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永久,是銅仁市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村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也是黑水完小副校長。我主動請纓深入一線參與脫貧攻堅,決心要用時光的足跡,譜寫一首在麻竹溪的鏗鏘壯歌。
鄧全組貧困戶張緒,超標建房,債務壓力極大。我花錢給他家添置了家具和生活用品,幫扶出一個溫馨的家。同時,我還幫助他找到了一個公益性崗位,將他引上了致富路。茶園組村民張永俊家裡無廚房門,院壩未硬化,室內臟亂不堪。我便帶上工具給他修理、硬化與整理。回想起來,我幫扶的8戶貧困戶,每家都有不同的困難,但都在我用心用情的真幫實扶下如期出列。
我除了幫扶8戶貧困戶外,還擔任四班班長,全面負責茶園、大池和趙興三個組的工作。房前屋後硬化,透風漏雨整治,政策宣傳,滿意度提升等等,我樣樣從頭學起。一段時間後,趙興的崔素蘭伯母誇我:「這個永久,做哪樣像哪樣,眼巧得很!這樣會,那樣也會,成萬金油了!」我自己動手,到各組修修補補,安裝門窗、上玻璃、屋頂補漏、安水安電等,初步統計,為村指揮部節省了不少於3萬元的資金,贏得了戰友們的點讚、喝彩!村民們的滿意度因此也大幅度提升。
在我迎難而上、勤勞肯幹的精神的帶領下,麻竹溪村的項目工程、產業發展一直都順風順水。茶園組修路過程中,有一天人們突然停下不修了。我立刻停下大池組的工程,火速趕到現場帶頭做。村民們見了,也就不好意思地紛紛聚攏,跟著做了起來。茶園是一級地質災害點,移民搬遷與安置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但在我的奔走下,這項民生工程終於得到了妥善的處理。可以說,一年來,麻竹溪村哪裡有困難,我就奔赴向哪裡。
幾個月前,因為領導、戰友們和村民們的厚愛,我破格晉升為村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今年教師節,我被推薦參加縣表彰大會。麻竹溪村正在快速變化中,但這還不夠,我要用時光的曼妙足跡 ,譜寫一首在麻竹溪的不朽壯歌。
整理 蔡達斌
編輯 何濤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楊儀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