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最心累的人是誰?是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
這是《紅樓夢》裡探春的判詞。
《紅樓夢》是一本女子的悲歌,也是一本女子的讚歌,曹雪芹在書就有寫「金紫萬千能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主要是說的女子的能力才幹不讓鬚眉,其中探春就是一個不讓鬚眉的女子。
探春是大觀園裡少數保持清醒的人。
探春是一個有上進心、能果敢決斷,精明能幹、有經世致用之才的女子。
探春身為小小一個庶女,可以讓賈府一等一的主子,王夫人、王熙鳳等都對她刮目相看,已是驚奇!
然而也因為她是庶出的女子,已是命運不濟,生母還總是拖她「後腿」、在賈府中極盡討人嫌,還有一個不長進不爭氣的親弟弟,再加上賈府還有一大家子不成器的人;探春雖有才幹和雄心,也無力回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賈府一步步地從裡頭開始爛下去。
探春心累,因為她那不成器的生母和兄弟。
探春的生母趙姨娘非常不濟,除了因為美貌得賈政的歡心,為人卻太不成樣子了。
趙姨娘身份低微、沒有眼力見也就罷了,偏偏還不安分,心胸狹隘、惡毒,幾次三番陷害寶玉,惹得賈府「領導人」討厭;還痴心妄想她那不成器的兒子取代寶玉,行事小家子氣、上不了臺面,賈府稍微有臉面的丫頭都不待見她。
在趙姨娘不安分的思想影響下,也培養出賈環這獐眉鼠目、同樣上不了臺面的兒子。
探春生在趙姨娘屋裡,是烏鴉堆裡飛出來的金鳳凰,探春跟趙姨娘母子沒有一點相像的。
探春知道自己的生母和親兄弟不成器,表面上極力與趙姨娘、賈環疏遠,一方面親近王夫人、賈母,贏得賈府比較說得上話的女主人喜歡,一方面自己積極上進,使自己頗有才幹和能力。
她是海棠詩社的發起者,也是提倡並主持大觀園改革的施行人,都見成效。在王熙鳳病倒不能理家的時候,得到王夫人的提拔得到理家的權力。
可偏偏她那不成器的生母,在她好不容易大展身手的時候,不顧體面、撒潑大鬧,拖探春後腿;趙姨娘想探春利用權力給予優待,弄得探春又氣憤又難堪,這一次理家,生生地被趙姨娘弄得尷尬至極。
探春說: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立出一番事業來,那時自有一番道理……多麼地不甘與憤恨啊!
探春心累,來源於感受到家族內部的腐朽,自殺自滅,走向由盛轉衰的必然,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探春是個「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女子,她有抱負也有遠見,是大觀園裡那些終日沉浸在「富貴閒人」歲月的人當中,少數保持清醒的人。
探春能留心到賈府外面繁榮、其實中空,入不敷出,便在自己理家的時候大刀闊斧地進行改制改革,將大觀園整治一番,並頗見成效;
也能在賈府對大觀園自行檢抄時,對那些狗仗人勢的奴才厲聲呵斥,感覺到家族由盛轉衰的頹敗之象,發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須得從裡面自殺自滅」的警醒。
探春能敏銳地感受到家族中人的不成器、不成樣子,流下無比痛苦憂憤的淚,面對賈府的衰敗,她有心期盼,卻無力回天。
探春是賈府裡少數清醒、有見識、有遠見、又有能力的人,她有經世濟世的才幹,又有進取的心,卻被種種因素限制了她才幹的發揮。
探春有心「濟家」,也想改變家族衰敗,卻什麼也做不了,最後和親遠嫁,對家族只有無盡的遙望,實在是頗為無奈。
探春世事洞明,清醒又上進,卻又無法施展抱負,這種「無力回天」的感覺是最心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