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術後CT及三維圖片。
紅網時刻6月30日訊(通訊員 劉維)近日,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接診了一名42歲的男患者,他向疼痛科主任王曉豐傾訴道:「王主任,請您一定要為我想想辦法。我這手痛十多年了,抓抓不得,提提不起,頭也不能偏。這次特地從嶽陽前來求醫,您一定要幫幫我呀。」
原來,唐先生是位初中教師,平時工作繁忙,長期伏案工作。頸肩部疼痛、右手麻木的現象已經持續十年,經常需要靠口服止痛藥控制疼痛症狀。前後求診於多家醫院,疼痛仍無好轉且進一步加重,右手只有保持「敬軍禮」的姿勢時疼痛才能稍微減輕一點,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
頸椎骨頭增生 神經根「消失」
王曉豐對唐先生進行詳細檢查後,初步判斷其疼痛症狀是由頸椎病引起,且由於神經壓迫導致其右側頸肩部疼痛、右手指麻木、右上肢乏力。入院後,唐先生接受相關檢查發現頸椎其中一個節段因為骨頭增生幾乎將神經根壓迫得幾乎「消失」。
在明確了唐先生病痛的原因後,醫院當即採取頸椎內鏡微創手術為其進行治療,解決疼痛。手術全過程在C型臂的透視引導下進行,在頸椎內鏡直視下疼痛科專家們僅建立了「鑰匙孔」大小的通道,通過專用器械徹底摘除增生骨頭,神經根得到充分松解,手術歷經1個半小時順利完成。目前,唐先生症狀得到完全緩解。
頸椎內鏡手術是脊柱微創中難度較大的手術,相對於傳統切開手術具有明顯優勢,創傷極小,不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症狀緩解明顯。術中直視下操作,神經損傷的風險極低,病變摘除徹底,效果良好。術後住院時間短,恢復快,對年輕及老年頸椎病患者均有良好療效。
比起手術,健康生活最好的辦法就是防病於未然,提前預防頸椎病,勝過任何手術效果。今天,湖南航天醫院專家就給大家支招生活中、工作中如何有效預防頸椎病。
端正頭、頸、背姿勢
1、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避免扭轉、傾斜。
2、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鐘,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
3、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急性期或頸椎不穩者,使用頸託制動保護。
選擇合適的枕頭
從醫學角度講,枕頭高度以7~10釐米為佳,最高不要超過15釐米;枕頭與肩同寬即可,不能呈斜坡形,側臥時頭不發生側屈,粗略的標準是,仰臥枕高約一拳(根據各人自己的拳手),側臥枕高應為一拳加二指。
堅持功能鍛鍊
功能鍛鍊, 應遵循序漸進, 鍛鍊由簡單到複雜,時間由短到長,持之以恆,不可操之過急。
米字操
1.頸中立,做「米」字筆畫的橫
2.頸中立,做「米」字筆畫的豎
3.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順序畫「米」字的四點
犀牛望月操
1.兩腳開立,目平視
2.頸後伸,目上視
3.保持頸後伸,左右緩慢轉動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