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標配是什麼呢?
那必須是臘肉呀
窗臺上掛著一串串的臘肉、臘腸
就像在做陽光SPA
油脂被曬得閃閃發亮
讓人垂涎欲滴
市場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自製醃製品的大學問
臘肉的定義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醃臘肉製品》(GB 2730-2015)中的相關定義:
臘腸:
以鮮(凍)畜禽為原料,配以其他輔料,經切碎(或絞碎)、攪拌、醃製、充填(或成型)、烘乾(或曬乾、風乾)、煙燻(或不煙燻)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非即食肉製品。
臘肉:
以鮮(凍)畜肉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輔料,經醃製、烘乾(或曬乾、風乾)、煙燻(或不煙燻)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非即食肉製品。
火腿:
以鮮(凍)豬後腿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輔料,經修整、醃製、洗刷脫鹽、風乾發酵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非即食肉製品。
鹹肉:
以鮮(凍)畜肉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輔料,經醃製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非即食肉製品。
自製腊味有啥講究?
除了購買預包裝的腊味,不少人還喜歡在家自製腊味,這當中是有不少技巧的。
首先,要挑選一塊好肉,可通過商超或農貿市場購買質量有保障的原料肉。
然後,要選擇合適的時間。秋冬季普遍氣溫低、溼度小,有利於水分的散失和風味的形成,還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最後,晾曬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鼠蟲的危害。
腊味風味獨特,深受大家的喜愛
也有部分小夥伴對腊味中
添加亞硝酸鹽感到擔憂
其實大可不必喔~
▽▽▽
亞硝酸鹽是一種在肉製品生產中常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劑,起到發色、抑制肉毒桿菌等微生物生長的作用,按照國家要求規範使用就是安全的。
臘肉小貼士
密封保存、保持乾燥
醃臘肉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為微生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營養物質;同時,醃臘肉製品中的脂肪較易氧化,進而會影響產品的感官品質和食用安全性,因此醃臘肉製品一般需密封包裝、隔絕氧氣、保持乾燥、低溫貯存和避免陽光照射。
完全熟制後再食用
多數醃臘肉製品屬於生肉製品,應避免和熟肉製品發生交叉汙染。食用時,應嚴格按照烹製方法進行加工,要做到完全熟制後再食用;拆包裝後的產品應冷藏或置於陰涼乾燥處,並儘快食用。多數醃臘肉製品含鹽量偏高,應合理食用。對於有明顯「哈喇味」、外觀發生變化或者有明顯微生物生長的產品應禁止食用。
一盤香味四溢的腊味
對於很多人來說
就是家的味道~
編輯整理:龍巖市場監管
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