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34

2021-01-17 一起學習零基礎英語及國學

5、養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再來是養老,諸位看這邊,如果是這樣子看,沒有養老穴,養老穴只一個角度才有養老穴。我現在是病人,手要翻起來,轉過來,才有養老穴。所以手按這個穴道,用這個姿勢按到它,轉過來後這個骨頭會凹裂開,這個骨縫,就叫養老穴。要手按著這凸起弱骨頭反過來,才有養老穴。平常下針的時候,我們手指去按它,再把它反過來,要從這個角度才可以找到養老穴,別的角度都不行。養老穴不是養老的病都可以扎。可治老年人眼睛不好。這也是我們第一個教到的治眼睛的穴道,在治眼科的穴道中,養老穴很有名。養老可治視物不明 ,白內障 、近視眼 都可,養老穴要下淺,且要把手轉過來下針,用一寸針,半寸就下到,這是針養老的方法。養老穴呢,本身是小腸經的郄穴。我們有很有名的「養老透間使」。用透穴的方法,專治手肘扭傷 、手不能扭毛巾。所以病人說手肘很痛,就問「能不能扭毛巾?」。回說:「不能啊!」那就是西醫講手肘關節,主婦手,西醫有很多病名,我們都無所謂,反正西醫就是治不好。因為治不好,所以我說的名稱最正確,就是「手不能轉巾,不能捻巾」就結束了。西醫製造的病名很多,但是都治不好,我不贊成這個,光說不練嘛。所以手不能扭毛巾的時候,用養老透間使。那間使穴在那呢,我先提一下,在心包經上面,由這個叫大陵的地方,再上三寸,它在兩筋中間。所以我們下養老透間使的時候,手指頭先按到間使,用三寸針把針提起來這個角度,從裡面穿刺到間使穴,手先按到間使穴這邊來,會感覺到針尖到這邊來了,你不要透出來,感覺針到了就是到了。針穿過去以後,左右捻捻、平補平瀉。左右捻捻叫平補平瀉,平補平瀉完了後,不留針,針馬上抽出來,這樣就好啦!當場就好,幾秒鐘就好了。所以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透針,幾秒鐘就結束了,另一個就是找西醫開刀,開完刀完還不見得會好。我有個病人,他來的時候,手上包個三角巾來找我,我問:「手幹嘛?」,他說是給西醫開刀,他說:「我是學校的老師,我同事問我手怎麼了?他說我怎麼不告訴他,因為針灸很快嘛」!下星期另一隻手又有問題,正好右手是西醫,左手是中醫。我心裡知道我能做到什麼階段,像龜兔賽跑一樣。我用養老透間使,扎同側,這邊痛透這邊,另一邊痛透另一邊。幾秒鐘我透完後,病人說「好舒服啊!」。像龜兔賽跑一樣,烏龜後跑先到終點。而且西醫治的那隻手,還是會痛啊。我就在對側痛點取穴。比如說肺經痛我就扎肺經,小腸經痛就扎小腸經,效果也很好。我不但治好了,還要把西醫搞的那隻手給治好了。西醫還叫他吃消炎藥,因為他有傷口發炎,我叫他不要吃了,給他下曲池。這樣痛也沒了,炎也不發了。這下子,那個太太大罵,把西醫臭罵一頓:開刀要八千塊美金,中醫只要五十塊美金。現在常看到醫療資源赤字,如果大家把中醫學起來,我們大家都可以退休,讓國家養你。養老下來是支正。支正在手腕後五寸,從陽穀穴上五寸是支正。支正是小腸經的絡穴,我們知道原穴是腕骨,絡穴是支正。原穴和絡穴都無所謂虛實,它們虛實都可以治。記得在陽經取穴的時候,陽經是在手肘的上面,下面都是陰經。也要記得三個橫手指是三寸,兩個橫手指是二寸。

6、奇穴:腸關 肝關 心關

手上有三個奇穴。以左手為準,看左手。這是上手臂,手這樣擺,這左手,從後面看。手腕骨上三寸,有個穴名叫腸關,再上三寸叫肝關,從這個地方再上三寸,這個穴道叫心關。下針的時候,是在骨頭的後方,所以在骨頭的上方是小腸經,在骨頭下方這邊有三個穴道。病人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手要平著擺。腸關呢,顧名思義,就是把腸關掉,比如剛吃完承氣湯要下利,而馬路上又堵車,又找不到廁所,又很內急,這怎麼辦?男左女右,這左手是腸關,拿右手壓腸關,壓到時心裡同時要想我不想上廁所,大概想三次,便意就沒有了,就不會想上廁所了。你如果便意很強,就一直不斷的壓著它,確定找到廁所,褲子都脫了,再把手放開。這是腸關,緊急時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下針,用來防止下利 。少腹的痛,像腸絞痛 ,三陰交下去,因三陰交主腹啊。如果三陰交下去,公孫,關元,中極也下去,但腹部還痛。就下腸關,腸關下去,痛當場就去掉了,就是那麼快。再上三寸叫肝關。像肝癌到後來非常的疼痛,西醫會開嗎啡止痛,如果痛右邊,就下左邊的肝關,針下去平補平瀉,痛就慢慢去掉了。如果是右邊的痛,可能是被馬踢到、摔到等等,或肋間痛,我們都可以在對側的肝關下針。正好在胸脅的地方,都可以下肝關。肝病 也可以下肝關。因為是經外奇穴,所以無所謂補瀉,平補平瀉。心關呢?就是治心臟病 的,也無所謂虛實,不管是心臟的虛症或心臟的實症,都可在心關下針。

7、支正穴與小海穴

支正穴在陽穀穴上五寸的地方,在骨頭的外側。支正是小腸經的絡穴。支正是虛實都可以用,你看第二行,實則節弛肘廢,手臂沒有力氣,瀉之。虛則生疣,生了很多疣在皮膚表面上,都可用支正。再來是小海穴,小海穴是小腸經的合穴,也就是小腸經的子穴。我們稱之為小海,小海穴是小腸經的子穴。小海穴怎麼找,將手肘彎起來握拳,這邊有兩個骨頭,手這有個骨頭,這邊也有個骨頭,將兩個凸出來的骨頭連成一條線,做成一個正三角形,這個三角形頂點的地方,叫做小海。所以,你如果壓到小海,壓一下,筋就麻了。小海壓會很麻,以前小時候常常玩,小孩子很皮嘛,這就是小海穴。小海也是小腸經的子穴,子穴顧名思義,小腸經的實症在上面治,像身上生疣 ,就可以用。就是小腸經的實症,都可以用小海來治。手部的針,你們用一寸半的針,但小海不用一寸半,用一寸的針就夠了,一下子就下到了,很淺。

8、肩貞穴與臑腧

肩膀跟肩頭這邊,你將手抬平彎起來,肩頭凹進去的地方,這是屬於大腸經的肩髃穴,從肩腴穴往上走,這有個骨頭,走到內側的骨頭這邊,有個骨縫,我們稱為臑腧。從臑腧往下走三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肩貞穴。這個距離是三寸,所以大腸經跟小腸經非常的接近,在大腸跟小腸的中間,就是三焦經,我們三焦經還沒有介紹到。那這是臑腧的找法,所以要先找臑腧,再從臑腧下三寸找肩貞穴。這些穴道你們知道就好了。有時病人說,我痛到後面去,指的地方正好就是臑腧、肩貞。一般很多人會痛在臑腧。我們一看是小腸經,問他「痛多久」,痛三天,就下小海。三個月,就下後溪。穴道就這樣取的。看身體那邊痛,我們再扎對側。不要書上寫治肩,而亂槍打鳥,看到書上寫治肩而下了三十幾針,病人起來後還是痛,因為沒有扎到小海,知道我的意思吧。現在的針灸就是這樣子,所以他們的書我看不懂。因為我看古人的書不是這樣講,為什麼他們會把書讀成這樣子? 所以現在諸位會選穴了,一針就夠了。這些穴道要知道,雖很少用,但大都可以幫助你辨證。臑腧是手太陽、陽維脈、陽蹻脈的會穴。書上的治症看一下就好了,記不記得無所謂。

相關焦點

  • 《針灸大成》|薦書
    >裝幀:平裝定價:128.00元內容簡介《針灸大成》十卷,明人楊繼洲撰。簡明目錄序言(石學敏)點校者的話(李勤璞)衛生針灸玄機秘要敘刻針灸大成序針灸大成卷之一針灸大成卷之二針灸大成卷之三針灸大成卷之四針灸大成卷之五針灸大成卷之六針灸大成卷之七針灸大成卷之八
  • 針灸大成調神穴位總結
    《針灸大成>為明代針灸學家楊繼洲所著,該書匯集了明代之前重要的針灸各家論述,並結合其個人所創,是針灸學歷史上承上啟下的經典之作,為後世針灸醫學打造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 針灸大成——手少陽三焦經
    針灸俱令人咬錢,令口開。主耳鳴、耳聾,口眼喎斜,脫頷頰腫,口噤不開,不能言,口吃,牙車急,小兒喜欠。瘈脈(一名資脈):耳本後雞足青絡脈。《銅人》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多出。針一分,灸三壯。主頭風耳鳴,小兒驚癇瘛瘲,嘔吐,洩利無時,驚恐,眵瞢目睛不明。顱息:耳後間青絡脈中。《銅人》灸七壯,禁針。《明堂》灸三壯,針一分,不得多出血,多出血殺人。
  • 針灸大成——手陽明大腸經
    倪師講的人紀課程,深入透徹,卻又通俗易懂,他把畢生所學,都融合在中醫五大經典著作,針灸大成,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的課程中。關注公眾號:艾灸辟穀堂,共同學習正統中醫,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針灸大成——穴同名異類(聚英)
    本公眾號自定義菜單裡,有倪海廈老師課程全集,倪師講的人紀課程,深入透徹,卻又通俗易懂,他把畢生所學,都融合在中醫五大經典著作,針灸大成,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的課程中。關注公眾號:艾灸辟穀堂,共同學習正統中醫,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名醫拾遺——王執中與《針灸資生經》
    王執中對針灸的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其編著了《針灸資生經》,這是一部文獻價值、臨床價值均非常高的針灸書,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甚至已經超過北宋官修針灸經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該書卷一所載腧穴及其編次均直接採用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據《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九、卷一百補錄了11穴,總計載穴365個,而不是人們以往所認為的360穴。卷二實際上是王執中的針灸論文集,集中體現王氏對於取穴、施灸、灸後護理、針灸禁忌以及針藥關係等針灸學基本問題的獨到見解。
  • 針灸的歷史(上)
    傳說針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他"嘗百藥而制九針"(東漢醫學家皇甫謐記載於《帝王世紀》)。而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籛"刺破癰腫的記載,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再根據如今在我國各地所挖出的歷史文物來考證,"針灸療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時代。
  • CCTV發現之旅頻道04月18日即將播出|《針灸聖地》節目
    在趙文炳的協助下,楊繼洲以以《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為基礎,以《素問》《難經》為基礎,匯集了《神應經》《古今醫統》《醫學入門》《針灸節要》等針灸論著,還加入了很多民間的療法,編成了10卷20餘萬字的《針灸大成》。
  • 《黃帝內經》的針灸理論體系對後世的影響如何?
    由於《黃帝內經》中的針灸學理論集以前針灸學之大成,涉及針灸學的各個層面,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經較為完備,因此對後世針灸學理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針灸治療方面,《黃帝內經》是以經絡辨證和臟腑辨證作為針灸論治的依據和方法,對後世醫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汪機在《針灸問對》中明確指出:「《素》《難》所論針灸,必須察其脈以審其病之在經在絡,又須候氣以察其邪之已至、未來。」不僅如此,後世醫家在治療一些與《黃帝內經》中相同的疾病時,也常採用《黃帝內經》中的取穴。如張潔古等在其著作中記載的治療傷寒熱病的取穴,基本上是本自《素問·刺熱》熱病五十九穴。
  • 針灸的前世今生,一根銀針主乾坤
    明代是針灸學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名醫輩出,出現了大量的針灸專著,如《針灸大全》《針灸聚英》《針灸四書》。特別是楊繼洲所著的《針灸大成》,匯集了明以前的針灸著作,總結了臨床經驗,內容豐富,是後世學習針灸的重要參考書,是針灸學術的第三次全面總結。
  • 古人用馬銜鐵做針灸用針 有極深奧妙
    御生堂博物館珍藏有宋元明清時期的各種「馬銜鐵」,都是古人用來製作針灸用針的材料,其中有金、銀、銅、鐵等材質的馬銜鐵
  • 《針灸大成》(卷二)
    針灸大成 卷二周身經穴賦(醫經小學)
  •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為北宋醫官王惟一奉旨編修。
  • 【針灸大成四 《策-  諸家得失策》】【針灸歌賦時光】主持:王紅濤 紐約中醫論壇
    今以古之方書言之,有《素問》、《難經》焉,有《靈樞》、《銅人圖》焉,有《千金方》、有《外臺秘要》焉,有《金蘭循經》、有《針灸雜集》焉。然《靈樞》之圖,或議其太繁而雜;於《金蘭循經》,或嫌其太簡而略;於《千金方》,或詆其不盡傷寒之數;於《外臺秘要》,或議其為醫之蔽;於《針灸雜集》,或論其未盡針灸之妙。溯而言之,則惟《素》、《難》為最要。
  • 針灸醫治痛風
    在治療方面,除中藥外,針灸也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中醫療法。 針灸治療痛風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諮詢專業醫生,結合病情的情況下,選擇使用。
  • 熱門閱讀:《針灸大成》 手陽明大腸經
    《針灸大成》 > 卷六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經穴主治《內經》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又云:『大腸為白腸。』  手陽明大腸經穴歌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溪偏歷溫溜長,下廉上廉手三裡,曲池肘髎五裡近,臂臑肩髃巨骨當,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號迎香(左右四十穴)。
  • 董氏針灸病症處方——近視處方
    2021-01-09 09:34:49 來源: 麋鹿亡徒 舉報
  • 中醫針灸:古代的「起死回生」術,被外國人當成教科書學習
    針灸的原理在古代文獻中,《病能論》記載:「有病頸癰,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這說明有脖頸疼痛症狀的時候,同樣可以用針灸。那麼針灸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這樣小小的銀針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呢?如今減肥的方式多種多樣,在西藥中,減肥可以吃減肥藥等等,但是比起來針灸減肥,安全快捷方便,而且沒有不良反應,所以針灸的治療原理得到了眾多人的認可,針灸減肥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針灸來源和歷史最早的針灸,據說在2500年前就已經出現,「神醫」扁鵲就是因為針灸而出名。
  • 《針灸大成》(卷八)
    中風鼻塞不聞,時流清涕,偏正頭風,及生白屑,驚癇,目上視不識人∶囟會(灸)中風頭皮腫,目眩虛,振寒熱,目疼不能遠視∶上星(針灸)中風腳膝疼痛,轉筋拘急∶承山(針灸)治虛損五勞七傷緊要灸穴∶陶道一穴,灸二七壯。身柱一穴,灸二七壯。肺俞二穴,灸七七壯至百壯。膏肓二穴,灸三七壯至七七壯。發熱∶風寒客於皮膚,陽氣拂鬱所致,此表熱也。
  • 針灸預防中風的方法分享
    針灸預防中風的兩大方法(1)關元百日灸人至50歲後,每年從立冬之日起灸關元穴至立春(100天)。每次溫和灸15分鐘左右,以灸至局部紅潤為度;或用雀啄灸法,每雀啄灸1次,以灸處感覺燙(微痛)為1壯,每日可灸10壯,此法點燃時間短,對減少室內空氣汙染有好處。關元位於臍下3寸,為任脈、肝經、脾經、腎經之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