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漸涼,早上不塗面霜都不敢出門了。
如果是個資格的成都嬢嬢,她的化妝桌上,必然有一瓶黃芪霜,還必須是春娟牌的。家裡如果有小娃娃,成都嬢嬢肯定還要準備一瓶春娟寶寶霜,在小娃娃出門前,在臉上抹一把。
只要聞到那熟悉的奶香、黃芪中藥材的香,就像對上了暗號:對的,老成都。
成都日用化學品總廠出品的「春娟寶寶霜」商標 圖:成都檔案
同樣的味道記憶,還有建設路的韓包子。
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老成都人溫志航回憶起自己五十年前買韓包子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陣「哧哧哧」的聲響之後,包子出籠,熱騰騰,香噴噴,直撲鼻孔。買主心急,爭先恐後地大喊:『我買10個!』『出堂帶走打包!』」
如今,韓包子依然是成都人早餐的必備選擇,也是外地人來成都旅遊的必buy美食之一,連美食博主也拜倒在其味道之下。
成都嬢嬢,最喜歡買袋韓包子,帶回家當早飯。午飯和晚飯呢,就要去百年「網紅」盤飧市。
九十多年過去了,各種醃滷店越開越多,唯有盤飧市的味道依然留香在成都人的心間和飯桌上。據了解,逢年過節,盤飧市的滷鴨子每天可以賣1000斤。
普魯斯特效應曾說過,氣味具有獨特的能力,可以解鎖以前已經遺忘但卻生動、飽含情感的回憶。
但對於老成都人來說,最讓她們回味無窮的糕點和甜品,那當然是「耀華」。
耀華食品廠商標 圖:武侯區地誌辦
如果你問一位成都老人的甜品記憶,十個有九個會提到「耀華」。
只要在他們面前提起「耀華」兩個字,腦海裡就會自動浮現出香甜的花生酥糖,和能與上海大白兔奶糖抗衡的奶油球糖,以及鮮榨的泗瓜泗······
在上世紀50年代,位於春熙路西段22號的耀華是春熙路的「網紅」擔當,也是當時成都最「洋盤」的餐廳。
餐廳分為西點部和中餐部,前者專賣西式糖果糕點,在路的南側,後者在路的北側、西點部的斜對面。1950年成渝鐵路開工後,耀華被指定為國外專家製作菜餚,俄式牛尾湯、法式牛排、紅酒豬扒是招牌菜。不過,耀華的中餐和點心也一樣聞名遐邇。
1944年耀華餐廳申請開業的呈請登記表 圖:成都檔案
1958年3月7日(中央召開成都會議前夕),毛主席突然來到餐廳,特意來品嘗美食。毛主席看了菜單之後,點了五個菜:回鍋肉、宮保雞丁、麻醬鳳尾、開水白菜和椿芽炒蛋。不少老成都關於耀華的回憶裡,都還記得掛在牆上的有關照片。
耀華除了高大上和家常的菜品,還有味美價廉的大眾早點。每天早上,顧客都排著長隊買雞肉大包和新鮮出爐的西式糕點。
成都耀華食品廠老照片
耀華的冷飲也是一絕,「泗瓜泗裝在一隻大玻璃杯裡,現榨的新鮮橙汁裡懸浮著果肉,上面幾塊冰塊在緩慢地融化,用麥秸杆在杯中輕輕攪動一下再吸上一小口,那清涼舒爽的感覺頓時沁人心脾,簡直就是想像中的瓊漿玉液!」泗瓜泗其實就是鮮橙汁,兩角錢一杯的價格與街頭幾分錢一根的冰糕相比,在當時可算是奢侈的享受了。
成都耀華食品廠老照片
21世紀初,國營耀華悄然淡出歷史舞臺,讓很多老成都人心生遺憾。時不時聊天,還會掛念耀華的花生糕、酥心糖、奶油球糖······
它靜悄悄地離開,又靜悄悄地回歸。近年,耀華回來了,地址選在送仙橋下面的青華路。老字號的招牌,不變的傳統工藝,餅餅裡滿滿記憶的味道。
不過,新店鋪不但有老耀華的招牌眉毛酥,桃酥,核桃酥、五仁月餅,還有現烤的杜甫餅、芙蓉酥等新式糕點。產品創新更替,更加注重低糖健康。
新店開張的第一波顧客是一群老嬢嬢們,看著嶄新的鋪子,他們在耀華店鋪門口高興地說:「哎呀,我是吃你們的糕點、糖果長大的······!」
你也想追尋這一抹回憶的味道嗎?
福利來啦!
中秋將至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和耀華糕點鋪
聯手給大家送上福利
福利規則
轉發本篇文章並在文末評論區留言
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並轉發評論
你關於老成都的記憶
就有機會獲得耀華糕點鋪招牌糕點禮品一份
共計100份!
這個中秋節
就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送兒時記憶吧!
禮品不少,不過也是拼手速的時候到了哦
-END-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出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嚴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