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飲食」可能並不健康—新聞—科學網

2020-12-23 科學網

 

如果你像祖先那樣吃東西,你會更健康。至少這是一些現代言論的承諾,比如「穴居人」或石器時代飲食,其特點是避免加工食品和穀物,只吃肉、魚和種子之類的東西。但一項新研究表明,挪威早期人類吃的食物可能不僅不健康,而且有毒。在某些情況下,這些人攝入的危險金屬水平可能是當今人類推薦攝入量的20倍以上。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沒有參與這項工作的美國石溪大學考古學家Katheryn Twiss說。但她指出,這些發現僅限於少數地點的少量動物遺骸,因此可能不能完全代表數千年前挪威人的飲食。

 

汙染物進入人類食物鏈已有數千年之久。例如,2015年,研究人員報告稱,大約6500年前,石器時代的狩獵者在北美海岸捕獲的鱈魚中含有高濃度的汞。這種金屬天然存在於地殼中,在海平面上升覆蓋更多陸地後,被認為以更高濃度滲入海洋中。汞一旦進入水中,會被魚類通過鰓和食物吸收。

 

為了弄清這一問題是否更為普遍,挪威北極大學考古學家Hans Peter Blankholm和同事集中研究了生活在挪威北極海岸一個名為Varanger地區的石器時代人類。

 

研究人員從該地區選取了8處考古遺址,時間跨度為6300年前至3800年前。他們沒有研究任何人類遺骸;而是分析了在古代垃圾坑中發現的數十個大西洋鱈魚和格陵蘭海豹的骨頭。海豹骨上的大部分切割痕跡表明,這些動物被宰殺的原因是為了獲取它們的肉,而不是簡單地剝皮。根據先前的考古研究,這兩個物種都是居住在這裡的人們飲食中的主要成分。捕獵者以黑線鱈、鯨、海豚、馴鹿和海狸為食。

 

該研究小組在《國際第四紀》雜誌上發表報告稱,這些地點的鱈魚骨頭中鎘的含量是歐洲食品安全局認為肉類中最高安全含量的20多倍,而鉛的含量是最高安全含量的4倍。鎘可以導致腎臟、肝臟和肺部疾病,而鉛可以損害大腦和神經系統。

 

這些地點的海豹骨中鎘含量是推薦值的15倍,鉛含量是推薦值的4倍。兩種動物體內的汞含量也很高,汞會對人類的大腦、腎臟和免疫系統造成損害。

 

與早期研究中的魚類一樣,研究人員認為海平面上升是造成食物鏈汙染的原因。

 

Blankholm稱,海鮮中的重金屬含量「不健康,甚至不安全」。但他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史前人類飲食會對他們造成多大傷害。如果用馴鹿和兔子肉或水果來平衡海豹和鱈魚,可能會減弱重金屬的影響。Varanger地區的人也可能活得不夠長,無法感受到汙染物累積的全部影響。

 

科學家可能很快就能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他們現在已經從Varanger地區獲得了8具石器時代人類的遺骸,可以探索重金屬對其健康和壽命的潛在影響。研究人員還希望分析更多的動物遺骸。

 

所有這些都可能有助於解決Twiss提出的迄今為止這項工作的一個關鍵不足:研究人員只使用了40塊骨頭,就得出了不同地點和大約2500年前汙染水平的結論。

 

Twiss說,即使鱈魚和海豹受到重金屬汙染,這些肉肯定也是蛋白質和其他重要營養物質的良好來源。因此,也許這種古老的飲食習慣並不全是壞事。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b3098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非洲原始人腸道沒益菌卻比你健康 正在流行的原始人飲食法
    論文作者、內華達大學營養人類學家克莉壇登則指出,這樣的差別顯然來自於飲食差異,現代人應該重新開始思考食物與健康間的關聯。 風靡全美,原始人類的飲食智慧 回到21世紀的今天,美國運動科學博士羅倫.寇狄恩(Loren Cordain)歷時20年,研究了舊石器時代人類的飲食方法,發明原始人飲食法(Paleo Diet)。
  • 胖孃健康飲食給大家帶來當下最流行的飲食法之原始人飲食
    「原始人飲食法」最早是1975年由營養師 Walter Voegtlin 所提出,近來由 Loren Cordain 醫師所推廣的飲食法,過去幾年備受關注,成為熱門的營養瘦身趨勢之一。「原始人飲食「原始人飲食」強調用簡單的方式增加飽足感,避免食用精緻穀物、奶製品等加工食品;攝取蔬菜水果、天然穀物、瘦肉等營養豐富的食物,獲得減肥瘦身的成效。
  • 受到眾多NBA球星推崇的原始人飲食法
    當然,這不代表我們一定要回到那個茹毛飲血的時代,也並不一定非要教條地遵守,這只是一種健康生活的方式,:吃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吃完整未經深加工的食物、多運動、每日至少睡8個小時、避免過度的焦慮、接觸大自然和微生物。 什麼是原始人飲食法?
  • 減肥小課堂:原始人飲食是什麼?減肥靠譜不?
    前幾天我們講了關於有一種飲食方式叫做生酮飲食,今天減肥小課堂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原始人飲食。想必肯定會有不少的朋友覺得,這個詞兒是不是小編自己創的?其實小編可沒有這麼大的本事,原始人飲食本身就是一種飲食方式,只不過是有的朋友可能沒有聽說過罷了。
  • 原始人飲食更健康?科學家發現,6000年前人類食物有大量的汞
    以食物為例,與過去只追求溫飽不同,現代人對品質和健康的要求也更高,這是因為在更加精確的數據分析下,人們發現有機食品更加安全有營養。於是不少人思考,如果我們像原始人一樣吃飯,是不是會更加健康呢?人們之所以這麼認為,主要是因為原始人的生活環境更加天然,他們很少受到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這樣的問題,所有的食物都來自於大自然的饋贈,採摘野果、捕捉野獸,都成為他們最基本的食物來源,既滿足了身體所需的能量,也更加乾淨健康。然而,問題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原始人的飲食也不健康,雖然沒有了加工食品,但是他們也無法保障食物的安全性。
  • 歐美流行的原始人飲食法是個啥?
    原始人飲食法顧名思義就是吃得像個原始人,或者,像個原始人一樣的飲食。原始人飲食法強調農業社會帶來很多問題,而我們的身體還沒辦法適應大量農業社會所帶來的飲食變革。  原始人飲食法的好處在於避免了攝取高油脂或高熱量食物的機會,因為現代人肥胖的原因多半是來自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速食、含糖飲料等;不過排除碳水化合物與乳製品的概念則有所爭議,容易有骨質疏鬆等問題。因此在採取這種低碳水化合物、類似「阿金減肥法」時,不建議長期進行,或是針對個人體質與健康狀況,經過醫師諮詢後再實行。
  • 「原始人飲食法」將飲食回歸原始狀態可取麼?
    減肥永遠是萬年不過時的熱門話題,大家為了維持良好身材以及追求健康的體魄想盡一切辦法,這幾年掀起了一股名為「原始人飲食法」的飲食計劃:用最簡單的方式增加飽腹感又能攝取營養豐富的食物,從而達到減肥瘦身的功效。
  • 我們都應該學學 原始人的飲食法
    你是否察覺,自己的周圍有些朋友開始少鹽少油少吃加工食物,就像回歸原始人飲食的方法,以蛋白質質(肉、魚)、不飽和脂肪酸、新鮮蔬菜水果為主
  • 維密天使用「原始人飲食法」1個月減10斤,真是「原始飲食」?
    而碳水化合物則改為一天中只有一餐攝取,而此類飲食方法就是被稱之為「原始人減肥法」,戒掉一切加工食品。事實上,所謂的「原始人減肥法」徹頭徹尾的「智商稅」的產物。最簡單的,有人知道原始人吃什麼?即便根據考古知道了,誰能恢復原始人飲食?比如在亞洲,原始的時候很多食物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西紅柿、辣椒、土豆、豬肉等等。
  • 金·卡戴珊都在遵從的原始人飲食法到底是個啥?
    原始人飲食法?很多人一聽到這個新名詞,首先想到的是在野外也能夠大快朵頤的貝爺。難道今天要講的是吃生食的硬核減肥法?先別走,今天說到的原始人飲食法近期在歐美颳起了大風。明星、網紅爭相效仿,並表示"感覺好極了"。
  • 原始人飲食法雖然能減肥 但存在一致命缺陷
    但是,最新研究發現,原始人飲食法會讓人們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所謂原始人飲食法,也就是就是模仿舊石器時代的古人的飲食方式,以蔬菜、肉類、堅果和一些水果等脫離食品深加工的食材為主要食物來源,而減少甚至摒棄了穀物、豆類、奶製品及深加工食品在飲食中的佔有率。
  • 健康生活 從這裡出發—新聞—科學網
    如何科學合理地搭配日常飲食,如何有效地減鹽、減油、減糖?該書第二篇「合理膳食」對此給出了詳盡的解答。比如,針對我國居民日常飲食中「鹽、油、糖」的攝入普遍偏高的營養現狀,明確提出了「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高於25克,人均每日糖攝入量不高於25克」的膳食建議;上班族飲食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無暇算計每日進食量是否符合「合理膳食」的理念,這一篇給出了「十個拳頭」「四個一」的簡便食量計算法,只需動動拳頭即可均衡飲食,可以說是既暖心又實用的「日常膳食標準」;還有「一日三餐應包括谷薯類
  • 原始人飲食法利於減肥 需警惕5大副作用
    網易體育9月30日報導:原始人飲食法
  • 像原始人一樣吃飯,更健康?
    什麼鬼……舊石器時代飲食(paleo diet),也叫原始人飲食法,簡單說,就是提倡大家像舊石器時代人們的飲食結構一樣,祖先吃什麼我們就吃什麼。由於舊石器時代的人們,過的是狩獵--採集式生活:以吃生肉、撿採野果為主……所以提倡該飲食模式的人,建議大家大量吃肉,吃堅果和蔬菜;但不建議吃乳製品和穀類食物等「後來」食物,加工食品更是被嚴格限制。
  • 《人體健康與免疫》叢書英文版發布—新聞—科學網
    10月21日,第十七屆國際免疫學大會上,中國免疫學會發布《人體健康與免疫》英文版(共3冊)。該書通過漫畫和對話的形式,向公眾傳輸免疫學和醫學的常見概念,解答常見問題。 中國免疫學會秘書長、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表示,相比全球其他國家公民,我國公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需求比以往更為強烈。但是,我國公民在醫學科學知識方面存在著不足,醫學科學素養仍待提高,對於醫學問題上的諸多誤解亟待消除。
  • 全面營養和均衡膳食公眾教育正式啟動—新聞—科學網
    本次活動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促進穀物營養與均衡膳食健康知識傳播,為大眾提供飲食與健康方面的科學建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素來以平衡和食療養生聞名的中國人,在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下正遭遇飲食不均的挑戰。
  • 為了減肥和健康,我們該學原始人吃飯?
    也就是說,現代人和石器時代的人類身體差別不大,因此我們可能並不能適應現代的方便快餐和高碳水食物,而這也會使我們長胖或生病。實際上,原始飲食法對有些人來說並不健康,特別是那些心臟或腎臟有健康問題的人。並且,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即使是舊石器時代的人,也未必遵循了「原始」飲食方法。
  • 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開幕—新聞—科學網
    12月3日,以「後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在山東省煙臺市開幕。近年來,山東省高度重視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將其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重點培育,健康養老、健康旅遊、網際網路醫養健康等業態快速發展,成為全國唯一的醫養結合示範省。他期望各位專家和業內人士積極參與山東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攜手並進、共贏未來。 煙臺市市委書記張術平表示,經過多年持續發展,醫養健康產業已經成為煙臺市重要支柱產業。
  • 「血型飲食」和「舊石器飲食」
    比如,AB血型組若越按照AB型飲食建議攝取食物,空腹血糖反而會越不健康。 如果按照出現時間來談飲食習慣,現在還流行的「舊石器飲食法」也是備受詬病。 我們的確應該少吃加工食品,但是原始人吃的飲食結構就一定健康嗎?
  • 科學網—不健康食物讓健康飲食打折扣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本報訊 健康飲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對健康有積極影響,但在健康飲食中加入不健康食物後的影響卻鮮為人知現在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對那些經常吃不健康食品的人而言,地中海飲食的好處不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日的《阿爾茨海默氏症與痴呆症: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雜誌》上。 「注重蔬菜、水果、魚和全穀物的飲食可能會對一個人的健康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