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劉少奇紅八軍團長徵時,宿營水市楊梅洞周家!陳樹湘紅34師,送走他們過河後,即成絕命後衛師!
劉少奇作為開國元勳,他 隨軍參加了艱苦卓絕的長徵。期間,歷任紅八軍團黨代表、紅五軍團黨代表、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籌糧委員會主任等職,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梅語就給大家講講劉少奇長徵過寧遠的故事。 1934年10月10日,劉少奇隨中央機關撤離蘇區,開始長徵。22日,受組織委派,他參加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第八軍團的領導工作,任中共中央代表。 紅八軍團基本上都是在數天時間裡通過緊急擴紅招募的新兵,且絕大多數是根本沒有參加過戰鬥的興國籍子弟。劉少奇為這支部隊的組建費盡了心思。 紅八軍團和紅九軍團緊跟在一、三軍團之後,雖是首次參戰,卻也打得機智、頑強。此後,紅八軍團相繼參加了突破敵人在汝城、仁化、樂昌利用湘粵軍原在這一線的碉堡構築的第二道封鎖線,在宜章一線用114座碉堡等設置的第三道封鎖線的戰鬥,並在戰鬥中得到了鍛鍊。11 月 18 日,紅一軍團(缺第一師)在臨武地域扼阻粵軍,掩護軍委第一、第二縱隊西進。紅一師經楚江圩前往新水、新圩、塘村協助紅三、紅八軍團控制鍾水渡河點,掩護中央紅軍西渡鍾水。
11 月 21 日紅八軍團一部和中央軍委一縱隊從藍山縣蘭屏的新鋪上到達寧遠下灌鄉的韶水,經下灌、塘下洞、大界、過水巖、洪洞鋪時,紅八軍團在楊梅洞周家、田家、李家山一帶宿營。中央軍委一縱隊經西邊洞、梅村到水打鋪、包家、新壩、旗形等地宿營。紅軍在水打鋪、包家、周家、趙家灣等地設立銀行,專給群眾辦理紅軍紙幣兌換銀圓的手續。 11 月 22 日拂曉時分,紅四團攻入道縣南門,紅五團佔領城西各據點,守敵潰逃,紅軍佔領道縣縣城。同時,紅八軍團一部離開楊梅洞周家、田家等宿營地,經天鵝抱蛋、桂裡源進入道縣的四馬橋。 1934 年 11 月 26 日,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參謀長劉伯承,在軍團部所在地道縣仙子腳召見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師政委程翠林和一00團團長韓偉、政治委員侯中輝,布置新的戰鬥任務。紅三十四師目前的任務是:堅決阻擊尾追之敵,掩護紅八軍團通過蘇江、沱江,爾後為全軍後衛,在水車一線阻擊敵人,保證主力搶渡湘江。會後,對紅三十四師師、團以上幹部再三叮囑,依依惜別。 11月29日午夜,紅八軍團距離湘江還有大約五十公裡。中革軍委要求八軍團:「火速前進,不惜代價,必爭二十四小時通過湘江,否則有被敵人截斷的危險。」紅八軍團1.2萬人,在紅十三師的協助下,衝破桂軍的封鎖,繼續向湘江前進。
湘江戰役期間,紅八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莫文驊,步行參加長徵,由於腿傷未愈,行軍困難,劉少奇送給他一匹大黃馬。30日晚,莫文驊與他的大黃馬分開。經過連續的急行軍,莫文驊雙腳腫脹,只得柱根棍子跌跌撞撞往前趕。幸運的是,拂曉時莫文驊在路上又碰到了劉少奇送給他的大黃馬,他才得以騎著馬過了湘江。莫文驊後來回憶說,是那匹大黃馬救了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