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冬儲大白菜的消失,看時代的變遷,重拾那些漸行漸遠的記憶

2020-12-23 金城平視角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北方地區冬儲大白菜的歷史。而七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北方人,幾乎都知道和經歷過每年入冬前後家家儲藏大白菜的歷史。

▲剝好待售的大白菜

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每年11月中旬前後,蘭州人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儲藏很多過冬菜,主要有大白菜、土豆、蓮花菜、紅綠蘿蔔、洋姜、大蔥等,這其中以大白菜為最多。大白菜可謂中國人的國菜,也是日常食用最多的蔬菜品種之一,而冬儲菜也以大白菜為主,這和大白菜耐儲藏、口味佳、吃法多等特點分不開。

那時候,由於沒有大鵬蔬菜,北方漫長的冬季吃不到新鮮蔬菜。因此,為了在冬季能夠吃到相對新鮮的蔬菜,儲藏一些比較耐放的過冬蔬菜就成了每個家庭入冬前的一項重要事項。儲藏蔬菜也分階段,像土豆、紅綠蘿蔔、蓮花菜等儲備的稍早一些,一般十一月初就結束了。

脆綠鮮嫩的大白菜

儲藏大白菜稍晚一些,因為大白菜入冬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霜凍後,會變得口感發甜,更加的脆嫩爽口。每年十一月中旬前後,冬儲大白菜就開始大量上市。最早的記憶是在蔬菜門市部購買,每天隊排的很長很長,家家都是麻袋扛,架子車拉,成幾百斤的往家拉。

再往後,隨著市場的開放,附近農民開著拖拉機開始了自產自銷。在馬路邊、街道上售賣大白菜和其它冬儲菜,大白菜堆得和小山似的。儲藏大白菜也有講究,剛買回家的大白菜必須要晾曬幾天,讓表皮水分蒸發,待外層的菜葉開始發蔫時,就達到了儲藏條件。

那時,住在樓房的居民一般都是在樓道里舖上草簾(那時的樓梯間基本都是半開放式的),把白菜整齊的碼放在樓道,然後蓋上幾層草帘子或舊棉被,大白菜就開始了漫長的冬眠。而住在平房的一般大多在房簷下碼放,儲藏方法和樓房差不多。

▲準備儲藏過冬的大白菜

我家那時住在平房,院子比較大,為了每年儲藏蔬菜,專門挖了一個很大的地窖。裡邊開了三個側窯,白菜、土豆、其它菜分類入窖,既不失水分,又不怕凍壞,一直能吃到來年四月份。而在所有冬儲菜中,白菜的吃法最多了。既能燉著吃、炒著吃、醃著吃、拌著吃,也可以包包子、包餃子等等,可謂百吃不厭,不愧為國民當家菜的稱號!

冬儲菜現象是上世紀九十時代以前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不足,物質匱乏,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九十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百姓的生活水平開始有了質的飛躍,冬儲大白菜也開始逐漸被大棚生鮮菜取代。

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冬季有了少量當地反季大棚菜,每到過年,市場上還會增加一些南方吊運來的生鮮菜,大大豐富了節日市場的蔬菜品種。至九十年代,農業科技水平逐步提高,隨著新的蔬菜種植技術的應用,大棚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冬季蔬菜的供應也越來越豐富,老百姓每年冬儲大白菜的儲備量也開始逐年遞減。

九十年代,蘭州市進入了一個城建的高峰期,大量平房住戶都搬進了樓房,新建的樓房很多都是封閉式的,這使得冬儲菜失去了儲備條件。再加之冬季蔬菜供應的豐富多樣,很多以往每年冬天儲藏蔬菜的家庭,逐漸放棄了儲備過冬菜,只保留了部分鹹菜品種。適當醃點花花菜、酸菜、韭菜、雪裡紅、地環洋姜之類,而作為冬儲菜當家花旦的大白菜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新鮮蔬菜

2000年以後,農業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很多高新農業栽培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了大棚蔬菜種植中。隨著種植面積的逐步擴大,冬季的蔬菜品種基本和夏季差不多,這極大的豐富了百姓的冬季菜籃子。尤其是近幾年,冬季新鮮蔬菜的供應非常豐富,基本上可以買到任何你想吃的蔬菜水果,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事。

只有經歷過冬儲菜歷史的人,才會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國家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文|金城平視角,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圖片的製作者,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你可還記得小時候冬儲大白菜的熱鬧場面?
    ▍這裡是晨報忻州,感謝閱讀,新聞熱線:13903502487,爆料合作:429069880近期,冬儲大白菜又開賣了不少市民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冬儲大白菜「活動」了。這是北方人的專屬記憶,也是忻州人對白菜的獨有情懷和習俗!近日,一大爺3口人買100斤大白菜的視頻在全國火了。  跟早些年憑票排長隊搶購大白菜相比,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買冬儲菜的人在慢慢減少。
  • 最後一家老糧店停售 冬儲大白菜成回憶
    今天是11月15號,幾十年前每到這時候,全體北京人就都開始忙活著冬儲大白菜了。
  • 大白菜全身都是寶,冬儲新味道!
    本期《回家吃飯》系列節目「餐桌上的冬藏味道②南北冬儲菜新吃法」,我們講白菜和芥菜。每年霜降後,就會有大卡車拖著一車一車的蔬菜在街頭售賣,而白菜一定是當中的「銷售冠軍」,卡車上堆滿的白菜是東北冬天的一道風景線。達人文茜回憶自己小時候,家裡每年冬天要囤2000斤白菜!
  • 大白菜賦 | 肖復興
    從霜降之後,一直到立冬,北京大街小巷,都在賣白菜,過去叫做冬儲大白菜,幾乎全家出動,人們拉著平板,推著小車、自行車,甚至借來三輪平板車,一車車買回家,成為北京舊日冬天的一幅壯麗的畫面。如果趕上下雪天,白雪映襯下綠綠的大白菜,更是顏色鮮豔的畫面。    那時候,大白菜的價格,國家有補貼,一斤不過幾分錢。誰家不會幾十斤上百斤的買回家裡呢?
  • 視角|莎拉波娃:那個時代,漸行漸遠
    但比起這個,那個曾經令我們倍感親切的 WTA 黃金時代,也隨著舊人告別新人崛起,而漸行漸遠。告別故土,迎接挑戰莎娃的職業生涯,可謂是華麗開場。 2004 年的全英網球俱樂部,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身著白裙的曼妙少女,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女皇小威,奇蹟般地捧起了玫瑰露水盤。
  • 重拾那些飄落的記憶
    席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相談甚歡,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激揚的青蔥歲月,青澀的時代,懵懂無知的心,情竇初開的年紀,留下純真美好純純記憶……霞和魏也是同桌,紅和羅那時好像也升起暗戀的情愫,被酒精喚醒的記憶頓時鮮活起來,你一言他一語串起了那些曾經飄落隨風而逝的往事,……「沒有我為您掌燈,您在回家的路上
  • 屯溪區奕棋鎮:那些舊時光裡漸行漸遠的老手藝
    這家店鋪不大,只有十幾個平方,裡面掛著一些花色不一樣布匹和樣品,放著一臺電動縫紉機、一塊裁衣臺和一臺熨衣臺,一眼看去,小店顯得有些擁擠。鄒阿姨的做衣手法非常嫻熟麻利,不管是複雜的整衣工藝、縫一顆扣子,又或是改一段褲腳,她都十分用心對待,附近的幾個村的村民都願意來她店裡。縫製一件衣服,有量體、裁剪、縫紉、熨燙、試樣等好幾個步驟。
  • 趁著家家戶戶都在囤大白菜,說說那些和菜有關的胡同
    尤其是在70年代的北京,冬儲大白菜,更像是一場「人民戰爭」。有專門成立的會戰指揮部,各級領導齊動員,上上下下都參加,各行各業來支援,除西單菜市場等大型商場,一般商店都在門前搭起棚來賣大白菜。你看那街頭巷尾,無論機關學校工廠、普通人家,無論高樓大廈、平房小院,無論窗臺樓道、地上地下,一到冬天,遍地都是是碼放得整整齊齊的大白菜,可不就是白菜圍城嘛!也有人說這是「白菜衛城」。這一垛一垛、碼放齊整的白菜山,就像電影裡城市保衛戰巷戰時遍布的掩體。另外,這海量的白菜,不僅能幫北京人抵禦這漫長而難熬的冬天,也能給大家的胃帶來一絲絲慰藉。
  • 800噸冬儲菜超市發今起率先上市
    每當入冬臨近,購買新鮮又便宜的冬儲菜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的購物習慣和念想兒,10月31日一早,600餘噸固安白菜,200噸山東大蔥登陸超市發各大門店,比往年提前到場的冬儲菜吸引了不少老顧客聞訊而來。「一包白菜一捆蔥,溫溫暖暖過一冬。」
  • 漸行漸遠的火塘
    好多人都會有關於火塘的記憶。一家人,在老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生活,每天早晚夜裡都會圍坐火塘邊,粗茶淡飯有親情相伴,格外香甜;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者,只要有時間,比如中秋、春節,都會不辭舟車勞頓,千裡迢迢,趕回老家,圍坐在火塘旁,品味帶著濃濃鄉愁的家鄉美食,用彼此永不會忘記的方言,盡情地交談著彼此的艱辛和對家人的思念。
  • 念物是人非,傷離別之感,想起歐陽修一句宋詞「漸行漸遠漸無書」
    他們用盡全身的力量,用自己的人生經歷,書寫一篇篇溫柔的篇章,旨在尋找那些永恆而經久打動人心的瞬間。而那些瞬間,多存留在記憶的深處。時光流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光陰轉眼間就不復存在。和光陰一同消失的,還有那些不經意的瞬間,不經意的情意悠悠。
  • 階段性友誼,使我們漸行漸遠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隨著時光的流逝,生活軌跡的改變,人事的變遷,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友誼,慢慢變得淡化了,回首前塵往事,我們不禁生出一些感慨,與淡淡惆悵。從那時起我們就告別了那純真的友誼時代,友誼似乎也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直到結婚生子,各自生活在一地雞毛裡。其實我們都沒有忘記對方,偶爾會在朋友圈看見對方生活的痕跡,但我們也都選擇相互不打擾,與其承受發了消息卻無話可說的尷尬,不如隱在暗處悄悄地祝福。
  • 朱正廷Justin為什麼以前可以那麼好,現在反而漸行漸遠?
    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兩個人有漸行漸遠的感覺。所起緣由,大概是朱正廷說的這樣吧。一開始他和justin是相似的,異國他鄉,兩個小孩遇見了,一定會成為好朋友的。但這不是他們自己主動選擇的,在那種情況下,無論出現的是誰,他們兩個都會成為好朋友,只是剛好那兩個人是朱正廷和justin。
  • 北京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要有北海白塔那麼高
    大雪的節氣一過,就到了吃白菜的時候了。在過去,冬儲大白菜絕對是各大城市政府領導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社會上一等一的大事,重要得每年都當作戰役來打,行動口號則離不開「打好冬儲大白菜這一仗!」一入冬,就會有一個叫北京秋菜指揮部的臨時機構開始工作。
  • 北宅大白菜開始銷售 有種回憶叫冬儲大白菜
    冬天到了,北方人家裡幾乎都得屯點白菜,近日,有著脆嫩爽口,味鮮營養等特點的北宅大白菜正式上市啦!(來源:北宅街道辦)窖藏北宅大白菜感受兒時美好回憶大白菜曾經是人們冬天裡的主要蔬菜。北宅大白菜產於盛產各種果蔬的北宅街道。優美的環境,新鮮的空氣,優質的土壤,獨特的嶗山水質,使北宅大白菜營養豐富,脆嫩爽口,味道鮮甜,口感獨特而又細膩。(來源:北宅街道辦)從選種到成熟,北宅大白菜沒有使用過任何化肥、農藥、除草劑,原生態種植,嚴格監管,綠色無汙染,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 看燕子在鬧市中壘窩,漸去漸遠的詩情畫意
    看燕子在鬧市中壘窩,漸去漸遠的詩情畫意陳能雄/文傍晚,我到小區附近的餐館吃飯,看到兩隻燕子輕盈地從我身邊掠過,飛向一家飾品店。我探頭朝裡看,見飾品店門前屋簷下有一個燕巢,臨時搭建在幾根電線上。燕子看到我驚奇的樣子,起先有些害怕,後來對我沒什麼戒心了。
  • 漸行漸遠——隨感
    喜歡收藏記憶的人,並不會毫無原則地收納陳品濫物。相反,珍惜的唯一標準就是值得。認真生活的人,不會敷衍了事。親情的付出是天倫之樂,愛情的付出是琴瑟和鳴,而友誼比較挑人,需要共同成長,心心相印。不懈怠,有收穫,給自己留了足夠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遠遠好過與原地踏步的那些抱怨攀比焦慮的舊時同窗共處一圈。想起三十年前的聚會,關注的熱點總是與我不合拍。喝酒、唱歌、打麻將,熱鬧空虛的老三篇還是他們的最愛,沒有人喜歡漫談喝茶這樣的沁人心脾。因為他們缺乏內心的語言。三十年後已經沒有聚會了,每次回去都約不著人碰頭,幾次三番就不再費勁。
  • 重拾弗格森時代的442陣型,能否成為索爾斯克亞執教曼聯的出路?
    有些球迷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戰術設想:重拾弗格森時代的442陣型,能否成為「娃娃臉」執教曼聯的出路?在索爾斯克亞正式成為紅魔主帥之後,他們主要的陣型就是4-3-3,主要是通過側翼進行快速過人,之所以用「過人」,是因為大部分球迷們認為兩個邊路的人選並沒有多少突破能力。
  • 重拾弗格森時代442陣型,能否成為索爾斯克亞執教曼聯的出路?
    有些球迷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戰術設想:重拾弗格森時代的442陣型,能否成為在二十多年中,世界足壇經歷了幾個戰術時代的變遷,重拾老爵爺時代無論哪一種陣型,都不是如今索帥時代紅魔的出路。然而這些球迷們沒有注意到,範加爾在夢劇場時期,一度有過回歸4-4-2的階段。
  • 【時分八節】那些漸行漸遠的年俗
    兒孫們不會循規蹈矩,犯忌可能是兒童的天性,往往把那些應遵循的東西拋到了腦後。中國許多的傳統民俗文化實際上從我們這代人手上丟棄了不少。傳承下來的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一吃年夜飯、壘旺火、貼春聯、貼年畫、糊窗花、祭祖、掛燈籠、燃爆竹、熬年守歲、鬧元宵,最後一個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