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源流網(平臺)致力於林氏文史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別是在古人墓志銘、族譜譜序、人物事跡和古籍整理,推動林氏文史學術化和規範化。
【龍南林氏五修宗族譜】
茂榮世系的譜載始祖出場亮底 -解析考證之九
可參見連結:
首例運用數學《生年測算法》族譜在龍南誕生 修譜跨入定量時代
總序:首次引入數學科學參與世系研究
林氏源流網序:譜牒研究從定性走向定量時代
摘要:《排行法》在打開研究新局面、開創研究新領域、提出研究新思維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為譜牒中代距和先人生年的量化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其問世推動譜牒研究從定性時代走向定量時代。【林氏書訊】《龍南林氏五修譜文史卷》含<生年排行測算法>
【林氏書訊】《龍南林氏五修譜》全套九卷 含生年排行測算法
全譜九卷,4200多頁,14公斤重
本文來源:龍南林氏五修宗族譜 卷一
原文標題: -解析考證之九
茂榮族系是龍南林氏的大族之一。入龍祖第4代遷居廣東始興1500多裔孫回龍參修,族系的人數躍居林氏中第一,要求結束延續了600多年上遊祖源斷層局面的願望更加迫切,五修理事會肩負的正本擔子的份量也倍覺沉重。
2017年,理事會領導下的祖源考證組,經過80多天緊鑼密鼓的調查研考,測算驗證,多管齊下的周密工作,繼千一房的族屬明確,祖源查清之後,原千八房的祖源考證工作也接踵到位。確認千一房的上祖是隱跡百餘年後重新面世的福建上杭石田村的千一。千八房的始遷祖茂榮,確認與上杭白砂村的茂榮有六個相合,上祖是文德公第8子八郎公。
龍南一修譜所載的茂榮之父譜名千八,字道顯的武平冷水村人,是誤認的上祖。由於茂榮公的認祖證據不象柴林千一的板對板眼對眼那樣直觀,有些人還心存疑慮,但又拿不出否定考證組提出的認祖理由。有人信心滿滿,有人半信半疑,考證報告行將付梓的時候,一張2017年11月4日拍自南康《林氏合修族譜》的《(龍南)大龍(堡)中寨林氏世系譜圖》照片,象歷史證人一樣,出現在家琪面前。譜圖頂格上書「始祖八郎」四個醒目的楷體字,讓家琪心頭一亮:這不正是千八房的始記祖嗎?考證組再赴南康。遷康宗親洪才熱情支持老家的考證工作,將他家的譜本交我們帶回龍南後,又看到了雍正二年(1724)子淮公裔孫天桂、天儒、天倫三公合撰的《林氏續修家譜老序》。序中明確記載「始祖林公八郎原居福建汀州府…」的鐵鑄字樣。這份來自龍南但在龍南境內已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宗族史料,可以稱作是族寶級的文物了。如此深藏未露的史料,對龍南林氏的正本工作來說,等同給我們開了一場不見底牌做答卷的閉卷考試。在我們的正本工作已做結論的時間點上出現的意義,給分的成份已大於作證的成份了。可以這樣說。千八房尋根成功的結論,還有老祖宗的最後拍板。
這幅《譜圖》的寶貴,在於它出自龍南茂榮公遷康的譜諜之中,保留的信息是龍南林氏明弘治早聯修(1492)後至清道光一修(1849)前所謂「舊冊」所記的族史資料。據考,明初開始先後入龍的林氏分支,元以前的上遊祖源都是空白的斷層。現在族屬柴林房的千一房,最高始記祖是千一公;金紫房的最高始記祖是太五公;九牧文德八房的最高始記祖是一修誤認的千八公(此公不是舊冊原載的八郎公)。經考證,千一公、太五公的名諱,與所屬祖源地的名諱為一致。千八公的名諱在武平、上杭都對不上。從龍南一修譜按當修統擬派行改換譜名的「規則」處理新譜名與原名、字、號的方法可以看出,一修前傳人的原名、字、號,在一修譜裡都被改作為字、號,或又名。譜名的頭一個字都是「派輩」字。「千八」之名,是一修用派輩「千」字與原名「八郎」的「八」字套改成的一修譜名。由於茂榮在武平鮮水塘居住過,後人產生了以為武平是老家的誤解,便找上武平冷水有五個兒子道顯當上了「千八」。南康譜中龍南分支,是龍南原千八房茂榮3代孫子淮的裔孫世祥、世祖。清順治庚子(1660)從龍南大龍中寨遷潭口逕背。後來也沒有參加清末的龍南一修,所以始記祖的原名「八郎」得以保留,沒有被改成「千八」。南康子淮房譜中老序的再現,一個用300年時間封存的歷史真相,展現在族人面前。雍正(1723—1735)前就是茂榮高祖的八郎,經過300年的時空變幻又復出了。
茂榮公所在的房派,早年所載的始記祖「八郎」,是正確的,但搞錯了祖源地。誤將武平大廂亭裡大禾堡冷水村有5個兒子的的「道顯」頂替八郎,把茂榮變成了道顯的第五子。此一錯承,便把原是上杭白砂的茂榮徹底變成了「武平人」。如果不是譜載的生年翔實,千八(道顯)父子關係不成立的問題很難發現,茂榮世系正本的問題恐怕是另一番景象。
茂榮,1340年生。1381年從武平鮮水塘遷江西安遠八富堡(今尋烏縣南橋)。終葬於斯。三子景昌,1373年生。1381年8歲時隨父遷江西安遠八富堡,1404年從八富堡遷入龍南。離開現在查明的白砂祖地近120年,近百年的斷層,到入龍祖一代已經失憶,能記住始祖是八郎,也可謂是能難可貴了。忘記了遷出地,該是後人錯認武平道顯為上祖的誘因;將八郎用新派字套改為千八,該是一修的命名規則給後人確定尋祖方向造成了困難。
南康譜中茂榮——子淮世系譜圖的價值在於歷史的真實得到了傳承。當然,失實的部分也同樣在其中傳存。所以需要辨證。
一、龍南林氏五修譜序言
1.總序:首次引入數學科學參與世系研究
2.林氏源流網序:譜牒研究從定性走向定量時代
摘要:《排行法》在打開研究新局面、開創研究新領域、提出研究新思維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為譜牒中代距和先人生年的量化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其問世推動譜牒研究從定性時代走向定量時代。3.【江西贛州】原龍南政協副主席劉南生序:三大特性
摘要:《龍南林氏五修族譜》以其編纂的完整性、考證的嚴密性、學術的獨創性,成為一部特色鮮明的族譜力作。4.【四川北京中科院研究員林忠輝序:代距糾誤正本清源
摘要:家琪先生二十餘年的不斷祖源追溯研究,一方面發展自己的代距計算方法,一方面促進開展了龍南林氏各支祖源的認證和糾誤。5.【福建寧德】林和燦序:修譜難易與擔當
6.【福建莆田】林金髮序:上對祖宗盡孝 下對子孫負責
7.【福建龍巖】林偉福序
8.【江西龍南】林向陽序:編委無私 眾親合力 成就經典
9.【江西龍南】林淦清序:慎終追遠 各歸其宗
10.【江西龍南】林翰東(煥東)序
二、《排行法測算生年》序言
林瑞生副教授序:創新性、科學性、基礎性、實用性
三、林家琪著《問元集》序言
1.原龍南政協副主席劉南生序:「問元」者 問源也
2.林瑞生副教授序:創新性、科學性、基礎性、實用性
3.林家琪自序:問元者 探源也
四、龍南林氏五修譜相關連結
首例運用數學《生年測算法》族譜在龍南誕生 修譜跨入定量時代
江西龍南林氏召開五修族譜刊行座談會
《龍南林氏五修宗族譜》發行 林氏源流網賀信
龍南林氏族事聯絡處工作紀實
《長城族譜》《瀾祖房譜》兩太五同為一人之我見
五、龍南林氏譜連載文章連結
龍南《林氏族譜》(四修)增修理事會文告 第1號
龍南《林氏族譜》(四修)增修理事會文告 第2號
龍南林氏族事聯絡處誕生記
關於泰五世系誤承槐應的考證
龍南林氏五修宗族譜理事會文告(第1號)
八年尋根記
太五世系的由來和演變
泰五公上承槐應公世系質疑
太五世系誤承九牧槐應初探
回莆謁祖記
參加龍南縣林氏發譜儀式記
務實求真是正本清源應該信守的底線-淺談林堅到林祿多少代
一、:長按下圖二維碼
【林氏書訊】《龍南林氏五修譜文史卷》含<生年排行測算法>
二、:長按下圖二維碼
【林氏書訊】《龍南林氏五修譜》全套九卷 含生年排行測算法
了解更多情況可聯繫小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逛林氏書城
網址:http://shop.kongfz.com/38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