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的醫學機器人有望打破國外壟斷

2021-01-14 四川新聞網

  「在這裡,連同事之間工作之餘的交流都是國內外最尖端科研成果。這種濃厚的學術氣氛,我真是神往已久了。」山東大學MBA畢業的賈寅今年完成了職業生涯的一次重大選擇:從一家旅遊公司跳槽到了位於天府軟體園的中科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

  賈寅看中這家公司的,是它所處的領域和未來的發展前景。中科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定位於推動下一代醫學機器人的研發、製造、臨床及市場應用,醫學機器人研發目前已進入後期調試階段。據了解,博恩思產品將有望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多孔腹腔手術機器人領域的空白,推動醫學機器人國產化與產業化進程。

  成都配套的產業非常優越

  其實就在賈寅跳槽前幾個月,中科博恩思剛剛從重慶遷至成都。「成都優秀的環境特別適宜於我們,無論是高新區還是軟體園對於創業公司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都特別吸引我們,在這裡匯聚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創業青年。成都對於創業來說配套的產業條件也是非常優越的,這裡的高端製造業、精密加工業、電子業、軟體業結構都非常完善,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企業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中科博恩思行政總監李志強說。

  中科博恩思創始人李耀從四川大學畢業後,李耀成為美國馬裡蘭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機器人實驗室訪問科學家。李耀受邀回國籌建中國科學院重慶研究院,之後選擇創業,研發手術微創機器人。 「全世界這個領域唯一進入臨床階段的目前只有美國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一家,目前僅3000臺機器人投入臨床使用。」李志強表示,「我們在美國也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手術機器人的國產化對於國內的醫療機構和患者來說都很有意義。」中科博恩思目前已經和四川省人民醫院達成了臨床醫學合作協議。

  成都的人才優勢讓人驚喜

  中科博恩思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企業,僅成立了一年多,現在公司有35名員工。而他們來到成都半年多,已經招募了約30名新員工。也就是說,除了創始人和幾個管理層人員,現在公司絕大多數員工都是在成都招募的。

  「成都的人才優勢讓我們驚喜。我們在成都招募的員工都是原來跨國公司、國內在這個行業的知名企業或者是世界500強企業的優秀人才。

  「成都是一個非常適合人居的城市,因此未來在疫病防治和治療中都是重點,醫學機器人行業是一個晨曦產業。我很樂意在公司發展。」賈寅坦言,企業和行業巨大的發展前景是吸引他加盟最大的原因。

  成都商報記者 胡敏娟

相關焦點

  • 「成都造」手術機器人解放醫生雙手
    「成都造」手術機器人解放醫生雙手     成都創客□本報記者 冉倩婷  直到6月8日,中科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耀還在感受2017創交會的餘熱:「我們還在不斷地接到詢問手術機器人進展或是洽談合作的電話
  • 博恩思1億元A輪融資幕後:「成都造」手術機器人有望明年面世
    在手術機器人研發這一高端技術領域,成都力量正在加速尋求突破。成都天府軟體園明星創業企業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研發系列多孔腹腔鏡微創機器人,特別針對微創專科化臨床需求,重點突破人機互動控制核心技術,實現了機器人外科與傳統微創外科手術設備的有機融合,是微創外科智能化,精準化及遠程化的全面提升。
  • 博恩思外科機器人加速「中國造」
    藉此機會,【觀瀾財經】專訪了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耀博士,共同探討國產手術機器人的研發之路。01高「研」值團隊聚焦醫學人工智慧博恩思是含金量十足的「三高」企業。2016年,李耀博士與William Levine博士聯合創立了博恩思,聚焦醫學人工智慧,專注腹腔鏡微創外科機器人的研發與臨床應用。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年營收超27億
    據了解,新松機器人創辦於2000年,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歷經20餘年的發展,現擁有工業機器人、潔淨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系列產品。  根據新松機器人發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27.45億元,淨利潤為2.93億元。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創新」成為宇通汽車前進的新動能
    知名諮詢平臺大搜車智雲發布的《2019年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指出,在以技術搶佔市場的當下,加大技術投入和研發成為了幾乎所有車企關注的焦點,如何打破壟斷、拉開技術差距,也成為了決定企業發展前景的關鍵因素。其中,新能源、汽車、航空等領域的核心部件,都需要採用雷射焊接和切割技術才能滿足其性能和加工效率的要求。
  • 打破國外壟斷,全國產3D晶片為機器人「點睛」
    傳統機器人只有「手」,只能在固定好的點位上完成既定操作,而新一輪人工智慧技術大大推動了機器和人的協作,這也對機器人的靈活性有了更高要求。
  • 大工「超牛」校友:擔任首席技術官,打破國外壟斷,搶佔市場!
    大連理工大學校友、成都威特電噴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朱元憲帶領著他的研發團隊,打破了德國對於高壓共軌系統的壟斷,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這項成果可以有效地降低船舶發動機排氣汙染物排放量,推動我國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進程。
  • 「機器人關節第一股 」上市!打破日企壟斷,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8月28日,被稱為「機器人關節第一股 」、「機器人減速器第一股」的綠的諧波在科創板上市。綠的諧波本次在科創板上市,發行數量為3010.42萬股,發行價格35.06元/股。曾經,諧波減速器市場被日本企業高度壟斷。國內廠商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採購成本遠高於國際同行,製造成本高企成為國產機器人企業發展的桎梏。然而,這種情況在2013年被本土民營企業蘇州綠的所打破。其創始左昱昱是一位技術型的企業家,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他讓諧波減速器價格下降了30%-40%,之後綠的還拓展了國外市場,成為該領域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的企業。
  • 「成都造」碼垛機器人樣機出爐 可提運60公斤/袋重物
    伸出手臂裝貨、抓緊包裹抬舉、重物上架……10月20日,位於雙流縣西航港的成都瑞迪機械實業有限公司廠房裡的兩個碼垛機器人樣機新鮮出爐,並進入到性能測試環節,忙著模擬訓練提運60公斤/袋的重物。校企合作這個2013年底啟動的項目,是雙流縣校企合作的一個縮影。
  • 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這家中國企業,成功擠進全球十大機器人榜單
    中國機器人之王誕生:眾所周知,日本機器人產業非常發達,如發那科、安川機器人、川崎重工等知名企業,在全球工業製造領域具有舉足輕足的地位,可以說日本的企業長期佔據著高端製造產業。而近年來國內也湧現了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企業,新松機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全球機器人十大巨頭排名,國內目前也只有新松機器人能躋身榜單中。
  • 人工智慧製造產業促進會在寧發布成果 中電鵬程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2020-09-22 07:3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人工智慧製造產業促進會在寧發布成果中電鵬程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南報網訊 會上集中發布該促進會成員單位的9項創新成果,其中兩項打破國際壟斷。中電鵬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由國資委直屬央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中電工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與深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該公司以「智能裝備+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為產業方向,為行業提供智能裝備、高精密加工製造、智能產線升級改造、數位化工廠、智能製造諮詢等產品及服務。
  • 「高新造」手術機器人有望明年面世
    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天府軟體園近日,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明星創業企業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恩思」)宣布完成1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德屹資本領投,瑞華控股和天巽投資聯合投資,所籌資金將重點用於支持公司完成博恩思全系列微創手術機器人的註冊認證及上市前準備工作。
  • 華為「反擊」開始,自研GPU打破國外壟斷,衝擊兩大美芯巨頭
    自研GPU打破國外壟斷那麼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華為取得了哪些突破呢?據了解,如今海思正在國內建設晶片工廠,將從最開始的45nm工藝做起,慢慢攻克晶片製造方面的所有難題。海思的入局對於國內的晶片製造業而言無疑是極大的助力,有望幫助國產晶片突破瓶頸。
  • 生益科技高頻高速覆銅板有望打破美日壟斷
    打開APP 生益科技高頻高速覆銅板有望打破美日壟斷 證券之星 發表於 2021-01-08 16:46:27
  • 京儀裝備半導體製造專用溫控設備為打破國外壟斷而生
    據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網站顯示,該成果屬於動力與電氣工程領域,成果為打破國外對半導體工藝製程的高精度溫控設備的壟斷,自主研發了半導體生產線專用溫控設備Chiller。據悉,在溫控設備領域國內市場基本依賴進口,京儀裝備立項目的在於打破國際市場的壟斷。
  • 打破美歐壟斷,中國伽馬刀實現100%國產化!國產替代潮來了?
    來源:金十數據打破美歐壟斷,中國又一領域實現100%國產化!《浙江日報》12月8日報導,近日上海長徵醫院、成都華西醫院等伽瑪刀設備上,都已裝入國產醫用鈷-60放射源,用於腫瘤精確放射治療的伽瑪刀終於有了"中國芯"。資料顯示,鈷-60是鈷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其鈷-60放射源在農業、工業、醫學等方面應用廣泛,尤其是醫用鈷-60更是被稱之為伽瑪刀設備的"心臟"。
  • 成都80後小夥開發微創手術機器人 讓患者「用得起」
    本期關注  成都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CEO李耀博士  效率  他想藉助機器人提高醫生的效率,「看病,現在是我們的父母,過幾年就是我們自己,再過十年就是我們的孩子,所以這個事必須有人去做。」
  • 華為Hicar車型今年有望推向市場,有望打破Android車機系統的壟斷
    打開APP 華為Hicar車型今年有望推向市場,有望打破Android車機系統的壟斷 陳錦鋒 發表於 2020-04-22 15:02:12
  • 錦好醫療助聽器打破國外品牌壟斷 擁有超百項智慧財產權
    錦好醫療希望以此為契機,通過技術創新,讓國人能買到合適的助聽器,探索助聽器民族品牌新時代,傳遞高品質的「仲愷智造」聲音。 現狀 國內助聽器市場外資品牌獨大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助聽器市場目前處於品牌化的初級階段。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壟斷,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半年吸金超12億
    不過,中國機器人產業因為先天不足且起步較晚,故而成長過程頗為坎坷。而且,外國壟斷企業也心照不宣地圍攻中國機器人製造業,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壟斷 雖然面臨巨大差距,中國機器人產業依舊蹣跚起步,穩穩走向世界前列。