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霜天,曬腊味,柳州廖哥家的臘鴨遠飄香!

2021-02-16 柳州晚報

臘鴨是兩廣地區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也是人們相互饋贈的佳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兩漢時期的《周禮》《周易》中已有關於「腊味」的記載,「臘」是一種肉類食物的處理方法,是指把肉類以鹽或醬料醃漬後,再放於通風處風乾,便於更好地保存肉類。在兩廣人的回憶中,腊味就意味著年味。每年春節,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便是臘鴨,經過醃漬、日曬和風乾,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肉香,簡直就是下飯神器!

叄兩小吃的廖哥說,他年輕時在祖輩父輩的耳濡目染下學習臘鴨的製作工藝,遵循古法醃製晾曬,從鴨子的選材到醬料的配比等各個環節都嚴格把控,保證臘鴨的品質,讓更多人能夠品嘗到最正宗的臘鴨美味。

麻鴨

廖哥說,臘鴨選用的是本地水庫養殖麻鴨,養殖期180天以上,肥瘦適中,每隻鴨子5斤左右,這樣的肉感更為爽口。


「對於腊味來說,食材的選用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廖哥說,在經過不斷的挑選對比後,他選用了在水庫邊生長的麻鴨,其以食鮮活魚蝦,貝類及田螺為主。其體大肉嫩,鮮嫩味美,即便做成腊味肉質也嫩而不柴。


古法醃製

秘制調料醃製12小時以上

Part  two

鴨子拔毛洗淨,去除內臟淋巴。用汾酒、砂糖、精鹽、醬油、香料按不同比例調配成的秘制醬料塗抹均勻。

在6℃-8℃的室溫下密封醃製12小時以上,可以最大限度激發鴨子的風味。

日曬風乾

在晾曬場自然風乾15天以上

Part  three

在鴨子充分入味後,這最後一道工序便是風乾。把醃製過後的鴨子焯一遍熱水,懸掛於日照充足,通風處,自然風乾15天以上。

晾曬場臘香四溢,鴨子在日曬下冒出澄亮的油光。

安心放心

每隻臘鴨都有國家衛生檢驗報告

Part  four

從醃製到晾曬等層層工序,叄兩小吃秉承著專業、用心、衛生的理念,保證每一隻臘鴨都味道純正,嚴格符合國家食品衛生監測標準,讓大家吃得開心,買得放心!


 售價:85元/只 

(禮盒需加5元)


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

也是十分具有柳州特色的伴手禮


「小吃之王」廖哥

拿手好菜——芹蒜炒臘鴨

Part  five

如果你想不用自己動手就品嘗到臘鴨的美味,別忘了我們的廖哥可是會做100種美食的「小吃之王」哦!

可直接點個叄兩小吃的冬日限定美味——芹蒜炒臘鴨,只需98元,色香味俱全。

另外,叄兩小吃還有很多美味小食,不願動手的小夥伴,可以抓緊訂起來!

冬天是食用羊肉最適宜的季節,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喝上一口羊肉湯,整個身體都暖了起來。叄兩小吃的乾鍋羊肉用黃豆,香料燜煮至香料入味,軟爛。氣味香飄十裡而不羶,蘸料酸辣可口,更能激發出羊肉的鮮香。

冬日限定美味,喝湯時間到!湯白味鮮,肉嫩美味,讓你從口暖到心!

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微信

或撥打電話:19899296463下單

柳州市區,即點即做即送,0配送費

( 營業時間:13:00-凌晨1:00)

相關焦點

  • 侗鄉又到腊味飄香時
    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鎮丹洲村村民在製作腊味。寒冬季節,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鎮進入製作腊味的「黃金季」,家家戶戶搶抓季節,趕製臘鴨、臘肉、臘腸、臘魚等傳統腊味,存在缸中或掛起來風乾,空氣裡瀰漫著臘肉的香氣……迎接即將到來的丹洲腊味美食節。
  • 味力三水 | 鹹香美味的臘鴨扎大量上市,一口一味鄉愁
    「秋風起,食腊味」這句「老廣」中盛行的口頭禪隨著陣陣秋風散開在三水眾多腊味中不得不嘗的當屬疍家臘鴨扎現在,越來越多疍家人上岸生活傳統生活方式已逐漸發生變化但臘鴨扎始終刺激著他們的味蕾承載著無處安放的鄉愁三水白坭鎮著名的漁村波子角風景優美,腊味飄香今天,跟著發布君一起解鎖這道經典佳餚
  • 粵北特產丨北鄉馬蹄,炮彈芋頭、腊味飄香、火山粉葛、野生粉葛
    新鮮採挖的芋頭,只需簡單一蒸,便是十裡飄香。大文豪蘇東坡曾曰: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說的就是芋頭的糯軟清香,粘滑爽口。南雄臘鴨,又稱南雄板鴨,是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地區的著名特色小吃。南雄臘鴨選取優良麻鴨為主料,配以精鹽、香料、米酒等原料,經宰殺、醃製、漂洗、定型、塗酒、晾曬等工序精製而成。
  • 家裡曬的臘鴨,怎樣的做法比較好吃呢?
    吃晚飯的時候,食堂的師傅做了一道蒜苗炒臘鴨十分可口,大家都贊口不絕。賈老闆問師傅說這個臘鴨是從哪裡買的,和平時吃的廣式腊味不同,很好吃啊。這時,電工小林回答說,這是從他老家連州帶來的東陂臘鴨,用農家自養的麻鴨經自然風乾、曬乾的,所以口感特別香,在家鄉很多人喜歡吃,所以就專門帶了幾隻下來,讓大家嘗一下。賈老闆點頭稱讚,他說讓小林想辦法幫忙從老家再買10來只下來,到時候用來送給供應商和客戶。
  • 愛吃臘鴨的趕緊學,方法比例教給你,鹹香入味,肥而不膩,特好吃
    導讀:愛吃臘鴨的趕緊學,方法比例教給你,鹹香入味,肥而不膩,特好吃 俗話說「冬臘風醃,蓄以御冬」,冬天是適合醃製腊味的季節,每年這個時候,不論南北,大家都開始醃製腊味了,在醃製的時候,最常做的應該就是臘肉、臘魚和臘腸吧!其實還有一種腊味不知道大家吃沒吃過,它就是臘鴨。
  • 腊味,時間釀造的鄉情|《三明新周報》386期
    臘鴨,沙縣人稱之為板鴨、統鴨、沙縣鴨巴。板鴨因形得名,沙縣臘鴨成品呈現板狀,是鮮鴨經過醃製、板曬定型等程序製作而成的幹鹹鴨的統稱。官秀娣至今依舊堅守著傳統製作板鴨的流程:先從用刀刃或利剪劃開鴨脖喉管放血。熱水燒燙整鴨,拔去粗毛,褪盡細毛。若不巧遭遇鴨子季節性「換毛」,「重毛」最多,須鑷子夾除,費時費力。官秀娣的經驗:宰殺前,鼓腮吹氣至鴨腿處,查看絨毛。
  • 廣東哪裡的腊味最好吃?天冷來份腊味煲仔飯怎麼樣!
    傳統的曬制臘肉需要依靠乾燥的秋風及天然陽光生曬而成。一般臘腸、臘鴨要曬足15天時間,待到變硬即可,而臘肉則只需曬1個星期左右,以最終呈現金黃色、自然出油為佳。
  • 藏在柳州大街小巷的6家『羊肉火鍋老字號』加起來上百歲了!吃完脫秋褲!
    小肥羊火鍋成立於1999年,時光匆匆,不知是多少柳州學子學生時代的涮羊肉的回憶  ·【 令人痴迷的外賣羊肉】·   ·【 叄兩小吃 】· 『叄兩小吃』,第一次聽說,還是朋友給推薦的,據說它家的主廚廖哥料理的柳州本地小吃相當地道
  • 【仟味六江名宴09】榮業食品:黃圃腊味九大簋宴
    榮業世代以腊味為業,座落廣式腊味發源地譽有「中國腊味之都」的中山市黃圃鎮。他們擁有傳承的技藝製作腊味產品,這次他們將腊味設計成一桌筵席,受到了許多的關注。 麻辣涼拌腊味在鮮松茸陪伴燜焗後,整個煲內的飯簡直噴香,砂鍋蓋都抑制不住,飄香四溢。 海皇腊味一品燴
  • 雪蔗、臘鴨、紅曲……成為福建大田這個冬日裡,最靜美的守候
    臘鴨:鹹的不只是一種味道  進入冬至,起霜風,氣溫驟降,在建設鎮卻是一派家家戶戶做臘鴨的熱火朝天景象。建設鎮以及後路的廣平、奇韜,永安的槐南,這一帶人都喜歡吃臘鴨,白米粿配臘鴨幹被稱為「最經典美食搭配」。  建設鎮海拔較高,進入寒冬後,乾燥的霜風讓鴨子在特定的風力、溫度、溼度的作用下,形成了獨特腊味。
  • 腊味正飄香!三水蘆苞腊味美食節開幕,一連三日嗨翻天
    蘆苞腊味 助「小廣州」對接大灣區 三水蘆苞素有「小廣州」之美譽,已連續三屆舉辦腊味美食節。蘆苞腊味由於獨具風味暢銷大灣區,成為市民爭購的蘆苞手信。在今年的腊味文化節現場,眾多特色美食、上百種正宗小吃集中亮相,吃貨們直呼過癮;精彩紛呈的節目也吸引了多方遊客的積極參與。
  • 最全的腊味知識(附腊味製作配方)
    腊味,就是指從秋天開始,將肉類以鹽漬之,經風乾或燻幹製成而得名,「腊味」一詞,泛指所有經過臘制的肉食,在廣東地區常見的有臘腸、臘肉、臘雞、臘鴨、臘魚、臘乳鴿、臘田鼠、臘鴨腎等。臘鴨 腊味是中國民間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很多地區都有製作腊味的習慣,比較為人所知的有廣式腊味、鄂式腊味、蘇式腊味、川式腊味、湖南腊味等等,不過本文以側重廣式腊味為主。
  • 武義:濃濃腊味瀰漫畲鄉
    12月12日,在武義南部山區柳城鎮車門畲寨的青楓谷農家樂,畲民們在醃製豬頭、臘肉、臘腸、臘鴨
  • 這些腊味品牌 家家都有「必吃」款
    東莞腊味品牌多,每家的口味也多,應該怎麼選?其實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旗峰腊味的臘腸,汾酒味是偏重的,喜歡的人應該愛極了,筆者則會放上一陣等酒味淡點再吃。比如矮仔祥的臘腸個頭圓圓小小,一粒臘腸一真空,很衛生。而鑫源腊味是廣東非遺臘腸,他家的豉油香氣濃鬱,臘腸口感飽滿。
  • 有腊味了.
    腊味飄來的時候,格外令人頓生舉箸推杯之想,憶起一家人團團圍坐的歡樂時光。腊味,是遠行遊子的情懷。無論餐桌上多麼豐富,只要有一盤鮮豔油亮的臘肉在那裡,溫馨和懷舊的感覺就回來了。一道腊味,滿足著我們的舌頭和心尖,其味也綿綿,其情也長長。
  • 紅旗超市腊味飄香,伊藤上線無接觸配送服務
    距離臘月還有月餘,腊味卻已飄香。遍布成都大街小巷的紅旗連鎖超市紛紛上線了香腸臘肉。紅旗連鎖售賣腊味超市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提供兩種醫用口罩,並未在貨架上展示,消費者可在收銀臺諮詢。超市提供醫用酒精、免洗消毒液等相關商品。
  • 中國臘臘腊味地圖
    圖/圖蟲·創意-風物君語-有了腊味年味還會遠嗎?中國人有多熱愛生活,就有多熱愛腊味。▲有了腊味,年味就不遠了。圖/圖蟲·創意  攝影/Antpn 各地腊味的製作原理相同,都是通過晾曬或煙燻,使鮮肉風乾,獲得更長的儲存時間。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幾乎異地異味。
  • 腊味烘乾用什麼設備好?一定要聽一聽專業的建議!
    「腊味」,泛指所有經過臘制的肉食,常見的有臘肉、臘腸、臘雞、臘鴨、臘魚、臘乳鴿、臘田鼠、臘鴨腎等。腊味是中國民間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也是人們相互饋贈的佳品,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在上古夏朝時,人們於農曆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而十二月叫臘月。腊味,就是在冬天將肉類以鹽漬經風乾或燻幹製成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