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140億投向中國房地產!黑石600億跟進?行業邏輯真的變了!

2020-12-14 明源地產研究院

復工以來,除了地產營銷人,融資口的地產人也十分忙碌。一TOP30房企融資口的人告訴明源君,現在能拿到錢,獎金幾乎是以前的兩倍!

為啥?因為缺錢啊!可是,前不久,軟銀卻對自如、貝殼找房分別投資10億美元,合計20億美元!

這跟傳聞黑石87億美元收購某以運營見長的房企的邏輯又有不同。因為孫正義是一個科技的信徒。自如和貝殼找房就是典型的靠技術和數據驅動的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科技投資基金,軟銀願景基金早就成立了專門的地產科技投資部門,3年內PropTech(房地產科技)投資總共超過150億美金,此次進軍中國房地產市場是軟銀全球房地產布局的一部分……

近年來軟銀及願景基金在全球房地產市場的投資

來源:睿和智庫

由於房地產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資產類別。科技對房地產行業的改造具有無限性,技術的哪怕一丁點改變影響到的市場也將是巨大的。其在增量開發領域,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帶來產品的溢價;在存量領域更是可以大展身手,催化新的商業模式。

除了是科技的絕對信徒,孫正義還信奉「投資趨勢,比投資公司更重要」。數據表明,2017至2019年,中國在房地產科技領域始終遙遙領先,是亞太區最大的投資目的地。孫正義正是看到了這一趨勢。

未來行業是資本的競爭,更是科技的競爭。近些年來,各個有遠見的房企也在紛紛布局地產科技,增大行業的科技含量,拓展新業態。目前,一些賽道已經被佔領,但是,依然還有不少賽道等待著挖掘。房企將在科技上展開搏鬥,勝者愈強,敗者退場。

科技已貫穿增量開發全產業鏈

既提效降本,又提高產品溢價

前段時間,電視劇《安家》熱播,有人給房似錦算了一筆帳,她在整部劇中的佣金大概是200多萬元,鑑於一般房產經紀人的提成是30%~50%,店長可以到50%左右,因此,房似錦的年薪大約是100萬。

百萬年薪,豪車開道,讓很多人看得心裡直痒痒。可是,錢哪有那麼好賺。根據深圳房產中介協會的數據,深圳房產中介年平均籤單量還不到1,即1年賣不出1套房!大部分中介帶客看完房就沒有然後了。

「從南走到北、看房跑斷腿」、「路上2小時,看房5分鐘」……效率很低。如果能網上看房,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早在前幾年,VR看房已開始出現,但更多只是噱頭。可是,今年的疫情使大家很長一段時間沒法出門,VR看房變得流行起來。

雖然房地產一直被認為是重線下的領域,但實際上圍繞房產而生的大量精準信息需求對交易本身十分重要,甚至可以左右交易。

VR全景看房不僅方便,還為看房者節省了出行成本,對企業而言,提高了運營效率,提升了看房者體驗,也節省了人工成本。

目前,TOP200房企已有150家左右在線「雲賣房」,可是成績差距巨大,有房企一個月能賣出去幾百億,1個小目標都沒有,除了品牌、在市場上聲量的差異,跟前期在技術上的投入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只是科技對房地產影響的冰山一角。

早在十幾年前,科技已經被運用在房地產領域,不過那時候更多的是差異化競爭的需要,比如,朗詩的綠色科技地產,可以提升產品溢價……

如今,這已經不是少數企業的選擇,而是成為整個行業的必須。這裡面包含了兩個層面——

對消費者來說,要能夠給他們帶去有價值的產品,比如科技住宅、智慧社區等,這些需求原本就存在,後疫情時代,這種需求勢必進一步放大。

對房企來說,通過科技賦能,增強內部的協同,在項目開發和企業運營過程中,能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實踐證明,利用地產大數據幫助評估項目,可解決傳統投資定位人為因素幹擾,且降低評估時間成本60%以上!利用區塊鏈技術對目標項目進行全面盡職調查,保證交易安全,等等。

以拿地為例。眾所周知,地拿對了,一切就對了。可是,現在的土儲進入長周期增長幅度不夠。如果拿的不對,有可能你的地過兩年,不僅沒有增值還貶值了。

未來必須是要精準投資才行,而不是靠膽子大、敢賭。誰最了解市場?一線迎接炮火的人算是!但僅靠人不夠了。因為市場變化太快,特別你新進入一個城市,你此前經驗未必管用。

地產項目的成敗,85%取決於拿地;項目成本的控制、非品牌溢價,80%取決於設計。強排階段的人力消耗很大。一些千億房企每拿下1塊地的背後,是做過強排卻沒拿的30、50塊地,這些全靠人力完成,消耗很大。在研究地塊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錯誤判斷,造成高風險。設計階段你很難窮盡所有方案。

這時,科技就顯得至關重要。藉助科技手段,只需地塊的大小、形狀、以及企業產品系的一些限制性規定輸入系統,系統就可以自動從幾千種方案中挑選出貨值最大化的幾種方案,而且耗時只有傳統方式的1/10左右。

拿地之後,施工過程中,同樣有各種科技手段可以應用。比如無人機土方測量,通過自動化、端到端的無人機數據應用和軟體算法,為項目高效輸出更精準的土方測量報告,可指導項目的土方工程招標,或監測土方施工進度,甚至作為工程量結算依據。一個20萬平方米的工程項目為例,無人機只需30分鐘就能完成精準的自動化數據採集,而人工測量則需4-5天。

旭輝總裁林峰曾多次表示,未來房地產行業要成為製造業。我們知道,低端的製造業是沒有前途的,而要走向高端製造,必須依靠科技。

在小說《三體》中降維打擊是指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的一種打擊,如今在地產行業,善用技術的房企對遠離技術的降維打擊也正在進行。

科技在存量領域的應用場景更廣

而且為房企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

地產科技在存量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如果說,其在增量開發領域只是提效降本,以及打造更有品質的產品,那麼在存量領域,其除具有上述功能之外,還能培育新的商業模式。因為存量領域,有著極為豐富的應用場景。

▲來源:好租

至今,仍有很多人覺得長租公寓不賺錢,但自如的房源數量早已突破100萬間,遠超其他同行。難道是錢多得慌?!

這就是左暉厲害的地方。自如與鏈家、貝殼、願景的聯動,實現了居住從租到買、從少到老、從交易到服務全覆蓋生態鏈布局中重要的資產管理環節。而通過科技的放大鏡,其威力被數倍放大,成了百萬億級住房資產管理生意!

這也是軟銀20億美金砸向自如和貝殼的原因!

在2019中國房地產科技論壇上,仲量聯行亞太區營運長Albert Ovidi指出,在商業地產領域,未來可以通過人工智慧做分析,幫助客戶判斷標的估值是否合理,並通過科技手段提高樓宇價值。此外,AR、VR等技術還可以幫助租客更合理布置空間,提高空間利用效率……

比如,在物業管理領域,未來一棟樓,可以開發一套智能清潔系統,由機器人替代清掃,還可以由機器人實現巡檢。

物業領域引入科技的一大背景是,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勞動力斷層。2019年整個物業行業就業人口達1000萬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保安、保潔等基層員工。未來,年輕人很少願意再從事這類工作。

而且,在面臨新冠病毒這樣的疫情之時,機器人也更加的安全。比如,星河產業集團就使用智慧機器人對辦公樓進行消殺。

以上這些,其實都是比較基礎的應用了。更多的應用,還有賴於運營商們積極的探索……

凱德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團隊是專門做數據的,凱德集團華北區域總經理袁嘉驊曾在演講時表示:凱德最擔心的競爭對手不是大悅城、萬達或者萬科,而是阿里、騰訊或者京東。為了不在接下來的洗牌中被洗掉,凱德必須要更多的讓科技為業務賦能。

▲來源:袁嘉驊演講PPT

2019年5月浦江創新論壇上,凱德集團總裁兼中國區執行長羅臻毓表示,智能化樓宇、智慧購物中心、智能社區、未來辦公業務均已在凱德各項業務中推進實踐。

這一點在自如也體現得十分明顯。據自如COO梁佔華介紹,自如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的用科技手段來簡化和提升入住的體驗和轉化訂單交付的流程。

自如將智能門鎖、智能電視、洗衣機等全部都整合到了一個APP裡面,通過手機就可以遙控家裡所有的東西。租客在網上看了房子、電子籤約之後,密碼鎖密碼就會自動發到租客手機上。租客住進去之後所有的管家服務、保潔服務全部在APP上解決,直到四百多天租完以後退回租金走完。

這樣做的好處是,線上可視。北京自如有四五十萬間房子,每間房子有幾個插座,插座在哪裡,都有明確的數據,一個插座壞了,可以馬上知道那個插座是什麼型號的,迅速購買更換。同時,通過人機互動的方式把規模效應、數據積累下來,可以知道租客的喜好,更好的提高他的體驗。比如可以跟電商合作,租客買了東西,即便人不在家裡,東西自動就放進冰箱裡了。還可以買一個電影的版權推給租客,因為幾百萬租客的規模,基本相當於是一二院線的感覺了。

類似的事情,早在2015年社區O2O火熱之時,很多物管公司就已經在幹了。如今,社區O2O的概念已經不火,但各房企旗下物業公司的增值服務收入佔比卻不斷攀升。為何?因為從現在的體驗來看,科技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改造最深入最系統的就是物業。因此,去年以來,上市物業公司的股價飆升。碧桂園服務等物業公司的動態市盈率甚至比騰訊的還要高!

憑什麼呢?因為藉助科技,其發展邊界被大大拓寬了。不僅小區,商業樓宇同樣如此。

比如毛大慶就曾指出,優客工場物理桌子只有三四萬張,但後臺APP線上用戶有14萬人,很多用戶買優客工場商品包,未來線上收入可能達到30%左右。

這麼一來,其商業模式都被大大改造甚至顛覆了。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比如普洛斯給寶馬提供了數年的汽車配件的配送物流服務,最後給寶馬定製研發大樓。因為普洛斯掌握了寶馬中國的豐富數據,它可能比寶馬更懂得寶馬需要什麼樣的大樓。

目前地產科技已進入3.0時代

有諸多賽道,開發商可以發力

PropertyWeek的一項調查顯示,2017年-2019年,分別有91%、95%和96%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五年科技將會對房企的收入產生重要影響,逐年上升。

GSMA中國戰略合作總經理龐策認為,未來住宅地產、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都將與智能化結合在一起。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結總數將超過250億,其中增量最大的一塊將是智慧樓宇。而隨著5G的到來,新技術將帶給人們更好的服務。

中國未來每年增量和存量規模在30萬億的水平(新房銷售、二手房銷售、租賃、物業管理等),空間巨大。誰能領跑?這要看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牛津大學教授安德魯鮑姆(An-drewBaum)在其《PropTech3.0:房地產未來》報告中,將PropTech劃分為三個時代:

1.0時代,PropTech只用於數據分析,是輔助工具;2.0時代,開始助力交易服務(比如中國的搜房網、美國的Zillow)、智慧建築(比如綠色建築、整體智能家居系統)、共享經濟(國外的Airbnb,國內的優客工場等)。1.0時代已經過時,2.0時代的位置已經被佔了很多,機會相對已經不大。

不過,如今,PropTech正進入3.0時代,其關鍵詞是區塊鏈、人工智慧、機器人。

如今,房地產大開發時代將逐步過渡到不動產時代,不動產時代服務為王,最好的服務應該是科技賦能的智慧服務;不動產時代的大蛋糕包括交易、資管、數據服務等。這裡面,有些非房企擅長,但有些領域房企很有優勢。

比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房企在做二手房交易,藉此可以實現物業服務閉環。上規模的開發商,除持有大量的寫字樓、酒店之外,近年來還積極布局長租公寓。

▲來源:好租

相比自如、貝殼這樣的平臺公司,房企可能少了那麼些網際網路的基因,但是其同樣有自身的優勢,那就是涉及的產業鏈更長,應用場景自然也就更加豐富。這裡面,就有大量的機會。

孫正義篤定,未來是AI的時代。存量管理領域,物業管理、租賃等,有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豐富的應用場景。

商業地產中,利用物聯網、人臉識別技術,準確地識別用戶,通過人工智慧計算,便可以為管理者提供營銷、人員管理、數據信息服務。

比如,龍湖試圖構築這樣一個場景:買不起房的年輕人租冠寓,到天街消費,有購買能力的時候買龍湖的房子……這裡面需要大量科技的加持。

要知道,自如能做這麼大,除了資本科技的驅動也很重要;大悅城能做這麼好,除了會搞各種主題、創意,背後的大數據系統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這些,還在不斷迭代。

即便是增量開發領域,同樣有著豐富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比如建築機器人。綠地2017年涉足了機器人領域,至於碧桂園,早已去年的年度會議上指出,已經在生產適合機器人使用的鋁模、頂架、爬架、牆板,並計劃在今年大量投入使用。

小結

行業還在加速分化,因為其不僅在深度資本化,還在快速科技化。如果前者代表佔有資源那麼後者則表徵效率。

在行業由粗放走向精細,由增量轉軌存量的當下,運營能力足夠強其實是不太缺資源的。無論是增量開發,還是存量運營,都有大量項目等著你去接盤。

比如平安不動產計劃在長租公寓的資管規模要達到2000億,它並不是自己去幹,而是自己投錢,運營交給合作夥伴。增量開發領域,類似例子也比比皆是。

與此同時,一些佔著大量資源的大魚,最後卻反而被人給吃了。手持大刀長矛,怎麼跟人家的精確制導競爭?要未來行業更多的是科技的競爭。落後者,將很容易被降維打擊。(作者:明源地產研究院執行主編、存量地產首席研究員 艾振強)

相關焦點

  • 軟銀再押寶中國,孫正義投資140億,現估值千億!
    軟銀再押寶中國,孫正義投資140億,現估值千億!如今在中國一提起孫正義,很多人都還是比較熟悉的,雖然說孫正義是一個日本企業家,但是他和中國企業卻有很深的淵源;我們國內第一大的綜合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就是當年孫正義投資的一大企業,在馬雲剛剛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其經營也是非常困難的,在被國內的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拒絕以後,馬雲經人介紹去日本見了軟銀的孫正義,最終孫正義給馬雲的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元,這才讓阿里開始不斷的發展壯大起來
  • 投資之神孫正義,140億砸出5000億市值,中國又一獨角獸被押中
    相信很多人都對孫正義這個人有些了解,孫正義是出生在日本的朝鮮半島韓裔,可以說擁有著頂級的經商頭腦,從上個世紀以來,旗下所經營的軟銀集團,可以說是高歌猛進,一路暢通無阻,投資了多家頂尖的科技或者是IT企業,甚至與蘋果公司都掛鈎。
  • 孫正義再次「豪賭」中國,140億砸出一匹網際網路黑馬?估值千億
    在國內市場上,一說起日本軟銀的孫正義,很多人都還是比較熟悉的;因為當年孫正義大手筆的投資了馬雲的阿里巴巴,如今也讓孫正義和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初馬雲剛剛成立阿里巴巴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發展中的問題,在走遍國內投資人都被拒絕以後,馬雲經人介紹去日本會見了孫正義,兩人相投甚歡,僅僅只交談了10分鐘,馬雲就從孫正義的軟銀手裡得到了
  • 孫正義再投140億,欲打造又一個阿里巴巴?「押寶」中國!
    本期話題:孫正義再投140億,欲打造又一個阿里巴巴?「押寶」中國!後來隨著阿里巴巴在2014年上市以後,阿里巴巴的市值猛漲,作為阿里巴巴的股東的孫正義的身價也因此暴漲,一躍成為「日本首富」。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孫正義作為一個投資家,這一輩子最正確的一次投資就是對馬雲和阿里巴巴的投資。
  • 黑石普洛斯187億美元大交易的奧妙
    一個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PE)投資集團,一個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地產運營商,5年時間,同一資產交易兩次,買家賣家互換,資產增值2.3倍,這其中是怎樣的資本邏輯和行業邏輯?時隔5年,普洛斯與黑石互換買賣身份,交易案值由81億美元飆升至187億美元,資產增值2.3倍,這其中是怎樣的資本邏輯和行業邏輯?物流地產需求激增據接近黑石的業內人士向《財經》透露,GLP收購IndCor後,注入了更多高質量的資產,在更有優勢的地理位置配物流資產,從而提升了整個資產的價值。
  • 投140億「豪賭」,現成交額破萬億!
    投140億「豪賭」,現成交額破萬億!如今在國內市場上一說起孫正義大家都還是比較熟悉的,孫正義作為日本軟銀公司的創始人,在投資領域也一直被人稱為投資界的「伯樂」,當初在馬雲的阿里巴巴發展缺錢的時候,幾經周折,馬雲見到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兩人僅僅才交談幾分鐘,孫正義就決定給馬雲投資2000萬美元,正是有了這一筆巨額的投資,才得以讓馬雲的阿里巴巴發展壯大起來!
  • 拋售140億美元阿里股份、3億美元投資滴滴,軟銀怎麼了?
    據彭博社24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軟銀集團計劃出售價值約140億美元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以籌集410億美元支持其遭受新冠疫情打擊的業務。  幾乎在相同時間,又傳來軟銀擬對滴滴出租投資3億美元的消息。一邊是對電商巨頭的大額撤資,一邊是對自動駕駛新秀的高調看好,從「舊愛」到「新歡」的瞬間切換,軟銀到底圖什麼?
  • 美國黑石或600億全盤收購SOHO中國!
    黑石的報價為每股6港元,交易價值40億美元。據新浪財經報導,這次股權收購款與債務合計的收購總代價(總資產值)或將超過600億人民幣。 相比SOHO中國股價大漲,另一個話題更能勾起人們的興趣,潘石屹清倉了,清倉之舉也頻頻被外界戲稱「潘石屹跑了」。
  • 國內又一「獨角獸」被孫正義押中,豪擲140億,如今市值5000億
    創始人馬雲具有前瞻性的遠見,將阿里巴巴從一個小型網站領導到如今的中國工業巨頭。但是你們知道嗎?雖然是馬雲一手創辦了阿里巴巴,然而企業背後的最大股東卻是他人。國內又一「獨角獸」被孫正義押中,豪擲140億,如今市值5000億!馬雲的阿里巴巴剛剛成立時,許多投資者因對馬雲的創業理念和前景不滿而害怕採取行動,因此阿里巴巴一開始甚至無法在中國獲得投資。
  • 管理規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PE大佬黑石賺錢竟然還靠房地產?
    黑石集團創始人、CEO施瓦茨曼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2019年對黑石而言是裡程碑式的一年,1344億美元的募資額和630億美元的投資額都創了紀錄,自2007年IPO以來,黑石的AUM已經增長了6.5倍。 對於2020年,黑石特別提示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風險,認為疫情可能繼續對經濟和市場狀況造成不利影響,破壞全球供應鏈,對運輸、酒店和娛樂等許多行業產生不利影響,並將引發一段時間的全球經濟放緩。
  • 孫正義豪擲140億的「獨角獸」,如今市值5000多億 網友:中國旺他
    有這樣一個投資人被投資界稱為「異端」和「瘋子」,1999年,在馬雲最缺錢的時候,他與馬雲交談了6分鐘,投資阿里2000萬美元,不僅成就了阿里如今的輝煌,也讓軟銀數錢數得手軟,他就是被人稱為投資界「伯樂」的孫正義。
  • 軟銀孫正義再戰房地產!投資貝殼賺了300億,號稱下一個阿里巴巴
    但是阿里巴巴有今天的成就,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那就是馬雲的伯樂——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孫正義。天生投資者孫正義,一手成就馬雲出生於1957年的孫正義,從小就展露出了極大的商業天賦。當時年僅18歲的孫正義孤身一人遠赴重洋求學,善於觀察的他敏銳地捕捉到一個巨大的商機。
  • 闊綽的軟銀這次缺錢了:欲出售約140億美元阿里股票
    闊綽的軟銀這次缺錢了:欲出售約140億美元阿里股票 2020-03-27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軟銀將出售140億美元阿里巴巴股份,以籌集資金應對疫情影響
    據彭博社24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軟銀集團計劃出售價值約140億美元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以籌集410億美元支持其遭受新冠疫情打擊的業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說,該集團正考慮通過出售其日本通訊子公司軟銀的股份,以及在與T-Mobile美國公司合併後,出售其擁有的美國斯普林特(Sprint)公司的部分股份來籌集餘下的資金。周二,軟銀股價在東京股市飆升21%,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盤中漲幅,漲幅與幾天內的跌幅相同。
  • 國際資金再押注日本房地產,美國黑石集團今年投資已達6千億!
    黑石集團今年在日本房地產上的投資總額估計約為6000億日元。 歷經30年的發展後,黑石早已成為業務覆蓋私募股權,房地產,對衝基金以及信貸等多個領域,是實至名歸的PE無冕之王。 近幾年,黑石在日本的交易活躍 2014年黑石集團出資1900億日元從通用電氣手中購入一個日本住宅投資組合。(約200棟公寓樓)然後2017年以2600億日元出售給安邦。
  • 黑石集團今年第四次在日本進行重大房地產收購!
    北緯客摘要: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黑石集團今年在日本進行了第四次重大房地產收購,使黑石日本在房地產資產上的總投資已經超過了5400億日元(約合52億美元)。知情人士透露,這家美國私人股本巨頭已經斥資約1,100億日元從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PAG購買了東京和大阪的商業和住宅房產投資組合。這項交易其實大約在一個月前就完成,不過最近被公布於眾,而此前黑石集團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經購買了日本公寓和倉庫的眾多房地產投資組合。
  • 軟銀願景基金做錯了什麼?
    同一年,軟銀直接控股WeWork,這家共享空間創業公司裁員2400人。2020年早期至今,WeWork 3名董事會成員離職,有內部人士稱還將有第四名離職的董事會成員。此外,今年2月,願景基金所投項目、總融資額達2.9億美元的Brandless倒閉。
  • 黑石集團狂砸58億美元進軍日本市場!
    儘管疫情給很多國家的房地產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但日本的房地產卻實現了「異軍突起」!11月,東京首都圈新建公寓每戶均價為5922萬日元(約376萬人民幣),同比上漲8.3%。其中,東京23區為7695萬日元(約489萬人民幣),同比上漲12%。這樣出色的表現,使其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不少大型投資機構也頗為看好日本房地產的投資潛力,紛紛入場。
  • ...軟銀計劃出售140億美元阿里巴巴股份;中國手機廠商暫停印度工廠...
    5【中芯國際近期購入用於生產晶圓的機器及設備,涉資3.97億美元】中芯國際日前發公告稱,公司已於今年2月18日至3月20日的12個月期間就機器及設備向泛林團體發出一系列購買單,總代價為3.97億美元。泛林團體為半導體業的創新晶圓製造設備及服務的全球供應商。公告表示,公司為中國內地最先進及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商。
  • 13500億日元!軟銀為何會虧這麼多錢?
    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曾被視作軟銀集團轉型投資關鍵一步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 I)資產公允價值下降,是公司出現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願景基金募資時規模接近1000億美元,是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科技風險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