山東長清小劉莊劉氏字輩:「安生書業廣傳家心田良潤玉得乃達名遠義路長」。山東東阿劉氏字輩:「道昌恆光利吉業」。山東東營墾利劉氏字輩:「文延永榮……」山東樂陵中街道辦事處五裡岔村劉氏字輩:「裕登敦尚崇隆」。山東滕州劉氏字輩:「茂朝開學新」。
  • 長沙劉氏——劉氏文化
    可見,長沙劉氏的絕大部分分支,均有後裔延續於世。後世著名的廬陵劉氏、南陽沮陽劉氏、安城劉氏、範陽劉氏等劉氏望族,都是源自西漢的長沙劉氏。   舂陵劉氏侯族是長沙劉氏也是整個西漢皇族中最為發達和最尊貴的一支。它發派始祖是長沙定王劉發的第十三個兒子劉買。
  • 湖南劉氏簡介(二)——劉氏文化
    寧鄉古塘基劉氏:    民國三十年(1941年)藜照堂《寧鄉古塘劉氏六修族譜》記載,寧鄉古塘基劉氏形成於明朝
  • 增城劉氏惠州龍門劉氏世系考正
    增城劉氏的始祖龍門永漢七劉始祖劉仲明世系考龍門永漢七劉始祖為劉仲明,關於其根源,眾說紛紜。《興寧劉氏總譜》興寧劉氏修譜董事會、編輯委員會2008年出版。東莞茶山沙墩村《劉氏族譜》沙墩村劉氏族譜編纂委員會2011年出。
  • 《劉氏族譜》字輩大全,看看你的輩分有多高?
    如天津市大港區劉崗莊劉氏,就是屬於河北滄州聚館劉氏一派。據道光二十三年奉旨率領4個兒子和2個侄兒隨駕北遷,落籍於直隸滄州東北鄉聚館,成為聚館劉氏的開基始祖。到今天,聚館劉氏後裔人丁興旺,廣泛分布於河北、天津、北京等地……69、山西太原一支……據《太原文存》卷8《劉氏族譜序》記載,太原劉氏形成於明朝,以劉信為開基始祖。
  • 劉氏族譜字輩大全!看看你的輩分有多高?
    小編從相關渠道收羅了全國各地《劉氏家譜》的字派排行,展示如下,看看你屬於哪一支?輩分有多高?劉氏族譜1、遼寧北鎮滿族一支……汝、應、學、養,名、顯、文、登,清、時、懋、樹,維、國、興、宗……註:遼寧北鎮滿族劉氏:1941年劉恩銓、劉名仁等重修北鎮《劉氏宗譜》記載,這支劉氏宗族本是漢族,原籍山東登州府棲霞縣俗名山後大戶劉家。
  • 劉氏族譜研究——客家劉祥至開七公世系探討
    據多種劉氏族譜記載,客家劉氏在劉姓大家族中屬於中山劉氏大宗,出自中山靖王劉勝和三國蜀主劉備之後,其開基始祖,是從光州固始入閩的劉祥。但是,對於劉祥本身的情況以及其祖先的來源與傳遞世系,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是否納妾,為何《漢書》與《劉氏族譜》有出入?
    談秦說漢(307)劉邦父親劉太公有否納妾,為什麼《漢書》和《劉氏家譜》有出入?被立為太上皇的劉邦之父劉太公,在他被立為太上皇的年月裡,應該是沒有納妾,也沒有再生孩子。在《史記》中,劉邦生母劉媼,應該是劉邦尊封的「昭靈夫人」。
  • 劉氏家譜介紹,看看有沒有你家的?
    宋元時期,劉姓修譜的現象更加普遍,源出匈奴的河南劉氏劉溫叟家族,就有完整的族譜,記述了該家族自隋代到宋初五百多年的家族歷史和世系傳遞。宋代著名學者屏山先生劉子翠所在的福建五忠劉氏家族,就曾派人前往發源地京兆訪尋舊譜,編修新的《麻沙劉氏族譜》。但是,見於記載的宋元時期劉姓族譜僅劉復禮的《劉氏大宗血脈譜》1卷。
  • [海外劉氏]日本劉氏(一)——劉氏文化
    ,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劉」,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劉氏宗親官網」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劉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劉氏宗親交流。天地一劉、劉氏一家親、劉氏自家的平臺、傳承先祖精神、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劉氏文化,傳播劉氏正能量,打造劉氏宗親交流平臺,團結髮展劉氏文化、英才輩出、經邦濟世、共鑄輝煌。
  • 《陝西榆林彭城堂劉氏族譜(續修)》 第三章 族源再考證
    我族在1991年《劉氏族譜》的基礎上再次續修族譜,是家族的幸事。探索家族淵源,理清家族世系傳承,是本次續修族譜最重要的一項內容。緬懷先祖,就得尋根問祖,追本溯源。我們的祖先是誰?他為什麼遷徙?什麼時候從哪裡來到陝北榆林?曾在哪裡落腳停留?血緣關係又是如何傳承的?搞清楚這些問題是我族每一個劉氏子孫的夙願,以表達我們對祖先的追思、懷念和感恩之情,更是漢文化「孝」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