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天皇最忌憚的弟弟,為求和平刺殺侵華戰犯,主動向中國道歉

2020-12-26 騰訊網

昭和天皇,名裕仁,是日本第124代天皇,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他犯下的滔天大罪我們時刻不能忘,正是在他執政期間,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和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幾萬、幾十萬無辜百姓因此喪命。

1945年8月15日,由他代表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最可氣的是什麼?在美國的「操作」下,裕仁全身而退,免除了審判,繼續做他高高在上的日本天皇,正是令人髮指!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是裕仁的親弟弟,大正天皇和貞明皇后的第4皇子,也是他們最小的孩子,和裕仁相差14歲,他與哥哥截然不同,當年為了和平參加暗殺東條英機(侵華日軍甲級戰犯,日本第40任首相)的行動,讓裕仁非常忌憚,他是誰呢?

三笠宮崇仁親王,出生於1915年,因為和哥哥們年齡差的比較大,所以三笠宮崇仁從小生活的環境與裕仁他們大有不同,為了讓弟弟得到「更好」的發展,著名的豺狼參謀辻政信(傳聞其十分殘忍,曾生食戰俘人肉,所以被稱為「豺狼」)成為了他的老師。

三笠宮崇仁先是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又在習志野騎兵學校和陸軍大學學習,後來更是在侵華日軍南京總部任大尉參謀,併兼任貴族院議員和日本皇室會議成員。

但是隨著對戰爭實情的了解,三笠宮崇仁愈發不能接受日軍的種種行為,他呵斥道:「我們的軍人十分殘暴,對中國無所不取,掠奪殆盡!」哥哥裕仁天皇聽了非常不滿意,但也並不能對他做什麼。

1944年,三笠宮崇仁成為日本「和平派」的非正式隊員,公開反對東條英機勢力,後來因為太憤怒了,密謀暗殺東條英機,自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想要為和平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行動失敗了。

作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他還發表了一番名為《作為日本人對中國事變的內心反省》,裡面列舉了日本自甲午戰爭以後侵略中國的事實,揭露日本軍人的殘暴行為,說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反抗那才是怪事!日本軍隊與中國根本無法對陣!

這下,包括裕仁在內的日軍上上下下,都對三笠宮崇仁十分忌憚,這份「危險文書」立馬被沒收了,不過後來在1994年被某日本學者從檔案裡找了出來,經過三笠宮崇仁的允許後發表了出來。

三笠宮崇仁知道憑藉自己的力量並不能改變什麼,於是他跑去繼續學習,1947年從東京大學歷史系畢業,隨著對歷史的了解,三笠宮崇仁對日本當年的行為更加不滿意了,畢業以後他成為早稻田大學、青山大學、天理大學等等重點大學的教師,宣揚自己的反戰思想。

1998年,中方來到日本訪問,在日本皇宮舉行的國宴上,三笠宮崇仁親王嚴肅而鄭重地說道:「我的良知現在仍然令我很傷痛,我想向中國人民道歉。」

2016年10月27日,三笠宮崇仁親王逝世,享年100歲,在身體還硬朗的時候,他一直堅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上下班,日本民眾經常在電車裡遇到他,對他特別尊敬。

參考資料:《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抗日戰爭研究》

相關焦點

  • 裕仁天皇親自為中國人道歉:對不起貴國人民,日方要求嚴格保密
    蔣作賓,民國日本大使,1935年5月中日兩國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後,奉命赴日履新,向日本天皇裕仁遞交國書。就在這次履新之旅中,他意外地聽到裕仁以一國之神的身份,親自向他就「侵華事變」進行道歉。只是,事後他應日方要求,對此事進行了嚴格保密。
  • 裕仁天皇:侵華戰爭直接責任者 &新刊推介
    日本人讚賞昭和天皇的《人間宣言》,卻不願提及他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責任。戰爭之初 ,全力徵戰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病逝,25歲的裕仁繼承皇位,定年號為「昭和」,取自中國《尚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含有和平之義。
  • 31年前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我們參與葬禮,官方霸氣回復4字
    侵華戰爭中日本給我國造成的傷害人們至今都記憶猶新,而這場戰爭背後的最大罪魁禍首就是當時的日本天皇裕仁。可恨的是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之後,天皇裕仁竟然將所有責任都推到了那些戰犯身上,最終逃脫了軍事法庭的懲罰。
  • 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自殺?天皇的回答很無恥
    在戰爭結束之後,墨索裡尼和希特勒都死去了,但作為劊子手之一的裕仁天皇卻活了下來,這讓很多人都費解,他明明是最大的戰犯,為什麼能夠活到二戰之後? 公元1912年,明治天皇駕崩,而他的老師乃木希典在家中為天皇殉葬自殺,這時候他的另一位老師是東鄉平八郎出現了,作為日本的優秀將領,東鄉平八郎繼續對天皇灌輸軍國主義思想,到了公元
  • 同是軸心國元首,為何墨索裡尼和希特勒喪命,裕仁天皇安然無恙
    義大利首相墨索裡尼和德國元首希特勒在1945年二戰結束前夕命喪黃泉,但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罪魁禍首,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日本裕仁天皇不僅逃脫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還悠哉悠哉的活到了戰後,見證了日本經濟的騰飛,直至1989年才壽終正寢。
  • 二戰日本戰敗後,24名甲級戰犯被絞死,裕仁天皇結局如何?
    二戰日本戰敗後,24名甲級戰犯被絞死,裕仁天皇結果如何? 導語: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投降。自此,二戰結束了。隨後,日軍二十四名甲級戰犯都被絞死。可是在美國人的庇護下,裕仁天皇卻倖免於難。並且,日本社會的天皇制度依舊被保存了下來。
  • 蕭西之水:裕仁天皇如何逃脫戰爭責任?
    1942年4月,太平洋戰爭打響不到半年,美國情報協調局(COI,中央情報局前身之一)便根據手頭資料對戰後如何改造日本做了一個草案,其中認為天皇是和平的象徵,但國內極右翼與軍部勢力把天皇與外界完全隔絕,逼迫天皇打響戰爭,戰後應以天皇為核心重建日本;9月,美國專門研究東亞的學者賴肖爾(Edwin Reischauer)向陸軍提出建議,認為應該組建一個「以裕仁為核心的傀儡政府
  • 裕仁天皇死前囑咐,千萬不能惹這個國家,究竟是哪個國家呢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魏源的《海國圖志》傳到日本,明治天皇第一次發現,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多先進而有趣的東西。因此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願望。加之黑船事件等事件的刺激,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從此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地獄之路。為什麼要說走下地獄之路?
  • 裕仁天皇當年為何被人刺殺,為何裕仁反而反過來為刺殺者求情
    1923年12月27日,當時身為皇太子的裕仁,代替臥病在床的大正天皇攝政,出席當天舉行的日本國會開幕式。上午10時45分,當他乘車經過東京市中心的虎之門時,人群中突然竄出一手持霰彈槍的男子,一邊對著裕仁的座駕開槍射擊,一邊高呼著「革命萬歲」的口號。雖然該男子一口氣射出了槍內的所有子彈,將裕仁的汽車玻璃全部擊碎,其中一發子彈還呼嘯著從裕仁的耳邊掠過。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裕仁為何逃過審判?
    作為戰場的發動者,此前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義大利領袖墨索裡尼被殺,而作為日本最高統治者的裕仁天皇竟然沒有列入戰犯,既沒有被審判,更沒有被懲處,依然做他的天皇,直到病死。對戰爭負有重大責任的裕仁,為何能逃過審判?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日本天皇,是當時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他並不像後來那樣,是一位虛位元首。在二戰期間,日本是由軍部主導的,無論是內閣,還是軍部,都從屬於天皇。
  • 當日本裕仁天皇去世時,中國參加其葬禮後,為什麼說是一場勝利?
    當日本裕仁天皇去世時,中國參加其葬禮後,為什麼說是一場勝利?說起近代以來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這個國家,理所應當的就是日本,在晚清時期,日本就將其膨脹的侵略野心展露無疑。如果說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強行撬開清朝的大門,並且將虛弱的晚清打得遍體鱗傷,那麼日本就是一個恨不得將中華給完全吞併的白眼狼。
  • 揭秘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最終沒有退位?
    12月的第一周,許多軍部高官和官僚們被添加到了「甲級」戰犯嫌疑人的行列,包括前首相近衛文 和天皇身邊最親近的內大臣木戶幸一等人。12月6日,杜魯門總統任命的首席檢察官約瑟夫·基南(Joseph Keenan),帶領40名部下抵達東京。兩天後,麥克阿瑟為日益臨近的審判設立了國際檢察局(IPS)。依照日本歷,這一天正是珍珠港襲擊4周年。
  •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幕後黑手,策劃九一八事變,名字卻鮮為人知
    為了達到快速佔領的目的,日軍實行殺光、搶光、燒光「三光」政策,所到之處屍橫遍野,焦土一片,幾千萬中國同胞受到殘害。喪心病狂的侵華日軍,完全丟失了人性,在中國戰場無惡不作,手段之殘忍,駭人聽聞,讓人髮指。
  • 裕仁天皇逝世後,日本希望中國出席葬禮,中國僅回復日本四個字
    曾經,在日本天皇裕仁去世之後,日本方面曾經希望中國能夠派出代表並出席葬禮,然而,面對著日本的這一請求,中國方面卻僅僅回復了四個字。那麼,為什麼在日本天皇去世之後,中國會成為受邀對象,而在此次事件中,中國對日本說出的四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
  • 日軍戰敗後,此人問裕仁天皇為啥不自殺謝罪,他說了一句無恥的話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遭到西方列強的屈辱,特別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居然發動了侵華戰爭。在14年艱苦卓越的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可謂是無惡不作,罄竹難書,然而可笑的是,戰後的日本卻絲毫不正視這些錯誤,相反還一直在美化侵華戰爭,居然將侵華戰爭說成是為了幫助中國建成大東亞共榮圈。
  • 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代表出席,中國為此提了一個要求
    中國在近代歷經過多次的戰爭,而這些戰爭大部分都是由別的國家發起,中國只是被迫迎敵,在這些侵略國之中,日本就是罪行最嚴重的一個。 當時裕仁的也是一個被點名的罪人,但是日本全國都在維護,而他本人對於指控也是拒不認罪,不配合調查,甚至還向當時比較強大的美國求助。
  • 為什麼同樣在二戰中戰敗,希特勒自殺,而日本裕仁天皇卻得以逃脫審判?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陣營戰敗,納粹德國和日本都是戰敗國,但為什麼德國的元首希特勒自殺了,而日本的裕仁天皇卻卻得以逃脫戰犯審判和制裁?
  • 日本人為何始終不肯向侵華戰爭道歉?
    當時,中國是日本侵略的目標。因為日本準備充分,軍事力量雄厚,所以首先自然地讓日本嘗到了甜頭。這就是事情的真相。後來,日本發動了針對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戰爭。今天,小編告訴大家,為什麼日本在侵略中國戰爭後不肯為侵略中國的戰爭道歉。一位日本老兵告訴你真相。
  • 他是二戰侵華日軍總司令,卻逃脫戰爭懲罰,82歲仍不懺悔
    岡村寧次就在這樣背景下,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1915年,日軍參謀本部派遣岡村寧次到青島,明為編纂日德戰爭史搜集歷史資料,實則暗地搜查華北及東北的軍事信息,為後來的侵華戰爭做準備。岡村寧次、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後來被稱為日本三傑,受到裕仁天皇的重用。當原敬內閣倒臺後,他們急忙招攬8名陸軍同事,這11個人組成日後發動侵華戰爭核心骨幹。裕仁自1926年登基,號昭和天皇。
  • 天皇親弟弟看了想投降
    1943年,日本裕仁天皇的最小的親弟弟三笠宮崇仁親王來到中國戰場視察,期間看了大量關於中國各界人士對抗日戰爭的理論著作,這裡面就包括了毛主席的《論持久戰》。而這還不是三笠宮做的最出格的事情,由於三笠宮認為日本再打下去只能亡國,所以他制定了一個計劃就是刺殺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然後讓自己去做「中國派遣軍」的總司令,目的只是為了和中國談判,並讓日本軍隊退出中國大陸,結束和中國的戰爭。雖然這個瘋狂的計劃最後沒有成功,但從天皇弟弟想直接投降的舉措來看,《論持久戰》在思想上對帝國主義的殺傷性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