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壺中裝炸彈,是他炸死了日軍侵華總司令!真痛快

2020-12-11 騰訊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1932年4月29日,侵華日軍最大的官——總司令白川大將被炸死!你知道這事兒是誰幹的嗎?又是在戒備森嚴的日本天皇生日慶祝會上得手的?

(日本侵華日軍總司令白川大將)

我們還是回到87年前這個讓中國人民痛快的日子,看看這起震驚世界的刺殺事件是怎麼策劃成功的。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軍吞併了我國東三省。也拉開了中國人民14年抗日戰爭的序幕,日軍咄咄逼人,步步南侵。

「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中國軍民英勇抗日,戰爭打得非常激烈。日軍三易其帥,傷亡慘重。

1932年3月初,英、法、意、美等國調停,中日於24日開始談判。談判進行中,日本軍方決定4月29日天皇生日舉行「淞滬戰爭祝捷大會」,中國軍方認為這是對中國的挑釁行動。經交涉無效後,京滬衛戍總司令陳銘樞、第19路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決定破壞日本軍隊此次挑釁行動。陳銘樞秘密會見著名的「暗殺大王」王亞樵,密商破壞行動。鑑於日本方面嚴禁中國人進入會場,且防範嚴密,便擬請求韓國臨時政府幫忙,以韓國人喬裝日本人進入會場起事。

王亞樵通過韓國獨立黨人安昌浩先生商定金九先生,由韓人愛國團擔此重任。中國軍方出資4萬元,通過王亞樵、安昌浩轉交金九作為經費,併兼善後。金九受命之後,決定派遣尹奉吉擔當此任。因尹本人強烈要求分配艱險任務;其本人到滬時間不長,尚未引起日本注意;他還通曉日語,又在虹口賣菜已熟悉該地方情況,有逃脫機會。

奉吉得令大喜,26日,由金九介紹,尹宣誓正式加入愛國團:「作為韓人愛國團一員,決以赤誠之心,為了祖國的獨立自由,擊斃敵之將校。」27日,尹奉吉到虹口公園實地調查,尋找最佳襲擊地點。又到日本書店購買白川義則畫像,以資辨認。還購買日本國旗等物,作為混入會場的用品。

當晚,尹奉吉給父母、妻子和兩個兒子寫遺書。

(尹奉吉在行刺前手持手榴彈,在韓國國旗下宣誓)

28日,尹奉吉再次到法租界金九住處,託金九把這些遺書送達他在韓國故鄉的親人。並接受了中國軍方特製的兩枚炸彈,其一做成日本飯盒狀,另一枚做成日本水壺狀。為防止出現啞彈事故,金九親自到上海的兵工廠做了二十多次試驗。倆人還反覆討論了每一個細節,直至感覺萬無一失為止。

(白川等日本軍政要人走向會場)

29日,日本軍警對虹口公園戒備森嚴,每一個可疑的人都會遭受盤查。金九化裝成老司機,尹奉吉則扮成日本闊少,西裝革履,肩挎水壺,手提飯盒,憑著流利的日語順利進入會場。分別前,金九特地交代:「惟最後有一言語君,吾人之敵,倭寇而已,則今日舉事,切須審慎,萬勿加於倭寇以外各友邦人士。」尹表示嚴格按照金九的指示辦。會場匯集日本軍隊和民眾數萬之眾,他們全都處於狂熱的「勝利快感」之中。尹奉吉冷靜地接近事先探查好的地點。十點正,「祝捷大會」開始,主席臺上有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野村中將;第九師團長植田中將;駐華公使重光葵;駐上海總領事村井;民團首領河端。還有一些西方國家的外交官。這使得尹奉吉無法下手,因為他受命不得傷害除日寇以外的任何人。

(白川致辭)

眼看閱兵式逐漸進行完畢,接著便是日本學生、平民受閱。再接下去將是河端等致辭,「祝捷大會」也將結束。可謂天意難違,十一時多一點,天空烏雲密布,而且下起小雨。外國使團人員紛紛離場,大會進入高潮,全體日本人高唱日本國歌,並祝願天皇「聖壽之無疆」,開始鳴放21響禮炮。尹奉吉衝向前,將炸彈奮力扔上主席臺,準確地落在白川、河端腳下。隨著一聲轟鳴,侵略軍首領死傷慘重:白川與河端貞次喪命;植田與重光葵各斷了一條腿;村井腿部重傷;野村瞎了一隻眼。當時,臺上、臺下,哭聲、驚叫聲、呻吟聲響成一片,白川的「祝捷」大會成了哭喪大會。

(爆炸分手後)

消息傳來,大快人心,全國人民奔走相告。國民政府也叫戴笠派胡抱一給王亞樵送去4萬元獎金。王即把這筆錢轉交給安昌浩,並叫人在聖母院路慶順裡買下了「公道印書社」,讓安昌浩及其戰友作為棲身餬口之所。

日本軍警隨即瘋狂抓捕,尹奉吉為避免無辜受到株連,挺身而出,宣布炸彈為自己所投,受盡酷刑,始終只承認全部是個人所為。日本隨即大肆濫捕韓國人,獨立黨領袖安昌浩亦被捕。金九為制止日本軍警對韓人報復,於5月10日公開發表聲明,宣布他本人和「韓人愛國團」對此事負完全責任:「日本用武力吞併韓國,嗣又強佔滿洲,復無故侵入上海,破壞東亞和平與世界和平。故餘決定向世界和平之敵與人道公理之破壞者復仇,初次餘派代表李奉昌赴東京於1月8日狙擊日皇。嗣餘派尹奉吉於4月29日至虹口公園,殺日本軍事領袖。」最後,金九宣布:「餘繼續奮鬥,並在餘國未恢復前決不終止。」

5月25日,尹奉吉被日本上海派遣軍軍法會議判處死刑,11月18日,由日軍重兵秘密押送日本。12月20日,尹奉吉在日本金澤郊外三小牛兵工工地從容就義。時年26歲。

相關焦點

  • 他是日本戰國時期名將之後,侵華日軍的「虎將」,浙贛會戰被炸死
    在日軍侵華將領中,有這樣一個人物,他是日本戰國中後期名將酒井忠次的後裔,早年曾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七七事變後」,他跟隨日本侵略軍來華作戰,多次率部對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極力推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其所犯之罪行可謂罄竹難書,後在戰場上被地雷炸死,他就是日軍第十五師團師團長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無罪釋放活82歲,子女下場悽慘
    眾所周知,二戰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許多侵華日軍被列為戰犯,按照所犯罪行大小,分別被劃分為甲級戰犯和乙級戰犯,不少日軍頭子受到了制裁,可令人驚訝的是,日軍侵華總司令竟然無罪釋放。
  • 他是二戰侵華日軍總司令,卻逃脫戰爭懲罰,82歲仍不懺悔
    1944年11月,岡村寧次擔任日本派遣中國軍隊總司令官。如果按照職位等級劃分,在華日軍中他的職位最高,所以他一定夠資格成為甲級戰犯。1941年百團大戰後,岡村寧次被調任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中日戰爭末期任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因為蔣介石的一己之私,得以善終
    然而在戰爭結束後,大多數挑起侵華戰爭的日軍罪犯都沒能受到應有的懲罰。就比如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確定的28位甲級戰犯中,只有7人受到死刑。而其中有2人在審判前病死,有1人在審判中被稱患上精神病,於是免於審判,又有2人後來在獄中病死,而剩下的16名甲級戰犯,竟然都在1955年被陸續釋放。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他的最後結局如何呢?
    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頭目和指揮官岡村寧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無視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做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然而抗戰勝利之後,崗村寧次本應該是甲級戰犯的,但卻未被判處死刑,並且還被無罪釋放,後來他的結局如何呢?岡村寧次,1884年5月15日出生於當時日本一個沒落的武士家庭,他從小就接觸學習漢語,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侵華日軍死掉91將軍僅2人切腹自殺,這就是武士道?
    作者:大少俠近日小編讀侵華日軍歷史,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日本鬼子特別愛取名號,如帝國之花、轟炸之王等等。更蹊蹺的是,名頭越響死得越慘。太邪門了!本文列舉數名暴斃的日軍「王者」,他們都沒有機會切腹自殺。排名不分先後。圖註:切腹自盡不會立即死亡,需要內臟的血流幹才死。很多日本軍人都會選擇一槍斃命來個痛快,而不是切腹自盡。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被判無罪釋放,回國後直言感謝湯恩伯
    負有直接領導罪行的中下層日本軍官大多被懲處,但對於侵華日軍高級指揮官卻網開一面,比如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不僅在日本投降後受到優待,最終還被判無罪釋放,得以安全回到日本。 在岡村寧次日記中記錄了一次聯絡參謀將國府高層會議透露給他的內容: 1946年4月22日,在某次會議上,何應欽將軍曾列舉許多理由,為崗村免罪,蔣主席雖表同意,但指出要考慮政治方面的策略,研究處理辦法。 他甚至還得到了蔣介石的召見,蔣對其噓寒問暖:「您身體健康嗎?生活上如有不便,請勿客氣地向我或何總司令提出,儘量給以便利。」
  • 楊宇霆為何反對張學良擔任「總司令」?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炸身亡,臨終前說了句:「叫小六子快回奉天!」從這句遺言來看,張作霖是想讓張學良子承父業、主持東北大局的。可是,對於東北保安總司令這一職務,楊宇霆等東北軍諸將領,擁護的卻是張作相,而不是張學良,這到底是為何呢?
  • 侵華期間,日本曾派遣三位總司令官來華,他們是誰?其結局如何?
    為了侵略中國,日本曾派三任派遣軍總司令官。這三人是誰?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他們的結局如何?第一任總司令官叫西尾壽造,是日本陸軍大將。他是鳥取縣人,從小給伯父西尾幸太郎當養子。他沒有上過陸軍幼年學校,畢業鳥取中學後才考上陸士。
  • 侵華日軍頭號戰犯,李宗仁下令逮捕,此人偷偷將其送回日本
    文 | 書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國開始審判侵華日軍戰犯,但作為侵日軍最高長官的崗村寧次卻不在受審之列,這是怎麼回事? 抗日戰爭後期,崗村寧次升任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率軍向國民黨政府投降,並於9月9日在南京籤署投降書,1949年返回日本,但一直到1966
  • 欠中國血債的哥倆,哥哥侵華前猝死,弟弟官至日軍元帥
    在侵華日軍中,有這樣的一對兄弟。他們都是日本頂級將領,對中國犯下累累血債。最後竟都沒受到多少懲罰,得以安然死去。畑英太郎和畑俊六是福島縣的武士家庭的兒子,他倆後來一個成大將,一個成元帥。也因為畑英太郎的主張,日軍製造了濟南五卅慘案。除此之外,畑英太郎還主張在東北快速擴張,強要將東北吞下。畑英太郎的強硬態度,很得高層喜愛。當張作霖被炸死後,畑英太郎被放到東北作關東軍司令官。此時的世界經濟危機波及日本,畑英太郎向加速向中國北方進軍,同時想蘇聯打一仗。
  • 張自忠將軍戰死後,日軍在他的屍體前做了什麼?
    抗戰以來, 張自忠是第一位戰死沙場的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在擊斃張自忠將軍後,日軍上下一篇歡騰。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軍在漢口電臺上廣播道:據前方戰報:大日本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在本日「掃蕩」湖北宜城溝沿的作戰中, 向敵三十三集團軍總部發動了決定性打擊而將其消滅。在遺屍中發現了支那大將張自忠總司令及其下屬幕僚、團長等多人, 同時繳獲大量軍事文件和軍用地圖, 收到極大戰果。在歡喜的同時,日軍對英勇犧牲的張司令表達了崇高的敬意,這是在侵華新聞中極為少見的。
  • 暖水壺炸死日駐華最高軍官,王亞樵是如何做到的?不愧暗殺之王
    白川義則是死在中國的日本最高級別軍官,他是關東軍司令,是日本田中內閣的陸軍大臣,是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就死在上海,死在日本天皇慶典當日。王亞樵最敬佩的人物是文天祥,對侵略中華的外族一點都不手軟,刺殺白川義則就是他的傑作。
  • 侵華日軍軍機庫 抗日奇蹟海珠橋
    抗日戰爭時期,廣州被日軍轟炸的嚴重程度僅次於重慶,日軍的轟炸機藏於多座臨時修建的飛機庫中。2004年廣州開展第四次文物普查的時候,曾發現了當中的5座。這些飛機庫記錄了當年侵華日軍的罪行。今天的《致敬!偉大的勝利》系列報導,我們從這一段歷史講起。
  • 駐江南侵華日軍:裝備了90mm迫擊炮,但每個步兵聯隊僅有6門
    此外,就是92式70mm步兵炮,裝備日軍步兵大隊,是大隊的支援火力,本身就是一門榴彈炮,大仰角射擊時,可以當迫擊炮用,因此,是一門多功能的火炮。侵華日軍有自身的作戰體系,近距離用89式擲彈筒來炸,中距離就用92式步兵炮來轟,遠距離一般會呼叫聯隊的75mm山炮或更高層次的105mm榴彈炮來打擊。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浙贛作戰」:4月30日,日軍大本營正式下達了第621號命令:"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開始作戰,擊潰浙江方面之敵,摧毀其主要航空基地,粉碎敵利用該地區轟炸帝國本土之企圖"。一聲巨響之後,酒井直次的坐騎被炸死,他本人的左腿被炸爛,當場就昏迷不醒,並於14時13分斃命。屠殺中國軍民的劊子手,因"戰功"卓著被供奉于靖國神社:1935年,酒井直次以步兵大佐的身份進駐哈爾濱,瘋狂鎮壓東北的抗日軍民。
  • 日本侵華,第一位被擊斃的日軍師團長死法窩囊,33年後才揭開真相
    在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酒井直次也跟隨侵華日軍,來到了到中國,當時的他僅僅只是一個聯隊長。為了能夠得到上級的賞識和器重,酒井直次曾多次發起了鎮壓中國同胞的大掃蕩,奉行「三光政策」,燒殺掠搶,無惡不作,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在1938年時,酒井直次因功被晉升為少將,並且還被提拔為35軍16師團10旅旅團長。
  • 三口「炸彈鍾」記錄日軍空襲閬中罪證
    三口炸彈鍾「合體」。山河肅穆,草木含悲——12月13日10時,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舉行。遠在西南嘉陵江畔的閬中有3口「炸彈鍾」,成為日軍轟炸閬中的鐵證。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獲悉,這是由一枚當年沒有爆炸的航空炸彈彈殼分割而成的3口鐘,分別懸掛於閬中水觀中學、閬中中學和閬中市博物館,成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進水觀中學,操場上一棵大梧桐樹上懸掛著一口「炸彈鍾」,經測量該鐘直徑為36釐米、厚0.8釐米、長30.8釐米,與其餘兩口「炸彈鍾」特徵吻合。
  •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的歷任總指揮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隨著侵華戰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日本大本營為了鞏固、方便其在中國佔領區的統治地位,正式組建中國派遣軍,下轄除關東軍以外的所有侵華日軍部隊,巔峰時期共計有二十三個師團又十七個旅團,總兵力達八十五萬餘人。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當年這支侵華部隊的總指揮官都分別是誰。
  • 日軍懸賞百萬要他人頭,毛主席評價令人欽佩
    小編今天所要介紹的人物就是此人,他的存在,在民國時期掀起了一陣陣腥風血雨,讓日軍和老蔣沒有過安寧,而他更是在江湖上留下了數不清的傳說讓人津津樂道。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王亞樵在成立了斧頭幫之後,才真正開始了他"暗殺大王"的生涯。據說當時上海灘上幾乎所有的黃包車夫都是斧頭幫的外圍成員。因此斧頭幫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消息靈通。他成名的第一槍就打在了掌管7000餘名警察併兼任"攻浙前敵總司令"的松滬警察廳長徐國梁的身上。除此之外,抗日戰爭時期王亞樵組建的"鐵血鋤奸團"更是讓上海的日軍和漢奸們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